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夫后的滋潤日子 第62節
這幾天他們的禮盒都賣光了,但是因為定價低,其實賺頭根本沒有多少。 端午那天他們兩家的客人當然也比平時多一些,但寒山鎮是本縣最大的鎮,其他地方富庶的人真的不多,也就比平時的生意好了兩三成。 之前兩家為了吸納存銀的貴賓,弄了各種點菜優惠,已經在賠本賺吆喝,茲想著把對手擠兌出去,自己獨占市場后再把銀錢賺過來。 可都是老牌酒樓,根基未穩的食為天又不參戰,兩家一直僵持著,端午節依舊未能分出勝負。 可到了這份上,誰也不敢收手,也不能收手,只能咬牙熬下去。 而望月樓的小管事李成,也因為這件事被王大富罵了個狗血淋頭,當著一眾伙計的面奪了他管事的差事,降為普通的跑堂小二不算,更指著他罵道:“人家食為天根本沒做什么端午禮盒,就是你滿嘴胡吣,騙的我降了禮盒的價!” 若是禮盒沒降價,能多賺多少銀錢,王大富都心痛地不敢想! 李成陪著笑臉任打任罵,還保證道:“這次確實是小的收錯了風,也怪那馮木匠jian猾,故意誘導小的!下次……” 王大富根本不理他什么下次,直接讓他滾了。 那李成把這筆賬記在了顧茵頭上,就等著找機會而找補回來。 而食為天這邊,因為多了一個顧野領頭、極有條理,還不用人cao心的外賣部,顧茵已經又在想別的掙錢方法了。 第50章 端午之后, 天氣一日熱似一日,食為天的生意又回復了之前略有些冷清的狀態。 當然也不只是他們一家,而是百姓們非必要都不會輕易挪窩, 整個街上的人都少了, 其他酒樓食肆的生意都變得慘淡起來。 也就是食為天東西實惠又美味,店里還有冰飲降暑, 才能穩住六成的上座率。 但是現在食為天有外賣部了,光兜售冰飲實在浪費, 顧茵就想著讓他們幫著送外賣。 孩子腳程再快也有限, 顧茵又去麻煩了馮木匠, 給他們每人做了一輛小滑板車。 就是一個車龍頭加上一根桿子, 連著下面一塊站人的滑板加四個輪子,每個站人的板子上還設置了一個卡槽, 剛好能把小木箱卡在上面。 馮木匠給人做過學步車,這種滑板車結構比學步車簡單,原理也差不多。他做起來駕輕就熟,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最近這段時間被顧茵“壓榨”得多的緣故,他和他家里十個孩子的手腳越來越快。 等到端午七天廟會結束, 十輛滑板車就做好了, 一共只要了五兩銀子。 這滑板車一做出來, 連在人前裝老成的顧野都玩瘋了, 給他們玩了不到半天工夫, 一個比一個滑得溜。 而且有這種新奇東西玩, 孩子們都說不要工錢也愿意給幫忙。 顧茵當然不會不給他們銀錢, 和后世一樣,外賣費根據路程遠近來決定,近一些的一文錢, 遠一些的三文錢。都是孩子們的辛苦錢,顧茵并不會壓榨,所以該是多少配送費,就給孩子們多少,還另外每天給每個孩子提供一餐飯和一杯冰飲。 當然因為沒有電話和網絡,肯定是不能實時定外賣的,得需要提前在食為天預定,當場先把外賣費結了。那便當盒的兩文錢是不用給的,等到第二天送飯的時候會上門回收。 夏天外出干活的男人懶得挪窩,能隨便對付一口,家里的媳婦孩子卻都還得吃飯。 這個時代都燒柴,在這個天氣進灶房真跟進火爐沒差別,即便是做一頓最簡單的飯食,也得出一身的汗。更別說還要收拾桌子,洗碗筷,都是很折磨人的瑣碎活計。 食為天的飯食平價,若是點個素食便當,兩個素菜一份主食或者直接要一碗有配菜的涼皮,也就五文錢。若是要吃rou的,那更方便了——rou檔上用的都是大桿秤,不是藥鋪那種小戥子,太少的rou不割。割多了一頓吃不完,兩頓就放不住。但吃便當就完全不用cao心那些。 而且一份雖然要幾文錢,但分量絕對和店內沒差別,胃口小一些的婦人孩子,兩人同吃一份就能吃飽。 就算再加一文錢的配送費,也就是六文錢,沒比自己買菜做飯貴多少,一般人家也能負擔得起。 所以配送服務一開始,就有不少人家來訂,只要說清自己的忌口和喜好,再預付上飯錢和配送費,后頭在家等著人來給自己送飯就成。 外送服務在廟會結束后正式開始,顧茵怕孩子們中暑,還交代他們若是覺得不舒服就立刻停下。 但這幾個孩子都皮實的很,就算不干這些活計也要在外頭玩一整日的,現在踩個滑板車,活動量比他們日常跑動小多了,滑起來還有風吹在身上,誰都沒有不舒服過。 原先一共是十個孩子,但是宋石榴有本來的堂倌工作,武安日常是要上學的,所以空出來兩個編號。 顧茵既然放權給顧野,也全權讓他做主。后來顧野把每個人的編號都往前提了一提,另外再物色了兩個新人。 午市開始前,外賣部的孩子們就出動了。 他們日常就是在附近玩的,對路線一個比一個熟悉,送完一波后再回食為天取第二波。 而稍微遠一些的,則由顧野親自配送——滿鎮子上就沒有他不熟悉的地方。 為了方便確認彼此的方位,顧茵給每人都準備了一個鈴鐺,就掛在車龍頭上。 夏日午后的住宅區靜謐無比,只能聽到聒噪的蟬鳴。 清脆的鈴鐺聲一響,客人就知道是食為天的孩子來送飯了。 還有客人給孩子們起了個代號,叫小鈴鐺。 客人們不止訂飯的,也有訂冰飲的,顧茵一般都會給孩子們的箱子里多準備幾份,怕他們不小心弄灑了,作為替補用。 但是都是顧野挑選出來的孩子,玩滑板車一個比一個溜,從沒人這么不小心過,加上鎮中心的路也都修的不錯,別說便當,連飲料都沒撒出來過,所以多的那些便當和飲料都會讓他們賣出去。 也不用主動叫賣,客人們聽到鈴鐺聲就會出門詢問有沒有沒被預定的便當和冰飲賣。 這樣賣出去的便當和冰飲也要多加一文錢,也是孩子們自己的收入。而便當盒和飲料杯的兩文錢也是要另外給的,但都知道食為天還便當盒和杯子換錢很爽快,誰也不會覺得這是一筆支出。 一天下來,孩子們只在午飯點前后活動兩個時辰,卻能多賣出去一二百份便當,食為天一天能多賺幾百文錢,孩子們也能有少則十文錢,多則二三十文的收入。 這天下午,孩子們先后都回食為天了,門口鈴鐺聲響作一片。 顧茵已經給他們都留出了飯食,招呼他們坐下吃飯。 孩子們都和她道謝,坐下后卻并不動,連最嘴饞的小胖都只看著飯菜和冷飲流口水,沒有動筷子。 等了大概一刻鐘,顧野最后一個回來了——他負責最遠的地域的配送,自然回來的最晚。 等他剛在門口停好滑板車,孩子們齊齊站起身,又是此起彼伏地喊“野哥”。 顧野先走到顧茵面前,讓他娘幫著拿箱子和擦汗,再拿杯冰飲咕咚咚灌下幾口,再轉頭對孩子們道:“都坐,吃飯!” 聽到他一聲令下,孩子們這才大口大口吃起來。 顧茵每次看到他這故作老成的老干部做派都想笑,但人前她也不表現出來,等到孩子們都吃完飯,算好了當天的工錢都歸家了,他才和顧野私下里道:“你咋把遠的訂單都攬下?” 顧野一邊扒飯一邊道:“他們做不了,我能做,都覺得我厲害,服氣我?!?/br> 顧茵好笑地看著他?,F在她已經不會吃驚了,就像她學廚有天賦,武安記憶有天賦,小崽子對人心的揣摩,也是另一種天賦。 “而且嘛,一刻鐘的路一文錢,兩刻鐘的路三文錢,也不算虧!” 王氏聽到這話在旁邊也忍不住笑道:“這小財迷的模樣,說不是你親生的別人也不信!” 顧野跟著彎了彎眼睛,“本來就是,娘親生的?!?/br> 很快顧野也吃完了飯,他并不再去外頭瞎逛,而是回緇衣巷找休沐的關捕頭或者李捕頭接著學武藝。 從前只學上午半天,現在是學半上午,然后來食為天上工,下午吃過飯馬不停蹄回去學,學到傍晚再來食為天吃夕食,幫著干點雜活,晚上再和武安學認字和算賬。行程表排的比大人還滿滿當當。 王氏看他最近黑瘦了不少都心疼壞了,私下里沒少和他說沒必要這么辛苦。 他并不覺得辛苦,反而勸王氏說:“娘也累,我這算啥?” 母子倆一個賽一個的勞模,到了五月底,顧茵一算,因為多了外送服務,這所謂的淡季其實并沒有影響到自家生意多少,一天還是有二三兩銀子的毛利。 送預定的便當只是一遭,孩子們另外捎帶賣出去的便當盒飲料杯,那都是要來還的,一過來,那肯定得留下吃一頓。 后來食為天小鈴鐺的名聲也越傳越響,富戶區的客人也開始訂餐了。 這一片的客人訂的餐點都貴,利頭更豐厚不說,看到熱的滿頭汗的孩子來給自己送飯,還會多給幾文錢賞錢,顯然是個肥差,顧茵也不插手,讓顧野自己安排人手。 他先是另外招了兩個孩子,也給配上顧茵新定做的滑板車和鈴鐺,將送外賣的隊伍擴到十二人。 至于富人區的人手,他讓二號和另一個業績最好的孩子去做。 二號,也就是原先的四號,顧野來之前的文成街的孩子王,叫范勁松。 他家就在文成街一帶,親爹還是大鋪子里的二掌柜,因為家境還算不錯,他打小就不缺吃喝,人如其名,像一顆茁壯的松樹一般,雖只十歲,身形在孩子里面算是精壯的。 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是少年人心性了,說要服氣個四歲的孩子,那自然不可能。 只是他跑得慢,追不上顧野,真拳實腳的也討不了多少便宜,這才不得不和顧野和平相處。 后來端午聽說有銀錢可以賺,他報名參加,因為是給食為天打工,顧野是食為天的少東家,兩人關系這才緩和了一些。 但是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他對顧野可以說是心悅誠服。 再加上這次顧野把好活計分給他做——同樣是跑一天外賣,富人區比其他地方多好幾文錢賞錢。他后來覺得過意不去,要把賞錢分給顧野,顧野也說不要,讓他自己拿著。 他看顧野的眼神跟看自家親大哥沒區別了! 誰要敢抱怨一句,他第一個不干。 當然給食為天打工,又有滑板車玩,又有銀錢賺,還能吃到無比可口的飯食和冷飲,也沒人會抱怨,只會怕自己做的不夠好,讓別人搶了自己的活計是了。 富人區的訂單派出沒多久,含香樓和望月樓都有些坐不住了。 食為天的什么外送服務在他們看來根本就是小打小鬧,畢竟他們的富客一般都有小廝下人,要吃什么直接讓下人來提就是。 卻也沒想到小廝下人也是人,誰樂意在這大熱天來回跑? 食為天的東西出了名的可口,又不比大酒樓差什么,下人們自然愿意主子定這家,他們在主人家面前多念叨幾句,也就變相成了食為天宣傳助力。 兩家也再次有樣學樣地跟風,先后推出了外送服務,而且如果是他兩家的貴賓,那就不要外送費了。 這舉措一出,首先是兩家的貴賓肯定都定他家了,雖然他們的飯食貴一些,但也在他們的可以可負擔的范圍里。 兩家大酒樓一開始是想讓自己的伙計去配送的,但自家酒樓的人手都是固定的,分派出去店里可能會兼顧不到。而在這個天氣另外招人,又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所以他們也學食為天,招鎮子上的小孩兒幫忙。 而早在這兩家準備階段,顧茵就已經提前知道消息了。 因為那滑板車和小木箱都是馮木匠做的,兩家打聽出來后都和馮木匠下單了。 馮木匠為人厚道,沒有一口應承,特地先來知會顧茵。 顧茵讓他盡管做,因為其實滑板車的結構并不算困難,孩子們每天都在騎,只要有心,多觀察一下,或者趁著孩子們走開的時候仔細看過一遍,熟悉木工的人都能做出來。而那木箱更是沒什么技術含量。 還不如就讓馮木匠去掙那個銀錢。 當然也不能平白讓他們撿便宜,之前馮木匠一個滑板車只收半兩,十個箱子收三兩,后來他和顧茵一商量,價格直接翻了一倍。 兩家一共要了二十套滑板車和小箱子,那就是多掙錢了十六兩銀子。 這筆銀錢馮木匠和顧茵五五分賬,一人分八兩,算是一筆進項。 后來到了六月,富人區的訂單果然少了一些。 但還是那句,這不是食為天的核心客戶,真為了幾個外送訂單和大酒樓對打,食為天暫時還沒那個本錢。而且過去這段時間,顧茵還挺喜歡看他們雙方誰都看不慣誰,卻又干不掉對方的場面,就還把這個舞臺讓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