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232節
高市長接過本子,越看臉色越嚴肅,最后將本子放桌子上都氣笑了:“你們倆可真夠大膽的。路明惠,這樣的報道,你們總編能通過嗎?” 路明惠已經跟總編通過氣了,心里也很有底氣:“高市長,我們總編說,只要我們報道的都是事實,沒有摻假就沒問題?!?/br> “公開在省報上報道弘揚兩個小攤販,還沒問題?”高市長用力將本子拍在了桌子上。 余思雅和路明惠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開了口:“高市長,對不起,這是我的主意?!?/br> 說完后,辦公室里靜默了幾秒,沒人吭聲。 高市長哭笑不得地看著她們:“這種事你們還搶著。哎,你們真是太大膽了,知不知道你們在干什么?” 余思雅冷靜地說:“高市長,我們清楚。你也不用為我們擔心,我們根正苗紅,貧農出身,就算會挨批評也沒太大的關系?!?/br> 現在已經不時興以前那套了。她跟路明惠又不是機關單位的干部,挨批就挨批,也不影響她們的工作。 “你們倒是都盤算好了?!备呤虚L簡直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余思雅硬著頭皮說:“高市長,讓我們試試吧,這個新聞報出來,咱們可以看看市民們和各級機關的反應。如果反對的聲浪不是很高,咱們就可以趁勢宣布允許擺攤,如果反對太激烈說明現在還不是時候,可以緩緩,暫時停止這個計劃,等時機成熟了再說?!?/br> 高市長這才明白,她們這篇大膽的報道是問路石,拿出來試探各方反應的。雖然兩個女同志大膽了一點,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高市長和秦書記一直不敢輕易邁出這一步,因為影響太大了。省城是c省最大的城市,也是最核心的城市,省城的政策就是全省的風向標,一旦他們邁出這一步,很可能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是好是壞,沒有經驗可以借鑒,誰也說不清楚。 但如果先出一篇新聞報道,看看上面的意見,再看看下面的反應,審時度勢,做出相應的決策,未嘗不是一個相對穩妥的辦法。只是這樣一來,壓力就落到兩個女同志,尤其是被推到最前面的路明惠身上。 “路明惠同志,這件事波及的范圍很廣,你可想清楚了?”高市長嚴肅地問道。 成,路明惠一戰成名,以后必將在c省的新聞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敗,前途很可能就止步于此了。 路明惠是工作了十幾年的老同志,又不是剛出校園的愣頭青,她很清醒:“高市長,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我愿意做這個馬前卒!” 高市長鄭重點頭:“好,辛苦你了,這個時機差不多了,趁著大家還在關注這件事,盡早將最后一篇報道發了?!?/br> 在高市長這里通了氣,路明惠心里稍安,笑著說:“好,高市長,那我現在就回去,盡量在今晚將稿子送去印刷廠?!?/br> “好,你去忙吧,小余同志留一下?!备呤虚L含笑道。 許秘書將她送了出去。 辦公室里只剩下高市長和余思雅。 高市長揉了揉額頭說:“小余同志啊,你才22歲,大學還沒畢業,前途一片光明,以后做事情前多想想自己?!?/br> 高市長這是因為惜才愛才之心才會如此叮囑她。余思雅不是不識好歹的,她感激地說:“謝謝高市長提醒,我以后會注意的?!?/br> 都是成年人了,高市長也沒多提這個,轉而關心地問:“小余同志,上次說的招五百名工人的事,你們服裝廠準備好了嗎?” 余思雅點頭:“已經準備好了,打算等路主編的這個報道出來后,過兩天再面向全市公布?!?/br> 高市長馬上明白,他跟余思雅想到一塊兒去了:“嗯,目前咱們省城還有幾家單位也能再勉強招一批職工。我讓許秘書將名單整理了出來,連同你們的一塊兒,先備著,等路明惠同志的這篇報道出來后看看反應再說?!?/br> “如果反響很差,那就將招工信息公布出去,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也能說明市里一直在致力于解決這個問題,安撫大家。如果反響很好,在宣布允許擺攤的情況下將這個消息也一并放出去,無疑能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市里非常重視這件事,也在著手積極從各個方面來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問題,困難只是暫時的,大家要相信黨和政府?!庇嗨佳沤又脑捳f。 這一招要么是用來救濟轉移視線,要么是用來錦上添花,增加市民對市里的信心。 高市長跟余思雅相視一笑,他們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有了這個保底措施,即便明天的新聞出來,反對的聲音很高也能很快用大量的招工信息轉移掉大家的注意力,將新聞報道的影響降到最低。 余思雅決定一會兒回去就通知丁舜,讓他別發布招工的信息了,先等市里面發布了,然后他們再公布具體的招工細則和要求。 —— 路明惠頂著烈日回到了辦公室,一身汗地坐下,重新拿起本子修改了一遍稿子,然后謄抄了一份,遞到了總編的手里。 總編比路明惠大了十來歲,算是看著路明惠從一個懵懂的生澀小丫頭,一步一步成長為省報的一員干將,也深知她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 “明惠,你想清楚了嗎?”總編放下稿子,又問了一遍。 路明惠笑了:“總編,你是今天第二個問我的人,我想得很清楚,心里也很踏實,最壞我不過又做回小記者,天天跑新聞嘛。跟現在的工作沒多大差別?!?/br> 怎么會沒差別?總編兩只手交握:“明惠,我一直很看好你做我的接班人。你好好想想,下班之前可以到我這里來將稿子拿回去?!?/br> 路明惠笑了笑:“謝謝總編?!?/br> 心動嗎?肯定的,總編已經四十多快五十歲了,年輕那會兒經常去偏遠的地方采訪,吃過不少苦,身體不是很好,過幾年應該就會退休了。按部就班的,只要不犯錯誤,這個位置很可能是她的。 但路明惠并不后悔,人這輩子總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現在,她覺得自己做的就是自己應該做的,她問心無愧! 直到下班后,總編也沒等來路明惠。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年輕人真是犟啊,但也不得不說,年輕真好,有沖勁有干勁,敢為天下先!他可真是懷念那些激情的歲月! 總編微笑著起身,什么都沒說,來到路明惠的辦公桌前,輕輕敲了敲桌子:“下班了,快回家吧。你這段時間辛苦了,一直沒休息,明天在家里好好休息一天吧?!?/br> 路明惠雖然已經做好了迎接暴風雨的心理準備,但也領了總編的好意:“好的,謝謝總編,那我明天就不過來了?!?/br> 次日,省報再次刊登了上次那篇讓大家心心念念的后續報道。 這篇新聞報道延續了上一篇的風格,標題一如既往的簡潔,就兩個字《他們》,下面照樣配了兩幅圖,緊緊相鄰。 第一幅圖,年輕的母親背著孩子蹲在廣場邊,她面前放置著一張舊床單,床單上放著各色的背心、短褲,還有少量的其他衣物。照相機捕捉到的鏡頭中,她臉上掛著充滿希望的笑容,手里拿著一件背心給對面的顧客,嘴巴微張,似乎是在熱情的招呼客人。 第二幅圖,面帶愁苦的少年宛如換了個人,臉上洋溢著熱情開朗的笑容,手里捧著一捧瓜子,伸手向路人推銷自己的貨物。 同樣的人兩張照片卻跟上期報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興趣。這兩個沒有工作可以頂替,家里還有老弱病小的年輕人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新聞的內容詳細地報道了兩個人是如何踏上小販之路的,并因此逐漸改善生活的。文章的最后,兩人發出了振聾發聵的疑問。 不偷不搶,走街串巷,風里來雨里去賣東西比偷竊搶劫進公安局還丟人現眼嗎? 第145章 余思雅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問林紅旗:“今天的省報送過來了嗎?” “郵遞員剛拿過來,還沒整理,我去給你拿?!绷旨t旗笑道。 余思雅點頭,翻開了文件,第一頁還沒看完,林紅旗就將報紙拿了上來:“余總,今天的省報送過來了?!?/br> 余思雅立即放下手里的文件,接過報紙:“謝謝!” 她打開報紙,在頭版下方的位置找到了這篇報道。迅速瀏覽完,余思雅心里激蕩著一股說不出的感受,她早知道內容,看到后并不意外,可其他人呢? 她需要的是其他人更真實的反饋。 余思雅轉手將報紙給了林紅旗:“你看看這篇報道,看完后跟我說說你的感受?!?/br> 林紅旗雙手接過報紙,認真地看完,笑著說:“路主編這篇報道寫得挺好的啊?!?/br> 余思雅眼也不眨地盯著她,不錯過她臉上的任何表情:“你不要因為路主編是我的朋友就只撿好的說。我想聽聽第三方的客觀意見,你盡管說,沒關系的?!?/br> 林紅旗放下了報紙:“余總,我跟報紙上的宋敏麗一樣是下鄉的知青,我自己,我身邊的親人同學朋友,都曾為了一個工作崗位輾轉難眠,費盡心思。別人怎么看,我不知道,但我理解他們,我也覺得他們說得對??縿趧?,靠勤勞的雙手掙錢并不丟人,他們有了生活的希望,我們普通人購買到了更廉價的商品和更舒心的服務,還不用看售貨員的嘴臉,不管別人怎么說,我覺得挺好的?!?/br> 余思雅點頭:“好,謝謝你紅旗,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去忙吧,讓我自己想想?!?/br> 雖然林紅旗的反饋很正面,很積極,但并不能由她一個人去推導其他人看到這個事的反應。因為一個人不能代表大眾,也因為林紅旗是知青,能夠對宋敏麗和胡祥的遭遇感同身受,有比較強的共情能力,其他人未必會這么想。 但這點卻提醒了余思雅,這份報道有個天然的群體會支持他們,那就是廣大的知青同志。這批人因為自身的遭遇和經歷,更容易理解宋胡兩人的處境和選擇。 她還要看看其他人的反應,盡可能地知道這件事究竟是朝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往更差的方向走。這樣才能及早做出下一步的行動,將影響降到最低。 琢磨了幾分鐘,余思雅起身出門,對林紅旗說:“我有點事,去一趟機械廠,如果有人找我,你就記下來,等我回來回電話?!?/br> 交代完事情,她騎著自行車風風火火地趕到了機械廠,去找田主任。 田主任還在車間里忙活,余思雅等了十幾分鐘他才回來,兩只手上還沾滿了機油:“不好意思,余總,你再等幾分鐘,我洗個手?!?/br> “好的,不著急?!庇嗨佳判χf道。 很快田主任就洗干凈了手,擦著毛巾回來,先給余思雅倒了一杯水,然后問道:“余總,你是來問上次那事的結果是吧?” 余思雅點頭:“對,已經過去好一陣了,我想問問你們廠子里商量好了嗎?” 田主任笑著說:“廠里通過了,不過向廠長今天上午去市里開會了,估計要到中午才會回來,要是余總沒急事要忙,就在這里等一會兒吧?!?/br> 余思雅確實沒太著急的事要忙,她想早點將這件事定下來,就點頭答應了:“好啊,那我就打擾了。田主任,今天的省報你看了吧,對這篇報道,你們廠子里怎么看???” 田主任順著余思雅的目光看到了攤開放在辦公桌上的報紙,輕輕搖頭說:“這路主編也太大膽了,什么都敢說?!?/br> 路明惠作為孟蘭的同學,田主任自然也是認識的,兩家交情還不錯。 不過看樣子,田主任還不知道她也在里面插了一腳。正好,那他面對自己的反應應該是最真實的。 于是,余思雅用一副討論時事的態度問道:“這么說,田主任是不贊成路主編的這篇報道了?不過我覺得路主編真的很勇敢?!?/br> 田主任搖頭:“光勇敢有什么用?余總啊,你們年輕同志不懂。哎,也不知道路主編怎么想的,她多穩妥的一個人啊,竟然會公開在報紙上發表這些?!?/br> 余思雅聽出來了,田主任還挺擔心路明惠的。那這就好辦了,于是她問:“田主任,那你們廠子里的職工和領導怎么看這個事???” 田主任輕輕搖頭:“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唄,具體怎么看,咱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想法不重要,還要看上面怎么想?!?/br> 其實上面也在看下面的反應。余思雅覺得有點哭笑不得,但又覺得特別能理解,現在是個很敏感的時代,文、革才過去幾年,殘留的陰影還深深地烙在大家的心里,所以很多人行事都比較謹小慎微。 “這樣啊,那我能不能去你們廠子里參觀參觀,田主任你工作比較忙,派個人給我帶路就行了?!庇嗨佳判Φ?。 既然從田主任這里打聽不出什么實際的東西,那就去廠子里走訪走訪。機械廠有好幾千人,雖然對于偌大的省城來說不算什么,但也算不小的一個樣本了,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應普通人對于這件事的看法。 這也是余思雅會突然選擇這個時間來機械廠走訪的原因。 田主任確實有很多工作要忙,沒空一直接待余思雅,見她主動說去廠子里轉轉頓時松了口氣:“也好,余總你還沒有參觀過我們機械廠吧,除了賣給你們廠子里的機器,咱們廠子里還有很多機器。小黃,你帶余總在廠子里參觀參觀!” 小黃是個二十多歲出頭的年輕人,兩年前分配到機械廠的大學生。 他笑瞇瞇地說:“余總,請跟我來,咱們先去生產車間看看吧?!?/br> “好啊,麻煩小黃同志了?!庇嗨佳判Φ?。 機械廠的生產車間很大,而且分為好幾塊。田主任沒夸張,機械廠生產的機械確實非常多,從農用機械到工業用的機器,幾乎應有盡有,幾乎囊括了市面上的所有種類。 不過工人們都埋頭干活,工作比較緊張,沒時間聊時事和八卦。 余思雅轉了一圈后說:“小黃,能不能帶我去看看你們的辦公區。你們廠子規模大,又是成立了幾十年的老廠子,管理經驗豐富,正好今天有空,我也想學習學習?!?/br> 小黃一直為自己的廠子驕傲,很高興地同意了:“那余總,你跟我來?!?/br> 拐到了辦公區,這邊果然閑多了,也有功夫聊八卦了。還沒進門,余思雅就聽到幾個女同志在提她最關心的內容。 “省報可真夠大膽的,連這都敢報,就不怕被抓起來嗎?” “你當還以前???人家說的是實情啊,記者不就要說真話?報紙上的女知青我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過,人家賣的衣服質量好又便宜,而她態度非常好,我將所有的花色都看了一遍,最后還是買了第一件,她也沒任何怨言,笑瞇瞇地將衣服給我包好,哪像商場里的售貨員,眼睛都長到額頭上去了?!?/br> “那能一樣嗎?商場的售貨員可是正式工,能拿很多好東西,誰不羨慕能有這樣一門親戚。一個擺地攤,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小偷,憑什么跟商場售貨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