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畫家 第402節
書迷正在閱讀:一拳超人之幸運騎士、大佬他當爹了(快穿)、我的大叔保鏢、江河晴朗、插足、正派崛起、SOTUS一年生(魔鬼學長與菜鳥學弟弟)、滿級大佬退休后被迫養崽、魔王最愛毛茸茸[穿書]、重生娘子請上轎
劉竹儀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凡爾賽了,她六歲的時候第一次來法國,之后幾乎每年都會跟著母親來這邊購物和度假。 作為中國h港船王的小女兒,這整個世界好像都沒有她不能去的地方。 去年被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錄取后, 她呆在法國的時間更是遠超過在h港家中。 今年年初時, 父親的二房夫人在家庭聚會時,忽然對她說,希望她在法國好好學藝術,以后能少回去。就好像她回去爭家產的話,他們家就會被她搞的分崩離析。 她也不想回去, 見到那么一大家子人, 一大家子兄弟姐妹,她就煩。 可她是爸爸最寵愛的女兒, 她又憑什么不回去。 她才出生時, 爸爸就在英國拍下當時最貴重的黃鉆石, 慶祝她的出生。 8歲時,爸爸就將他名下的物業公司轉到她名下。 10歲時,她展現出驚人的時尚敏感度,從此成為年齡最小的國際各大秀場???。 15歲時,父親又送了她一個h港望水豪宅, 說是專門用來放她的創作的畫和藝術品。 19歲, 她憑借自己的藝術天分,被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錄取,雖然沒有涉獵商業, 卻仍是船王最疼愛的女兒。為了慶祝她到全球頂級的藝術院校就讀,父親買下h港一家小型藝術館,作為禮物送給她。 即便是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里,富二代聚堆,劉竹儀都稱得上頂富的那一批。 人生好似光明一片,注定了榮華富貴沒有煩惱。 可是,這一年,劉竹儀常常覺得迷茫。 她好像每天都很快樂,在課上,自己的才華是被認可的,在課下,被眾星捧月,穿梭于歡笑不斷的各種party間。 可不知為什么,她生活的底色,忽然就不快樂了。 白天在人群中有多少笑聲,離開喧囂,獨自回到住處時,她就有多落寞。 無所適從。 她忽然就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不明白自己日復一日的尋歡作樂,日復一日的學那些藝術知識,跟那些人穿梭在觥籌交錯間聊著重復又無趣的話題……到底是為什么? 一想到自己未來將永遠過這樣的生活,她就害怕到,甚至會在黑暗的房間里,連動一下手指的力氣都消失。 她倒在黑洞洞的、寬敞卻冰冷的房間里,睜著眼睛,看著天花板,不斷墜落墜落墜落…… 昨天晚上,一位朋友笑著用羨慕的語氣對她說: “真好啊,船王的女兒誒,想要什么沒有啊,我若是你,還學什么藝術啊,我就每天坐著游艇喝酒曬太陽……” 她忽然就怒不可遏,摔了酒杯,怒斥對方像衛生間里的卷紙一樣蒼白乏味,令人唾棄。 她在對方眼睛里讀到了驚愕和茫然,她甚至看出對方在腹誹‘劉竹儀莫名其妙!她都擁有這么多了,還有什么好不開心的?裝什么裝???啃老的廢物……’。 廢物! 廢物廢物廢物…… 她的確是被父親的金錢包裝成的完美芭比,可她并非沒有腦子,也不是沒有情感的無腦消費機器。 在涉獵藝術后,她變得越來越敏感。 她能從別人的微妙態度里,感受到別人對她身價的敬畏,和對她本人的輕視,甚至唾棄。 許多人在追捧她的同時,從來沒有真正的瞧得起她過。 隨著年齡見長,她越來越無法在這個虛假的世界里自在的生活。 一個巨富最寵愛的女兒,居然開始討厭其他人的眼光。 而這種情緒,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傾聽和理解。 母親輕視她孩子的身份,覺得她就是青春期矯情,父母已經為你提供了一切,你還有什么好不高興的? 朋友多是因為她揮金如土的大方而聚在她身邊的玩伴而已,劉竹儀甚至不敢在這些人面前暴露出自己內心的真實脆弱和迷茫,她無法承受其他人完全暴露出來的輕視和不理解。 更不愿在自己剖開血淋淋的痛苦后,被人輕描淡寫的笑稱是在‘凡爾賽’。 于是,在party上跟‘朋友’大吵一架,摔門離開后,劉竹儀忽然就驅車直奔凡爾賽。 凡爾賽雙年展開幕,劉竹儀權當散心,也過來看看。 而且,華人圈子里她最討厭的方少珺,據說帶著巴比松畫社的人在凡爾賽雙年展中參與了一位中國藝術家個人主題展的布展。 劉竹儀也想來看看,方少珺那個一向傲慢,卻堅定的仿佛從來不會迷茫、不會痛苦,永遠在昂著頭往前闖的人,在折騰什么。 … 劉竹儀來到道圣斯托大莊園的時候,已經是下午1點了,不知是因為人都去吃飯了,還是怎么回事,穿過草場和石磚道,在院子里、前庭處,她都沒看到太多人。 在院子里,她參觀了伊朗展區的《綠洲與廢墟》,開放的布展中,一半是綠洲叢林和植被,高大巍峨而豐茂。 另一半是斷壁殘垣和坍塌的樓舍,還有散落在地的子彈殼和特殊材質做的假槍及武器。 在‘城市的想象力’這個主題下,這個展區表達了對戰爭的唾棄和對自然與和諧的向往。 劉竹儀感受到了一些視覺沖擊,也短暫的對世界格局進行了會兒思考。 可在這個展區里,她并沒有過多停留。 想要表達的主題很大,但內容和藝術性層面卻弱了許多。 感覺就是藝術家的水平尚撐不起這么龐大的一個課題,所有的情緒宣泄,都過分流于表面了。 看過院子里的幾個展后,她又開始參觀前庭展區。 然后,她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用木屑制作的草堆——它的尺寸是正常草堆的10倍,一眼望過去,給人一種奇妙的巨物沖擊。 草堆上有斜斜打過來的小雨,是用木條串凝膠制作的假雨。 令劉竹儀稍微駐足的,是表現雨水的無數藍色凝膠,放眼望去是一片絢爛的藍。 可仔細打量又會發現,這些凝膠的藍色,居然沒有一滴是相同的。 便是這種漸變色的有序排列,才帶給人一種繽紛又有韻律的感覺。 劉竹儀打量了一會兒,竟仿佛通過視覺,攝取到了一段音樂——那種有序排布一些顏色的手法,讓色彩變成了音節。 真是奇妙的感受。 劉竹儀站在這里,欣賞了一會兒巨大的由不同的‘黃’組成的草堆,和不同的‘藍’組成的雨。 原來有時候,不需要把東西做到多大,多刺激,在細節中,也能傳達如此多層次的趣味體驗。 低頭掃了一眼地面的標簽,上面寫著:【中國-華婕個人主題《流動的城市》5號展位】。 劉竹儀皺了皺眉。 這不會就是那位傳說中的18歲中國天才的個人主題展吧? 雖然這個繽紛的黃草堆和藍雨十分有趣,但……僅此而已的話,也還是過于單薄了啊。 而且,這小雨淋草堆的布展,怎么想都無法跟《流動的城市》相契合吧? 嗤一聲笑,劉竹儀搖了搖頭。 果然,許多藝術都是名不副實。 她站在前庭轉望向身后諾大的莊園草場,忽然覺得了無生趣。 沒勁。 也許是她來之前的期待太高了吧。 將凡爾賽雙年展的票塞進兜里,劉竹儀邁著有些拖沓的步伐,踏進城堡。 走進一層寬敞的大廳,總算見到了幾個人,但大家或許是飯后正在消化食物,觀展時的狀態懶洋洋的。 這個整體氣氛,將劉竹儀的頹然又向深處推了一步。 她慢條斯理的選擇了下,才拐向美國館。 走過巨大的牛仔靴裝置,穿過大大小小垂落的牛仔帽叢林,目光掃過那些牛仔配槍等元素后,劉竹儀無奈的想,文化荒漠,不愧是文化荒漠。 唉,美國現在崛起的超現實主義其實很有趣,電影藝術中傳達的美也很高級,可是每次在參加這種世界級的藝術展時,美國好像總是顯得別別扭扭。 既想向英法意的高級藝術品味貼近貼近,又想展現點自己的文化自信,最后就變得上不上下不下,反而不倫不類。 牛仔的精神,核心點在于‘勇氣’,可以用牛仔的元素來展現,但過于傾向于‘牛仔’這個皮,反而讓‘勇氣’這個里子變得空虛了。 離開美國館的劉竹儀,覺得自己的期待被掏空了。 來之前的倦怠和煩悶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還增加了失望和無聊。 人生失去希望后,會變得多么沒勁啊。 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有盡時,精神空虛卻是個無止境的黑洞。 拐過拐角時,劉竹儀又看到了更大的草堆——角落里一個被草堆布罩蓋住的巨大區域里,遮存著一個什么建筑之類。 因為興趣缺缺,她只短暫的好奇了下,便踏步掠過。 然后,她又看到了大廳很好的一個位置被空置,只有從5米高的頂棚垂下的絲條串掛的藍色凝膠雨,懸掛在空中。 走過去,空地前的標識上寫著【中國-華婕個人主題展《流動的城市》4號展位】。 “???”難道華婕還不止擁有一個展位? 外面是5號,這里是4號,那還有3號、2號和1號? 站在寬闊的大概三十多平方的空地中間,置身于垂墜的小雨之中。 劉竹儀忽然覺得無比壓抑。 她的心情忽然就與這空蕩蕩的展區地面,和鋪天蓋地傾斜下來的假雨所契合。 令人窒息到想要咆哮,想要崩潰。 她的人生,好像始終便置身在這樣的環境里。 雖然四周喧囂而廣闊,她卻總是孤零零站在一片如真空的區域里,心靈寂寞的四處捉抓,也尋不到一個可以知心的人。 而仰起頭也尋不到開闊的藍天,雨總是遮蔽天日。 最嘲諷的是,即便是這雨,都是假的。 就像那些一起購物消費的友誼,和那些聚會釣帥哥的快樂,都是夢幻泡影,是抓不住的,過去后什么都不會留下的時光。 在這片假雨下,她站了不知多久。 當情緒像被堵在大壩前的磅礴洪水,但凡遇到個蟻xue便會毀天滅地的決堤時,她忽然看到一群人排著長龍大隊,從二樓的樓梯處傾斜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