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為己申冤
翌日,謝語書一大早便到官府門口擊鼓鳴冤。惹得周圍的百姓都湊過去看,不少人認出謝語畫后唏噓不已。 其中有一個提著菜籃子的女人面露嫌棄的對著另一個女人說道:“看到沒,這就是謝王府出了名的刁蠻三小姐,現在又不好好在云家當夫人,竟然還將云大人的小孩兒下毒差點毒死?!?/br> 聽著她說話的女人也在應和的說道:“???這人也真是狠毒的,孩子才多大的人,她居然能下得去手。不愧是出了名的無知刁蠻,也不知這云大人看上她什么了?!?/br> 細細碎碎的話語聲傳到謝語書的耳朵中,卻并沒有多大的影響。鼓聲一處,官府出兵。 謝語書一手抓著擊鼓的玸,另一手抱拳說道:“我云家謝夫人,今日特來申冤,請大人做主?!?/br> 看著這一襲白衣素靜的側顏,眾人也是被她的美滿傾佩,只是不免的有人會說上幾句讓人不適的話。卻被謝語書一個眼神嚇得不知該怎么說話。 官兵將謝語書帶進朝堂正中間,謝語書呈上去自己的狀詞,看到里面的人物有些奇怪的問道:“謝夫人需要讓這幾個人都來到朝堂之上?” 謝語書點了點頭恭敬的回道:“是的,勞煩大人了?!?/br> 謝語書有些奇怪的看著這父母官,想來自己已經離開這囚牢有三日卻并沒有過問。但在腦海中一直閃現過去云景的面容。 想起那日他替自己放下的烙印,又有些心疼這個冷血又神秘的男人。謝語書不住的搖了搖頭,接受到了父母官的信號坐在了下座。 門外圍著的眾多百姓讓這朝堂圍的水泄不通,好不熱鬧。 謝語書面對這些平民百姓,心中卻是不怎么喜歡??粗齻兠嫔媳M是對朝堂之事的感興趣,但絕不是看替人申冤的真正問題。 可以說是以前在書中看到的那種人“看客”。 沒過多久,該來的人也都到了朝堂之上,這是的蘇雪兒依舊是一副無辜的樣子,看著正在椅子上坐著的謝語書故作姿態的問候道:“jiejie,你最近過的怎么樣,他們說你因為毒害云謙所以才會被關到牢房中,他們有沒有對你用刑???” 說罷便假裝淚流的用手中的帕子擦拭著并沒有淚水的眼眶,在外人來看還真是姐妹情深啊。 謝語書也是一個不吃這套的人,直接對上她的眼睛笑著說道:“托meimei的福氣,臣妾還真沒有在這囚牢中受什么刑法,一直都是安安靜靜的休息這。不知這一段日子meimei在云府中是否得到了自己所矚目已久的云家夫人的位置?” 蘇雪兒有些尷尬的說道:“jiejie你這是說的什么話,meimei只是擔心jiejie罷了,怎么會逾越規矩呢?” 謝語書不屑的悶聲道:“你知道就好,擺好自己的地位,看清楚自己是誰,妾室永遠是妾室,上不了臺面的東西它永遠都是上不得。那日在王府中教給你的道理你可一定得記住了,那可是在謝王府中爹爹和我這個當家主母一同教你的?!?/br> 蘇雪兒忍住脾氣,氣的咬緊牙根的說道:“是,jiejie說的是,雪兒一直都記得?!?/br> 聽到這些話,門外有一些地主家的夫人有些打抱不平的說道:“現在的小妾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一個勁兒的只想往上爬。鳩占鵲巢,可惡至極啊?!?/br> 另一個夫人也說的:“是啊,這樣的人還真是不知道怎么樣才好?一副做作姿態不知道是給誰看的?!?/br> 想來在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正房永遠對不安分的妾室的厭惡,和廣大女性對小妾的惡意。 謝語書看著蘇雪兒的小臉蛋已經憋的通紅,得意的沖著她瞥了一眼。不好發作的蘇雪兒只能是將頭轉向了另一邊。 又過一會兒,那一位許久不見的人也終于到了。謝語畫依舊是穿著著華麗的衣裳,這反倒是與謝語書的裝扮很強的對比。 仙人一般的謝語書一舉一動都是帶著穩重和老成,只一個木蘭玉簪讓任何一個人都覺得她柔美端莊。鵝蛋臉配著有些冷漠的面容,那一雙好看的鳳眼看向了謝語畫。 謝語畫有些嫉妒的攥緊了手中的帕子,敷衍的行了一禮便坐在了另一個靠近蘇雪兒的椅子旁邊。微笑的沖她點了點頭。 上座的官員看到人都來齊之后,向謝語書的方向點了點頭再一次將目光放在了整個朝堂中。 驚堂木響徹整個大廳,只聽到官員說道:“升堂!傳原告?!?/br> 正想起身的蘇雪兒卻看到謝語書站起后遞交了一份狀詞,有些奇怪的看著她的舉動。只聽到上面的人再一次說道:“傳蘇雪兒?!?/br> 蘇雪兒緩緩的行了一禮,有些柔弱的說道:“啟稟大人,妾身蘇雪兒?!?/br> 官員點了點頭說道:“據人說你看到了當時的現場情況,那里來細細道來?!绷硪贿叺奈娜苏涗浿蒙厦恳蝗说淖C詞。 蘇雪兒也說的盡是當天發生的事情,只不過將所有的矛頭都下意識的引向了謝語書,座位另一邊的謝語畫有些偷樂的看著面前的謝語書。 一想到這人將要再次入獄,還真是樂得其中。 說完之后的蘇雪兒故意裝作身子虛弱的模樣,讓手底下的丫鬟扶了下去。還真是“柔弱不勝春,任東風、吹來吹去?!?/br> 官員又道:“穿證人,帶證據?!?/br> 來人正是那日在府中來抓捕自己的士兵,手中所帶的便是那日從床底下查出來的木薯粉,證據證人以及朝堂證詞都一應俱全。 臺下的百姓已經開始首先替官員下定論高呼的喊道:“毒婦,不能留在世上。大人英明!”一人指引,百人相隨應和,不愧是墻倒眾人推。 這場景中的主人公卻是依舊坐在自己的位置冷眼看著面前的一切,露出了一抹笑意,這一笑便是傾國傾城,故意撇向了對面的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