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霍去病畢業1
元朔六年正月,兵學歷史上,終于有第一個學員可以畢業了。 他,就是十七歲的霍去病。 原本,在元朔五年的時候,霍去病有機會隨著他的舅舅衛青一起出征的,可是,元朔五年,一場突然襲來的大旱將劉徹出兵打算生生拖了一年。 在與匈奴人交戰,還是抗旱這個問題上,劉徹糾結了很久,最后,還是金知蟬親自修書一封,勸服了這位原本很固執的皇帝陛下。 金知蟬在心中直言,這個時候出兵,既不得天時,也不得民心。 民心的問題先拋在一邊,說說天時。 這一年,大漢境內北方地區在開春的時候,就一直一滴雨都沒有下過,老實說,這一年大旱的征兆來得有些晚了。去年冬天的雪下得就一點都不小。 既然這次大旱將要波及到如此廣的范圍之內,那么,匈奴人那里就不會遭遇到旱災嗎? 一旦匈奴人那里也是同樣的情況,劉徹再貿然派衛青出戰的話,不是去殺敵的,而是去給敵人找一個拼命的目標而已。 相比于有城池居住,有糧倉可以囤積糧食,匈奴人的民生經濟更容易受到天災的影響。每一年,草原上要經歷旱災,風災,更可怕的是冬天的大雪災。 匈奴人之所以選擇游牧生活,其中一個原因他們天然就懂得不能過度放牧,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利用北方數量龐大的牧場來抵消掉局部天氣變化而帶來的不利影響。 可即便如此,當災難真正來臨時,匈奴人當中還是有一些族人和牛羊群會遭遇不測,或凍或餓死在風雪里。 當然,匈奴人一向視老人為累贅,碰到這樣的情況,首先被遺棄的就是各部族中年老的普通牧民。 如果塞外的匈奴人也遭遇到旱災的話,這個時候漢武帝再派衛青率軍出塞的話,單于一只鞋肯定會利用這個機會,用各部落中多余的人口當作炮灰,這種情況下,大漢軍與其交戰的話,得不償失。何況,就算是衛青這次運氣還很好,躲過了單于大軍,也無法再想之前那樣,從匈奴人那里獲得大批的擄獲。 那個時候的情況是,匈奴人自己因為遭災都不夠吃的,那里還有多余的東西讓衛青和漢朝大軍去搶奪呢? 看完這封上書之后,劉徹不放心,他親自就此事問過了精通匈奴食物的張騫。結果,從其口中得到的答案同上書中的是一致的。 這才最終打消了劉徹的念頭。 在古代抗旱救災,方法無非就是兩種,緊急修渠,將河水引入渠中,或者就地打井。不過,若是碰見影響范圍大,干旱時間長的旱災,第一種方法并不可取,而第二種方法費時費力還費錢,效率也會極差。 古代的探井師在尋井的時候,也不能夠確定,他就能夠從自己選定的地點百分之百打出水來,一方面要靠經驗,而另外一方面要靠此人的運氣。 而旱災中,尤其是以春天才能看出苗頭的旱災最難防范,也最難救。 面對這樣的情況,金知蟬所想到的方法,也是唯一能夠保障糧食收入的方法就是‘丟車保帥’——將河邊或者各家各戶有水井的田地里的莊稼保留下來,其余離水源比較遠的莊稼地這全部放棄,離水源近的話,就比較節省人力,也可以將家中的肥料集中供應保留下來的這些土地上。 當然,金知蟬不會任由那些被主動放棄地青苗白白枯死在地里面,她命人將這些青苗現在就收割回來,用其來喂羊或者豬。 反正,金府余留下的田地里就是這么處理的。 而在長安城周邊,真正肯聽從金知蟬,用這種方法挽救自家莊稼的農戶,也就只有金府當初那些佃戶和以往那些在城中養雞鴨的養殖戶們這兩類人。 長安城周邊的百姓都剛剛分得土地不到兩年,欠蓋侯王須耳的錢也大多數沒有還完,雖然,因為旱災的影響,王須耳已經減免了今年百姓們應付的利息,可華夏老百姓們一向都希望能夠盡快把身上的債還完,因此,很多百姓依然在看天,不肯聽從將金知蟬的這種做法。 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老天爺從來都是無情的,都只會眷顧那些不信天的人,現實就是這么的諷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不肯放棄哪怕一分地糧食的百姓們費盡了氣力,卻還是沒有能夠保住他們自己家中田地里的莊稼。 與此相反,凡是聽從金知蟬的吩咐,主動提前放棄的百姓,雖然也在這場大旱災中蒙受了一定的損失,但是,在夏收的時候,他們賴好還是收獲了十幾畝的糧食。這些百姓們的土地雖然較多,可是,他們更信任金知蟬的判斷和方法。在這個時代,又有誰看到金知蟬在農業方面出過任何差錯嗎? 雖然這么說自戀了點,可金知蟬也的確是做到了這一點。 長安城是這個樣子,可整個關中地區,大部分遭災的地方也大致如此。唯獨只有新豐縣是個例外,雖然新任的縣令是個平庸之輩,可他唯一的好處就不是不擾民。新豐縣其他各鄉現在全都看著東平里如何在旱災中應對。 金知蟬的方法一公布,東平里自然是照做,那么,新豐縣的其他各鄉也自然是依葫蘆畫瓢,照做。對此,新豐縣令也不聞不問。 有得時候,事情就是這么怪,明明碌碌無為的官員卻是百姓眼中的好官,也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華夏的老百姓太容易伺候了。 元朔五年的大旱災影響還是挺大的,為此,劉徹聽從了金知蟬的建議,再次將南軍士兵進行了一次沙汰,將其中年老有傷的全都強制退伍,不過,這個時候并不能立刻放他們離開,而是讓這些退伍士兵當一陣子勞動工人。 趁著大旱災,劉徹讓鄭當時帶人重修鄭國渠。以緩解關中地區田地對水源的饑渴程度。要知道,不僅僅只是種糧食要用水,就連飼養牲畜也是要用到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