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61節
直到十天后,余思雅才在前兩天的省報上看到了省報新開辟出來的專欄,占的版面非常小,就是一塊豆腐塊,而且在內頁不顯眼的地方,里面還搜集了三條求購信息,跟余思雅這一條合在一起成了一個欄目,很容易被忽略過去。 雖然不顯眼,但好歹是個廣告,多少有些用,也是一個門路。 放下報紙,余思雅叮囑馬冬云:“這幾天辦公室里要留個人,注意電話,要是有人打過來說車子的事,馬上通知我?!?/br> “車子?”馬冬云狐疑地看著余思雅,不清楚這是怎么回事。 未免她因為不知情,錯過了有用的消息,余思雅把報紙遞給了她,指著豆腐塊的地方:“我們公社準備買一輛二手的貨車,省報幫我們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第二百貨公司那里也替咱們掛了一個求購的信息牌。你留意一下,做不了主的,就留下對方的姓名、單位、電話號碼,等我回來再說?!?/br> 馬冬云看著報紙上的白紙黑字,腦子都感覺不夠用:“買車?余主任,咱們要買車子,我,我沒做夢吧?車子很貴吧?!?/br> 提起這個余思雅就嘆氣:“很貴,最便宜的一輛也要四五萬,我們買不起,所以我才想買便宜的二手車啊?!?/br> 好吧,二手的還能接受。一旦接受了這個計劃,馬冬云就興奮起來,他們公社就要有大貨車了,可不能壞在她手里。 “好的,余主任,你放心,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電話的?!?/br> 余思雅點頭:“好,你去忙吧,把小李叫過來,我有點事要跟他說?!?/br> 馬冬云高興地走了,不一會兒換了小李回來。 一年時間,原先還有些白凈斯文的小伙子長結實了許多,皮膚也黑了不少。 他匆匆跑進來:“余主任,你找我有事?” 余思雅點頭,丟下一枚重磅炸彈:“嗯,我們打算買一輛貨車,在車子來之前,先選兩個人送到縣運輸隊去學習學習?!?/br> “什么?買車?”小李嚇了一跳,“先前怎么沒聽你說?” 余思雅把報紙丟給了他:“這不是還沒找到貨源嗎?不過應該快了,咱們先把司機招好,等車子回來就有人開了,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開車的人要挑年輕點的,身體強壯,有點文化知識,動手能力比較強的那種,還要腦子靈活,學習能力強,萬一車子在路上壞了,小毛病都得靠他們自己修?!?/br> 可以說,這要求非常高了。但余思雅也沒辦法,誰讓現在的環境就這樣,半路上車子要是出了故障,想找個修車的,拉車的可不容易,只能靠司機自己想辦法。 符合這些要求的,小李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余主任,你這要求太高了吧,我上哪兒給你找這么能干的人去?” 余思雅直接開口道:“不然呢,動手能力不強,車子在半路上壞了怎么辦?想不到就那就全公社遴選,我們公社的貨車司機雖然工資待遇比不上城里面,但基本工資二十塊,跑長途過夜再加五毛錢一天的補助,勞保產品單獨算,雨衣、雨鞋、手套、皮帽一年一套,其他各種待遇跟養殖場職工一樣,年底發雙倍的獎金?!?/br> 這待遇在養殖場也就比幾個元老領導稍微低一點。算下來平均一個月得領三四十塊,比不少公社干部都高了,還沒公布,小李就知道,肯定會有很多人趨之若鶩,搶破頭也想要這個工作。 小李說:“那咱們還是把文憑定在初中,然后公布出來,在公社里選?” 余思雅想了一下,司機最要緊的是動手能力,文憑要求沒那么高,鑒于現在整個大隊的文化水平不高,余思雅調低了文化要求:“小學文化就行,年齡限制在三十歲以內,你公布出去吧,到時候擇優錄取,送到縣運輸隊跟著司機做做學徒再去考駕照。我打聽過了,考駕照要去市汽車監理所,誰成績好,先通過考試就做貨車司機,沒通過的那個以后跟車,工資待遇減半,福利不變。要是兩個都沒考過,就另外再選人?!?/br> 這會兒考駕照不要錢,但要求很嚴,而且現在的路相當不好走,各種突發情況很多,而且行到半路要是遇到意外,還很難找到援助,所以對司機的要求也很高。 社會上車輛太少,小李都沒摸過方向盤,還是第一次聽說考駕照的事。他點頭道:“成,我這就去安排?!?/br> 當天,他就用喇叭向全體社員公布了養殖場要招兩名司機的事,并將條件和待遇一并公布,還在養殖場門口的布告欄里張貼了具體的要求。 毫不意外,這個事在全公社都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二十塊錢一個月,還有補助,年底兩個月的年終獎,算下來一年得四百多塊錢去了,還不提司機走南闖北,能撈到很多別人弄不著的好東西。 這在鄉下絕對是一門肥差,哪怕就是拿到縣里肯定也有不少心動的,公社里凡是符合學歷和年齡條件的社員,無不想試一試。 不光社員們心動,到了第二天,以施立平為首的男知青們也找上門來了。 余思雅挑眉:“你們有事?” 施立平跟余思雅打過很多次交道了,知道這個年輕的領導不喜歡廢話,趕緊說明來的目的:“余主任,是這樣的,聽說咱們養殖場要招兩名司機,咱們很多知青也符合條件,我想問問,咱們知青也能參加這個招工嗎?” 余思雅看了看他后面的幾個男同志,笑著說:“當然可以,既然知青到了咱們紅云公社,那就是我們紅云公社的人,我一律一視同仁,但有件事我要講清楚。養殖場先送你們縣運輸隊學習,耗費了人情,還要承擔大家學習、考試期間的路費、食宿費,投入不小,但凡選中的人必須與養殖場簽訂十年的勞動合同,這期間,基本工資會隨著養殖場其他人員的上漲跟著上漲,福利待遇也是這樣,可與大城市運輸公司的司機待遇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不少人心理肯定會不平衡,但如果有沒干到十年就想離職的,要賠償養殖場一千塊的違約金,這一點在大家被選中后會簽一份書面協議?!?/br> 不是余思雅小氣,而是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轉頭就去了別的單位,那養殖場怎么辦?所以肯定要弄點約束條款出來。他們養殖場運輸工人的工資是不如運輸公司,但已經比其他人好多了,而且他們能學會開車,也是養殖場找人情,花錢給學的,讓他們服務十年,以后要想換單位了也隨意。這些人若還是想走,那可以,先把錢賠了! 知青們聽了這條件都面面相覷,十年,真是太久了,一千塊也不是小數目,大部分家庭都拿不出來。他們下鄉之后,無不想回到城里,回城就是他們所有的希望和夢想,沒人愿意再把自己綁在鄉下十年。 余思雅看出他們的猶豫,勸道:“最近已經有開始平反的了,回去的知青也逐漸增多了,今年下鄉的人數就明顯減少了,以后肯定會讓你們回去的。你們想清楚,想回城的最好不要來養殖場,一千塊不是小數目,我也不希望以后大家為這個鬧得不和氣?!?/br> 這是余思雅的真心話,明年就要恢復高考了,很多知青都多了一條出路,而且1978年后就會開啟知青大規模返城,他們這些人都可以回去。 雖然回去的日子不一定很好,未必能找到單位接收,但誰不想回到家鄉,回到父母親人的身邊呢?如今已經是76年底了,他們熬了這么多年,就只差兩年了,何不再等等。 不少人把余思雅的話聽了進去,打了退堂鼓,只是多少有些不甘心。倒是一個下鄉七八年的老知青說:“我都已經在鄉下安家落戶了,還能去哪兒呢?你們不參加,我要參加,這對我來說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br> 余思雅詫異地看了這位皮膚黝黑,手上全是老繭,跟個普通農民沒多少區別,只是衣服比較整潔的男知青。 施立平馬上給余思雅介紹:“這是潘永康同志,最早下鄉的一批同志,前兩年在本地結了婚,現在有一個乖巧的兒子。他家里就是機械廠的,會修很多機器,咱們的收音機壞了都是他修的?!?/br> 這倒是個合適的人選,而且這個人既然下鄉這么多年都沒回城,那說明他們家在城里也沒門路或是子女很多,沒給他弄到回城的指標和工作。即便他以后回去了,好一點能頂替父母的工作,不好那就是無業游民,日子也未必有在他們養殖場當司機強。 如果能留下來,學到一門技術,后半輩子都不愁,以后也能少一個破碎的家庭,不失為一件好事。 余思雅笑道:“可以,潘永康同志要是有意,那等招工那天過來應聘就是?!?/br> 輕易就得到了肯定的答復,潘永康的眼眶都濕潤了。他跟這些年輕的知青不一樣,這么多年,已經熬光了他回城的希望,本來他以為他就要在鄉下種一輩子的地了,沒想到還能有另外一個機會。 潘永康趕緊朝余思雅躬了躬身:“謝謝余主任?!?/br> 余思雅擺手:“不用客氣,其他知青也一樣,想清楚了的,都可以過來參加招工選拔。其他的人也不必灰心,過完年我們養殖場還有一次大型的招工,以后對臨時工的需求也會增多,大家都有機會?!?/br> 這倒是,他們這些知青干農活不行,但進廠子里干活可不比農民差。養殖場成立一年多以來,他們多多少少也來干過活,掙了幾塊零花錢,手里相對寬裕了一點,相信明年會比今年更好。 施立平代表大家說:“好的,謝謝余主任,我們就不打擾你工作了?!?/br> 余思雅含笑目送他們離開。 本以為這就是最后一茬了,沒想到等余思雅回去,還有人在等著她。 “你們怎么來了?”余思雅看著胡桂花和余國輝就頭大,他們倆來肯定沒好事。 余國輝嬉皮笑臉地說:“大妹,辛苦了吧,咱們進屋說?!?/br> 不叫名字叫meimei,這家伙又在想什么?余思雅也不想被人看了熱鬧,打開門將兩人領進去:“坐吧,喝水嗎?” “不用了,咱們出門前喝過了,不渴?!焙鸹ㄟB忙擺手道,眼睛小心翼翼地瞟了余思雅一眼,這個女兒的氣勢越來越強了,她現在都有點怕她。 他們不要,余思雅也不倒了,省去了寒暄,坐下揉著額頭說:“你們來找我有什么事嗎?” 提起這個,余國輝來了精神,湊到余思雅跟前,笑嘻嘻地說:“大妹,聽說你們養殖場要招司機,你看你哥怎么樣?我身強力壯,學歷年齡都符合你們的標準呢,這下你總要照顧照顧你親哥吧?” 余思雅無語:“學歷年齡是最基本的要求,后面還有條件呢。要之選年齡和學歷,那整個公社不算知青都能拉好幾百人出來?!?/br> 余國輝撇嘴:“那能跟我一樣嗎?大妹,我可是養殖場負責人的親哥,唯一的哥哥,你不能不幫我???你看,現在你有出息了,咱們家卻還是老樣子,以后別人怎么看我們???” 胡桂花也說:“是啊,思雅,你二伯還有三姨他們都問過好幾次了,說你哥哥怎么沒進養殖場。你讓我們怎么回答嗎?你多少要給娘家一點面子嗎?” “然后呢?把余國輝弄進去了,七大姑八大姨找上門,我怎么拒絕?那是不是都弄進去,也別叫清河鴨養殖場了,干脆叫余家養殖場得了,你們覺得怎么樣?”余思雅板著臉冷冷地反問道。 兩人見她生了氣,臉上的笑容消了下去。余國輝不滿地嘟囔:“我們可是一家人,問你要個工作,對你來說就一句話的事,你一個勁兒的推脫,還有沒有把咱們當家人?” “不好意思,你們不是常說,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嗎?我潑出去了,按照你們的規矩,我現在可不算余家人?!庇嗨佳磐c幸自己這已婚喪偶的身份,嫁出去的女兒總是比在家女兒更有自主權。 這話堵得兩人無言以對。 過了好幾分鐘,胡桂花輕輕拽了一下余思雅的袖子:“思雅,你說什么胡話呢,你是媽生的,難道還不認我這個媽嗎?媽就你們幾個孩子,我希望你們都過得好,你現在發達了,我也不求你給你哥多少東西,你就拉他一把,給他找個工作吧。你也看到了,咱們農民天天在地里刨食,忙活一年下來,能分幾個錢???” 余思雅不為所動,這些人說到底都不是她的親人,她對他們沒有感情,之所以還保持著交往,也只是不想背上不孝的名聲而已。所以想讓她給余國輝開后門,想都別想。 余國輝這個人眼高手低,要讓他進了養殖場,他肯定到處炫耀他是她余思雅的meimei,偷懶?;?,領導也不好管。這不是帶壞養殖場的風氣嗎?而且稍有不慎還影響到她。她不可能給自己埋下這么一顆雷。 但兩人說的也是村子里的人情世故,她余思雅發達了,不提攜提攜娘家人,說不過去。而且照他們的性子,以后還可能會來煩她。 余思雅琢磨了一會兒說:“余國輝要去養殖場應聘司機,我沒有意見,我會讓人秉公處理,他有本事進去,我不會攔著,沒本事也不要找我?!?/br> 余國輝的臉徹底地垮了下來,但這次卻不敢對妹子發火了。因為余思雅現在可不只是他的meimei,而且還是公社的紅人,經常跟公社書記開會,連縣里面的書記,省城的記者同志都見過。 見兩人垂頭喪氣地樣子,余思雅又說:“不過我可以幫你們問問縣里有沒有招工的,要是咱們公社有名額,我會幫余國輝爭取一下,成不成我不敢保證?!?/br> 兩人本來已經做好了空手而歸的消息,這會兒驟然聽到這個轉折,高興壞了。胡桂花忙說:“國輝,還不快謝謝你meimei?!?/br> 余國輝又恢復了笑臉,嘿嘿直樂:“思雅,謝謝你,你可真是我的好妹子?!?/br> 余思雅還是板著臉:“先別急著謝我,丑話說在前面,去了要好好干,不怕苦不怕累,多學習,不要以為進了廠就是一輩子。你要干不好丟我的人不說,以后被開除或是被調到最差的崗位,那也是你活該,我可不會管你?!?/br> 余國輝連忙保證:“不會的,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絕不丟你的人?!?/br> 余思雅沒有多說,去了別人的廠子,他不好好干,自然會有人收拾他。 “行了,這個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的,還得看機遇,你們回去等消息吧?!庇嗨佳诺南铝酥鹂土?。 余國輝還想問什么,但被胡桂花拉住了。 胡桂花站起身說:“成,思雅,那我們回去了。你也別光顧著工作,也要注意身體,有空回家,你爹和香香都常念叨你?!?/br> 余大慶念叨她?是罵她吧?內容她都能猜到,肯定是罵不孝女,半年都不回去看看他之類的。 余思雅敷衍地點頭:“好,我知道了?!彼蓻]那么多時間去應付不相干的人。 得了準信,接下來一陣子,余家人沒怎么來打擾她了,還送了兩回東西過來,一次是一條魚,說是他們村子里的水塘放水捕魚了,還有一次送了十個雞蛋,說是給她補身體的。 余思雅讓沈紅英都收下了,然后隔了幾天在公社遇到余香香,買了一斤rou和一包餅干讓她帶了回去,算是回禮。 不過司機高薪的誘惑還是很大,招工那天,余國輝也去了,不過第二輪就被刷了下去。 檢查完了年齡、學歷和身體條件后,凡是符合標準的,一律被小李安排去修破舊的收音機。這是余思雅讓人從縣城的廢棄品廠里收集回來的,都是一些破得不能再破的工業產品,有收音機,還有自行車架子,喇叭等等。 很多社員長這么大都沒摸過這些東西,更別提修了,連工具和零件都不認識。這一招馬上淘汰了大部分的人,最后從中選了兩名手腳靈活的,有一定機械基礎的。 其中就有那天來找余思雅的知青潘永康,還有一個是八隊的社員,叫吳強,聽說這個人動手能力很強,村子里農具都是他修的,農閑時他還利用廢棄材料和木頭之類的給孩子們做了不少玩具。 定下來人選后,余思雅親自帶著他們去了縣運輸隊。 因為縣城經濟不發達,縣運輸隊雖然比其他單位要富裕些,但規模也小得可憐,整個運輸隊只有二十來輛車子,大部分都用了不少年,職工有四五十個人。 余思雅找到他們的羅隊長,直接表明了來意:“羅隊長,上次我跟你們說過的,咱們養殖場派兩個人到你們這里學習學習,麻煩了。你們給他們安排個住的宿舍借助一段時間就行,吃飯之類的,他們都帶了糧票,在你們食堂用糧票吧,你看怎么樣?” 來兩個不發工資也不用供飯還能幫忙干活的學徒,還能賣余思雅一個人情,羅隊長自然答應:“好的,小東,你帶他們倆下去安頓好?!?/br> “謝謝羅隊長,麻煩你了?!庇嗨佳鸥屑さ匦Φ?,然后投桃報李,說了另外一件事,“羅隊長,我還有個事要麻煩你。你知道的,咱們養殖場越來越忙了,過完年我打算辭了婦女主任的工作,專心忙養殖場,這樣我的工作不就空出來了嗎?我媽沒什么文化,干不了這個,我妹子還小,在念書,家里就只有一個哥哥年齡還比較合適,但他是個男同志,去咱們公社婦聯也不合適,所以就想問問羅隊長有沒有認識的人,愿意去公社,咱們交換一下工作?!?/br> 這種現象在各廠礦單位并不稀奇,畢竟兒女也不一定適合接父母的班嘛,這時候換工作就誕生了。不少人都這么做,只要雙方沒意見,單位也不管,反正一個蘿卜一個坑,就一個工作,換誰干不是干? 從那天答應胡桂花和余國輝開始,余思雅就在考慮這事了。她給余國輝找工作也要堂堂正正的,經過正規的渠道來辦這個事,絕不會走什么權利交換開后門的歪路,給自己身上留下污點。她還年輕,前途無量,這時候更不能因為這些小事給自己抹黑,耽誤自己的前途。 而且,要不了一年就要恢復高考了,她遲早要離開的,用這個注定要辭掉的工作打發余家人也是件好事。同時,還能把余國輝兩口子弄到縣城,以后家里少了他們,也少了吹風的禍害,清凈不少,省得三天兩頭來煩她。 至于其他親戚想開后門,她也能一句話“我工作已經讓給國輝了,沒有了”來打發走,再想問她要工作,她也變不出來。這樣也沒亂開給親戚找工作的口子,壞了規矩。 羅隊長聽了這個消息果然很感興趣:“余主任,你可想清楚了,你這工作是干部編制吧。你要真愿意,我倒是有個人選,我有個兄弟在水泥廠工作,他兒子前些年上了大學,分配了工作,就還剩一個小女兒準備接班??赡阒赖?,水泥廠的工作哪適合小姑娘家呢,你們要是不嫌棄水泥廠累,那我回頭跟他說說?” 余思雅笑著說:“不嫌棄,從縣里換到公社,說起來咱們也沒吃虧。再說了年輕小伙子喊什么累,再累有種地累嗎?羅隊長你安排吧,要是他們家也沒意見,年后咱們見個面,就把這事給定下來?!?/br> 羅隊長高興地說:“好,余主任,你等我消息?!?/br> 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余思雅回到公社后就去找馮書記,將自己的打算托出。 “馮書記,你也看到了,養殖場這規模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多,最近這幾個月,我就沒去過婦聯幾次,事情都是文英同志在做,再掛著婦聯主任的名也不合適。所以我想年后辭掉婦聯的工作,專心弄養殖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