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夫后的滋潤日子 第60節
見對方不為所動,那男人想了想,換了副嘴臉和氣地道:“剛是我態度不好,馮師傅別同我一般見識。你說的接了單了,應該就是食為天的單吧。他們找你定做也什么?也是端午的禮盒嗎?你仔細和我說說?!?/br> 說著他又摸出一個銀角子,要往馮木匠手里塞。 這完全是在挑戰馮木匠的職業道德了,他當下就把人請出了店鋪。 那男人在門口狠狠地啐了一口,又對著顧茵離開的方向恨恨地道:“一個破寡婦店,有什么好張狂的?早晚讓你們都干不成!” 轉去別家定做了禮盒,男人回到望月樓復命。 王大富如今是不敢偷懶了,也找不到比周掌柜更盡職盡責的伙計,干脆自己充當了望月樓的掌柜。 見他回來,王大富問他說:“李成,馮木匠咋說,來得及做嗎?” 那李成笑道:“馮木匠說來不及,但是東家放心,小的尋了另一家,手藝不比他差,肯定誤不了您端午的計劃?!?/br> 王大富放下心來,見他說完話還不走,問他是不是還有別的事兒。 那李成就道:“東家不知道,我在馮木匠那里遇到了食為天的東家和周掌柜呢,那鼻孔朝天、不可一世的模樣可氣人了,全然不把咱們望月樓看在眼里。他們前腳走,我后腳問的馮木匠,馮木匠就說已經接了別的活計了?!?/br> “你的意思是食為天也要在端午有大動作?” “可不是嘛!他們一直按兵不動,敢情是等著現在呢?!?/br> 端午是個大節日,走親訪友都會送粽子、茶葉蛋、咸鴨蛋之類的東西,尋常百姓肯定是自己家做了,提溜著就送了。富戶講究,一般都是在酒樓買,用木質禮盒一裝,既美觀大氣也顯得有檔次。 每年的端午禮盒,望月樓都賣不過含香樓。今年出了前頭的事兒,望月樓元氣大傷,到這個時候才顧得上去定做木盒,就是要在這里打翻身仗的。 如今聽到食為天也想分一杯羹,王大富道:“那咱們定價再便宜一成。就算賠本賺吆喝,也得把那兩家擠兌下去?!?/br> 沒過兩天,含香樓白大老爺也得到了消息,有樣學樣地把今年端午禮盒的價格降了一成。 就在他們兩家又斗雞似的斗上了的時候,一晃眼到了端午這日,顧茵的冷飲攤子開攤了! 而且還不用臨時去租賃攤位,她自己之前那個攤位還在續租期呢,加上葛大嬸他們家本來只做早市生意,也把位置極好的攤子借給顧茵用。 顧茵一開始說要給租金的,葛大嬸堅持不肯要,“你都開店了,都還是按著之前那樣給我家供包子,也不要再同我客氣。端午那天我們本來也只是賣朝食,你做的那個冷飲又不會影響什么,盡管就在我這里賣?!?/br> 于是端午節那天,天不亮顧茵就起身去了店里,先把三種冷飲做出來冰鎮上,然后再做其他朝食,因為是端午,所以這天的早市就也賣粽子,甜的和咸的各一百個。 等到天亮,王氏和徐廚子幫忙搬裹了棉被的冰柜,一行人就去了碼頭。 賽龍舟的時間就定在上午,所以一大早碼頭上就是人聲鼎沸,人山人海,都等著來看熱鬧。 等她們到的時候,葛大嬸家的朝食都售賣一空了。 葛大嬸干脆把自己家的家伙什都撤走,讓他們把兩個冰柜給擺上。 因為市口實在是好,他們剛擺上,就有客人過來打聽道:“你家賣的是什么?怎么大熱天還用棉被裹著,就不怕裹餿了嗎?” 顧茵就解釋道:“是冰飲,怕里頭的冰化了才裹著的。一共有三種,您要不要嘗嘗?” 說著顧茵就在攤子上擺出了三碗早就準備好的綠豆湯、奶茶和酸梅湯。 日頭升起來,碼頭上的人還在增多,那客人汗流浹背的,詢問了奶茶一份十文錢,而其他兩種一份只要五文錢后,就要了一份綠豆湯。 冰飲都是提前裝好的,王氏從冰柜拿出一杯之后,再插上吸管,立刻把冰柜蓋好裹上。 那客人看到能帶吸管的竹杯子很是新奇,對著吸管吮吸了一口,清甜冰涼的綠豆湯進到口腔,激得他打了個激靈,身上的暑熱完全被消退,立刻發出一聲舒服的喟嘆。 再吸一口,底部的綠豆沙被吮到口中,沙沙糯糯、又冰又涼,讓他忍不住又發出一聲嘆息。 “好冰,好爽!”他一口氣喝完一整杯,又要了一杯說給他弟弟,然而一轉頭,他身邊已經沒了人,他苦惱道:“這臭小子又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顧茵說不礙事的,“咱們這個杯子是可以拿走的,只是要多付兩文錢。稍后您可以來還杯子,我們會把兩文錢退給您。若是您覺得碼頭擁擠,也可以去文成街的食為天換錢?!?/br> 兩文錢買個嶄新的新奇杯子也不算虧,客人爽快地付了銀錢,拿著冰飲去找他弟弟了。 就這樣過了一個時辰,顧茵帶來的三百杯飲料已經賣出去了三分之一。 但是后頭衙門的人開始清理運河,龍舟在運河一頭出現了,百姓們就顧不上在攤子上買什么吃食了,全都一股腦兒擠過去占位置,等著看比賽。 這時候顧茵的第二手準備就開始起作用了,以宋石榴、武安顧野為首的十個小孩兒,背著小木箱過來了。 第49章 十個孩子一人脖子上系著一個布條, 布條下頭連著木箱,木箱上蓋著一條小棉被。 其中宋石榴是最大的,但她才進城沒多久, 第一次遇上這種大陣仗, 又被委以重任,緊張得腿都在打戰。 “兩位少爺可……可得跟緊我啊, 千萬別走丟了?!?/br> 雖然顧茵后來把賣身契還給了她,但宋石榴覺得自己就是他們家的丫鬟, 就是不肯變換稱謂。 他話還沒說完, 顧野已經把人分成兩人一組, “一號隊, 去左邊。二號隊,去右邊……賣完之后, 回攤子補上?!?/br> 他小手一通指,被指明方向的人都立刻行動起來。 最后是顧野和宋石榴的一隊,顧野領著她就往人群里鉆。 “好喝又便宜的冰飲哦……又涼又甜!” “冰冰涼涼的冰飲哎!好喝不貴!” 孩子們賣力的吆喝聲在人群中傳開來。 宋石榴臊得滿臉通紅, 虧她還想著要領著兩位小少爺,但即便是看起來更靦腆的武安少爺, 也比她得用多了! “你喊?!鳖櫼俺?。 宋石榴深吸一口氣, 也跟著吆喝起來。 運河邊上的百姓摩肩接踵, 加上這天天氣也悶熱, 不少人都熱的頭暈眼花, 卻又舍不下這一年一度的盛況。 忽然聽到旁邊有孩子在叫賣, 不少人都會問問賣的是什么。 連杯子七文錢的冰飲于普通人而言并不算便宜, 但眼下也沒別的代替,加上不少人都把自家孩子帶來了,大人還能忍著住熱, 卻是不舍得孩子受苦,而且杯子的兩文錢還能換回兩文錢,便不少人都開始掏銀錢。 “好酸,好冰!”買到酸梅湯的客人先自己喝了一口,喟嘆一聲后趕緊把杯子遞到了孩子手里。 孩子嘗完一口直說酸掉牙,但是確實生津止渴,暑氣一笑而散,又小口小口地接著喝。 像顧野這樣機靈點的,這時候就會說:“酸梅湯酸,綠豆湯和奶茶甜,再買一份?!?/br> 孩子哪有不愛吃甜的,眼巴巴地看著自家大人,自家大人一想,一年進不了幾次城,幾文錢咬咬牙也就又花出去了。 人群中開始此起彼伏地發出“好冰,好涼”之類的喟嘆,孩子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賣空自己箱子里的十杯,就會跑出人群去顧茵的攤子上補貨。 賽龍舟還沒開始,顧茵準備的五百杯已經賣出去一半。 徐廚子連忙把收回來的一些空杯子裝回去洗,轉頭再把顧茵配好料,周掌柜后熬出來的冰飲送回來。 到了中午時分,一場熱熱鬧鬧的賽龍舟還沒結束,顧茵攤子上的五百個杯子已經都被連飲料賣出去了。 這時候也實在是熱,顧茵是天不亮就忙到這會兒的,也待不住了,便召集自家員工先回去,換徐廚子的兩個小徒弟抬著新冰好的飲品來賣,只是沒有帶吸管的杯子了,所以他們就只是帶了些空碗,讓客人在攤子上喝。 一行人回到店里,個個都是汗流浹背。 顧茵趕緊先拿了碗冰奶茶喝,而周掌柜的熱菜此時也炒好了,擺上了柜臺。 天熱之后,這時代的店里既沒空調又沒風扇,人挨著人坐在一處只有更熱的。夏天人胃口也差,中午隨便對付兩口也不是問題,店里午市的生意便冷清了一些。 而這天因為運河上賽龍舟,店里除了食為天的伙計,更是空無一人。 但顧茵并不歇著,喘過氣來立刻去了后廚,開始做涼皮。 她先和面揉面,再在面里加鹽,揉好之后用濕布蓋上,放置兩刻鐘,接著在盆內放水,把面團放入,像洗衣服一樣反復搓洗。 當水呈現白潤的光澤的時候,再過濾到另外的大盆里,再加水接著洗白濾出。直到洗白的水變清,剩下了發黃的面筋。面筋沖洗過后上鍋一蒸,筋道十足。 接著便是靜止過濾的水,這個時間需要一個多時辰左右。在這個期間,她把野菜和黃瓜都切成絲,花生拍成碎末。 這期間周掌柜和王氏聽到她在廚房里忙著,都一起進來幫忙。 忙活了一通后,面漿水也沉淀好了。將最上頭的清水舀掉,剩下的粉漿用勺子攪勻,然后放在刷了油的平地大盤子里熱水上鍋子蒸。 這時候火候就十分講究了,等面皮鼓起呈透明的時候就要立刻取出,換上另一盤。 就這么一盤一盤換著,顧茵帶著他們做出了百十張涼皮。 而這時候,正午過了,運河邊熱鬧了一早上的賽龍舟結束了。 買了冰飲的人一般都會去攤子上還杯子,但攤位上就那徐廚子的兩個小徒弟,盡管他們的手腳也非???,但又要兌換杯子,又要賣酸梅湯,顯然兼顧不過來。 碼頭上沒個遮擋,人又還沒散開,排隊并不好受,客人們想到還可以去文成街的食為天兌換,多半會過去—— 都是難得進城,很少有人會剛在正午時分趕路回去,多半還是會逛逛。而食為天所在的文成街本就算是鎮子中心的繁華區。 到了文成街街口,遠遠的就能看到那恢弘大氣的牌匾。 就算是不識字的人,稍微一打聽也能找過來。 進到店內,首先是感覺到涼——店里角落都放著冰盆呢,然后聞到各種菜香,饑餓感一下子席卷而來。 再打聽一下店里的價格,大葷五文錢一勺,半葷三文錢,素菜兩文錢,另外還有和外頭賣的價格一樣,但只是小了一些的饅頭花卷當主食,粗粗一算,其實也沒比在小攤子上吃飯貴多少。 而且他們都吃到了顧茵做的冰飲,有了個這家店雖然東西比攤子上賣的貴了一些、但是味道好、用料扎實的初步印象,就也會愿意嘗嘗別的。 后頭顧茵他們把做好的涼皮也端了上來,明碼標價五文錢一大碗。那東西不帶熱氣兒,拌上周掌柜親自調制的醬汁,再碼上面筋、花生碎、黃瓜絲、野菜絲,再適合暑熱的時候吃不過。 客人們明明一開始只是來還杯子的,卻絕大多數都會選擇留下用餐。 店內的人越來越多,一時間竟有剛開業那種人滿為患的盛況。后頭也有鎮上的熟客過來,不過看到人多他們也不慌,反正可以外帶便當,回頭把便當盒還過來就是。 而其他沒買過冷飲的外地客人逛到文成街附近的時候,就會發現多開了一家新店。 這還不算新鮮,更新鮮的是,其他附近的吃食攤子、店鋪雖然因為端午節也會比平時多一些人,但也不會像這樣門庭若市、座無虛席的。 這不得好好了解一下,怎么算是進了一趟城呢? 一了解,平價的菜價和眼花繚亂的菜色多半也會把人留住。 看到人多,周掌柜又去后頭炒新的菜,顧茵則接著做涼皮、蒸饅頭花卷。 午市接著晚市,店里的就一直沒有空著的座位,一直到天黑,家不在本鎮的人都趕路回去了,人才漸漸地少下來。 等到最后一個客人也走了,周掌柜把店里的大門關上,這一天的營業才算是結束。 許氏等人先被放回去休息了,顧茵和周掌柜、王氏留下盤賬。 顧茵是店里最忙的,王氏和周掌柜他們就都不讓她動了,一起幫著算還回來的杯子和點賬 最后是五百個杯子只有二十個多個沒還回來,但因為本來馮木匠就要的價格低,其實也不算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