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第二堂課2
劉徹,還有在場的將軍都明白,大漢的騎兵和匈奴的騎兵相比有很多的弱勢。 第一,戰馬。 雖然衛青在上一戰中為大漢擄獲回了十余萬匹戰馬,可漢軍即便是配備了匈奴馬,在塞外也追趕不上匈奴人的騎兵。 除了金知蟬所說的,漢軍士兵比匈奴騎兵體重要重這個因素之外,漢軍騎兵都屬于三把刀,能騎馬的就被當作騎兵,這樣的騎兵與那些在馬背上生活的匈奴人能比較嗎? 第二,射術。 馬上射箭和步戰射箭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功夫。在馬上騎射,匈奴人根本就不會給你留下瞄準的時間。像李廣那樣度不中不輕發的射擊方法,只適合于防御戰,而不是野戰。尤其是在塞外,漢軍人生地不熟,而匈奴人的騎兵在塞外卻是如魚得水一般。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塞外的每一片草原都是匈奴人的主場。 第三,機動力。 塞外的匈奴人與河套地區的匈奴人不同,他們是能戰則戰,不能戰則跑。匈奴人只建立臨時大帳,而不建立城市,居無定所,這就讓漢軍每次出兵無的放矢。 當然,所謂的居無定所,說的只是中小部落,像是單于庭、左賢王的王庭,在特定的季節都是固定的。 而漢軍要么只能被動的防御邊郡城池或者正在修建中的長城,要么,像前幾次那樣,由劉徹發布命令,將領們率軍出塞,在塞外像個賭徒一樣,四下里尋覓可戰之機。 運氣好的,像衛青和公孫賀一樣,沒有遇到匈奴的大軍,橫掃一些小部落回來交差。 而運氣不好的,就像李廣和公孫敖一樣,一出塞就遇到了匈奴人的大軍,老實說,他們能夠活著回來,就已經算是福大命大了。 大教室中,見沒有人再站起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嗤……!”金知蟬嗤笑了一聲,大罵道:“霍去病,還有你們這些蠢貨,我大漢最大的優勢,你們都沒有想到。大漢朝最大的優勢,不正是人多嗎?” “把輿圖掛上!”金知蟬擺擺手,向木棟吩咐道。 “我大漢與匈奴人所掌控的塞外區域,接壤處有很多。我若是皇帝的話,在拿下河套之后,接下來,就要出兵剪除匈奴人的羽翼。這里,就是我認為應該拿下的目標?!苯鹬s繼續一邊說著大逆不道的話,一邊用手中的戒尺指著河套地區。 金知蟬說著,突然提到了一個最近被漢武帝有些忽視的人,道:“我并不是太清楚這里的具體情況,可是,剛剛趁亂從匈奴逃回來的張騫張大人肯定熟悉。匈奴人騎兵速度快,人數眾多,可若是我還像上次收取河套地區一樣,繼續派出五十萬大軍,一步一個腳印地跨過黃河,將這片區域拿下。那么,本副校長就再問你們一個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們若是匈奴的首領,又能想到哪幾種反擊的方法呢?” 此人正是張騫。 對于他的情況,這里就不贅敘了。 這次,第一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居然是公孫厚樂,他昂著頭回答道:“副校長,學生想到了三個。 第一、派大軍進攻河套地區,逼迫大軍回軍防守。 第二,派大軍進攻云中、定襄兩郡,以此為突破口,直接威脅西河郡和太原郡,還有定襄郡旁邊的雁門郡。 第三,把大軍分散開來,想方設法截斷我漢軍的歸路或者糧道。 嗯,副校長,學生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卮鹜戤??!?/br> 這才是金知蟬一直要求每一個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候的標準格式。只是,霍去病從來沒有遵守過,其他教官也不想為了這點小事而處罰他。 “喲!公孫兄,你這小兒子看來最近長進了不少??!回答的時候,頭頭是道的?!贝蠼淌彝饷娴膶㈩I們一聽,全都對公孫厚樂剛才的回答有點刮目相看了。 當然,公孫厚樂所說的,這些將領們也都能夠想到,只是,真要要求每個將領像他這么條理清晰的講述出來,恐怕就有點難為他們了。 “呵呵呵,那是,你們也不看看他是誰的種!”公孫敖低聲笑著回答道。 金知蟬聽完,頷首稱贊道:“很好!不過,公孫同學,你剛才的回答,也只是老生常談耳。我若是匈奴單于,便會舉大軍,趁著這個機會率軍直插越過黃河的大軍后部。既然漢軍能夠由此越過黃河,那么,匈奴人也可以由此越過黃河,反過來深入我大漢的腹地。 到時候,關中都有可能燃起烽火。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意見罷了。憑著現在那位坐在單于位置上的一只鞋,他是不會采用這種冒險的方法的。究竟該如何拿下這里,因為信息不充足,就不再繼續討論了。 那么,我大漢如何利用人多的優勢與匈奴人交鋒呢?很簡單,在拿下這片區域后,匈奴人可控制的區域進一步被壓縮,而我漢軍又可以從這里獲得一些戰馬。等到這一戰結束之后,過幾年,關中和沿邊各郡的糧食儲備的差不多的時候,陛下可以派車騎將軍率領五十萬大軍,步步為營,直擊單于庭。 不過,這并不是出兵的主要目的。匈奴人能夠分散兵力襲擾我大漢的邊郡,那么,我大漢也可以趁著單于庭被大軍威脅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再派一兩路精兵,從兩翼直插到匈奴人的薄弱之處,他們在匈奴領地里,只需要做三件事即可。 殺、殺、燒!見到人,殺,見到牛羊,就充作軍糧,帶不走的也殺了。沿途若是見到草木茂盛的草原,也一把火燒了。照此下去,用不了太長時間,我大漢就可以將匈奴人的威脅徹底掃清。而這一兩路精兵,沿途可以不在需要攜帶敵人的首級,只需要把這三件事做好。我斷言,十年之內,匈奴即便不亡,也必然不敢再派兵進犯我大漢的邊境了!” “好,妙!實在是太妙了!”聽完金知蟬這番建議,劉徹終于忍不住喊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