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沒有通電
沖著他們幾個喊話的是個女人,手里抱著個孩子,身邊還站著個孩子。 女人皮膚粗糙,身上裹著一件袖口已經磨破的薄襖,腳上穿著雙拖鞋,一臉警惕的看向黃雁聲幾人。 抱著的那個小孩看上去約摸兩歲的樣子,皮膚上帶點營養不良的青黃色,眼睛大大的,咬著手指頭,好奇看著幾人。 站著的是個小姑娘,看上去五、六歲,外頭穿一件漿洗得發白的厚實外套,從面料上看,明顯就是用大人的外套改的。 腳上的鞋子也是舊的, 已經漿洗得發白,看不清原來的顏色,一只鞋子的大拇指處已經破了個洞,另一只鞋子鞋邊上的線都已經磨脫了,鞋底和鞋面裂開一道大約兩厘米的口子。 小姑娘有點膽小,看著幾人走近,拽著女人的衣擺,往女人身后縮了縮,卻又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從女人身后探出一個腦袋,偷偷打量他們。 鄉書記上前幾步,道:“我是你們河畈鄉書記王金水,這是我們縣委書記黃書記?!?/br> 下河村偏僻,村民們出村的時候少,見領導的時候更少,雖然不像古時候那樣,聽見縣太爺的名頭就嚇得兩股戰戰,但是乍然聽到面前的人就是縣委書記,女人還是被嚇了一跳,下意識往后退了一步,遲疑不定的看著幾人。 王金水這位鄉書記一年到頭,總會進下河村幾次,再加上他的自我介紹,女人一下子反應過來,這人確實是他們鄉的書記。 但是,縣委書記冒雨到他們下河村這個窮村來,就有點讓人不太相信了。 找村長陳國春,難道他們下河村有人犯了什么大事,把縣委書記都驚動了?那也不對啊,她雖然沒有太多文化,也知道犯了事也是警察出面抓人,用不著縣委書記動手啊。 女人腦子里各種想法亂竄,王金水問她:“你們村長陳國春今天在村子里沒外出吧?” 女人連忙搖頭道:“沒,村長沒外出?!?/br> 王金水就對黃雁聲道:“黃書記,陳國春現在在家,我帶書記去他家里?!?/br> 王金水就想轉身帶路,女人到底忍不住,有些著急的問道:“王書記,你們找村長有么子事?”說著,飛快瞥了黃雁聲幾人一眼,眼里的戒備之意明顯:“我們村長是個好人……” 看出她眼里的緊張,黃雁聲笑著安撫道:“這位女同志,你別緊張,我今天來下河村, 是來找大家了解情況的?!?/br> “不單找你們村長了解情況,還要聽聽村子里大家的意見?!?/br> “這樣,王金水,你去把陳國春喊到這里來,我在這里等他,順便問問這位女同志,下河村的情況?!?/br> 女人更戒備了,往后再退一步,一下子就退到門邊,靠在門框上,緊張的說:“你別問我,我沒讀過什么書,么子事都不曉得,你問我也是白問?!?/br> 王金水差點被下河村這些村民給氣死了! 縣委書記親自到下河村了解情況,好因地因時制宜,有針對性的進行脫貧工作,結果,這一個個的,盡拖后腿。 陳國春不接電話也不回電話,這個女人更是一臉戒備,把他們當不法份子。 王金水強忍怒氣,略略提高聲音道:“你家里男人呢?你不曉得事,你家里男人也不曉得事?讓你男人出來?!?/br> 女人瞅了瞅王金水,見他發怒,緊張道:“我男人沒在家,去修發電機了?!?/br> 她飛快說道:“我們村長也不在自己家里,也去修發電機了?!?/br> “今天下雨,地里的事不好做,村里的男人,都去發電機房看熱鬧了?!?/br> 女人一口氣說完,一把扯過腿邊的小姑娘進了屋,“砰”一下關上門,不出來了。 王金水:“?。?!” 他有這么可怕嗎?這下河村的村民膽子可真大,讓縣委書記吃閉門羹! 王金水:“太不像話了,一點禮貌都沒有,我去喊她開門……” 黃雁聲倒不是很在意這點小事,他擺擺手,道:“不用了,估計我們冒然出現,嚇到村民了?!?/br> “警惕一點是好事,下河村太偏了,像剛才這位女同志就一個人在家,還要帶兩個孩子,真要有不法之徒趁機進村搶孩子,盜竊什么的,她一個女人,都沒法反抗?!?/br> “所以在不確定安全的情況下,關門保護自己,是正確的做法?!?/br> 王金水:“……書記說得是?!?/br> 黃雁聲道:“走,我們去發電機房看看,” “剛才這位女同志說,村里男人都在發電機房看熱鬧,正好可以趁大家都在,一起交流?!?/br> “哦,對了,這個發電機房是干什么的?” “下河村是不是自找出路,籌備了什么縣里不知道的產業,給村民創收?所以設立發電機房提高生產效率?” 王金水聽到黃雁聲這么問,不由苦笑:“書記,這個發電機房不是用來提高生產效率的,下河村也沒籌備什么縣里不知道的創收產業?!?/br> “這個發電機房,說起來很高大上,聽起來很風光的樣子,其實就是村里在偏僻的山腳下的一間空屋子,里面,只有一臺發電機,是全村委二十五戶村民自己籌錢買的發電機,用來供電照明,方便日常生活?!?/br> “但是因為功率不夠,經常用著用著就斷電?!?/br> 黃雁聲震驚了:“?。?!你說什么?!” 他停下步子,嚴肅道:“王金水,你是說,下河村的村民,靠自己籌錢買發電機供電,用于日常照明?” 王金水正色道:“是的,黃書記!這么多年來,下河村一直沒有通電,因為這個事情,我們村里,鄉里,多次向縣供電局,縣電力公司等部門反應情況?!?/br> “但是,因為下河村地處偏僻,鋪設電桿電線成本巨大,而村子又太小,只有區區二十五戶人家使用,連電桿電線的成本都收不回去,電力公司造過預算之后,最終因為經濟原因,擱置了給下河村通電的計劃?!?/br> “村民們只好自己想辦法解決照明問題,籌錢買了個發電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