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好在他生得好,花孔雀似的打扮更襯得他越發面白如玉,唇若點珠。 隨隨打量他的時候,太子也在暗暗留意豫章王的神情——桓明珪這紈绔文不成武不就,成日脂粉堆里打滾,別的不行,看女人的眼力天下第一。何況那年上元節在平康坊,他記得桓明珪曾和那外宅婦飲過酒賭過錢,若蕭泠與桓煊那外宅婦真是同一人,他一定能認出來。 他仔細揣摩桓明珪的神情,眼角眉梢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都不放過,然而桓明珪這德性,他一時間也分不清這驚喜究竟是因為重逢還是因為見到大美人。 皇帝笑道:“子玉還不快入座,朕要罰你三杯?!?/br> 豫章王道:“自然,小侄該罰?!?/br> 便即入席,端起酒杯上前向皇帝祝酒:“謹以此杯祝陛下福壽永年?!闭f罷一飲而盡,立即示意內侍滿上。 皇帝捋著須笑道:“酒量不怎么樣,喝起來倒痛快。第二杯該敬一敬遠道而來的貴客?!?/br> 太子眼中有稍縱即逝的不悅一掠而過。 桓明珪卻是從善如流,舉杯走到隨隨座前:“這杯向蕭將軍賠罪?!?/br> 隨隨端起酒杯站起身:“豫章王多禮?!迸c他對飲一杯。 第三杯酒,桓明珪舉杯向殿中眾人羅拜:“小王來遲,望諸位莫怪?!?/br> 眾人知他不著調,自不會同他計較。 桓明珪望向隨隨,微微覷了覷狐貍眼:“不知蕭將軍此次進京打算逗留多久?” 隨隨道:“大約過了正月啟程回魏博?!?/br> “這么早便要走?”桓明珪有些失望。 太子笑道:“蕭將軍軍務繁忙,日理萬機,自不能久離河朔?!?/br> 隨隨微微一笑:“太子殿下抬舉?!?/br> 向皇帝一禮:“末將不才,承蒙陛下信重,忝為牧守,唯有盡心竭力而已?!?/br> 皇帝道:“蕭卿過謙,有蕭卿坐鎮河朔,守衛邊關,朕與太子方能高枕無憂?!?/br> 說罷看了一眼太子,目光微冷。 太子心頭一凜,知道自己挑撥得太過明顯,不免著了相,連忙端起酒杯寒暄。 隨隨仿佛對太子的譏刺挑撥一無所覺,仍舊鎮定自若地與眾人談笑風生。 桓明珪又道:“不知蕭將軍在京中下榻何處?” 隨隨道:“謝大王垂問,在下暫住城中都亭驛?!?/br> 蕭家嫡支人丁單薄,自蕭同安死后便只剩下她了。而長安的蕭氏是庶支,與蕭泠的親緣已有些遠了。城北安興坊的蕭家宅邸雖然有人打理,但畢竟多年沒有住人,房舍都已殘舊,為了入京住上一個月大費周章地修葺實在不上算。且回到老宅,難免會想起當年在那里孤零零病逝的祖母和母親。 桓明珪卻像是聽到什么駭人聽聞的消息,面露驚恐之色:“蕭將軍怎么可以下榻驛館,驛館是能長住的地方么?” 頓了頓道:“蕭將軍若是不嫌棄,不如下榻小王寒舍,寒舍雖簡陋,總是比驛館略舒適些?!?/br> 蕭將軍雖然是號令三軍的大將,不能以閨閣女子視之,自然也無所謂防閑??僧吘鼓信袆e,這話若是由別人說出來,不免有些不成體統。從豫章王口中說出來,仍舊不成體統,卻莫名沒什么冒犯褻瀆之意,或許因他一向不著調,也或許是他的神態自然又誠摯,懷疑他有不軌之心倒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蕭泠也不愧是蕭泠,聞言臉不紅心不跳,只是淺淺一笑;“承蒙大王盛情相邀,在下感激不盡,不過在下在京中不過逗留數日,便不去叨擾了?!?/br> 桓明珪仍不死心;“蕭將軍若是覺得去寒舍住不自在,小王在城中還有幾處別館?!?/br> 隨隨無可奈何:“豫章王盛情,在下慚愧?!?/br> 桓明珪道:“蕭將軍不必客氣,別館里屏幾床榻一應俱全,掃榻立就,雖簡陋,勝在還算清凈?!?/br> 皇帝笑著道:“朕本想請蕭將軍在蓬萊宮小住,經子玉這么一說,倒是住在宮外方便些?!?/br> 他轉向蕭泠:“朕這侄兒是性情中人,不拘俗禮,蕭卿切勿見怪?!?/br> 頓了頓又道:“說起來蕭卿幼時隨蘇夫人入宮,還與子玉打了一架,不知蕭卿是否還記得?” 桓明珪道:“蕭將軍大約不記得了,小侄卻是刻骨銘心,蕭將軍神勇,幼時便可見一斑?!?/br> 皇帝半真半假地揶揄他道:“那時候你還拽著蘇夫人的袖子求她將蕭卿許配給你?!?/br> 桓明珪道:“當初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若早知蕭將軍神威,給在下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冒犯?!?/br> 眾人都湊趣地笑起來。 皇帝轉向蕭泠:“蕭卿若是不嫌棄,就勉為其難承了他的情吧?!?/br> 隨隨目光微動,一時猜不透皇帝這是何意。 忽然提起陳年舊事,似乎有撮合他們兩人的意思。 可桓明珪雖說是富貴閑人,他父親卻是曾經的儲君,即便是自愿讓出儲君之位,桓明珪的身份也多少有些尷尬。 皇帝如何會放心他去河朔“和親”? 或許這只是一種試探,若她有不臣之心,倒是可以拿桓明珪作筏子,無論把他還是把他們的孩子推上帝位,都是桓氏正統血脈。 也因如此,當初桓燁要放棄儲位隨她去河朔是不可能的事,皇帝之所以松口,或許只是因為他了解自己的妻子和兒子,知道皇后不會放兒子離開,也知道兒子不能棄母親于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