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
片刻,宋武笑了,“也是,打了一個開門紅,算是讓他們見識到了,接下來用不著那么急?!?/br> 龍少帥喝了口茶,沒說話,馬少帥則是向后一仰,“再不識趣,給老子玩下馬威那一套,掉頭揍他們去!” 幾名師長剛從外邊走來,聽到這句話,險些一個踉蹌。 年輕人,年輕氣盛啊……不過,年輕真好啊。 即便德軍大部分是新兵,在此次戰斗中,華夏軍隊的損失仍不小。戰死八百六十一人,傷者也達到兩千五百多。另有失蹤三百多人,不知道是被德軍俘虜,還是出了其他事情。打死打傷的德國人未做統計,抓獲戰俘一千八百余人,繳獲機槍三百一十挺,火炮五十八門,還有二十一輛馬克坦克。 從德國人手中繳獲英國坦克,也算是稀奇? 聯軍指揮部,此時才得到了最確切的戰況。 英軍曾在一天內攻下康布雷,但那時集中了三百多輛坦克,一千多門大炮,還有飛機。 華夏軍隊參與進攻的只有三十九輛坦克,五十輛裝甲車,二十架飛機,火炮也只有五百門,重炮幾乎沒發揮多少作用。即便只占據少數幾處突出陣地,戰果也相當可觀。 關于華夏軍隊的戰損……肯定死了很多,絕對比華夏人口中所說的更多,至少四到五倍,才符合戰場“常態”。 法軍和英軍都無法短時間內對康布雷增派援軍,訓練營中的美國大兵終于派上了用場。 在歐洲的美國大兵已經接近二十三萬,他們計劃在明年春季后發起進攻,華夏軍隊的舉動打亂了這一切。 “為了正義,為了播撒自由?!?/br> 美國牛仔們斗志昂揚的出發了,德國后方也在緊急調派軍隊。布爾什維克成功奪取政權,歐洲東線的戰火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可能不再燃起,德國又一次從東線抽調部隊補充西線。 “康布雷不能交給協約國!” 法國小鎮康布雷,就像1916年時的凡爾登一樣,吸引了交戰雙方的目光。 只不過,這次雙方的角色發生了轉換,主動發起進攻的變成協約國軍隊。一戰的整個進程,也將從這一刻開始變得不同。 12月30日,美軍抵達康布雷,同日,樓少帥收到了李謹言發來的電報。 隨同電報而來的,還有大量的軍需物資,都將通過瑞士的尼德商行送到華夏軍隊手中。身處法國的馬爾科夫,會想辦法讓這批物資更妥當也更快的送交到樓少帥手中。 顯然,李謹言對于歐洲佬和美國佬始終是不信任的,即便隔著大西洋,也無法阻擋他向前線運送物資的腳步。除了食物,更多的就是藥品。彈藥可以就地補充,食物和藥品,絕對是一樣也不能少! 與此同時,兩艘沒有懸掛旗幟,艦身上也沒有任何明顯標志的巡洋艦,正悄悄的“接近”菲律賓群島。寺內首相的“搶劫”計劃,即將正式開始。 第二百三十一章 民國九年,公歷1918年1日1日 華夏聯合政府大總統樓盛豐,在廣播中發表了祝新年講話。 此前,政府雖然對德宣戰,并派軍隊遠赴歐洲大陸作戰,但國內并非全部是贊同的聲音。 “之前不宣戰,一幫學生上街鬧,現在動真刀真槍了,又一幫人鬧,就不嫌煩?” 不能怪樓大總統抱怨,在樓少帥領兵出征之后,報紙上便開始出現反戰言論,認為華夏軍隊出征歐洲沒有意義,只是因一時之氣,當此時,華夏的首要之事,乃發展民族經濟,振興國力,而非對外炫耀武力。 “樓氏當政,武夫執國,真乃國家之幸?” 這樣的聲音并非沒有市場,只是一直沒有占據主流,更多的,還是青年學生和文人發出的聲音。之前“反對”樓大總統的部分人,也因為華夏遠征軍在歐洲首戰獲勝轉變了口風,開始和這些繼續“挑刺”的人打口水仗。這一點,倒是連樓大總統本人都沒有預料到, “這個,還有這個,”樓大總統翻著京城的一份報紙,指著上面的兩篇文章,“這兩個人之前不是還罵老子獨裁,罔顧民意?怎么現在卻替老子說話?民選總統,以民之利為先?嘿!” 樓大總統翻閱了幾份報紙,上面的情況都差不多,有不贊同政府派兵的,也有直斥這些言論“賣國”的,總之五花八門,只要有一支筆,這些人就能寫出個花來。 “這樣也好?!狈畔聢蠹?,樓大總統舒了口氣,“眾口一詞,我倒是該鬧心了?!?/br> 樓夫人恰好在一幫讀樓二少從關北寫來的信,內容不多,寫得卻極認真。將他在關北的日常逐條列舉,重點寫了在學堂里的情形,看得樓夫人不自覺露出笑容。 這樣的信,從樓二少上學之后就沒斷過,主要是李謹言的主意,每隔兩天一封,普通郵寄太慢,反正他們家有錢,不在乎這點人力物力,直接派專人送上京,倒是“開辟”了另一條和京城聯系的通道。 樓夫人將樓二少寫來的每封信都收好,歸攏到盒子里,珍而重之的放起來。 “大總統,睿兒在信中說,這次學堂考試他得了第一?!睒欠蛉颂痤^,笑道:“學堂里還給了獎勵?!?/br> “老子的兒子,當然要爭先!”樓大總統也不看報紙了,干脆和樓夫人一起看信,“要是擱在前朝,怎么也是個案首狀元之才?!?/br> “大總統,這能一樣嗎?” “怎么不一樣?都是讀書人?!鳖D了頓,“在外人眼里,我樓盛豐倒是個莽夫?!?/br> “大總統還是在意報紙上的話?” “也算不上,不過是一群……”樓大總統的聲音漸低,最后幾個字只在嘴里轉了一圈,樓夫人并沒聽清。 “不過是什么?” “沒什么,不提那些鬧心玩意?!?/br> 樓大總統不愿意談,樓夫人也不再問,撿著樓二少信中有趣的事又說了幾件,又道有新電影上映,她和司馬夫人約好一起去看。 “報紙上講得稀奇,說都不是真人?!?/br> “不是真人?皮影戲?” “也不是,看過的都說是畫一樣的,會動,神話里的故事,還挺有意思的?!?/br> 樓夫人話中說的,是關北電影公司耗費了幾個月時間,制作出的一部動畫短片。光是參與繪圖工作的,就不下三十人,加上其他制作人員,電影公司經理曾笑言,拍這一部動畫影片的精力和資金,夠拍兩部“真人”電影了。 不過影片上映后,反響卻相當不錯。 取材自古典神話中的故事,不只孩子喜歡,許多大人也看得稀奇。 李謹言特地帶樓二少到電影院中去看了一場,即便投資大,耗費的人力多,時間長,這樣的動畫片也必須做下去。一旦找準關鍵,形成產業規模,回報也將極大。 “睿兒喜歡這樣的電影?” “恩,喜歡?!睒嵌僭诶钪斞缘拿媲昂芟矚g笑,越來越像樓少帥的小臉,總是會讓李三少想起樓少帥,還有他難得幾次露出的笑容,隨即搖頭,想什么吶! “言哥讓他們多拍這樣的電影,好不好?” “好!” 李三少覺得,或許該鼓勵鄒小先生的實驗室繼續電視機的研究。歐美國家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就有了量產電視機,距離現在也不過十年左右。華夏連一戰都出兵了,電視機提前幾年問世,也沒差什么吧? 就算沒有太多的娛樂節目,放幾部動畫片,或是播放新聞節目,也是好的。 “言哥?” 李謹言走神的時候,影片已經結束,樓二少安靜的坐了一會,不見李謹言回神,只得叫了他一聲。 “言哥在想事情?!?/br> 牽起樓二少的手,走出影院時,李謹言用簡單語言向他解釋了電視機的一些概念,樓二少聽得認真,李謹言相信他能聽懂。不過,樓二少聽懂后得出的結論,卻讓李謹言瞠目。 “言哥又要辦新工廠了嗎?”樓二少很認真,“和廣播公司一樣嗎?” “……”孩子太聰明,真是件好事? 回到大帥府,樓二少被送回房間休息,啞叔給李謹言帶來一份新情報,是司徒茂發來的,知曉內容后,李謹言半天沒說話。 日本人真去菲律賓搶劫了?還收獲頗豐?并且計劃將這份搶劫事業繼續下去,發揚光大? 果然日本矬子在想什么,腦回路正常的人永遠猜不透。 但這倒是給李謹言提了個醒,日本矬子從菲律賓嘗到了甜頭,難保他們不會再打華夏的主意,不占土地,只搶一把就跑,從百年前,矬子們就擅長這樣的勾當。 要收拾日本矬子,不一定要“親自”動手……李謹言眼珠子一轉,很顯然,又想到了某種坑人利己的主意。 兩天后,在歐洲西線的樓少帥和京城的樓大總統都收到了李謹言的電報,樓大總統看過電報,一字沒動的轉發給了南六省的宋舟,樓少帥則直接把電報遞給坐在一旁看地圖的宋武。 “給我?” “恩?!?/br> 宋武摸不著頭腦,只得接過來,看過之后,神色變了。 “破軍以為如何?” 以為如何?宋武放下電報,該說他這個表弟“不拘一格”,還是“異想天開”? 華夏潛艇偽裝之后去襲擊美國商船,再嫁禍給日本? 可行性不是沒有,但難度是不是大了點?再者說,他臨走之前,大連造船廠和江南造船廠一共才造出三艘潛艇,還沒下水試航,就要承擔這么“艱巨”的任務? “長風以為可行?” “恩?!?/br> “有難度啊?!?/br> “兩位打什么啞謎?” 馬少帥正走進來,聽到這番似是而非的話,直皺眉頭。 樓逍和宋武不約而同的將電報一事隱瞞下來,不是信不過馬少帥,但茲事體大,一旦泄露,會惹上不小的麻煩,那幫美國人可就在他們”隔壁“。 朝樓逍使了個眼色,宋武對馬少帥打了個哈哈,恰好這時季副官來報,一個叫馬爾科夫的洋人帶來一批物資,說是要交給樓少帥,卻被那邊的美國人給攔住了。 “怎么回事?” 幾人也顧不得其他,快步走出了房間,穿過拓寬的交通壕,就能看到十五輛卡車排成的長龍。 一隊華夏兵哥和十幾個美國大兵正在卡車邊對峙,見到樓少帥一行人,卡車的車門立刻打開,從車上跳下一個留著兩撇胡子的年輕男人。 “馬爾科夫?” “是的,尊敬的樓,總算見到你了?!瘪R爾科夫的樣子有些狼狽,衣服像是幾天沒換過。將這批物資運送到康布雷,還要保證一車物資不失,絕不是件容易事。無論敵軍還是友軍,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將物資截留。但馬爾科夫還是做到了,騙子和間諜的雙重身份,加上在歐洲結成的關系網,幫了大忙。 “樓,這些都是李交代的?!瘪R爾科夫不在乎自己的話被美國人聽到,他如今的身份,是個為了錢能將靈魂出賣給撒旦的家伙,為了錢替華夏人“服務”,也算不上什么。 說話間,一張清單交到了樓少帥手上。 “食品,藥品,還有毯子,上帝,那種叫睡袋的東西,我都想要一條?!瘪R爾科夫說得有些夸張,但在他具體了解到這十五輛卡車都裝了些什么時,的確很想卷著貨物跑路。若非知道這樣做的后果相當嚴重,及時懸崖勒馬,此刻的歐洲,早就沒有馬爾科夫這個人了。 許二姐的刀,可是一直都磨得很利。 樓少帥接收物資時,對面的美國大兵并沒多少收斂,顯然不將這個年輕的華夏將軍放在眼里。 在他們的觀念中,白種人才是最優秀的,有色人種都是下等人! “中尉?!睒巧賻浘従徧痤^,雙眸冷似寒冰,“你是軍人?” 或許是這十幾個美國大兵當真倒霉,這一幕,恰好落在到康布雷巡視的約翰潘興眼中。潘興將軍對美軍在康布雷的“表現”十分重視。不只因為美軍首次走上歐洲前線,還因為華夏軍隊之前的戰斗。 同樣是遠征軍,美國軍人,不應該遜色于華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