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99節
所以沈魚準備再開兩家店。 是的,這次籌備的是兩家店,一家蛋糕店,一家奶茶店。 奶茶店先開,先期弄得簡單一點兒,暫時可以不需要機器。 不過他問過沈橋,那些什么封口機、奶泡機、沙冰機之類的,只要沈魚形容出來功用,沈橋都能給他做出來。 就是需要點兒時間,前期籌備工作可以準備起來了。 奶茶店的員工好找,沈魚以前在奶茶店打過工,基礎的奶茶配方都清楚,自己在家也學過一些網紅奶茶的做法,自覺味道不差。 只要有配方,奶茶店員工其實很好培訓。 但是蛋糕店就不一樣了,別的機器暫且不提,烤箱肯定必須得有一個。 他一提出來,沈橋就表示:“我給你做一個?!?/br> 沈魚感動得要哭了,大橋是什么絕世小天使,感覺不管他想要什么,沈橋都一句話:我給你做一個。 其實他還挺想要個手機的,不過想想,手機不光是做出來就能用,沒有基站,他有手機也沒用。 總不能讓沈橋先去給他建基站吧,太為難他家萬能橋了。 不過蛋糕店急不來,這跟奶茶店不一樣,光培訓烘培師都要時間,要是能找到現成的人手最好不過。 但是現在到哪找會做西點的烘焙師,城里僅有的兩家蛋糕店沈魚都去看過,說實話,他看不太上那個手藝。 所以最好是自己培訓,誰培訓?沈魚。 沒錯,蛋糕店沈魚也干過,因為他長的好看,每天晚上剩下的面包糕點,店長都會多分他一些。 可惜他們店最好吃的幾款都賣的快,賣的不好的幾款沈魚也不愛吃,尤其是連續吃了幾個月之后,好長時間都不想吃面包了。 所以烘培沈魚也會,但是現在一是沒找到合適的人,二是沈魚沒時間。 他要上課,也就只有周末有時間,還有別的雜事要處理,總不能所有時間都用來教徒弟。 琢磨來琢磨去,怎么算時間都不夠用,他恨不得沈橋真是哆啦a橋,能給他一個分身錘,他要多敲幾個沈魚出來,替他學習,替他跑腿。 不過也就是想一想,他家大橋已經夠能干,奢求過多就太貪心了。 總而言之,蛋糕店可以徐徐圖之,奶茶店已經可以開始預備了。 以奶茶店特性來說,大部分都是打包帶走,所以并不需要太大店面。 但沈魚考察之后,發現這會兒很缺少年輕男男女女坐下聊天的場所。 那些處對象的,同學放假了一起出去玩的,累了一般都是去公園歇腳。 要是把奶茶店里裝得洋氣好看一點兒,桌椅板凳弄得精致一點兒,奶茶價格貴一點應該也沒問題吧? 而且到時候隔壁開個蛋糕店,點兩塊精致美味的小糕點,喝著奶茶,小戀人面對面坐著,腿挨著腿,多好的談戀愛的地兒??! 第70章 開一家奶茶店,要準備的事情很多。 店鋪選址,沈魚特意挑了離沈記麻辣燙比較遠的一家。 麻辣燙店一直是熱鬧,甚至喧鬧的,那些有閑情逸致慢慢坐著喝奶茶的客人,大約也更想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前兩家麻辣燙店,沈魚都沒有在裝修上花太多心思,走得是簡潔大方的風格。 奶茶店就不一樣了,想弄情調,可不就得裝修得精致漂亮些。 沈魚沒學過室內設計,可他見多了后世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奶茶店,照著學一個也不難。 可難就難在,他找不到正經的裝修隊。 之前兩家麻辣燙店裝修,所謂的裝修工人,其實就是普通泥瓦匠。 這個時代很多男人,尤其是農村漢子,多多少少都會一點兒泥瓦匠的手藝,只看手藝好壞罷了。 如果誰家要蓋房子,都是村里青壯一起去幫忙,買了材料自個兒蓋。 讓他們砌磚蓋瓦沒問題,其他精裝修,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想讓奶茶店風格鮮明,一走進去就眼前一亮,白晃晃的膩子墻肯定不行。 如果有人進去眼睛亮了,那大約是墻面反光。 所以沈魚想貼墻紙,大面積某種色調的墻紙運用,定下整個裝修風格的色彩基調。 然而他問過興城大大小小的廠子,沒有哪家廠做墻紙的,倒是有家塑料廠的采購員跟他提了一嘴,說首都某家建塑廠有生產印刷、壓花同步的紙與pvc復合墻紙。 首都? 沈魚傻眼了,以現在的交通條件,從興城去首都,來回一趟最少兩三天,他哪有時間。 或者派人去首都出差采購? 可他手下現在沒有這種合適的人選,之前招人,凈往老實可靠勤勞肯干這方面挑選了,去外地出差的話,最好是能找靈活機變膽子大的。 墻紙暫時搞不定,沈魚先讓人把粗裝做起來。 除了承重墻,套房里的其他墻都打掉,把一些老舊的地方修補一下,墻壁重新刮膩子上乳膠漆,地上的水泥地面也重新平整。 這些活兒不用沈魚盯著,安保隊的兵哥們已經開始正式上班了,因為人多活少,他們自覺去給沈魚建工。 一開始是想自個兒動手給沈魚搞裝修的,這些活兒他們也能干。 好好的安保人員去給他修房子了,這怎么行,沈魚勸了又勸,才讓他們當了建工。 說是建工,人家也閑不住,能搭把手的活順手就給干了。 即便如此,沈魚還是忙。 現在想定做塑料杯有點兒困難,目前就沒有這種一次性的塑料杯,當然,塑封也沒有。 可奶茶店也不能光做堂食生意,外賣打包的便捷性也是吸引客戶群體的一大利器。 在玻璃杯和紙杯中間,沈魚最終還是選擇了紙杯。 一是因為定制玻璃杯造價更高,二是因為細口玻璃杯容量太小,粗口圓身的,又顯得笨重。 紙杯大約不如塑料杯耐用,但是以短期儲存效果來說,已經夠用了。 興城的三家紙廠,沈魚都去過,但也愿意接外來訂單。 但當他說了他的要求,有一定耐水性,人家第一反應就是油紙。 沈魚也不清楚奶茶紙杯具體是什么紙質,他只說自己的需求,要用來制作成杯子,用來裝飲品不會漏。 兩家紙廠都拒絕了,只有一家老牌紙廠,叫了幾個老技工過來跟沈魚談話,問清楚之后就把這個單子接下了。 塑封也只能定制,好在這個不難,沈魚去各個廠子打聽的時候,大部分塑料廠都愿意接他的單子。 雖然很不明白為什么要做那樣一卷一卷的塑料膜,還要印刷固定圖案 這么窄的塑料膜,能做什么呢? 另外還要定制店里堂食用的馬克杯和玻璃杯,所以又聯系了陶瓷廠和玻璃廠。 定制的這批杯子,馬克杯不是單一色系,而是同款式的不同色系。 沈魚還特意要求,除了店鋪小標,還要印一句文藝的話。 這個年代是詩歌盛行的年代,一些著名詩人,就像后世的明星歌星一樣受到人們,尤其是知識分子們追捧。 沈魚班上很多同學,包括陳美麗,都有一個精致的本子,專門用來摘抄詩歌,或者覺得優美的句子。 沈魚絞盡腦汁,想了一些后世流傳得比較廣的文藝句子。 比如什么“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br> “雙木非林,田下有心?!?/br>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br> “尚未配妥劍,轉眼便江湖。愿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br> 等等等等。[注] 一些長句會拆開,分別印刷在整套的馬克杯上面——主要是沈魚絞盡腦汁想起來的也不多,只能偷工減料一個杯子少印一點兒。 這樣折騰下來,什么東西都要定制,必然支出不菲。 好在他兩個麻辣燙店生意一直不錯,現在在興城也小有名氣,兩個店加起來,一天盈利過千不成問題。 甚至有外地的人來興城出差,會被本地人當特產帶他們去吃。 生意這么好,難免有眼紅的,據沈魚所知,陸陸續續有其他的麻辣燙店開起來了。 正常的競爭沈魚不怕,只要不使下作手段,他還能攔著人家開店不成。 不過那些店,有的完全照搬沈記,也是串串按簽子算錢,經營模式什么的,都一模一樣。 有的覺得沒必要,串簽子是多余程序,既要想法子買簽子,還要找人串串,浪費錢,浪費人工。 可他們也沒想過將食材合理分份,就是單純把白菜葉子掰開,土豆藕蘿卜等食材切片。 結果客人光選個食材,就能吵起來,這個覺得自己的菜葉子小了,那個覺得自己的土豆片太薄,都覺得吃了虧。 吵架還是小事,一天天的,客人越來越少。 然后這些店火速換了模式,也改成串簽子。 沈魚:“……” 其實你們皮筋一捆,也是一份??! 這些店唯一相同的點,就是價格比都沈記麻辣燙便宜,也不用便宜太多,壓一點兒價就夠了。 比如他們家素菜簽子一毛一根,那些店就八分九分這樣。 他們也賣麻辣燙,看起來跟沈記好像沒什么區別,價格也更便宜,當然也吸引了一部分客人。 剛剛出現收益下滑那幾天,沈魚特意去店里看過。 他還記得老店開業的時候,過了三天打折期,收益下降,余嬸子很擔心,還跟他說,要不要繼續打折,被沈魚給拒絕了。 可這回他來,余嬸子老神在在,一點兒不見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