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金知蟬回來了3
李陵站出來,毫不掩飾地進諫道:“陛下,末將認為,霍侍中就是最適合的人選,至于李廣利將軍,還是算了吧!他去的話,不是解決矛盾,而是去激化矛盾的,若是陛下您執意要派他去的話,必然會引起不必要的沖突?!?/br> 李陵都敢站出來了,殿中其他諸將也紛紛站出來,表示贊同李陵的意見。 李廣利的臉立刻就被氣成了豬肝色,由此,他也把李陵也給恨上了,即便是李陵這次出頭是出于公心。 “夠了,朕說過的話,什么時候變更過?;魫矍?,你速去速回吧!”見下面變得亂糟糟的,漢武帝就是一陣心煩,他怒喝了一句,扭頭吩咐道。 這番話,別人聽了不要就,可劉屈氂和李廣利的臉都臊的通紅。 因為,最先站出來反對漢武帝的人,就是他們兩個。那個時候,漢武帝已經確定由霍光去執行抓捕金知蟬的任務,他們卻主動站出來找事。 在這件事情上已經無法再找金知蟬的麻煩了,可兩人依然不死心。劉屈氂和李廣利對視了一樣,劉屈氂不顧面皮,又站了出來,稟報道:“陛下,有一件事,微臣也是剛剛得知,所以,之前微臣還未來得及向您稟報,事情是這樣的: 據報,太子在長安城中起兵的時候,曾經派兵想要到修成君府和蓋侯府,將修成君以及蓋侯一家人都劫掠在手,以他們作為人質??墒?,沒有想到,太子派去的人,居然全都撲了一個空。無論是修成君府,還是蓋侯府,全都在府中找不到他們的主人了?!?/br> 大殿中的諸位大臣一聽劉屈氂上報的這件事,心中俱是一驚,他們都在心里面暗自嘀咕,這話不敢深究、也不敢多想??!一旦深究和多想起來的話,豈不是就是在說,金知蟬早就已經提前預料到今日的局面,提前幾步就把她留在長安城里的家人全都保護了起來了嗎? “劉屈氂,你此話當真嗎?還有,你現在知道這兩家人的去向了嗎?”漢武帝聞聽這話,嚯的一聲,又突然站了起來,極怒地大聲問道。 殿中的大臣們算是看出來了,漢武帝的樣子,十成十是打算深究此事了。 “啟稟陛下,當時,奉太子致命帶隊去兩家搜捕蓋侯和修成君兩家人的門都還活著,陛下若是不信的話,大可以派人再去審問便是。還有,微臣至今也未曾查到那兩家人的去向?!眲⑶鼩渔偠ㄗ匀舻鼗卮鸬?。 漢武帝聞言,點了點頭,沖著身旁的春陀一使眼色,春陀會意,便準備派人查證此事。 “陛下,這件事,您不必派人查了。微臣料定,微臣的母親和蓋侯兩家人必然還在長安城中,而且,他們到現在還未露面,想必都還是未曾得到戰亂已經平息的消息,現在肯定還在家中躲避戰亂呢?”就在這個時候,金日磾也站了出來,躬身稟報道。 金日磾的親生母親閼氏早就已經病逝了,金知蟬認了他做弟弟,故此,他現在說的母親指的就是修成君。 “什么,這不可能!陛下,金日磾是金知蟬的弟弟,故此,他才會想要為金知蟬開脫。微臣得到這個消息之后,已經親自派人到兩家的府邸中查探過,并未發現了兩家人任何的蹤跡??!就連他們留在府中的下人也不知道他們的主人跑到哪里去了?!眲⑶鼩勇勓?,立刻站出來,用手指著金日磾,大聲駁斥道。 一旁的桑弘羊先開始也不相信金日磾的話,可是,他看到金日磾半低著頭,雙眼和臉上都極為平靜地看著劉屈氂,絲毫沒有任何害怕的樣子,他的腦子里突然靈光一下,想起了一件事。 ‘嗤’,他這次是終于忍不住,笑出來聲,心說,看來,這一次,劉屈氂是要栽一個大跟頭了,這個蠢貨,為了對付金知蟬,卻不知道,他一不心,居然自己跳進了自己挖好的陷阱之中了。 也許是桑弘羊笑得聲音有些大,也許是殿中突然變得安靜下來,殿中人全都聽到了桑弘羊的笑聲了。 看到周圍的人都在看自己,桑弘羊也終于意識到,他剛才有些得意忘形了,居然敢在這個時候,笑出聲,便連忙出列,跪在漢武帝的面前請罪道:“陛下,微臣剛才君前失儀,還請陛下您重重懲處微臣?!?/br> 桑弘羊很聰明,面對漢武帝的時候,既然犯了錯,就要趕緊態度極為認真地先認錯,極力狡辯,那絕對是找死的行為。 “你方才笑什么?”桑弘羊居然敢在這個時候笑場,這讓漢武帝聽到了,他剛才是真的非常生氣,不過,當他見到桑弘羊主動認錯,心中的怒氣暫時被壓了下去,若是桑弘羊不給他一個好的理由的話,這一次,漢武帝還真得就打算好好懲處一下這個在自己朝中從未被降過職,貶過官的親信大臣。 “請陛下恕罪,微臣方才聽了丞相和金侍中的話,不由得想起了一件往事。當初,竇太主派她府中的宮尉抓捕大將軍,結果到了修成君在東平里的老宅之后,就把人給追丟了。當時,也是有人舉報,說是見到有與大將軍體貌相同的人進入了金府。 當時,那個宮尉不但把金府老宅掘地三尺,還把整個東平里的大宅院全都挖了一遍,可結果,到最后,他依然未能在東平里找到大將軍的影子。結果那個宮尉走后,大將軍卻真的就從金府里出來了。至今,都沒有人能夠從金府的老宅子里探尋到當年大將軍成功躲藏起來的秘密。 現在微臣想來,丞相剛剛所提到的事情,與當年發生在東平里的事件何其相似??!”桑弘羊板著臉,平視著前方,解釋道。 狡兔三窟! 當年,發生在金府老宅的這樁趣事,雖然直到現在也依然還是個未解之迷,但是,這件事本身卻也給了很多人以提示。很多官員都會在自己的家中布置很多用來逃生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