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畫家 第396節
書迷正在閱讀:一拳超人之幸運騎士、大佬他當爹了(快穿)、我的大叔保鏢、江河晴朗、插足、正派崛起、SOTUS一年生(魔鬼學長與菜鳥學弟弟)、滿級大佬退休后被迫養崽、魔王最愛毛茸茸[穿書]、重生娘子請上轎
“那到底是什么人?” “為什么處理那些東方人的事務,需要這么多時間?” “天那,我們還要等多久?難道就不能先替我們解決一下嗎?” 九位因急切而開始往外冒各自國家語言的工作人員們,瞬間炸鍋。 助理焦頭爛額,忙依次安撫,又是倒茶,又是拿本子認真記錄這些人關于自己國家展區的新需求和形形色色疑難雜癥。 待助理總算記錄完畢,剛要舒一口氣,最先等候在門外的墨西哥人終于問出了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問題: “那些東方人是中國人嗎? “伊萬先生到底是要處理中國人的什么大難題?” “哦,是這樣的,那群東方人中,有一位叫做華婕的18歲天才畫家,受伊萬先生邀約來參加凡爾賽雙年展。 “今天這位天才畫家終于抵達凡爾賽,帶來了她的作品。 “看過那幅作品后,伊萬先生又邀請對方在凡爾賽雙年展中,設立個人展區。 “因為涉及到個人主題展的規劃,所以要伊萬先生親自去安排和處理。 “請先生們再多些耐心,辛苦了?!?/br> “……”日本人瞳孔地震。 之前只有中國t灣地區和h港地區參加凡爾賽雙年展,中國大陸那邊第一次來參展,居然就鬧出這么大動靜? 所以……到底是怎樣一幅畫? 他太好奇了! 其他國家的后勤人員也都將目光盯向伊萬先生的辦公室,到底是怎樣一幅畫??? 聽起來可是不得了的作品。 等最久的墨西哥人問詢伊萬先生的助理,他們能否看一看那幅畫? 或者只是站在門外,遠遠的看上一看。 助理搖頭拒絕了,伊萬先生不在,他可不能隨便決定這的事。 眾人于是悻悻坐回去繼續等,可隔上一會兒,目光便忍不住轉向伊萬先生的辦公室門,仿佛正琢磨著要不要破門闖進去強看一下。 “……”而美國人則壓根兒沒聽清助理后面的兩句話,以及其他人的討論與請求。 他聽到‘中國18歲畫家,受邀,個人展區’這幾個關鍵詞后,就已經驚的說不出話來。 幾分鐘后,他表示自己一會兒再來找伊萬先生,便轉身折回美國展區。 他要第一時間將這個神奇的消息,轉述給此次前來參展的美國藝術家們。 這可太奇了! 那個挨著美國展區的、據說預留給中國藝術家的空置展位,恐怕真的要一直空著了。 因為原本該在那里布展的中國人,要去更好、更大的位置,辦個人主題展了! 第200章 成年人,全都要! 倒要讓外國友人們見…… 偌大的道圣斯托大城堡, 如今活生生像個裝修工地。 每一個區塊兒都罩著巨大的、獨具國家風格的隔離布套或木架墻,圈出自己的布展區域,隔絕了其他人的視線, 在里面叮叮咣咣、吱吱哇哇的折騰 雖然還沒開展,但‘施工人員’和‘監工人員’也鬧鬧騰騰的喧囂著,來來往往,摩肩擦踵。 “你看這塊兒靠墻的區域怎么樣?你的布展需不需要這樣的實墻支撐?” “這片空地是我預留的彈性空間中最大的一個區域, 而且有斜窗的光和正門涌進來的光, 與反射光源一起打過來,你布展需不需要亮堂的區域?” “這里就是有一個曲折光的設置,你看看怎么樣?” 伊萬先生帶著華婕一行人在城堡中轉悠著選址,認真的給他介紹每個彈性展區的特色和優勢。 華婕認真點頭,然后一個一個的將這些地址所在樓層、所在區域和一些光源、尺寸等信息記錄在本子上。 最后走過6個彈性展區, 華婕全部記錄好后, 轉頭對伊萬道: “伊萬先生,我能回去好好想一想如何確定個人展區的主題, 如何布展, 然后再答復你嗎?” “當然可以, 這些位置我會為你保留3天,之后再做休息區之類的規劃安排?!币寥f點了點頭,然后又道: “我的辦公室就在剛才的地方,你們要找我可以直接到那里找我。 “這是我的名片,打我的電話也可以。 “另外, 一會兒我會讓助理為你們準備7張畫展工作人員的名牌, 方便你們出入。 “如果后續需要更多人出入的話,來我這里做一個流動人員登記就好?!?/br> 伊萬又跟華婕等人介紹了一些布展事宜,便告別眾人, 匆匆趕回去處理各國展區的各項問題。 每個國家的展區布展都被包的嚴嚴實實,也看不到其他展區的情況,沈佳儒便干脆帶著大家離開后回賓館休息。 沈佳儒訂了輛去巴黎的舒服專車,便帶著錢沖做翻譯,啟程去巴黎替華婕查看紅嶺藝術館。 方少珺和沈墨陪著華婕到道圣斯托大莊園對面的咖啡館靜坐思考關于個人展主題和布展設計的內容。 陸云飛自己背著畫板去畫畫,代超等人進入自由活動階段。 咖啡館里,華婕將幾個問題寫在紙上—— 我的個人展主題是什么? 所有后續內容都要圍繞這個,華婕寫好這個主題后,便陷入思考。 伊萬先生是因為看定了《草原上的小白花》才決定邀請她做個人展區,她剛才跟伊萬先生聊過,才知道歐洲人對蒙古族是有光環的。 歐洲人對驍勇善戰,騎著大馬,揮舞著冷兵器的民族敬仰且憧憬。 這個文化魅力是天然的,是融在歐洲人骨血里的。 華婕這幅畫不僅稚拙迷人,更天然擁有厚重的歷史魅力。 魯迅曾經說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這種民族文化對外的吸引力,遠超出對此已經習慣甚至麻木的國人的想象。 當然,《草原上的小白花》的好,自然不止因為它所承載的民族魅力和歷史魅力,更主要的,是華婕通過這幅畫,表現出的所有藝術家都要耗盡一生去追求的‘拙’; 以及她對色彩的大膽使用; 利用線條、布局等嫻熟技藝,傳達出的濃郁的情感。 她此次草原之行一共畫出9幅成品,都是沈老師非常認可的畫作,都有這樣的優勢。 雖然每幅畫所描繪的內容不同,傳達的情感也相異。 但畫面元素主題內容,是一致的。 它們都起源于華婕在草原上的流浪之旅。 飲一口咖啡,華婕轉過頭,目光幽幽望向道圣斯托大莊園。 如果要有統一的個人展區主題,完全可以從這次流浪中尋找內核。 她于是在紙張上寫下零碎文字: 【流浪】 【自由】 【草原民族】 【雄鷹】 【圖騰】 【長生天】蒙古族人的信仰…… 皺眉犯愁中,沈墨忽然開口道: “大作家王小波有一個非常非常喜歡的意大利作家,叫卡爾維諾。 “他創作的一本書,叫做《看不見的城市》,是一本文筆非常好的作品。 “這本書的背景,就是13世紀起,蒙古人以狂風掃落葉之勢橫掃地球,先后征服金帝國、西夏敵國、花剌子模以及俄羅斯,把想象力所及的陸地幾乎全部納入版圖。 “與此同時,馬可波羅是13世紀來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他有機會見到了忽必烈。晚年在獄中,馬可波羅向獄友魯斯蒂謙描繪了自己看到的關于中國的故事,最后被寫成《馬可波羅行紀》。 “卡爾維諾將自己對于后現代城市的思考,放進了馬可波羅和忽必烈兩個角色的描述中。 “無論是《馬可波羅行紀》還是《看不見的城市》,都在歐洲熱賣,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次成功輸出?!?/br> “嗯?!比A婕早在沈墨開口時,便正襟危坐認真聽起來。 她要在法國開畫展,也希望能更了解中國文化在法國人,乃至歐洲人眼中到底是怎樣的。 而意大利因為文藝復興等原因,一直是世界文化高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闡述,也影響了整個歐洲。 “能詳細講講嗎?”華婕拽住沈墨小手指,眼巴巴望著,露出沒文化的人對于知識的渴望。 沈墨那些書真是沒白看,好多東西調動出來,都十分有用啊。 嘖嘖,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說的就是小沈老師啊。 沈墨于是從開頭起,用自己的詞句,將卡爾維諾關于城市的思考和憂慮,一一轉述。 這次凡爾賽雙年展的主題,是‘城市的生命力’,卡爾維諾的書正好是圍繞‘城市’在進行闡述和討論。 沈墨說一會兒,華婕便會忽然制止,然后埋頭記下一些靈感。 一本書講完,華婕再次陷入沉思。 半個小時后,就在方少珺準備再給華婕點個法式點心時,華婕忽然抬起頭,笑著道: “我想好我的個人展主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