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
“如今的華夏政府不同以往,我們在歐洲的士兵也需要華夏的藥品?!敝鞝柕湎破鸬痛沟难燮?,“在歐洲的戰局沒有明朗之前,我們最好不要同華夏起太大的沖突?!?/br> 還有一點,云南是法國的勢力范圍,英國的傳統勢力范圍在長江流域和沿海。英國和法國的確是同盟卻也是競爭者,法國在華夏損失多大的利益和英國有什么關系?英國遠征軍在歐洲的死傷已經引起國民很大的不滿,白廳發來的電報朱爾典深領其意。既然大不列顛不希望同華夏在這個時候起沖突,犧牲一些法國人的利益又能如何? 況且沒有了云南,不是還有密支那? 康德沉默了,的確,磺胺對英國和法國來說都很重要。 如今喬樂山實驗室對磺胺藥物的研發領先歐洲一大步,包括針劑,片劑,藥膏,不同種類的藥品接連問世,這讓李謹言大賺了一筆。不過這并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德國的磺胺研究已經取得成效,英法雖然手頭沒有資料,但他們總會有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 李謹言明白這點,所以,隨著歷史的腳步跨入1915年,他對歐洲出售藥品的價格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黑嗎?的確黑。但為了戰場上的士兵,哪怕價格再高,歐洲人也得硬著頭皮買,捏著鼻子付錢。 在收取貨款時,李謹言要求全部用英鎊和黃金付款。收到的黃金被儲存起來,英鎊轉手又花出去,很快就為他從美國換來大批的機械,鋼材和石油。原料制成的產品,繼續賣到歐洲大把賺錢。 隨著出口訂單的不斷增加,關北的工業區規模越來越大,產能和產量不斷擴大,人們不愁沒活干,相對的地價開始上漲,物價也略有上浮。饒是如此,開廠的商人仍絡繹不絕。 關北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北六省經濟的繁榮,周邊的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不少人到北六省來取經,山西督帥閻淮玉還親自來了一趟關北,他的目的不是民用工廠,而是兵工廠。 山西鞏縣兵工廠在后世十分有名,歷史上是由袁大頭主持創建的,換了個時空,歷史轉了個彎,該出現的還是會出現。樓逍答應了閻淮玉的請求,不過也提出條件,兵工廠建成后他要三成的股份。 “沒問題!” 閻淮玉答應得很干脆,只要兵工廠能辦起來,一切都好說。 李謹言看著樓逍和閻淮玉簽訂的合同,蹙了下眉頭。一個軍閥幫另一個軍閥開兵工廠,難道樓少帥不擔心閻淮玉做大? “不用擔心?!睒清心眠^李謹言手中的合同,直接拉開抽屜放了進去,“這三成是父親要的?!?/br> “大總統?”李謹言眼珠子轉了轉,“閻督帥知道嗎?” “知道?!睒巧賻浄_桌上的一份文件,“即便我不開口,這三成股份他也會主動給的?!?/br> 李謹言想破腦殼,還是想不太明白閻淮玉和樓大總統到底在打什么機鋒。不過有一點李謹言卻可以肯定,閻淮玉此舉,八成的可能是為了向樓大總統徹底“投誠”。兵工廠辦在山西,樓家卻占了三成股份,這其中意味著什么,明眼人都能猜到一二。 一月下旬,北方兵工廠廠長杜維嚴親自帶人去了一趟鞏縣,回來后不久,一批工程師就啟程出發前往山西,其中還有孟濤。 鞍山本溪重工業區二期工程接近尾聲,孟波抽不出時間,只能讓孟濤一個人去山西。 山西督帥閻淮玉比起一個武人更像是個政客。從清末到民初,從南北對峙到建立聯合政府,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他都能廣結善緣。 不得罪人,是閻淮玉為人處世最大的特點。 眼光獨到,也是世人對他的評價。 對于他和樓家合辦兵工廠,有些人費解,這不是主動把樓家的勢力引進山西?有些人卻若有所思,聯想起儼然成了樓家“打手”,卻獲得了巨大利益的三馬,不由得就是心頭一動。 山西地處河北與陜西之間,又和北六省接壤,誰都不是善茬,閻淮玉手下的軍隊還不到樓逍的零頭,為了利益也為了自保,他才向樓家遞交了這份“投名狀”。 他算是看明白了,如今華夏再沒誰是樓家的對手,南方的宋舟也不行,更不用說他的兒子宋武。 與其等到樓家削藩,不如他主動交出一部分權力。 樓盛豐,樓逍,至于樓家那個小兒子,有這樣的父兄,長成后也不會是個簡單人物。 有他這份投名狀,只要樓家不倒,閻家下屬三代,只要不犯大錯都必定富貴無虞。至于三代之后,到那時他早就閉眼了,也輪不到他來cao心。 閻淮玉的想法有些“另類”,結合實際,卻又合情合理。他最壞的打算,就是和韓庵山一樣做個掛名督帥,不過樓盛豐和樓逍做事都不會做絕,在多年后想起今天的決定,閻淮玉都不免得意的對兒孫一笑,“老子當年英明吧?” 進入1915年,同盟國和協約國都在醞釀新的攻勢。炮聲,最先在海上響起。 一月二十四日,英國艦隊與德國艦隊在北海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斗,貝蒂海軍中將指揮的英國艦隊成功伏擊德國艦隊,卻因為指揮的混亂和德國人意外的好運,讓英國人的殲滅計劃成為泡影。 戰后,貝蒂中將因沒有擊沉全部德國戰艦而遺憾,并且惱火:“每個人都以為那是一場大勝利,實際上卻是一場慘??!” 發生在北海的這次戰斗,也成為了日德蘭海戰的前奏。 華夏遠赴歐洲的軍事觀察團如實將在歐洲目睹的戰況發回國內,陸上的戰斗十分詳實,包括對戰雙方的塹壕構造,火力配置,各種戰術,包括彼此挖掘隧道,埋設炸藥的的細節都沒有遺漏。 海上的戰斗只能通過報紙和其他消息渠道,不過觀察團的所有成員都不約而同的認為,英國皇家艦隊的確無愧于海上霸主的稱號。英國人確信,只要保證海上的絕對力量就能捍衛本土的安全,這也影響到了觀察團中的一部分人。 “海上霸主嗎?”李謹言靠在桌旁,“少帥,你也覺得是這樣嗎?” “不,”樓逍放下拉過李謹言的手,“不夠?!?/br> 事實上,隨同軍事觀察團電報而來的,還有從倫敦發來的消息,就在本月中旬,一艘德國的齊柏林飛艇突然飛抵倫敦上空,從飛艇上散發下大量的傳單。 如果飛艇上散落的不是傳單而是炸彈,后果又將如何? 李謹言認為自己都能想到的問題,樓少帥不可能想不到,在看過飛機的投彈實驗之后,這種觀念會更加的清晰。 目前華夏二型飛機的投彈技術比起一型大有改進,只是攜帶的炸彈數量依舊有限,一些技術人員轉而開始研究在飛機上架設機槍的課題,之前大連的戰斗給了他們不少啟發。 雖然成品還沒出廠,但從廠里陸續傳出的消息看,成果還是值得期待的。 至少,再坑爹也坑爹不過從機翼往下抖炸彈。 二月初,北方兵工廠傳出了好消息,情報人員從美國請回來的幾名華裔研發人員,成功發明了高射機槍和一種類似于后世沖鋒槍的改進型連發武器。 高射機槍的威力驚人,在試驗場試射的時候大大震驚了眾人一把。 沖鋒槍的試射結果卻差強人意,加上二十發彈匣,也只有不到八斤的重量的確是遠遠低于目前任何一種輕機槍,每分鐘近四百發的射速也讓人驚嘆,但有一點,這種槍射程不到兩百米,超過兩百米,子彈幾乎呈現天女散花的姿態,不說全都往天上飛,也很難準確擊中目標。 在野戰中,這種槍幾乎是雞肋。 在近戰中,卻是不折不扣的大殺器。 至于樓少帥是否會大量為軍隊配備這兩種新研發出的武器,不是李謹言該關心的,他只是依照之前的承諾,給了兩名研發人員一筆不菲的獎金,又和他們簽訂一份新的工作合同,就坐車返回了大帥府。 途中路過關北劇院,李謹言發現大門前立著一塊一人多高的牌子,寫著今日劇院上演的曲目,還在醒目位置寫著電影《移民》即將上映的消息。 二月八日上映? 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二月,也有半年的時間了,這期間李謹言一直在忙,很少關注這部電影的事情,冷不丁看到倒是起了興趣。 坐在他身旁的樓逍側過頭,“想看?” “???” 沒等李謹言搖頭,樓少帥已經讓司機停車,推開車門拉著他下了車。 售票處排著長隊,自從關北劇院開業,生意就一直不錯,請來京城和天津的幾位名角,又開了相聲和評書專場,這種大排長龍的情形幾乎成了關北一景, 劇院經理聽說樓少帥和李三少蒞臨,親自迎了出來,今天二夫人不在,兩人就被安排在二夫人常坐的雅座。 “今兒正趕上譚大家的空城計,京城的丹桂園來請了譚大家幾次,我這硬著頭皮又厚著臉皮才把譚大家給留下?!?/br> 劇院經理是天津人,說話風趣,也極有眼色,等送上了茶水果盤,就退出了雅間。 李謹言拿起一塊點心咬了一口,“少帥喜歡聽戲嗎?” “尚可?!?/br> “哦?!?/br> 說話間,戲臺開場,李謹言不說話了,專心吃點心,一塊吃完又拿起一塊。正巧他有些餓了,這些糕點大多是咸味的,可以拿來墊墊肚子。 一旁的樓少帥身板筆直的端坐,從空城計開場,手邊的茶就再沒動過。偶爾還會隨著戲臺上的抑揚頓挫打幾下拍子。 李謹言吃完了點心,擦擦嘴,臺上的戲正到高潮,臺下轟然叫好。 李三少想了想,還是開口道:“少帥,想叫好就叫吧,別憋著?!?/br> 樓少帥:“……”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月八日,關北電影公司第一部影片《移民》首映。 李謹言和二夫人坐在二樓,看著樓下場中坐滿的人群,二夫人開口道:“言兒,你說會不會有人認出枝兒來?” “娘,你放心?!?/br> 場內的燈光忽暗,李謹言在電影開始之前,側過頭對二夫人說道:“一切有我?!?/br> 枝兒能邁出這一步不容易,于公于私,李謹言都會護著她。他不會篤定的說一定沒有人知曉枝兒以前的過往,但他肯定,憑借他現在的能力和手腕,護住她還是綽綽有余。 他在這個世界醒來,二夫人和枝兒都是他的家人,沒人能傷害他的家人。 誰也不行! 寬大的屏幕亮了起來,讓李謹言驚訝的是,這部電影竟然是有聲的! 雖然效果還不是太好,聲音有些失真,但配合屏幕上的臺詞,卻比只有音樂和畫面的電影要好得多。 二夫人也很驚訝,她和其他人的反應一樣,下意識去找為電影配音的人,可惜連個人影都沒看到。難不成躲在幕布后邊? “娘,別找了,這是有聲電影,沒人在現場配音的?!?/br> 李謹言想起自己曾讓在美國的情報人員去購買有聲電影專利的事,沒成想他們真的辦成了??磥碛新曤娪暗拇_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發明出來,不過要取代無聲電影,至少還需要十到二十年時間。 “有聲電影?” “恩?!?/br> 李謹言點頭,影片中響起樂聲,母子倆都不再說話。 這是一部講述華夏普通農民家庭生活的電影。 電影的開場就是豐收的景象,在田地里揮汗如雨的人們,田邊的土狗,空中的麻雀,送到田間的飯菜,挎著籃子撿拾麥粒的孩子,都讓觀看電影的人不由得會心一笑。枝兒扮演農家的姑娘,跟隨父母下地種田,照顧弟妹,一條烏油油的大辮子垂在身后,樸實無華,臉上的笑容帶著對未來無盡的希望。 突然畫面一轉,農田沒有了,豐收的景象也沒有了,枝兒和父母弟妹互相攙扶著走在逃荒的路上。 愕然之后,觀看的人才明白,原來之前的那一幕竟然只是這個姑娘的回憶,抑或是一種幻想和期望。 天災人禍總是不期而至,為了活下去,這些人只能背井離鄉。 可是,災難還是不肯放過他們,枝兒的父親倒在路旁,再也沒有醒來,然后是年幼的meimei……當人販子出現時,所有人似乎都預知到了這個姑娘的命運…… 枝兒被帶走了,只換來半袋高粱。 枝兒的母親,年長的弟妹,看著她和另外幾個姑娘一同被帶走,再也沒回頭。他們的臉上都沒有淚水,卻能讓人清楚的感受到那股無法說出口的愧疚與悲傷。 沒有其他的路,除此之外,他們無路可走。 二夫人的眼眶已經發紅,尤其是在枝兒的母親用嘶啞的嗓音告訴她余下的幾個孩子,“記住,你們的命,是你們大姐用她后半輩子換來的!” 逃荒的路仍在繼續,枝兒沒有再出現,枝兒的母親和弟妹隨著逃荒的人群一路向北,在沿途路人的口中,他們聽到的一個地名,關北。 看到這里,李謹言已經能猜到接下來的電影內容會是什么,電影的編劇的確不簡單,導演和其他主創人員也費了心思,但是,整部電影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那個被人販子帶走再也沒回頭的姑娘。 在看到那個畫面時,他的心口發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