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他主編所創辦的報紙能過老先生的眼,太愿意了,不給他錢他都愿意。 胡編輯看著田瑞的眼神一下子就不一樣了,連措辭都帶著小心翼翼,一點不敢輕慢:“您是怎么說動老先生的?” 田瑞瞧著胡編輯連態度都變化了,輕咳了一聲:“就說了一句,他們就答應了?!蹦莻z老頭是他的老食客,別看七十多歲了,但耳不聾眼不花嗓門還大,倆人吃烤雪花牛rou的時候常常因為最后一塊rou落在誰的嘴里爭吵。 田瑞每次見他們來了,都會拿一盤烤豆腐上來,烤的是鹵過的老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的兩面會鼓起來,外酥里嫩,淋上烤rou醬一絕。這是田瑞自己吃才弄的,存貨不多,但田瑞吩咐了店家,要是有歲數大的人來吃都贈送一盤。 田瑞贈菜這種事兒也沒放在心上,結果有一次走的時候被叫住了。倆老頭神秘兮兮的說,如果他創建報紙可以給他做顧問! 田瑞當時還驚訝了,他申請刊號這件事兒很多員工都不知道,怎么他們知道。 老頭說他在報紙圈里有人。在縣城做民辦報紙的事兒在省里報紙圈可一下子傳開了,倆老頭退休之前當過大學教授,也有一些學生知道他們老家在縣城。就恭敬的打電話詢問了一句,老頭就知道了。 后來他們報上名字,田瑞才知道是這么大的人物,更堅定了把胡編輯挖過來的心思。有能人把關,他們才能走向正規。 胡編輯道:“好?!彼饝?。 組建一個編輯部,田瑞是外行,也不準備插手,全權讓他負責。 胡編輯跟田瑞談了一下創辦編輯部的重要條件,專業的辦公設備,還要有場地,要有審核人員,以及盯著印廠去做的外派。 招人方面都由他來負責,田瑞作為老板,只要找一個專門的會計跟賬就行了。 胡編輯隨后給以前的老同學和同事溝通,他沒說兩位老先生要做顧問的事兒,只是說要創辦內刊報紙,讓他們推薦一些人。 每年文學系畢業的學生都會去報社做實習生,但每年崗位只有一兩個,剩下的實習生只能被迫轉崗,挑幾個優秀的來他們這里,待遇跟報社是一樣的。 胡編輯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工作經驗,這樣配合起來容易,現在是創辦,困難重重,就不想從新人開始培養了,沒有那些時間。 胡編輯在報紙行業干了那么多年人脈還是有的,很快就召集了十個人。這是創辦報紙最低的人數,各個崗位都有一個負責人,每個人都必須獨當一面。以后根據欄目再決定是否要增減人數。 他們研究后制定的是半月刊,但只有一頁,正反兩面。加頁就意味著成本,他們是想搞長期的,在沒出成績之前,不能把金主拖垮了,讓一個外派去跟印刷廠去談。 他們的量大,把報紙廠的人都給震驚了,還沒聽說過私人報紙一印就是五萬的量呢。因為量大,印廠還給他們跟著公社的報紙一個價格,單張報紙一萬份兩百塊。 他們的報紙用的特殊紙張,克數夠,也可以在上面進行小范圍的彩印,是比較高級的紙張。 外派的小范偷偷給印廠的主任塞了一包煙。道:“主任,我們就是個小報社,不像人家財大氣粗吃公糧,我們每一分錢都是老板自己出的。能不能再便宜點?!?/br> 印廠的主任打開煙的包裝紙,打出來一根。小范很有眼色的給他點上火。 印廠主任道:“現在這也沒辦法,我們印廠的大機器一開,就是萬數起印的。我們也要養活工人的,機器,油墨價格也不便宜。這都是熟人才給你的價格。你們剛才說都是文字為主,那最費墨?!?/br> 小范道:“哎呦我的好主任啊,你們那個油墨都是一桶一桶買的,哪兒像你說的那么費錢。您要是舍不得,我給你買兩桶都行,這話也就能忽悠忽悠外行!五萬張報紙要是按照您給的價格,印一次就一千。我們這是半月報紙,那一個月就是兩千。我們那就是個小縣城比不得市里財大氣粗。兩千在我們那都夠買一套房了,誰家就是有金山銀山也不夠的?” 隨后小范道:“你給我們便宜點,要不我就住在這不走了?!?/br> 印廠的主任一聽,氣笑了,道:“怎么著,還訛上我了?” 小范道:“主任,好主任!” 印廠主任道:“以前你跟你師父一塊來的時候多乖,怎么現在這么能磨人?!庇S主任家里也有個像小范這么大的兒子,臉上表現的不耐煩,但心里還是挺佩服的這年輕人的。有才干,有口齒。 小范道:“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我這不是給私人干了么?!?/br> 印廠主任道:“這樣吧,給你個優惠價格,選個克數低的紙張這樣成本能下來,能便宜一半?!?/br> 聽上去覺得很實惠,但這就是正常價。如果報紙用克數低的,正反容易透墨,印單面字數少還能對付。像他們這種以文章為主的報紙,大段文字都緊湊的在一塊,就是災難。 小范道:“那不行,你給我們印報社的報紙,五百塊錢五萬張?!?/br> 主任一聽道:“做不了?!倍冀咏杀緝r了。他們大的印廠要是不控價,以后別人來了怎么辦? 小范道:“我保證不說出去。再說你們的活兒也不多,賠不上的話,少掙點是點。除了我們有刊號的人,誰還會印這么大宗的貨。而且咱也不是一次合作,要是合作的好,下次弄不好還加印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