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疾其憂?!?/br> 孝道是孔門老生常談的命題了,這句話例來就有三種解釋。 錢穆先生《論語新解》中指出,第一種,父母疼愛子女,無微不至,因此常常憂心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做孩子的應該體諒父母的擔憂之情,在日常生活中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這就是孝道。 第二種解釋是說,做孩子的應當小心謹慎,讓父母除了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之外并無其他憂慮之處。 第三種,做孩子的孝順父母,用心過甚,反而會使父母覺得不安,因此,孝順父母“惟當以父母之疾病為憂”,其他的不用孩子太過cao心。 “好!父母唯疾其憂!”張幼雙斷然厲喝,打斷了面前這鬧哄哄的亂局,“今天我就來告訴你什么叫……父母唯疾其憂!” “父母愛子,無所不至,因此常憂其子之或病。子女能體此心,于日常生活加意謹慎,是即孝?!?/br> “我讓你們跑步,是為了養你們的身子!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們的身子不止是你們的身子,更是你們父母的!” 說到這兒,張幼雙又緩和了語氣,“你們能來書院念書,都不容易?!?/br> “有的人是父母費勁千辛萬苦,省吃儉用,供你們讀書。而有的人卻是舉全族之力才供養出來的一個?!?/br> “所以,我希望你們都能以一個健健康康的身子骨去考試!需知我輩少年、青年。更應該是健壯的!” 又一陣清風掠過,吹動道旁林蔭簌簌作響。 在這一、二、三,三番犀利的打擊之下,再也沒有人有出言反駁的意思了。 孟敬仲見狀,輕輕嘆了口氣。 轉而面向眾人,低聲道:“夫子一介女郎以身作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你們男子漢大丈夫還有什么理由偷懶?;??” 隊伍又慢慢地動了起來,這一回,卻再也沒有人露出忿忿不平之色。 或面露羞愧,或若有所思,或只是如王希禮般低垂著眼,看不清臉上神情,一聲不吭。 春暉樓內。 孫士魯抬手合上窗子,扭臉朝俞峻笑道。 “俞先生,你和山長真是請來個活寶吶?!?/br> 俞峻略微頷首,不再言語,低頭去忙自己的。 孫士魯和楊開元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出了詫異之色。 這是認了的意思?? 第52章 似乎是自覺羞愧,明道齋這些高傲的少年們,終于爆發了?。?! 俗話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態! 明道齋的小天才們爆發的同時,變態了,一聲不吭,自發地、頑強地跑了一圈又一圈,跑啊跑啊,跑啊跑啊,一直到這堂課結束。 下了課,一個個雙腿直打哆嗦,咬牙切齒,臊紅了一張臉,往齋堂里蹭。 碰上不明真相圍觀的其他齋的學生,尤其是來自死對頭敬義齋的嘲笑,還能梗著脖子,頑強地反駁。 “你們懂什么?!” “這叫體育!” “少年該是健壯的!” 這樣的頑強終于在“爬”回明道齋后迅速漏氣。 張衍看了眼宛若死狗般躺了一地的同窗們,又看了眼屬于李鄲他們幾個空落落的位子。 沒有休息,轉身走出了明道齋。 起先是去了書院里的藥堂內抓了一副藥,緊跟著便轉道去了學生們住的號舍里。 循著記憶中的路線,叩開了面前這一扇門。 “誰?”李鄲披衣打開了門,待看清面前來人之后,登時渾身一緊,面露錯愕與警惕之意! “張、衍?!眳s是咬牙切齒,一字一頓從牙縫里漏出來的。 面對張幼雙的兒子,李鄲自然不可能給什么好臉色。 面前的少年沉靜溫潤,只是靜靜地站在這兒,白衣如雪,眉毛極黑,唇瓣極薄,琉璃眼珠如雪般攝入心魂,已然有了這高徹秀美的風姿。 一向如雪般寂清悠遠的少年,此刻卻掀起唇角,很輕很淡地笑了一下,“師兄,我來看你?!?/br> 提了提手上的藥包,躊躇了一瞬說:“能請我入內嗎?” 李鄲臉色警惕與懷疑之色更濃了,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又一眼。 張衍便靜靜地、坦然地任由他打量。 罷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還怕他么? “進來吧?!崩钹惱淅涞卣f。 張衍抬腳跟上,剛邁進齋舍,忽聞李鄲不客氣地說:“說罷,你來做什么?” 將手上的藥包放在桌上,張衍這才轉身,嗓音潤澤有禮,有幾分遲疑幾分踟躇:“聽聞師兄病了,前來探病?!?/br> 如果不是張衍的神情平靜,行為舉止不卑不亢,幾乎挑不出什么錯處來,李鄲聽了這話,幾乎以為他來羞辱他了! 果然是替他娘來當說客的。 李鄲心里冷笑一聲,不耐煩道:“如果你是來替你娘當說客的,那還是請你快些打道回府吧?!?/br> “我的想法不會因為你這三言兩語而動搖?!?/br> 張衍抬起那雙琉璃眼,搖搖頭說:“其實我這次前來,是遵了家母的囑咐,家母聽聞師兄病了,特地叫我過來探望?!?/br> 李鄲不屑道:“少替你娘假惺惺了?!?/br> 張衍平靜地解釋說:“家母怕她親自過來,又惹師兄不快?!?/br> “來探望是家母的意思,而我這次過來,另有用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