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節
李謹言走出校長室,一路有先生和學生認出他,和他問好,走到校門口,小豹子已經等了有一會了。 “言哥?!?/br> 李謹言將樓二少一把抱起,“言哥剛才有事,睿兒等急了?” “沒有?!?/br> 車子一路駛過長寧街,樓二少的肚子突然叫了兩聲,小豹子正襟危坐,沒出聲。 “睿兒餓了?” “恩?!睒嵌僬\實點頭,今天上了體育課,先生帶著跑步,樓二少還好,很多孩子在放學前,肚子就開始叫了。 李謹言本想讓司機停車,路旁就有一家飯莊,想了想,又作罷,還是回家再說吧。 回到大帥府,李謹言馬上吩咐廚房做飯,讓樓二少自己坐在沙發上看畫冊,馬不停蹄給歐洲發電報,如今也顧不得那么多,一封電報比得上一封長信,按照大洋計算,幾百塊不在話下。 當夜,李謹言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整晚都沒有睡好,干脆坐起身,掰著手指頭琢磨,就算喬樂山和丁肇還沒研究出特效藥,消炎藥和感冒藥一類的還是先送去一批。再詢問一下劉大夫,是否能想辦法預防。 隔日,將樓二少送去學校,李謹言馬上去見了二夫人,又給京城的樓夫人打了電話。然后就守在大帥府的電報機前眼巴巴的瞅著。 負責收發電報的兵哥壓力山大,恨不能下一刻就有信號傳來。被李三少這樣盯著,他冷汗都要冒出來了。 最先回電的不是樓少帥,而是許二姐。歐洲的情況還不像李謹言想的那么糟糕,各地相繼發現了類似病例,卻都算不上嚴重,比起每天在戰場上的傷亡,因病而死的人數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大部分歐洲人,此刻并沒意識到這場傳染病會產生多大的破壞力。 就算如此,李謹言也沒敢放松,畢竟,歷史上那幾千萬的死亡人數不是捏造的。 樓少帥接到李謹言的電報時,西線德軍正發起第三輪攻勢。 在康布雷,德軍的攻勢雖然猛烈,卻沒采用毒氣彈等手段,只是“常規性”進攻,戰斗強度雖大,華夏軍人的傷亡卻不多。相比之下,美國大兵防守的那片陣地就慘了點,還沒適應塹壕戰的美國牛仔,也只能依靠斗志來彌補其他方面的不足。 好在牛仔們大多醒悟了“正義和自由”與“鮮血和生命”的關系,面對德軍的進攻,也能咬緊牙關撐住。 英軍的表現可圈可點,就算失去了大部分精銳,英國人的韌性也值得稱道。 法國人的防線是最先被突破的,雖然沒發生聯軍上層最擔心的士兵嘩變,問題同樣不小。此時的法軍幾乎喪失了斗志,和死守凡爾登一步也不后退的那支軍隊簡直是天壤之別。 柿子要撿軟的捏,這個道理人人皆知。 德軍在法軍防線的突破,對聯軍的打擊是可想而知,在進攻的最后,德軍的的一支部隊距離巴黎不到三十七公里! 在這種情況下,聯軍指揮部強硬的下達命令,華夏遠征軍與美國遠征軍必須支援法軍! “這是真急了?!?/br> 宋武放下電話,轉過頭,外邊炮聲轟鳴,樓少帥卻八風吹不動的靠在桌邊看電報。 電報很長,樓少帥看得也相當認真,宋武抬頭望天,又和坐在一旁的龍少帥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都知趣的沒在這時出聲打擾。 小別勝新婚?這詞不太恰當。 距離產生美?這話好像還是樓長風他媳婦說的。 那該怎么形容現在的狀況? 總之,當馬少帥頂著鋼盔,抓著一把沖鋒槍走進來時,宋少帥繼續望天,龍少帥正研究地面,樓少帥專心致志的讀電報。 “不是說洋鬼子下令了?” 馬少帥摘下鋼盔,長腿一邁,走到桌邊,擰開水壺咕咚咕咚灌進嘴里,“怎么沒動靜?” “不是?!彼挝涫疽馑タ醋x電報中的樓少帥,“國內來電報了?!?/br> 電報? 馬少帥愕然轉頭,十幾張紙的電報?這是南北又開打了還是洋人又在背后鼓搗事?他們現在都自身難保了吧? “不是,他媳婦發來的?!?/br> 馬少帥恍然大悟,沒等說話,樓少帥卻在此時抬頭,目光似電,不發一語,將手中的電報折好,收起,上衣口袋裝不下,就裝到襯衣口袋里。 看他此舉,其他三人同時無語。 就算他們好奇電報中寫了些什么,也用不著這么防備吧? 實際上,樓少帥并非“防備”,只是“習慣”使然。 “下令各部,固守陣地?!睒巧賻浾酒鹕?,“另派第五十師增援法軍?!?/br> “一個師?” “再加兩輛坦克,”樓少帥戴上鋼盔,“足夠了?!?/br> 德軍的進攻雖然猛烈,卻已經是強弩之末,繼續推進就有被聯軍攔腰截斷的風險。對方正收縮兵力,顯然在為下一波進攻做準備,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和德國人死掐。 宋武領會了樓逍的意思,轉頭對率兵增援的師長說道:“告訴弟兄們,這場仗不必太拼命?!?/br> 沒好處可撈,用不著和德國人拼命,就為給法國人擦屁股。 同時出發的還有一支美軍部隊,美國牛仔們學乖了,開始“緊跟”華夏兵哥們的步伐,在抵達法軍防線后,見德軍后撤,也沒腦袋發熱的往前沖,倒是讓華夏大兵們看得稀奇。 “這幫美國佬什么時候學聰明了?” 正如樓少帥所預料的那樣,德軍在攻破法軍防線之后,沒有再繼續進攻,而是重新調部署。不過,留給聯軍喘口氣的時間并不長。 六月九日,德軍的第四波進攻開始。 這一次,華夏遠征軍的壓力陡增,德軍的火炮,坦克,飛機,分散開的士兵沖鋒,讓華夏大兵真正見識到了歐洲一流陸軍到底是什么樣子。 從東線調回的部隊,補充了西線新兵的不足,在同他們作戰時,華夏大兵們時刻不敢掉以輕心,一個不留神,子彈就會招呼過來。 德軍發了狠,不只奪回了在1916年失去的大片防線,還企圖將亞眠和馬恩河的突出點集中起來,以進攻巴黎。 英軍,法軍和少量的比利時軍隊死守馬恩河,華夏遠征軍和美軍則被抽調大部防守亞眠。 成噸的炮彈砸落,大地仿佛都在顫動。 硝煙彌漫,坦克的內燃機聲,飛機的轟鳴聲,機槍聲交織成一片。 戰場上只有兩種人,活人和死人。 華夏的坦克和飛機出現在戰場上,這是在1917年的康布雷進攻之后,華夏坦克的第二次集體亮相,第二批的華夏飛機也運送到歐洲,聯合英法支援的六百架戰斗機,與德國飛行員在空中展開激烈的廝殺。 不斷有飛機在空中爆炸,燃燒,墜落。 地面上,坦克,裝甲車,碰撞在一起,高射機槍被放平,重機槍的噠噠聲不絕于耳,穿著不同軍裝的士兵,打光槍中的子彈,用刺刀和拳頭繼續戰斗。 戰場上不存在慈悲和憐憫,無論被殺死的是敵人還是朋友。 鮮血彌漫了整片土地,亞眠的防線卻一直沒有被突破。 這里,是一片死亡之地。 在戰斗最激烈時,旅長師長抓起沖鋒槍,樓少帥也出現在了前線,意外的,美國遠征軍總指揮潘興竟領先他一步,一名美軍師長正在向他報告戰況。 兩人見面,只是禮貌的互相致意,隨后各自專注于眼前的戰局。 華夏遠征軍和美國遠征軍共同防守亞眠,雙方的交流卻并不多,“獨立作戰”四個字,在這里得到了最徹底的貫徹實施。 只是在作戰過程中,美國大兵和華夏士兵倒是產生了一定的默契,就像一些美國大兵說的那樣:“忘記子彈會避開勇敢者這句蠢話,看看那些華夏人怎么做,這樣才能活得更久?!?/br> 德軍的進攻持續了五天,六月十三日,聯軍終于暫時擋住了德軍的攻勢,但卻失去了大片在1916年奪去的陣地。替代霞飛擔任聯軍總司令的福煦將軍,建議聯軍對德軍反攻,可惜,協約國首腦的意見卻一直沒有得到統一。 從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德軍和聯軍都沒有再發動大規模進攻,西線偶爾有槍聲響起,也只是部分陣地的小規模沖突。 第二批華夏遠征軍抵達歐洲,美國遠征軍的數量也增加到了三十萬,同時,裝有大量藥品的卡車開到了亞眠。 這次負責運送物資的不再是馬爾科夫,而是一身男裝的許二姐,烏黑的長發被編成了一條辮子,婀娜的身資讓前線的大兵們全都眼前一亮。 許二姐跳下卡車,將清單交給樓少帥,用華夏語說明了這批物資的重要性,其中大部分都是藥材。交給馬爾科夫,許二姐并不放心,至于身份是否暴露,也不再那么重要。 她和尼德在歐洲的任務已基本達成,尼德商行與華夏有聯系早不是秘密。 若沒有特殊渠道,尼德商行的貨源從何解釋?華夏罐頭和藥品在歐洲可是緊俏貨,大批量收購東方古董文物的行為也足夠引人注意。 歐戰進行到現在,能撈的好處基本已經到手,接下來的,就要放到戰后的巴黎和會上去“討論”了。 李謹言不久前給尼德發來電報,在最后一批古董裝船之后,他可以選擇留在歐洲,或是返回華夏。許二姐則要在十月前離開歐洲,前往俄國,在那里,有新的任務交給她。 在臨走之前,許二姐還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解決馬爾科夫的問題。 至今為止,馬爾科夫還沒有出賣華夏的跡象,為了以防萬一,李謹言還是下令歐洲的情報人員將他“請”回華夏,至于是先禮后兵還是先兵再兵,完全交由許二姐等人決定。 此舉,也是為了留馬爾科夫一命,他的身份暴露或是為錢出賣華夏,都只會給他帶來一個下場,送命。 一戰和二戰中的王牌間諜,雙面間諜或是多面間諜,有好下場的可沒幾個,遑論一個騙子出身的冒牌貨。其實,最簡單也最安全的辦法,就是讓馬爾科夫和大衛一同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李謹言考慮再三,卻沒有這么做。 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的一套準則,李謹言的準則,或許會被說成心慈手軟,但在沒有被觸及底線之前,他并不會輕易舉起屠刀。 當然,日本矬子絕對是例外。 許二姐的到來,讓不知內情的人產生了多種猜測,這個魅力十足的東方美女,到底是什么身份? 對于那些不懷好意的目光,尤其是幾個敢對著她吹口哨的美國大兵,許二姐的回答很直接,幾拳揍倒,再踹上兩腳,抽出鋒利的匕首,對著美國牛仔的脖子和腰部以下腿部以上的某個部位比劃了一下,勾起飽滿的紅唇,“姑奶奶昨天剛磨過刀,想試試有多利嗎?” 美國牛仔渾身僵硬,臉色發青,直到許二姐離開,半天都沒動一下。 物資送到后,華夏遠征軍中的炊事兵和醫務兵又忙了起來。 很快,華夏遠征軍的塹壕里就傳出了一陣陣的中藥味,隔壁的美國大兵看到那些黑乎乎的藥汁,直接退避三舍。 老天,華夏人在做什么?! 直到西班牙大流感在歐洲徹底爆發,美國牛仔們才會知道,這些黑乎乎的藥汁,是救命的良藥。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月中旬,德軍在西線展開第五次攻勢,也是戰爭結束前,德軍最后一次大規模主動進攻。 震天的炮火中,德軍士兵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沖鋒,聯軍構筑的防線幾乎要被德軍瘋狂的攻勢擊潰,但也只是幾乎。 持續了三天的戰斗,攻守雙方均損失慘重,在付出了十五個師的代價之后,德軍仍沒能攻破聯軍的防線。接連幾次大規模進攻,使德國軍力消耗殆盡,物資匱乏,前線的士兵只能靠黑面包和土豆充饑。 德國最高統帥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得不下令停止進攻,軍隊開始有計劃后撤,同時加固興登堡防線,在阿爾貢地區設置嚴密的防守,帶刺的鐵絲網,爆炸性和非爆炸性障礙物連成一片,重機槍被集中起來,很顯然,德國人已經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 七月十八日,協約國的首腦們終于艱難的達成了一致,聯軍的最高統帥福煦下令,在西線對德軍發起全面反攻。 “德軍已經衰弱,這是打敗他們的最佳時機!” “奪回失去的土地,將日耳曼人趕出去!” 法軍,英軍,比利時軍枕戈待旦,華夏遠征軍和美國遠征軍也接到了作戰命令,就連一向習慣打醬油的面條軍,也在不久前的皮亞韋河戰役取得勝利,信心倍增,計劃對奧匈帝國軍隊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