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120節
之前幾次考試,肖家輝也不是沒有注意到沈魚的成績,可他都沒放在眼里。 哪怕他考得比沈魚差,也能在心里安慰自己。 沈魚不過是走了狗屎運,一次兩次小考而已,他以前又不是沒考過這種名次,沒什么了不起的。 可是就算他再能自我安慰,也沒辦法說服自己,他成績比邵凌云好。 邵凌云自從轉學過來,次次大考成績有目共睹的第一名,甩第二名十分往上。 除了上一次期中考試莫名其妙拉胯,可拉也沒拉到年級前十之后。 這次考試,年級第一和第二中間依舊差了十幾分,但年級第一多了個沈魚。 “沈魚的進步,同學們都是親眼目睹的,希望大家能向沈魚同學學習,在未來的一年里,迎頭趕上,順利考上大學!” 因為低的可怕的升學率,班主任都不敢說“考上理想的大學”,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 教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一些跟沈魚關系好的男生還吹了口哨。 這種放在平時算擾亂課堂紀律的行為,在今天并沒有被班主任制止,他笑瞇瞇地站在講臺上看著下面學生笑鬧,為進步最大的學生鼓掌。 這次期末考試,他們班里的整體成績都有所提高,可見沈魚說的那個什么“題海戰術”是非常有用的。 他已經想好了,這個假期多多找些習題,下半年開學后,牟足了勁給學生們布置,讓他們好好使用這個題海戰術。 拿了成績單,就正式放暑假了。 成績單拿回去,幾家歡喜幾家愁,成績好的父母高興,成績不好的,竹筍炒rou預備。 這可是夏天,不像冬天,還有厚棉襖擋著點兒,被抽一頓真叫人記憶深刻。 沈魚考了個第一,雖然沒有父母夸獎,可他有沈橋呀。 他舉著成績單,特別高興地宣布:“第一名有你一半!” “小魚真棒!”沈橋對沈魚從不吝嗇夸獎,就是不太熟練,經常不知道該怎么夸他才好。 比起說更會做的沈橋,去他日常工作的那個房間,搬出來一個四四方方的大玩意兒:“給你?!?/br> 沈魚一見眼睛就亮了:“烤箱!” “你做好了?”沈魚驚喜不已:“正好,來做個冰激凌蛋糕吧!” 之前沈魚發現有賣冰箱的,立刻就買了一臺回來。 單門一百二十五升的就要將近七百塊,雙門的一千多,沈魚買了個雙門的。 這個單門雙門,不是后世那種單開門雙開門兩邊拉,而是真一個門兩個門。 單門就總共一個門,雙門上面一個小門,下面一個大門,可以不同調溫,上冷凍下冷藏。 他做了一些冰激凌和冰棍,凍在冰箱里,這個夏天和沈橋沒少吃。 不過因為不好保存,小伙伴們只有來他家的時候才能享受到美味的冰激凌。 說是要做冰激凌蛋糕,但沈魚先做的卻是一些小餅干。 比如手指餅干,動物餅干,曲奇餅干,一樣做了一點兒,各種口味都有。 晚上吃完飯,抱著小盒子,跟沈橋一人一個往嘴巴里扔小動物,咔嚓咔嚓,一口一個,特別殘忍。 不得不說,沈橋做的烤箱特別好用,比沈魚預想的還要好,反正需要的功能都有,一點兒不比他后來買的那些大牌子烤箱差。 沈魚新的了一個好玩意兒,歡喜得不行,天天翻著花樣做各種烤。 各類甜品就不用提了,這個不是正餐,下午茶和飯后甜點沒少吃,蛋撻泡芙奶凍等等。 除了甜品,沈魚還做了烤披薩蜜汁烤雞烤叉燒烤排骨等等,差點兒把自己吃上火了。 一邊喝冰鎮綠豆湯下火,一邊郁悶地看著沈橋:“明明比我吃的還多,怎么你一點兒事都沒有?!?/br> 沈橋一臉無辜,以他體質,這點兒食物要想把他吃上火,那真叫玩笑話。 轉眼到了沈魚跟朋友們約好在自家燒烤那天,這次人更多,除了陳美麗,小冬小夏,以前院里鄰居家幾個小孩,還有班上幾個玩得好的男生。 大夏天的,他們也不覺得熱,在院子里熱火朝天就干上了。 沈魚提前準備了充足的食材,連烤架都弄了幾個,想吃什么烤什么,調料他配好了,直接撒就行,味道肯定不會差。 整桶的冰激凌隨便吃,還有冰鎮綠豆湯酸梅湯消暑解暑,冰鎮的大西瓜清涼解渴。 沈魚還準備了跳棋象棋軍棋桌游,桌游是自制的大富翁,他閑著沒事搞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懲罰項,坑得玩游戲的小伙伴們一臉血。 一群年輕人嗨瘋了,以前從沒玩得這么暢快過。 誰家能有這么大一院子,隨便邀請朋友過來,沒有大人管著,吃的喝的都有,而且還好得很。 那什么冰激凌,太好吃了吧,冰西瓜真的比不冰的西瓜好吃太多了,難怪沈魚說不冰的西瓜是沒有靈魂的。 燒烤也特別棒,雖然待在烤架前面很熱,但自己烤很有意思,他們還互相比較誰的燒烤手藝好,贏了那個特別高興地給大家烤了好多食物,自己都沒顧上吃兩口。 一伙年輕人鬧到很晚,臨走時沈魚一人送一包小餅干,都是他自己烤的。 沈橋不讓他吃了,他干脆把剩下材料烤了一大堆餅干,讓朋友們帶回去吃。 連吃帶拿,真不好意思,但沈魚說這么多,他吃不完就壞掉了,大家只好道著謝把餅干帶回家了,也能給家人嘗一嘗。 就在這群年輕人歡聲笑語的時候,沈魚不知道,一個私密的房間,他和沈橋的照片資料檔案,正放在桌上,被人傳看。 “諸位已經看完了,有什么想法,可以說一說?!敝魑簧洗┲猩窖b的男人放下茶缸,慢條斯理道。 “這個沈魚我覺得沒什么問題?!贝┸娧b的男人率先開口。 雖然在這大半年里,沈魚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一切變化都是有跡可循的。 他改了名字,能夠理解。 誰也不覺得自己是多余的,被趕出家門,順勢換掉寓意不好的名字,沒什么不對。 他學習進步了,可并不是突然一下子就成了第一,他如何努力老師同學都看在眼里。 而且據他們調查,沈魚小時候很聰明,在鄉下讀小學的時候,時??嫉谝?,后來成績變成那樣,無非是環境影響。 他開店,做麻辣燙奶茶,這些東西說難也沒有太難。 他那個救了人然后人家給他麻辣燙底湯配方這個說法,不一定是真的,但他正式擺攤開店之前,有一個試驗期,一次次調試口味,然后請鄰居們品嘗,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 要說古怪,也就是這孩子在食物方面太敏感了一點兒,會創新。 可要說有什么問題,不至于,這都是明顯的華國口味,尤其是那個麻辣燙,很有川渝那一帶的特色。 他性格變開朗了,但看看他的經歷,脫離了那樣的家庭環境,成績提高了,外貌氣質變好看了,還有了自己的事業,想不改變都難。 其他人也覺得沒什么問題,他們連沈魚后媽的祖宗都查了一遍,根正苗紅。 “那現在說說這個沈橋?!敝猩窖b男人點了點面前的檔案袋。 第81章 “來歷一點兒都查不出嗎?”穿著中山裝的清瘦男人摘下眼鏡,捏了捏眉心,很是發愁的模樣。 主位上的男人詫異地看過去:“怎么,韓所長看上了?這人這么厲害?” 清瘦男人,也就是華國國家科研院機械研究所所長韓立民,點了點頭:“確實厲害,張峰和曲文翰都去看過,他們辦不到?!?/br> 他頓了頓,很耿直的說:“我也辦不到?!?/br> 那臺機器國內并不是機械廠最先購進的,他們作為國內頂尖的機械研究專家,自然比其他人熟悉。 機械廠在驗證產能確實提升之后,就將情況上報了。 如果是本國產的機器,提升產能頂多給點兒獎勵,可這臺機器是進口的。 進口的,意味著國家現在還沒有掌握這臺機器所蘊含的種種制造技術,我們自己造不出來,才會選擇進口。 而沈橋不但修好了機器,甚至提高了百分之十產能。 這說明什么?說明這種機器,他了解得很透徹了,最起碼各項運行原理他心里一清二楚,否則根本沒辦法這么順利的拆卸重裝順便還給升級了一下。 機械研究所剛派遣了兩個,曾經接觸了解過機械廠這臺機器或者同類型機器的研究員,也就是韓所長剛才提到的張峰和曲文翰,讓他們去機械廠看一下這臺升級后的機器具體情況。 這頭又因為兩個外國人被抓進派出所,招來米國大使館的人,詳細一查,跟機械廠那機器還有點兒淵源,立即引起更大關注。 等張峰和曲文翰測試過后,跟機械廠匯報上去的數據完全一樣,并沒有任何虛報。 兩個研究員詳細詢問了沈橋修機器的經過,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就算當天在場的技工們,因為不了解這種機器,也就不清楚想把它拆成沈橋拆的那樣有多難。 最起碼對于這兩個研究員來說,讓他們拆……他們也能拆,但不一定能拆成沈橋那么細碎。 最重要的是,拆了他們大概率裝不回去。 這不是說,拆一個部件畫一張圖或者拍張照就能解決的,這么大一機器,里頭很多零件相互關聯,如果不是真正了解,看起來位置對了,里面不一定對上了。 就算裝回去了,機器十有八九運行不起來。 真要這么簡單,他們只要把買回來的進口機器多拆幾遍,再多裝幾遍就研究透了,這是不可能的,或者說很難,非常難。 而沈橋就更恐怖了,他還順手升級了一下,這升級不是建立在改造添加的基礎上,而是拆了幾個不必要的零件? 兩個研究員已經震驚得說不出話了,最最可怕的還不是這個,而是整個過程沒超過三個小時,這就很離譜。 要不是知道機械廠的領導和技工不可能全部說假話糊弄他們,他們真要以為這些人開了個大玩笑逗他們。 辦不到也理解不了的兩個研究員,選擇把這里的情況繼續上報。 韓所長沒說的是,張峰和曲文翰提交的報告,起初他們也覺得是假的。 三個小時,換他來,不說升級了,拆一遍裝一遍他都做不到。 準確地說,他們研究所沒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能做到。 那要是個國產的機器,他們練一練,練熟了,誰上都沒問題。 進口的機器,幾十萬美金一臺,華國一共都沒幾臺,哪來的機會讓他們練手,讓他們拆了裝裝了拆。 哪怕他們隸屬華國國家研究院機械研究所,可以說是聚集了國內大多數機械專家,也沒底氣這么造。 后來就是研究所又派人去看,對于他們這種科研工作者來說,永遠要抱有一顆懷疑的心,不是自己親手做過的實驗,親自測算的數據,都不一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