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75節
沈魚覺得,他要是連這個都擔心,趁早別開店了。 一個專賣面條的他都怕生意被搶了,那以后要是有別的麻辣燙店開張,他不得天天覺都睡不著? 外頭的瑣事他處理好了,接下來兩天,他在店里,除了偶爾幫忙算下帳,其他的都不管。 有客人遇到問題,也是讓余嬸子去處理。 他給她開的是店長工資,負擔的責任就更多,他以后要上學,不可能所有的事都等著他處理。 好在他沒有挑錯人,余嬸子性格爽朗,也能穩得住,還有幾分急智。 店里人一多,偶爾就會發生一些沖突,余嬸子都盡快解決了。 沈魚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滿意。 第二天如他所料,生意更好,很多聽到打折消息的客人大老遠的過來。 其他人忙不過來,沈魚只好拉沈橋壯丁,讓他幫忙算賬,頂一個工位。 晚上的時候,清點食材儲備,沈魚就不干了,余嬸子來做最后總結。 倉庫還有什么,缺什么,她都要做到心里有數。 因為沈魚今天已經去定了rou和豆制品,這兩類她暫時不用cao心,但其他的食材,她得決定多久補充一次,一次補充多少。 沈魚從當天收益里抽了兩百給她,當作店鋪運營資金,需要購買的物資余嬸子定,然后再把錢給周嬸子去采買。 以后都這么干,每天的收益里抽兩百,多退少補。 買了什么要記賬,每隔一周或者十天,沈魚對一次帳。 除此之外的大宗支出,報給沈魚,再另行撥款。 收益方面,這兩天是沈橋在記賬,偶爾余嬸子去幫忙,還會被沈橋嫌棄太慢了耽誤事。 但以后沈橋不可能一直留在這給他管帳,收錢的還是余嬸子。 這么多錢,會不會考驗人性,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后果,沈魚都想過。 不是把人往壞了想,只是各種可能性,他都要考慮到,才會在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至于毫無準備束手無策。 最終他還是決定相信余嬸子,他給余嬸子開的工資,可以說是遠超當前市場價。 如果這她還不能滿足,早點兒認清一個人,以后省的栽更大的跟頭。 這些心思沈魚沒跟人說過,以后的事誰也說不準。 反正現在情況很不錯,開業三天,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第二天收益一千四百多,刨出成本,凈利潤也破千了。 第三天甚至到了一千八,打折的最后一天,很多人都趕著過來“占便宜”。 沈魚可以說賺了個盆滿缽滿,實現一波富,短時間內不用擔心資金問題了。 可是店里的員工這幾天也累慘了,早上吃完早飯一早就得來店里,余嬸子楊嬸子開始洗洗串串,周嬸子和大龍去采買,回來之后還得幫她們干活。 沈魚都沒閑著,他得準備底湯,腌rou。 然后一忙就到晚上八九點,一天的工時都超過十二小時了。 店員們倒沒有什么怨言,拿錢干活,管兩餐,吃得也好,頓頓有rou,在家里都沒這種水平的伙食。 可沈魚還是覺得過意不去,主要是確實有點兒太忙了,而且人家工人還有周末,他這就真一周工作七天。 于是他想著,要不要再多招幾個人輪班,把上班時間重新排一下。 不過招人的話,不能以這三天的客流量為標準,得看看不打折的情況下,平時的客流量。 果然,如沈魚所料,到第四天,生意就沒之前那么好了。 甚至有聽到消息的客人過來,聽說已經不打折了,掉頭就走了。 余嬸子跟自己丟了客人一樣,心疼地跟沈魚說:“要不然,咱再打幾天折?” 她現在當店長,自己也算過帳的,就算打九折,也很有的賺,那為啥不打? 沈魚搖搖頭:“不打,活動結束了,說好三天?!?/br> 后世經常能聽見有些店,用個大喇叭喊:最后三天,最后三天,全場五折三折一折。 恨不得直接說,我這店里不要錢,隨便買。 其實呢,過個一兩個月從那經過,還是最后三天。 沈魚不干這事,開業三天九折還能說得過去,他要是繼續九折,那以后呢? 打折也得有正當理由,否則再想調回原價,就難了。 第四天生意相比前一天,冷清許多,但基本盤在那,最后盤賬,一天有七百多塊錢。 刨除成本,也有五百以上的凈利潤。 之后幾天,每天有好有差,好的時候,一天能上千,不好的時候,一天就五六百。 但拉平一下,每天五百的凈利潤是沒問題的。 這個標準沈魚已經很滿意了,萬元戶萬元戶,這個時代的萬元戶,是富豪的象征。 一家子存款有一萬塊,或者年收入上萬,就是標準的萬元戶。 沈魚一個月就能賺一萬多,瞬間躋身時代富豪的行列。 沈魚心里偷偷高興,前世他爸喝醉了,在家吹牛皮,說他們家是沈萬三的后代,曾經家財萬貫。 當時沈魚聽得直翻白眼,沈萬三的后代就你這樣,他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可是這會兒,沈魚忍不住迷信地想:難道他祖宗真是沈萬三?沾了一點點財氣給他? 沾沒沾財氣,也就是沈魚自己胡亂猜想一下,但他發財了是真的。 再招店員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店里生意雖然不如開業那三天好了,但那是相對的,每天還是有很多客人,尤其是飯點的時候。 沈魚打算把沈橋撤走了,他自己不久之后也得去上學,余嬸子接手前臺的活,其他三個更忙不過來。 于是又招了兩個人,一個是小冬奶奶介紹的,姓紀,叫紀大兵,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有點兒結巴,但手腳麻利,什么活都能干,也老實勤快。 另一個是個十八九歲的年輕姑娘,叫王萍,隔壁王老板介紹的,就住這條街上,也是勤勞肯干的人。 這兩人工資跟楊嬸子一樣,都是三十塊錢一個月。 暫時收銀這一塊兒,沈魚不放心其他人,就歸余嬸子管,她要上全天,早上可以來晚一點兒,十點鐘過來就行。 周嬸子要管采買,得早起,大龍和紀大兵輪流上早班的時候,誰早班誰就跟周嬸子去拉食材回來。 楊嬸子和王萍輪班,早班是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管午餐。 晚班是下午一點到晚上九點,管晚餐。 一個月有四天假期,具體哪天可以休假,可以自己安排,但要提前跟店長,也就是余嬸子申請。 還有就是,不能同一天休假,這個店員們自行協商就好。 余嬸子這邊,沈魚暫時沒找到合適的人,或者說相信的人,如果她休假,只能先讓沈橋幫她去撐一天。 第58章 下午三點,天色尚且大亮,沈記麻辣燙的幾個員工,已經開始上門板關門了。 有路過的??鸵娏?,好奇道:“余嬸子,怎么這時候就關門了?今個過節,我還說晚上帶家里娃娃來吃麻辣燙哩?!?/br> 余嬸子笑著道:“可不是嘛,今個兒過節,我們小老板心善,讓我們也休半天,回家去過元宵?!?/br> 其他幾個店員也都笑容滿面,他們這老板,雖然年紀小了點兒,但人真是沒話說。 有本事,心眼好,脾氣溫和,做事也大方貼心,活該他發財。 昨天他通知大家伙兒,說今兒先別輪班了,早上都過來。 大家還以為,過節生意好,擔心忙不過來,就叫他們來加班。 于是今天一早,大家都過來了。 在這店里打工的,多多少少家里都有些困難,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穩定且待遇好的工作,都珍惜得很。 沒想到,早上來了之后,小老板先一人發了一包元宵,說是給員工的節禮。 可把大家伙兒給高興壞了,雖然沒有很多,一包也就十多個,可拿回去分一分,一家子每人也能分兩個。 這還沒完,沈魚一人給了一個信封,里面裝著她們這幾天的工資。 余嬸子幾人連今天干了有九天,多的如余嬸子周嬸子,每人能拿二十塊錢左右。 少的如大龍和楊嬸子,也有十來塊錢。 老紀和王萍干的時間更短,也就三四天,一人幾塊錢。 但是以這時候的購買力,這些錢足夠好好過一個節日了。 沈魚之所以會提前給他們結工資,就是因為了解到,自家店里的員工好像大都家里比較困難。 比如老紀,他雖然正值壯年,人也勤勞,可他結巴。 就是抗大包,人家還故意壓他兩毛錢,他辯解辯不過,還是得干。 他不像大龍,大龍好歹家里還有個老爹正經拿工資,老紀是家里的頂梁柱,一大家子指望著他。 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干滿一個月才結工資更符合常態,沈魚還是決定,先跟他們發一部分工資。 果然,大家伙兒知道提前發工資了,一個個激動得難以自抑。 王萍年紀小,性格稍微活波一些,雀躍道:“小老板,您真是好人!” 其他人紛紛點頭,他們不太會說話,但心里那份感激是真誠的,都覺得他們真是運氣好,遇見這么個善心的老板。 沈魚不好意思地擺擺手,這好人卡來得太猛烈太多了,有些遭不住。 說實話,他店里這些員工,或許是因為都是信得過的人介紹來的,在勤勞肯干這方面,真的沒得挑。 就沒有誰會閑著沒事歇會兒玩會兒,店里生意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們眼里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