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可是……我們不會演戲,也不會唱曲???” 張幼雙解釋說:“到時候會有戲班子教你們?!?/br> 女孩兒們互相看了看,像是被這從天而降的餡餅給砸暈了。 張幼雙又詳盡地解釋了一遍。 “不用看!我們、我們可以簽的!”小玉仙早就按捺不住了,急切地說。 她幾乎被能演《鏡花水月》這件事給沖昏了頭腦,心如鹿撞,砰砰直跳。 這可真是—— 張幼雙有點兒哭笑不得。 “萬一這合同文書里面有陷阱呢?!?/br> ???還會有陷阱。 小玉仙咬著唇,眼巴巴地看著。 這些女孩子里面,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因為不識字,看不懂賣身契被騙的。 張幼雙抓緊時間科普了一遍。 “我、我明白了?!毙∮裣捎行┬奶摰卣f,“我們會好好看文書的?!?/br> 說著,立刻又露出個甜甜的笑容出來。 “不過我們相信,先生你絕對不會騙我們的?!?/br> 在安葬了劉月英不久之后,《鏡花水月》最后一冊終于刊行。 正如張幼雙所預想的那樣,雖說各色盜版、跟風賣得如火如荼,但當《鏡花水月》這最后一冊刊行的時候,還是順利得拿下了市場, 前期由于廣告打得足,招牌打得響亮,《鏡花水月》的銷量再創了一個新高,賣斷了貨,這幾天書坊又加印了好幾次。 每個拿到書的人,首先看到的倒不是故事,而是這書扉頁上的宣傳語! 說是《鏡花水月》要排戲了! 要排戲了? 看官們心里紛紛吃了一驚,捺下震驚繼續往下看。 這一翻,卻發現這里面的書頁竟然是折疊的,能拉開的。 而且紙面光滑,質地堅韌,很難破壞。 這大拉頁上的畫自然也就是唐舜梅唐九疑的手筆! 平常的圖書,里面的插畫未免顯得局促,然而伊洛書坊就這一細微的改動,卻顯得巧妙了許多,有了些意思,也給了唐舜梅足夠的發揮余地,能揮毫潑墨,盡情揮灑。 這畫的乃是千里山川江河,可見林寒澗肅,翠微回日,青巘蒼蒼,煙波浩淼,整幅畫設色清麗爽朗,間落了赭色。 畫得卻是《鏡花水月》最后這一章回。 薛紈放了一把火,燒了謝玉山為她編織的這座華美的囚籠,假死脫身,義無反顧地離開了謝玉山,自此訪名山,搜勝跡,云游天下,好不快哉。 整幅畫縱橫捭闔,給人以開闊、疏朗大氣之感。 翻到這最后的結局,不少看客都是驚掉了下巴。 這古往今來的話本,無外乎都是個大團圓結局,所以,早在《鏡花水月》這大結局放出之前,就有人大膽預言,薛紈與謝玉山必定會破鏡重圓,重修舊好,多數人心里也都是這么期盼著的。 可如今薛紈這番舉動,倒讓他們說不出話來。 沒有這委屈求全的大團圓結局,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 當然也有感嘆可惜的,說起來這什么富貴榮華,有情人終,倒當真像是人做的一場夢,是過眼云煙,是這鏡中花、水中月了。 至此《鏡花水月》終于結束了連載,仍有許多人還沒從故事里緩過神來,甚至有不少文人還提筆寫下了判語。 有贊揚了薛紈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度。 “薛紈身上這一股英邁高華的俠氣,雖是個妓|子,卻未必不是個真丈夫!兩相比較,倒是謝玉山卻落了下風了!” 當然亦有怒斥薛紈的。 這一番討論卻是將《鏡花水月》再次推向了最高潮,甚至傳往了江南,傳往了京城。 不,這還不是最高潮。 這最高潮還在后面呢,在這封面釋出的信息上。 《鏡花水月》要排戲了! 據說請來的還是越縣有名的戲班子。 此時此刻,孟屏兒和小玉仙她們卻無暇留意外界對于《鏡花水月》的激烈爭辯,她們白天要在書坊里“上班”,晚上就在戲班子的指導下拍戲。 燈下,翻了翻桌上吳朋義送過來的這些評語,張幼雙若有所思。 這些評語明顯都是經過吳朋義精挑細選的,無一不是褒獎之詞。 可如今她的目光已然比從前看得更透徹了些。 這些文人墨客為何褒揚薛紈,實際上褒揚薛紈對于“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追求。 而這堅貞卻是他們所需要宣傳的,拿來規訓世人,或者說婦人的。 少有人知曉我國明清時期,曾經出現過“義夫”這個概念,所謂“義夫”指的是青壯年時期喪妻,終身不再娶的男子。對應節婦,朝廷也會進行旌表。 褒揚“義夫”的堅貞,其初衷是為了鼓勵所有男人都該“守義”,都該“婦死當以夫鰥報之”嗎?不,不是如此,歸根究底,是為了勸婦節! 想到這兒,張幼雙嘆了口氣。 她雖然救了孟屏兒、小玉仙、李三姐……但在她看不見的地方,在越縣這一個小小的縣城,仍有無數受苦的女人。 人力有限,她不可能救下每一個人。 要設立基金會嗎?號召大家來進行捐款?先不提有沒有士紳愿意捐款,光是基金會幫扶的對象則有帶商榷了。 妓|女? 不,不可能,幫扶的對象是妓|女,這豈不是在呼吁廢娼,這些士紳斷無答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