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嬌花她人設崩了 第24節
“武功高強,精通軍陣,仆不敵?!?/br> 他每說一句,李承頊就臉黑一分,最后沉著臉冷笑起來。 “好啊,好啊?!?/br> 張午依然不語。 “你們干什么吃的!”李承頊本想抓手邊的硯臺扔過去,可他身邊只有柳氏家人送他的上好臺硯,扔是不舍得扔的,只好憤憤抓了一本書砸過去。 他那一點力氣,張午不躲都不疼,更何況今日他就是要李承頊生氣的。 做下人的也有做下人的法子,怎么推諉過錯,張武在路上已經想好了。 而李承頊已經咬牙切齒:“李承琸,我的好六弟,好??!” 不錯,如果是兩個普普通通的西北武夫,張午打不過,那是張午的過錯,但如果是李承琸的下馬威,那就不一樣了。 今日之事,已經不在霍家身上,而在李承琸和李承頊的西北權力之爭上。 張午并不知道那兩個西北漢子到底是不是李承琸的手下,精通軍陣還武藝高強的西北漢子,的確很可能是李承琸的親信,但也可能是解甲歸田的軍士,但這也不重要不是嗎? 反正李承琸和自己主上之間也不差這一樁無法言說的愁怨。 李承頊雖然外柔內寡,最愛敲一棍子給一甜棗,但總體來說對身邊人還可以,張午每月俸祿不少,比小氣吧啦的二皇子李承璁強多了。 他還不想離開李承頊的三皇子府。 張午話已經說透了,就繼續硬梆梆道:“容屬下告退領罰,今日之仇,屬下定報?!?/br> 李承頊面色轉溫,無論如何,自己這個侍衛頭子心是忠的,既然是李承琸出手,那也怪不到張午頭上,在邊城經營了多年的皇子,當然不是呆在京中風平浪靜的侍衛們能抵擋的。 “這次是你的錯,按理當罰,”李承頊放緩了聲調,“這樣吧,明日起你們cao練多一個時辰,至于別的罰,我要你們緝拿那兩個人來抵,你們可愿意?” 張午躬身,眼中似乎有感激之色:“是,仆等自當盡力,謝殿下恩典?!?/br> 恩威并施的三殿下李承頊則拿出幾張宣紙,又喚來自己的門客:“我今晚設宴,你替我給薊城總兵遞帖子?!?/br> 薊城亂了好幾日。 據說是有貴人遇刺——當然,就連三歲的童子都知道這是借口——所以要搜查各家,干活的是薊城的衙役和三皇子府的下仆,三皇子府的下仆本來以為這是個好差事,可以好好撈一筆那些商戶,但沒想到那些衙役看得那么緊。 還一個個板臉挎刀,規規矩矩只查不繳,當然什么都翻不出來。 被吩咐重點關照的霍家呢,還家徒四壁,幾個三皇子府的下仆要拿武館兩字做文章,沒想到當家的霍大郎理直氣壯:“俺們就是練練拳腳,強身健體,隔壁五十六的大娘都來,不行嗎?” 一同來搜查的兩個衙役手持刀,眼瞪三皇子府家下仆,下仆們面面相覷:那就行,只能行,不然能怎么樣? 而早早把東西藏好的孟雪嬌也不禁贊嘆慈濟,小居士可真是個妙人,她本想讓霍家的刀劍棍子放她的別院里,沒想到小居士另找了一口深湖,藏了進去。 這幾日孟雪嬌也知道了,小居士慈濟是李承琸麾下的軍戶出身,他算是離家出走要當居士,家里人倒是愛護得緊,塵緣是斷不了的,小居士也有幾個西北軍的朋友,可以幫一些小忙。 連細節都說得清清楚楚,由不得孟雪嬌不信。 倒是扮成游僧的親衛很替慈濟擔憂,來匯報事務也不忘提一嘴。 “殿下英明神武,李承頊已經歇了娶霍家女的心思,只是慈濟的身份咱們軍中并沒有能對上的,殿下有何指示?” 慈濟不以為意:“不用管,也沒白看那么多話本子,大體過得去就行,至于別的,我會讓夏大處置?!?/br> 他溫聲道:“這幾日你們也辛苦了,敲打衙役的是程三哥對么?回來備份禮,我去謝謝程三哥。李承頊混賬,但不能讓西北百姓怨恨大晉?!?/br> 他這個親衛是西北出身,家中老父老母前幾日驚惶寄信給他,問這樣搜查會不會有事,礙于軍令親衛并沒有回信,此時不禁動容,堅定道:“誰好誰壞大家都分得清,程三哥知道殿下掛念西北,也一定就高興了?!?/br> 慈濟一笑,又勉勵了幾句,才讓親衛離開。 李承頊當然沒有了納霍三娘子的心思,霍三娘子青春動人,但他從來不缺青春動人的姬妾,而李承琸拿霍家事和他打擂,雖說可能性不大,但萬一霍三娘子是李承琸的人,那就是給自己找事了。 聽到霍家什么也查不出來,李承頊也不意外,他不是李承璁,不會這時候莽上,西北李承琸的勢力根深蒂固,他不介意退一退,徐徐圖之。 然而他的徐徐圖之效果并不好。 強搶民女還鬧出來這么大動靜,后來又要搜查,雖說沒什么損失,但想到原因只是這位貴人被落了面子,薊城百姓就很難給他好臉色。 再加上李承頊還拆了一大批武館,收繳了武館的刀棍,不少往日練拳種田的人們沒了去處,干脆聚一起大罵李承頊。 如果說這點小小民憤傳不到李承頊耳中的話,他和薊城總兵的矛盾就不是小事了。 薊城總兵請他重兵備,開武館,發刀械,以應小蠻王。 李承頊被他煩到不行,直接閉門不見客。 小蠻王怎么會來,李承頊是不信的,李承琸不是把他打去西域那邊了么?而且李承琸都能打得落花流水的小蠻王,他李承頊還用重視? 他不但不允,還大肆開辦書院,要求周圍的小郎君們都去他外城的書院讀書,薊城每日人流絡繹不絕,各路名士都來敲三皇子府大門。 李承頊倒也沒那么輕狂,直接藐視薊城的安防,這些名士學生都是不準進內城的,之后他就通宵達旦的飲酒寫詩,踏青騎馬,自比儒將風度。 那些學生既然是沖著他三殿下來的,自然是連連叫好,又喚來美婢侍奉,過得比在京城里還痛快。 薊城總兵沒有辦法,只好快馬加鞭給永明帝告狀。 這信到了永明帝手里,永明帝也不由得皺眉,他可以討厭李承琸,喜愛李承頊,但不能拿西北安危開玩笑。 可他也不想放任李承琸勢力壯大下去。 然而薊城總兵還沒等到永明帝的回信,李承頊就做出了一件大事。 李承頊酒醉后斬了一名人緣頗好的百戶,和軍士結怨了。 第26章 大漠深處,小蠻王哈齊齊麻爾正在刷馬。 大漠中的水源是非常珍貴的,人尚且不能放開了暢飲,更別說畜牲,也就是哈齊齊麻爾的愛駒才不一樣。 他的愛駒,晉語里名字是神龍的駿馬正昂著頭,神氣活現的任由哈齊齊麻爾伺候它。 哈齊齊麻爾拍拍馬背,笑罵道:“畜牲,我這輩子也就伺候過你?!?/br> 然后又道:“你可爭點氣,給我帶鬼臉他哥的人頭過來?!?/br> 草原上,汗王最小的兒子就是下一任的王,哈齊齊麻爾和幾個哥哥的關系都不錯,哥哥們大多向更西更北的地方去了,和大晉對峙的只剩下哈齊齊麻爾。 哈齊齊麻爾想當然的認為,李承琸和李承頊關系也不錯,李承琸不在西北,那拿李承頊的人頭來殺殺晉人威風也不錯。 立金王給他舀水擦馬,初夏,大漠里的風也是燥的,哈齊齊麻爾懷念那片草原,薊城附近最好的草原,圣地所在的地方。 那里的風帶著草木的清香,重踵花開滿草原,蠻族的小勇士和他們的小馬駒一起在重踵花里打滾,這是哈齊齊麻爾幼時的記憶。 然而他已經很久沒去過了,鬼臉虎視眈眈,等他自投羅網。 哈齊齊麻爾打了個呼哨,兩個年輕的蠻族勇士給他拿來馬刀,哈齊齊麻爾把刀交給立金王:“我的神龍和神刀交給你,你帶著鬼臉他哥的人頭來見我?!?/br> 立金王雙手接刀,大聲道:“一定不辜負大王?!?/br> 哈齊齊麻爾目送立金王帶著幾百勇士出發,自己則沉著臉回了大帳。 如果不是鬼臉那一刀恰好砍到他的腿,他也用不著讓立金王出去對付李承頊。 醫生給哈齊齊麻爾看過,這樣的傷至少還要再養兩年,否則他可能在也上不了馬,哈齊齊麻爾惜命,如果立金王就能打了鬼臉,他就不必冒風險了。 當初和鬼臉的一仗,讓他不得不退回大漠深處,等著重來的機會。 現在,是報仇的時候了。 在立金王帶著蠻族勇士朝薊城出發的時候,薊城正在動亂。 李承頊殺了陸百戶,別說總兵想不到,就是在城中暗中調控的李承琸,也氣得快噴出火來。 “李承頊怎么敢!” 陸百戶不是普通的百戶,真按道理來說,他也不是李承琸的人,他誰也不跟,自己憑著軍功一步步爬上來。 陸百戶粗中有細,且善征戰,是標準的軍中武夫,斬汗王的一戰,就是他堵著汗王的退路,李承琸才有機會斬汗王。 李承琸和莫退都對他寄予厚望,甚至遠在京城的永明帝都知道這個人,按道理來說陸百戶的功勞早就不該只是個百戶,但永明帝特意壓著他,就是等李承頊重用的。 可事情就是壞在他是個善征戰的武夫身上。 本朝重文輕武,李承頊又是結交才子的名士皇子,他和文人們走得近了,多多少少就帶出來一點鄙薄武夫的意思。 那種武狀元出身,最好能寫個詞畫個畫的,他還能夸句儒將風度,折節下交,陸百戶這種字都不識,說起話里唾沫橫飛的武夫,李承頊恨不得離得遠遠的。 本來兩個人井水不犯河水,但李承頊又是辦書院,又是拆武館,就惹惱了陸百戶,陸百戶什么人,西北這邊的一霸,直接堵上了李承頊的門,要他給個說法。 陸百戶是提著刀上門的。 李承頊正氣著呢,總兵陽奉陰違,太守滑不溜秋,焦頭爛額的時候還有個百戶提刀帶兵要他給說話,李承頊一思索,就他了,斬了他立威。 張午等人正要一展風采呢,圍了陸百戶就動刀,可憐陸百戶哪能想到,他沒死在戰場上,也沒死在蠻人刀下,居然死在了晉朝皇子手里。 李承頊這輩子就硬氣了這一回,還惹出來了大事。 本來以為就是個普通百戶的李承頊聽說了這是誰后也癱在椅子上,動都動不了,而現在他也不用動了,薊城的兵已經打上門來,要給陸百戶報仇。 事情發生的時候慈濟剛給孟雪嬌熬完藥,兩個人練了刀,小居士拿了本話本子念給孟雪嬌聽。 看到暗衛手勢他匆匆回了藥堂,聽完之后也是氣極。 “他怎么敢!” 李承琸本來計劃的好好的,李承頊不喜歡薊城,也干不好這個督軍皇子,他在暗處指揮著,薊城總兵和陸百戶都不是傻子,李承頊躺著都能收功勞。 當然李承琸也不會讓他好過,等李承頊回京,他在薊城干的事李承璁就會給永明帝報上去,而就李承頊在薊城做的這些,他就收不了軍心。 那時候才是李承琸回來的時候。 可誰也沒想到,李承頊居然會暈了頭,直接斬了陸百戶。 李承琸背手,在暗室中轉來轉去,那日給孟雪嬌制藥后,留下來的藥末他沖飲了,已經很久沒有毒發,然而今日卻又有氣血淤滯的感覺。 他在后悔,明明早就知道李承頊是個混賬,怎么還敢放任他過來? 好好一個將才,就這樣隕落了。 這么多年,這個水平的將才,他就見過兩個,一個是陸百戶,被李承頊的親衛斬了,另一個…… 想到那個笑容明媚的姑娘,李承琸又一次垂眼。 她有心上人,有愛護她的父母,何苦來邊關廝殺? 還是他這種孤家寡人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