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鄭貴妃正妝扮著,聽得嚴姑姑的話,也松口氣,“今晚若一切如皇上所愿,本宮也算立功,以后么……” 說不定皇后從此就退居二線了。 嚴姑姑會意,笑著道:“先恭喜娘娘 !” 鄭貴妃擺擺手,“待立了功再說?!?/br> 說著話,鄭貴妃妝扮完畢,便領著嚴姑姑和凝眉一道過去養心殿跟魏則時會合。 才進殿,卻聽一個聲音道:“臣妾給皇上按按可好? 今兒累了一天,待會還要應付各國使節,須得打起精神?!?/br> 聽著聲音,卻是蘇皇后。 鄭貴妃一怔,接著暗惱,還以為皇后被禁足,不會出席今晚這樣的場合,沒想到…… 嚴姑姑見她臉色不對,馬上扯扯她袖子,悄聲道:“貴妃娘娘,她到底是皇后……” 鄭貴妃咬牙,是了,款待各國使節這樣的場合,皇后是必然要想盡辦法出場以展示地位的。 待進了殿,鄭貴妃已是一臉笑容,朝帝后行禮問安。 魏則時見她來了,便道:“愛妃今兒辛苦了!” 鄭貴妃笑著道:“臣妾愚笨,只一心一意為皇上和皇后分勞,并不敢自言辛苦?!?/br> 她說話動聽,魏則時聽著舒心,吩咐道:“今晚你和皇后一道坐在朕身邊?!?/br> 鄭貴妃忙謝恩。 看看時間不早了,便有禮部官員進來稟道:“皇上,各國使節已差不多到齊,請皇上和皇后移駕至御花園?!?/br> 這會兒,秦國使節嬴任期帶著謀士張義已到了御花園,自有人引領他們入座。 嬴任期坐定,朝張義道:“你覺著,這晚這場宴會,是會賓主盡歡,還是會另出事故?” 張義道:“那要看魏帝說什么,也要看各國使節發不發難?!?/br> 這陣子,嬴任斯調查“周國公主”之死,所聽所聞總有不盡不實之處,便悄悄聯系先前安排在魏國的jian細,細細問了一遍,互相核證之后,依然不能確認所死的是否周國公主。 他心有疑慮,其它國使節一樣心有疑慮。 魏帝若不能釋了各國使節的疑慮,今晚過后,各國關系會如何,是未知數。 須知道,天下共主周國一滅亡,各國都在追查周國太子并公主的下落,為的是,斬草除根,也為的是,得到代表共主地位的九鼎和玉璽。 傳聞,得到九鼎和玉璽者,便是天授神權的下任天下共主。 且秦國上任皇帝,舉鼎而死,因絕不允許其它國家得到九鼎和玉璽。 嬴任期鄰桌坐著的,是燕國使節周羽。 周羽落了座,眼見嬴任期和謀士交頭接耳,便探個頭過去,拱手道:“不知道貴使如何看待周國公主之死?” 嬴任期瞥一眼周羽,不答反問道:“貴使又是如何看的呢?” 周羽道:“傳聞死在魏宮內的宮女,肩膀有玉璽刺青標記,而周國公主肩膀有玉璽刺青這件事,各國盡知,如今倒要看看魏帝如何交代了?!?/br> 嬴任期另想起一事,問道:“貴國早前派了周軻假裝獻地圖,實則行刺殺之事,魏國與貴國,早是深仇大恨,貴國這回派你前來,豈不是讓你來送死?” 周羽苦笑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主上有所命,必然要前來,難道抗旨不成? 至于這回是否身死,只能看運道了?!?/br> 周羽說著,心內嘆了口氣,我固然是燕國使節,但同時,我也是周國舊臣,聽聞公主死訊,必要過來一查,縱身死又有何懼? 周國滅亡后,周羽逃到燕國投奔表兄,因才能出眾,被表兄推薦給燕皇,燕皇跟他一席話之后,請他當了太子太博。 他這回聽聞周國公主死在魏宮,便自請為使節,冒險過來一探究竟。 一會兒,太監進御花園道:“皇上皇后駕到!” 各國使節忙起身相迎。 魏則時示意眾人坐下,先舉杯敬酒,這才道:“各國使節前來,皆為聽聞‘周國公主’死于魏宮這個消息,朕現下當著諸位,再說一遍,此事實屬謠言,為的是攪亂時局,破壞魏國與各國關系?!?/br> “請諸位想一想,‘周國公主’為何要到魏宮,又為何會死在魏宮內? 她如此身份,縱然出逃,也定有護衛相護,絕不會跑來魏宮屈居人下當什么宮女,也絕不會這般輕易死在魏宮內?!?/br> “諸位回國時,請跟君主稟明,莫要中了jian人之計,因為一個謠言,各國先自行失和,亂了陣腳?!?/br> 魏則時說著又舉杯,各國使節前來時,他心知不妙,已指示臣子除了燕國使節之外,給其它五國使節送去厚禮并美女。 其中四國使節,已收下禮物并美女,只有嬴任期拒不收禮。 魏則時認為,今晚要說服的,其實就是嬴任期,而要殺的,是燕國使節。 燕國上次派人前來刺殺他,這回還敢派使者前來,是欺他當著各國使節之面,不好殺燕國使節嗎? 是的,他不殺,但可以讓別國使節殺。 魏則時眼光掃過燕國使節時,不想燕國使節卻站了起來,當場反駁他的話道:“周國公主死在魏宮內這件事,到底是不是謠言,不能單憑皇上幾句話就揭過,總得有些憑證?!?/br> 魏則時暗怒,冷聲道:“一個謠言能有什么憑證? 若謠言說貴國皇帝已亡,你這當下能拿出憑證,說他沒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