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88節
那些懶漢,混子,現在各干各的,就藏不住了,日子越過越差。 現在這會兒才從地里回來的,就沒有懶漢,懶漢早跑了。 一群人邊走邊閑聊,鄉下地界兒小,沒什么稀罕事,一點兒小動靜,就夠村里人嚼上十天半個月。 這會兒大家伙兒正說的,就是村頭老牛家才發生的事。 老牛原本不姓牛,姓啥好多人一時半會兒都想不起來。 他是村里的牛倌,從十幾歲開始,一直照顧村里那幾頭耕牛,不知誰先開始喊老牛,喊著喊著就喊順口了,大家伙兒都這么叫。 老牛也是苦命人,媳婦生小閨女的時候,難產走了,留下家里頭大大小小四個娃。 最大的十三歲,最小的還在襁褓里。 老牛又當爹又當媽,一個男人照顧四個娃,地里還有活兒要干,就算大兒子已經能下地了,可家里小的咋辦。 后來就有人給老牛介紹了個寡婦,寡婦沒了男人,老牛沒媳婦。 寡婦有個孩子,剛滿一歲,才斷奶,嫁過來就能接著喂老牛的小閨女。 這么一琢磨,好像還挺合適。 于是兩人匆匆辦了婚事,都是二婚,沒有大辦,也就是搭伙過日子。 起初老牛再娶,可能真是為了幾個孩子,可日子久了,前頭的媳婦已經沒了,現在這個每天見面,伺候他吃喝,照顧他生活,之后又再給他生了個小兒子,那心可不就一點點兒偏了。 要說寡婦做得多過分,那也沒有,幾個孩子她也照看,給吃給喝,她就是偏心。 偏心自己親生的兩個,偷偷摸摸給自己閨女兒子吃好的喝好的。 老牛小閨女年紀小不懂,幾個大點兒的孩子可不傻。 一開始告狀,老牛還說媳婦幾句,后來心偏了,就更信媳婦的話,覺得孩子們就是因為不喜歡后媽,故意找事。 日積月累,看起來是小矛盾,漸漸累積成了大矛盾。 就在前幾天,老牛前妻生的小閨女下河洗衣服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就掉水里去了。 幸虧有路過的村人跳下去把人撈起來,可才十來歲的小丫頭,早春的天兒被還沒回暖的河水泡了個透心涼,當晚就發起高燒,差點兒就把人給燒沒了。 還是老牛大兒子和大兒媳,大半夜抱著小meimei去了縣里的醫院,才把人搶救回來。 可小丫頭醒了,哭著跟哥哥jiejie們說,她不是自個兒掉下去的,是二姐把她推下去的。 她說的二姐,就是后媽帶來的那個閨女,只比小丫頭大不到一歲。 這下子,老牛前妻的幾個孩子都炸了。 大女兒本來已經出嫁,聽到消息也回來了,二話不說就把抓著后meimei的頭發,把人往家里的水缸里摁。 老牛媳婦兒被大兒媳婦架著,親生的兒子被他二哥按在院子里打得嗷嗷叫,一時間不知道該去救閨女,還是救兒子。 好一場熱鬧,村里人多久沒見過鬧得這么狠的一家人了。 差點兒出了人命,村長給急得滿頭包,和村干部們一起,光協調老牛家的事就協調了好幾天。 鬧成這樣,再住一起,和和睦睦當一家人是不可能了。 最后只能分家,老牛選擇了后來的媳婦兒和孩子。 按理說,沒結婚的二兒子和沒出嫁的三女兒,都應該跟著父親。 可他們都不再信任這個父親,最后決定,前妻生的孩子,跟大哥一起生活,老牛出一筆錢,是兒子和閨女結婚的聘禮嫁妝。 以后養老,就歸現在老婆給他生的小兒子管。 這件事算是這樣落下帷幕,但這場大戲,村里人一時半會兒是忘不了了。 這不,都過去半個多月了,還在說。 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覺得老?,F在的媳婦不是個好的,偏心眼才會讓幾個孩子之間關系差成這樣。 有的覺得老牛的孩子不像話,哪有跟老子對著來的。 眾說紛紜,就沒見著幾個怪老牛的。 頂多不輕不重的提一句:老牛也怪可憐的,幫哪邊都不是。 一群人聊得火熱,人群中的沈安民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沈家老二沈安富比較細心,不經意間發現三弟表情不對,胳膊肘拐他一下:“老三,咋了,不舒服?” 沈安民搖了搖頭,欲言又止。 老四沈安興是個急性子,著急道:“三哥你咋回事,有話就直說嘛?!?/br> “急什么?!鄙虬哺慌乃幌拢骸白?,有啥事回家說,咱兄弟幾個,還有什么不能說的?!?/br> 沈家兄弟四個,就慢慢脫離了人群,往自家走去。 前些年沈安民爺奶陸續去世,沈家自然而然分家,但他們兄弟還沒分。 不過眼看著,沈安國和沈安富都當爺爺了,下面的小輩兒漸漸長大。 于是沈家這幾年陸續又起了幾間房子,新新舊舊挨在一起,勉強夠住。 兄弟幾個剛進院子,廚房里走出一個三四十歲的婦人,眉毛細細,長相姣好,嗓門也響亮:“回來啦,飯快好了,馬上就能吃了?!?/br> 其他幾人沒接話,沈安民含糊點了下頭,沒看她。 女人眼神閃了閃,沒說什么,轉身回了廚房。 沈安國拍了拍沈安民肩膀:“走,去我屋?!?/br> 幾個兄弟就跟了過去,沈安國媳婦不在,他把門一關,招呼兄弟幾個坐下。 “說吧,啥事把你愁成這樣?!?/br> 沈安民垂著頭,悶了一會兒,用力扒拉了一下頭發:“我給貓兒寄信了?!?/br> 貓兒就是沈魚,鄉下孩子,如果不去上學,很多都沒個正經大名。 沈家孩子多,取名都取不過來,叫一聲大妮二丫狗蛋,村里響起一片小孩子的答應聲。 梁鳳霞雖然念過書,但對沈魚這個兒子不上心,因為他生下來的時候,很小一團,叫聲也細細的,像只小貓,就叫貓兒了。 沈余這名字,是他被梁鳳霞帶到城里之后,上戶口的時候改的。 沈安興沒明白:“寫就寫了唄,他不也給你寫信了?還給你寄那老多東西,那孩子是個懂事的,不像他媽?!?/br> 以前沈魚自從去了城里,就沒跟他們再聯系過,他們都以為,這孩子隨他媽,是個沒良心的。 可三哥不讓他們說,說孩子有孩子的難處,寄人籬下,跟著后爸不好過。 有啥不好過的,吃著供應糧,每年這票那票發一堆,還能當工人,上個班就有工資拿。 城里能有苦日子?他們都不信,也就是不想跟沈安民爭。 沒想到后來沈魚突然來信,他們才曉得,真讓三哥說對了,那梁鳳霞忒不是個東西。 雖說鄉下的男娃,十八歲可能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可城里不這樣,沈魚不還在念書嘛。 還在讀書,那就是娃娃,竟然就讓人家給攆出去了。 當時他們聽人念了信,一個個都氣得狠,他們沈家人什么時候受過這樣的欺負。 在村里,他們家窮是窮,可人多。人多,就沒哪家敢欺負他們。 所以沈安民跟他們商量說,那五十塊錢不要,給沈魚寄回去,他們幾個叔伯都同意了。 當初沈安民給沈魚帶走的二十多塊錢,一大半都是沈家兄弟給湊的。這些年外面的一些賬,沈安民陸陸續續給還了,親兄弟這邊的,沒幾塊錢,大家日子也好過了,就堅持沒要。 他們不要,沈安民也記著,所以沈魚寄錢回來讓他還賬,他才會給兄弟們商量。 “不是……”說到沈魚寄的那些東西,沈安民更難受了。 “我……我跟他說了,我跟春娟的事了?!?/br> “啥!”沈安興一嗓子吼得門都震了一下。 沈安富氣得拍了他一下:“叫啥叫,叫啥叫!嚇唬人咋滴?!?/br> “不是?!鄙虬才d急得語無倫次:“哥你咋想的,咱當時不是跟你說過嘛,這個事兒別跟貓兒說,別跟他說?!?/br> 那孩子沒在他哥身邊長大,看著好像不壞,可感情能有多少? 讓他知道了這事兒,心里不得有疙瘩。 沈安富也不贊同道:“老三你也是,這種事咋不跟我們商量一下。咱們當時怎么跟你說的?春娟她人是不錯,她帶來那三個娃,也聽話懂事,你愿意給一口飯吃,咱兄弟都沒話說?!?/br> “可畢竟不是你親生的,最小的今年都十三了,記事了,能把你當親爹看?” “就是?!鄙虬才d氣道:“三哥你咋回事嘛,都不跟我們商量一下,咱兄弟還能害你不成?!?/br> “行了?!?/br> 老大沈安國皺著眉頭問:“信已經寄出去了?!?/br> 沈安民點頭:“應該已經到了?!?/br> 沈安國嘆了口氣,說:“說說吧,你咋想的,為啥突然要告訴貓兒這個事兒?!?/br> 沈安民悶著頭沉默了一會兒,終究還是說了。 “之前貓兒寄回來那些東西,哥你們也曉得?!?/br> 其他人都點頭,每次寄來都老大一包,沈安民給他們分了不少。 沈安興說:“這說明咱侄子還是惦記著你這個當爹的,你更不能告訴他,隔這老遠,讓他曉得了,離了心,不搭理你了你都沒法子?!?/br> 沈安民難受道:“不是……” 他兒子心疼他,給他寄那些好東西,他心里高興??! 可他不是個貪嘴的,那么些好東西,咋能一個人都吃了。 爹娘兄弟那要給,分完了,自家還有。 那罐、麥乳精、點心。點心都是沒見過的,麥乳精水果罐頭縣城里有,幾塊錢一瓶,貴得嚇人,從來就沒嘗過什么味兒。 這么好的東西,他一個大男人,好意思一個人都吃了,不得給媳婦兒娃兒吃了甜甜嘴兒。 媳婦疼他,娃兒們也懂事,一家子都嘗了嘗,是好吃,城里這啥水果罐頭,比他們這的野果子甜多了。 可壞就壞這兒了,早先他還沒想到,之前老牛家打架,他也去看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