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這婆媳倆的爭吵,若是讓外人聽到了,簡直笑掉大牙。 這兩個人認認真真的爭執到底要哪一個,好像這兩個好處歸誰,她倆說了算似的。 興安伯府敗落已久,有了這兩道旨意之后,一下子又熱鬧起來了。上門來道喜的親戚朋友,一撥接著一撥。 陳氏和小陳氏驟然成了親友注目之人,都有點飄,但親友們關切問起李慧艷,問起未來藤王妃,這婆媳倆便沒有好臉色了,“還在路上呢?!?/br> 李威和李慧艷,這時應該在銅城到京城的官道上。 “慧艷怎地這般好福氣,能做王妃?”親友們不無羨慕。 陳氏和小陳氏姑侄倆有些相像,都是長臉,聽了這話,臉拉得更長了,馬臉似的。 小陳氏的女兒李慧敏因為相貌出眾,也是有些野心的,聽了這些夸贊羨慕李慧艷的話,很是不順耳,故意打岔,“我們府上這爵位本來只能襲三代的,圣上恩旨,許我家多襲兩代。這真是天大的喜事?!?/br> 說起這個,陳氏精神抖擻,“世子人選,自然是由伯爺來定了………” 親友們就都笑了,“伯夫人真會說笑話,世子的人選如何定,朝廷自有規矩,這是錯不得的。世子之位,自然屬于嫡長子?!?/br> 興安伯嫡長子,是原配留下的兒子李威。 陳氏滿心不樂意,“這伯府都是伯爺的,世子人選,應該伯爺說了算?!?/br> 親友們見她愚蠢至此,也就不再多說什么,道過喜,先后散了。 上了年紀的人都還算厚道,雖然心中鄙夷,嘴上還沒說什么。年輕的大姑娘小媳婦可就沒那么有涵養了,出了興安伯府,盡情嘲笑。 “笑死人了。便是皇帝陛下冊立儲君,還要按著禮法來呢,偏偏他興安伯可以任意指定世子人選?” “伯夫人肯定想讓她的親生兒子當世子。她也不想想,原配所出的嫡長子李威現任定遠將軍,又是藤王未來岳父,世子當然是李威了。有嫡長子在,哪里輪著得小兒子?” “這興安伯府一向是沒圣眷的,這回圣上恩旨許興安伯府多襲兩代,還不是看在未來藤王妃的面子上么?藤王妃是大房的,世子難道能出在二房?這位伯夫人簡直做夢不醒?!?/br> “她大概是敗落得太久,人都有點傻了?!?/br> “咱們來得太早了,應該等大房父女二人回來,再登門拜訪的?!?/br> “對,來早了?!薄?/br> 陳氏惟恐爵位被李威給搶了,命人請興安伯回房,立逼著興安伯趕緊想辦法,立李戰為世子。興安伯吞吞吐吐,“這個,這個……我不當家啊……” “伯爺怎么就不當家了?這伯府不是伯爺的么?”陳氏急了。 興安伯有些歉意的告訴她,“禮部把我請了去,讓我當場寫了請立李威為世子的折子……” “禮部怎么能這樣?”陳氏尖叫。 興安伯耳朵難受,皺眉躲開了,“禮部說了,這是陛下的意思?!?/br> 陳氏呆了許久,拉著興安伯,淚如雨下,“好不容易可以多襲兩代,卻輪不到咱們的戰兒么?戰兒怎地如此命苦?伯爺,你再想想辦法啊?!?/br> 興安伯最是平庸無能,很是無奈,“我能有什么辦法?夫人,咱家這爵位能多襲兩代,本就是陛下給藤王妃娘家的恩典。這個恩典當然要給藤王妃的親爹了?!?/br> 陳氏發狠,“要不是我,她李慧艷能做藤王妃?她和藤王這樁婚事,是我給牽的線!” 興安伯不明內情,詫異萬分,“你給牽給的線?那你為什么不給慧敏牽?” 這么好的機會,女孩兒能當王妃,為什么不給親孫女李慧敏,卻給了遠在銅城的李慧艷呢? 陳氏氣哭了,“誰知道會是正妃呢?我給她牽的線是側妃……” 側妃只是好聽的說法,其實連側妃之位也未必有,只是能進藤王府而已。 這是坑人的事,陳氏當然不會坑自己的親孫女,而是想讓李慧艷跳火坑,她借機和藤王府攀上關系,撈點好處。 但做夢也想不到,她給牽的這條紅線,竟然讓李慧艷當了藤王妃,讓李威當了世子。 她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興安伯一向聽陳氏的話,但這回陳氏不管怎么鬧,興安伯也不松口。 主要是世子之位給誰,興安伯說了不算。 興安伯之所以聽陳氏的話,其實并不是他有多么的愛陳氏,只是興安伯這個人太無能了,遇事沒主意,所以很容易被陳氏左右。但這回不同,陳氏讓他到朝中想辦法,這超出了興安伯的能力,興安伯是想都不敢想的。 興安伯找個機會溜了,陳氏跟在后面追,但是沒追上。 陳氏這些年折騰著要把李慧語嫁給栗妃的娘家侄子、要把李慧艷送入藤王府,目的只有一個:結交貴人,讓這些貴人為興安伯府說話,讓這個爵位可以多襲一代兩代。如今這個目的達到了,但襲爵的不是她的親生兒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陳氏叫來小陳氏,“你趕緊找著那位刑夫人,讓她跟藤王說說,世子之位必須是戰兒的?!?/br> 小陳氏惦記著李慧敏的終身,“是,我這就找她去?!?/br> 小陳氏動身去了桃花巷,馬車停在巷尾一戶人家。 侍女先下去敲門,過了一會有人來開門,但并沒有請小陳氏進去。小陳氏隔著門理論了好半天,有一位臉上蒙著黑紗的女子匆匆出來,把小陳氏迎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