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47節
這次陳美麗進步也很大,她以前班里倒數,這次雖然沒沖到最前頭,也進步了二十多名,這次考了班里二十四,提升相當大。 陳美麗激動壞了,她都沒想到自己能考進前三十,不光所有科目都及格了,有兩科還上了八十分!沈小魚給她壓的重點壓中啦! 成績單拿回去,爺爺奶奶爸爸一定都會開心的!今年過年,親戚們談論成績,她也不用躲著了! 同桌高興成這樣,沈魚也被感染了,是挺值得開心的,路要一步一步走,成績也要一點點提升嘛。 陳美麗的卷子他看過,這次能進步這么多,主要是起點低,基礎分是最容易提升的,以后想一次提高這么多,可能性比較小。 不過這時候就沒必要說這種話潑冷水了,同桌正在興頭上,應該鼓勵她,趁機激發她的學習動力。 學習,只要在學,就沒有什么值不值,成績只是檢驗知識掌握水平的手段,不應該當作唯一的目的。 他們兩個都進步了,高高興興拿著成績單放假回家,有人卻考的一塌糊涂。 肖家輝和云白雅都考砸了,云白雅還好,她以前班里能排五六七八名的樣子,發揮得好能進前三,最好的一次離第一名只差一分。 但她成績比較飄忽,大部分情況都在五名左右徘徊。 肖家輝穩定前五,經??记叭?,第一名也拿過幾次。 總而言之,這兩人原本成績都不錯,要不然最后也不能考到首都去念大學。 可這一次,云白雅考了十八名,差點兒跌到二十名以后。 肖家輝就更完蛋,考了二十五,比陳美麗還低一個名次,卷子答得一塌糊涂,考試時全程夢游。 拿到成績單,云白雅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孟蕓幾個女生安慰她,小聲討論說都是因為周思琪,快考試了鬧那么一場,把人給打了,才害的云白雅考砸了。 肖家輝那就更倒霉,不但被人打成豬頭,家里還出了事,分心太正常了。 不過沈魚覺得,他們兩個這一個學期,都沒怎么學,忙著談戀愛忙著撕逼,好幾次上課的時候被老師點起來回答問題回答不出來。 那種學習狀態,rou眼可見的,非常不端正,能考好才奇怪。 這些沈魚就看看熱鬧,讓他震驚的是,邵凌云那小子真能行,考了他們班第一,年級第一,甩第二名十好幾分。 沈魚特別羨慕,他也想考第一當學霸,前世沒達成,這輩子得想辦法圓夢。 不過他們班這個第一名,最近心情不太好,對誰都一張臭臉,第二名來下戰書,還被他好一通嘲諷,羞憤交加,掩面而走。 幾個跟沈魚混熟了的男同學偷偷跟他說,邵凌云之前好像在找人,現在出了什么問題,心里憋著火,跟吃了炸藥似的,逮誰炸誰,得躲遠點兒。 沈魚煞有其事地跟著點頭,是這樣的,躲遠一點兒,太可怕了。 幸好拿完成績單之后級放假了,跟玩得好的同學說再見,跟同桌約了寒假找機會再聚,沈魚收拾收拾,回家了。 別的學生放假了,大部分先浪一段時間,等快開學了再狂補作業。 沈魚放假事多,主要是掙錢,掙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錢,知道他有收入來源,能養活自己,以后他吃好喝好,就不用太藏著掖著了。 之前班里有個玩得不錯的男同學提過一嘴,說親戚家要賣二手的三輪車,沈魚跟那個同學約了一下,放假之后去看了。 車子很舊,上面的漆都快掉光了,但是主要部件沒問題,有點兒滯澀,上點兒油就好了。 沈魚問了下價格,那家要八十塊錢,這個價格可以,新的三輪車得兩百往上。 不算最便宜,但也沒有坑他,沈魚就買了。 賣麻辣燙這個事,沈魚也提前做過計劃。 他抽時間熬了幾種鍋底,有麻辣的有清湯的,請鄰居們品嘗,大家都說這個湯底兒涮菜味道太好了,連大白菜都能這么好吃,肯定煮啥都好吃。 味道沒問題,口味偏向方面,麻辣和清湯三七分,麻辣的七成,清湯三成。 麻辣的在他再三詢問下,才有一部分試吃員表示,自己想要更辣一點兒。 沈魚把這個記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可以弄點兒辣椒油,愛吃辣的再給加辣。 因為有兩個口味,他買了兩個鍋,深口鍋,能插進去簽子的那種,還買了兩個爐子,這個天氣,鍋底得一直熱著。 這些東西準備好了,沈魚還去找了以前的老鄰居們,跟趙老爺子買竹簽子,順便問問余嬸子和周嬸子,愿不愿意幫他這打打短工。 他想過不用竹簽子,直接下鍋煮菜,可能會省下竹簽子的成本和一部分人工費用。 但是仔細想想,為啥后來那些賣麻辣燙賣串串的,都喜歡串個簽子,好計算價格是一方面。 跟顧客表示,素菜通通一串五毛,和我這白菜,一片五毛,是兩種感覺對吧。 哪怕大家都知道,白菜一毛一斤,五毛夠我買一整棵大白菜,可你寫素菜通通五毛一串,就沒那么敏感。 你寫白菜一片五毛,感覺就太直接了。 沈魚覺得,后世的商業智慧,是值得吸收的,他也要串串子。 竹簽子找趙老爺子買,價格低,但是量大,一分錢兩根,還沒放假,沈魚提前過來訂了兩千根,十塊錢。 趙老爺子很愿意做這個活兒,他編那么大個筐才賣一毛錢,編筐之前還得先做蔑條,不比做竹簽子簡單。 兩個嬸子,沈魚是請她們幫忙洗菜穿菜,本來想按量給錢,后來琢磨著數量太多了,不好計算,總不能一邊干還一邊計數。 周嬸子都沒怎么上過學,沈魚就干脆給她們按天算錢。 暫定一天一塊錢,活干完了就撤,以后如果生意好需要加量,沈魚會再酌情給她們加工資。 兩個嬸子都特別愿意,也很感激沈魚,一天一塊,一個月就是三十,趕得上一個剛開始工作的工人了。 人家工人還得上八個小時以上的班,她們就是去沈魚那小院里洗洗菜,串簽子。 洗菜那是做慣了的活,沈魚不是那種苛刻的人,他在院子里放了個爐子,一直燒著熱水,嬸子們洗菜,可以兌溫水洗。 串簽子也不是什么難活,沈魚給她們示范了一下,大約一根簽子上串多少。 兩個嬸子比他手上還有譜,看著那些菜葉子長的大大小小不一樣,她們就能串得讓人挑不出來,哪個更多哪個更少。 這些活兒做熟了,要不了兩三個小時,就能掙一塊錢,真的可以說相當劃算。 這些瑣事有人接手,沈魚也不得閑,他得熬兩大桶備用的底湯,為了調味兒,光買配料幾乎都跑遍了整個城市。 還得準備食材,一些常見的蔬菜比如白菜蘿卜之類的,直接在附近收購就行,便宜,幾分錢一斤,自己去地里挑都行,挑好了人家給你現拔,保證新鮮。 當然他不能只賣蘿卜白菜,太單調了,其他的藕、萵筍、土豆、紅薯、山藥、蘑菇之類的,都能串了煮,也好吃的。 關鍵是現在冬天,新鮮的時令蔬菜太少,大棚也不能普及,所以選擇比較少。 但除了這些,豆制品在麻辣燙中也是不可少的,豆腐千張豆腐泡豆排凍豆腐,尤其是凍豆腐,吸飽了湯汁,那叫一個香。 本地沈魚只買到豆腐和豆腐皮,也就是千張,凍豆腐他可以自己凍。 葷菜類的,買了牛rou豬rou雞rou,豬rou買的最多,其他兩樣都比較少。 牛rou是因為貴,雞rou是因為,人家不單賣雞柳雞腿,人家整雞賣,那沈魚只能買幾只雞,片雞脯rou下來串串串,剩下的自己吃。 幸好天氣冷,rou不容易壞。 除了這些,沈魚還備了一點兒其他亂七八糟的,比如臘rou,泡發的筍干、木耳,油條,粉條之類的,面條就算了,容易弄渾底湯。 萬事俱備,準備開張。 沈魚這次不準備跑遠了,東西太多,三輪車不好騎,就去廠區。 人多,也不差錢。 這次不怕被認識的人看見,也不怕肖家人知道,知道才好,免得他以后生活好起來了,肖家指不定還要說什么怪話。 他要把自己掙錢的路子擺在明面上,他,沈魚,靠自己賺得錢。 至于成本哪來的,他爸給的,鄰居借的,反正跟肖家沒關系,他空手被攆出去,所有鄰居都知道。 而且麻辣燙這個生意,比發圈技術含量稍微高一點兒,只要他湯底不泄露,人家做不出來他這個味兒,想搶生意就沒那么容易。 而沈魚這湯底配方,可是后世經過無數食客檢驗留存下來的精品,想仿制,沒那么容易。 有這個本事的人,不一定看得上他這小生意。 既然是去廠區賣,就不適合太早,大早上人家急著上工,而且這東西,沒那么頂飽。 好吧,其實是不想起早,早上賣肯定是賣的出去的,但中午晚上生意也不會差,那何必受那個罪,不值得,不值。 沈魚特別坦然地睡到八點起,比往常上學的時候還晚了一個小時,然后才不慌不忙地起來,洗漱吃早飯。 所有東西前一天都準備好了,底湯舀一部分到鍋里重新燒開就行了,挑一些耐煮的食材先下鍋煮著,rou類提前腌制過,保證入味兒。 磨磨蹭蹭到十點半了,沈魚才包裹得嚴嚴實實出門,一出門就看見外面蹲了個人。 沈魚嚇了一跳,等那人起來,才發現是大龍。 “你怎么不敲門,有什么事嗎?”沈魚問。 大龍起身就去幫沈魚推車,悶聲道:“我媽說你今天有事,讓我來給你幫忙,你有啥活,支會我一聲就行,我力氣大,啥都能干?!?/br> 沈魚哭笑不得,他明白余嬸子的心思,小冬發圈生意做起來了,一個院兒的鄰居怎么瞞得住。 他那不能是自己想出來的,要是他有那個本事,不至于拖到現在,所以只能是沈魚。 羨慕嗎?羨慕死了,也想過要是自己家就好了,可誰讓沈魚跟小冬家關系好,這個沒地兒挑理,沈魚又不欠他們的。 但是余嬸子聰明,她看沈魚要開新攤子,一竿子就把自家大兒子支過來了,不求跟教小冬一樣,單獨給他開條財路。 自家兒子,余嬸子清楚,沒小冬那么靈巧,但有把子力氣,也老實憨厚愿意聽話。 沈魚是什么樣的人,她們也看清楚了,有本事,厚道,能拿住事兒,大龍跟著他,不會吃虧。 余嬸子一腔慈母心,什么都沒說,卻讓沈魚滿心感嘆。 他笑了笑,任由大龍給他推車,自個兒跑到后面扶著東西。 “行,今個兒麻煩大龍哥了?!北WC的話,現在沒必要說,至于以后,再看吧。 第43章 大龍踩著三輪車,沈魚在后面一路小跑跟著,不過二十來分鐘,就到了目的地。 今天麻辣燙生意第一天開業,沈魚直接選了機械廠,沒別的原因,圖他們家工人工資高福利好,有錢舍得花。 到了地兒,外頭已經有了一些推車的小商販,賣包子饅頭茶葉蛋烤紅薯的,什么都有。 廠子對面的街首上,還有幾家住戶把自家臨街這邊的墻打了做個門,轉成了鋪面,有開小賣店的,也有賣一些吃食的,譬如賣面條的賣米飯炒菜的。 沈魚和大龍一過去,有鋪面直接開店的沒當回事,他們店里有地方坐,飯食也熱乎,不愁生意。 推著小車的很多都用警惕的眼神看過來,沒辦法,競爭激烈,十幾個小推車,烤紅薯的有四家,茶葉蛋的兩家,其他都是賣包子饅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