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書迷正在閱讀:災難逃生指南[無限]、顧總逃不掉、備胎的自我修養、滿級大佬吊炸天、魔尊太難了、影后她假借教戲撩撥我[娛樂圈]、滿級戲精靠沙雕爆紅了、權宦實乃忠臣良將[meimei番外]、貪癮、復仇四公主的冷血計劃
崔近月摸了摸他的頭,心想,還是電視劇看多了。 第81章 病態虛榮完 唯一沒有出賣的東西 《一劍霜寒》的大爆,超出了無數人的意料,就連一開始就相信它會火的劇粉,和最早押寶的天河視頻,也沒想到它能帶來這樣熱烈的效應。 這不是營銷出來的強行爆劇,而是實打實的各大平臺播放量,討論量,相關銷量所組成的熱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席卷整個影視圈,連不少一線明星都會cue它的梗,表示對這部劇的喜愛。 即使是對熱劇有惡感,不喜它存在感爆棚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如今任何東西加了《一劍霜寒》,才能得到更多關注度。 畢竟爆劇就是這樣,所謂流量密碼不外如是,上一次圈內圈外有這種熱鬧,還是在兩年前仙俠劇《玲瓏透骨》大爆的時候。 然而相對于《玲瓏透骨》的制作班底和投資金額,《一劍霜寒》連人家零頭都比不上。 再加上武俠式微,仙俠橫行,沒人能想到《一劍霜寒》能大熱,然而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偏成就了一部好劇。 不過要說起來,吃到這部劇紅利最多的不是天河,也不是蘇沉和祝詩語,而是崔近月。 作為新人編劇,第一部 劇就能取得這種成績,代表了兩點,一是她有真本事,二是她有好運氣。 娛樂圈恰巧最看重這兩點,崔近月自然而然的,便成了許多人心里的香餑餑,業內名編劇之列,亦有了她的姓名。 崔近月一寫好《禁禍刀》的劇本,就被各方找上門來,全是想和時光盡頭一起做這部劇的。 即使這又是一部武俠劇,而在幾個月之前,業內根本不敢開武俠劇項目,就怕連本都收不回來,《一劍霜寒》橫空出世后,才跟著多出一大片武俠劇立項。 說是蹭熱度也好,盲目跟風也好,反正《一劍霜寒》向業內證明了,武俠受眾依然廣泛。 那些武俠黃金年代過來的中老年人愿意看,只能回顧經典的年輕人們也愿意給新武俠花錢,既然如此,有錢為什么不賺? 而已經合作過一次,并且很愉快的天河,也讓林總請崔近月吃飯,如好友般跟她聊了聊。 天河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不僅依然想要買下《禁禍刀》的全版權運營,并承諾只要是她看得上的演員,都能給她送來。 這就是天河文娛的野心了,畢竟他們這么多年別說流量,連二線藝人都沒捧出來過,自然想要搭上崔近月這個福星。 君不見,就一部《一劍霜寒》,本來一百八十線開外的蘇沉和祝詩語,已經有粉絲又有流量,如今都準一線預定了,簡直堪比各種x女郎。 純網劇大爆捧出來的藝人也有,可能紅成他們倆這樣的,僅此一例,不知多少觀眾對他們戴著程靈犀和段雪意濾鏡,就是之后再沒好作品,這個老本都夠他們吃上好幾年了。 《一劍霜寒》能捧出他們,那《禁禍刀》自然也能捧出下一個他們,就算現在營銷泛濫,虛紅遍地,業內也并不糊涂,都很清楚演員真要紅還是得靠作品。 劇本造星,業內現在只認崔近月。 第一部 劇封神,權威評分過九,演員被捧紅,天河以此甩掉頹勢,靠得全都是崔近月劇本的底子。 在《一劍霜寒》之前,業內和觀眾都心灰意冷,覺得武俠沒救了,可偏偏,崔近月就是能靠著武俠劇弄出這么大水花,熱度和口碑都爆表。 本來她下一部劇無論寫什么,都有人上趕著給她捧場,得知又是武俠,捧場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借著《一劍霜寒》的勢,《禁禍刀》還沒拍就存在感十足,劇粉和吃瓜網友都表示,陳編靠譜,陳編威武,只要是陳編寫的武俠劇,他們都一定追。 這么熱鬧的前景,不僅各大經紀公司眼饞,視頻平臺同樣如此,全都想推自己的藝人上這部戲,演配角也行,主角想要一線生花,平臺也能幫崔近月拿下。 然而任各方使出渾身解數,說得天花亂墜,崔近月也一直都不為所動。 時光盡頭開出的條件嚴苛,必須掌握著幾大主動權,演員不合適角色不行,想改劇本不行,戲品不好的也不行。 像那些小說改編劇,搞什么原創角色,刪除原著重要角色,把原著核心和主線改得面目全非這種情況,在崔近月這里是行不通的。 她只做劇,不捧人,帶資進組幾千萬都別想改她的劇本,甚至演不出來角色精髓,她都能換人。 這樣一來,自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合作方都被她的強硬勸退了,有小心眼的還在網上搞事,很快便有各種小道消息傳出。 什么選角潛規則啦,劇本天雷啦,時光盡頭吃相難看啦,水軍一攪和,突然之間唱衰《禁禍刀》的便多了起來。 娛樂圈最惡心的就是黑營銷,假的都能說成真的,偏偏就是能洗腦許多人,澄清都沒用。 漸漸的,有關于《一劍霜寒》能火是天時地利人和,是導演演員和平臺給力,跟編劇沒多大關系的說法甚囂塵上,一個個還分析得有條有理的。 誰能保證這位陳編的第二部 劇就能跟《一劍霜寒》一樣?她被捧得太高了,哪能這么快就寫出第二個好劇本,萬一《禁禍刀》砸出個大坑呢?說不定以為是新武俠崛起之始的《一劍霜寒》,反而成了她編劇的巔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