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怕什么
關于黃桃推廣這一塊,縣里這兩年其實一直在做,只是力度不大。 縣里本來也打算今年開始發力,加大宣傳推廣,讓錦繡黃桃,走出麓豐縣。 現在聽村民這么說,黃雁聲覺得,縣里對黃桃產業的宣傳推廣力度還不夠,還可以來得再猛烈一些,擴大麓豐縣黃桃的影響力。 黃雁聲道:“大家說得沒錯,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廣告還是很有必要的?!?/br> 黃雁聲給桃子套了三十多個袋子,這才離開。 村民們也沒把這個小插曲放在心上,直到不久后,麓豐縣推出有獎征集宣傳語,開始全方位大力推廣黃桃產品,他們才知道,那位幫著他們一起給黃桃套袋子的親切“老鄉,”就是縣委書記黃雁聲。 黃雁聲回到縣里之后,開始全面布局推廣黃桃產業,他強調:“黃桃產業這一塊,縣里財政每年專門撥款五百萬,用來提高黃桃品質,引進優良品種,改良黃桃口味,在農戶加供銷社加示范點的模式下,已經走上正軌?!?/br> “從各方面來看,我們麓豐縣的黃桃,今年將會迎來一個大豐收?!?/br> “桃子豐收是好事,但是還必須要有好的銷路,才能實現產值最大化,才能笑到最后?!?/br> “得益于麓豐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我們縣里出產的黃桃口感佳,營養價值高,但是知名度不夠?!?/br> “我們縣的文化宣傳部門,應該和各部門配合一下,在廣告宣傳這方面多下功夫?!?/br> 為了擴大麓豐黃桃的影響力,縣里決定面向社會有獎征集宣傳語,收到大量群眾投稿,但都沒有太過滿意的。 這天中午,黃雁聲在宿舍洗衣服,腦子里一直在想這個宣傳語,要怎么讓人印象深刻,朗朗上口,又要貼切黃桃這個產品? “黃桃,桃……陶醉……桃醉天下!”黃雁聲機械搓著手里的襪子,下意識道:“麓豐黃桃,桃醉天下!” 話音落下,黃雁聲自己也呆了一下。 他把這話放在嘴里反復咀嚼兩遍,發現確實不錯,趕緊用筆記下來。 麓豐黃桃,桃醉天下! 這句宣傳詞就像是為麓豐縣黃桃量身定做的,經過評委投票,從六千多條宣傳語中脫穎而出,成為麓豐黃桃對外的推廣詞。 但這還遠遠不夠。 到了黃桃成熟的季節,上萬噸黃桃掛滿枝頭,也沉甸甸壓在大家心里。 桃子是有季節的,短期內賣不出去,就會爛在樹上。 黃雁聲急了,主張舉辦“黃桃大會”,邀請社會各界和眾多果商參加,自己更是親自站臺賣黃桃。 他這個提議,大部分人都是不贊同的。 有人委婉提醒:“你是縣委書記,公開為產品站臺代言,恐怕招來非議?!?/br> 黃雁聲坦然道:“為老百姓脫貧站臺,我怕什么?!?/br> 在他的極力主張下,黃桃大會如期舉行,會上,黃雁聲親自上臺推銷黃桃。 縣委書記親自站臺賣黃桃,極大的激發士氣,鼓舞人心,讓大家看到麓豐縣對黃桃產業的重視的決心。 數萬噸黃桃成功賣出去。 除了黃桃,其他農產品產業建設,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青石村的鄉村旅游產業正在規劃,通向村里的馬路,更是已經開工。 比較難解決的,是如同下河村村民那般,沒有農業產業支柱的貧困村民。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縣里決定對一些沒有農產品產業支持的貧困村民,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幫助大家擺脫貧困。 麓豐縣有工業園區。 一方面,是工業園區招工難,一方面,是貧困百姓就業難。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一方面,是兩者之間的信息不暢通造成的,而另一方面,也在于,偏遠地區的村民整體就業條件不合格,很多崗位的工作都不能勝任。 工廠要創收,要盈利,對工人肯定有要求。 而貧困村民因為種種原因,受教育的程度沒有跟上,組織紀律性差,專業技能不足,不是工廠的首選。 黃雁聲認為,想要解決貧困村民當時的勞動力就業問題,首先要做的,是要通過專業的職能培訓,崗位培訓,提高村民的就業能力,這樣,才能勝任工廠的工作崗位。 于是,由縣政府出面,聯合工廠對村民進行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合格后上崗就業,一舉解決農村勞動力富余問題。 作為貧困縣,麓豐縣的招商引資工作向來難做,園區企業經常遇到困難,黃雁聲帶領縣委縣政府,積極主動為園區企業解決現實困難。 企業招工難,他派員帶著招工啟事,到底下各處鄉鎮為企業招聘工人。 審批速度慢,辦證難,他要求各部門聯合辦公,簡化程序提高效率,讓企業少跑腿。 政府轉變態度,努力服務好企業,企業放心投資,提升經濟,二者相輔相成,實現雙贏。 麓豐縣政府一心為企業辦實事的名聲傳出去之后,就有不少企業,主動到麓豐縣投資,進駐工業園區。 縣住建局終于完成全縣危房的摸底情況,做出厚厚一疊資料,送到黃雁聲的辦公桌上。 黃雁聲這才了解到,村民的住房情況,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嚴峻。 全縣有1.49萬戶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全部解決需投入6億元! 而麓豐縣當年的財政收入,僅7億元。 抓襟見肘的資金,并沒有影響黃雁聲的決心。 會上,他斬釘截鐵地說:“就算砸鍋賣鐵,也要讓老百姓住上新房子!” 縣委大院不裝修了,掉漆的辦公桌也不換了。 黃雁聲“摳摳搜搜”省下每一分錢,投入危房改造大業中。 村民危房改造的資金從哪里來? 縣里根據住建部關于農村危房改造的政策,以農民自籌、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實行“一戶一檔”的農戶檔案管理制度,批準一戶、建檔一戶,縣住建委負責制作并保存改造戶檔案,包括改造對象認定表、審核審批、工程實施、補助資金發放、竣工驗收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