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文武之爭
劉徹的圣旨上,點明了,等到兵學的校舍完工之后,金知蟬就必須立即上任。 而且,在元月到完工的這段時間里,金知蟬也不能閑著,她必須還要再準備一個工作——就是為兵學籌集足夠的教材。 兵學中的配套設施和所需的其他物資,人員,全都有金知蟬一人負責監理。 劉徹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能讓這個小丫頭閑下來。他堂堂一個皇帝每天為了處理各種政務,都忙得要死,這個小丫頭卻有時間搞什么‘丈夫養成計劃’,真是豈有此理。 這個詞,就是金府莊園里,劉徹的密探從金知蟬和鐵梨花相互調笑的時候,聽來的。 在聽到這個詞后,劉徹沒由來的心里感到非常的嫉妒。 “夫人,這可如何是好???陛下他……”接到圣旨,送走負責傳旨的小太監后,卜至忠非常擔心地問道,他剛想說劉徹什么,卻被金知蟬抬手阻止住了。 隔墻有耳,即便金知蟬在家中定下了很嚴的規矩,可這其中也難保沒有其他人安插的jian細。劉陵當初派進來的人,金知蟬可以很有自信的大聲說:“劉陵派來的jian細早就被她清除出了府中?!笨墒?,有些勢力安插進來的jian細,金知蟬也對他們沒有什么很好的辦法。 因為他們的目的不同,劉陵安插進來的人就是想在她的身上找到錯處,或者重要的秘密,因此,只要小心觀察,就能被金知蟬發現端倪??善渌伺蓙淼膉ian細,她們只是把自己能夠接觸到的東西,想辦法傳遞出去,至于不是她們能夠接觸到的,從來不會多看多問。 “梨花,你讓木柱把周圍的人全都趕到五十步以外,我和姑爺有事商量?!苯鹬s對身旁的鐵梨花吩咐道。 “諾!”鐵梨花答應了一聲,出了門,對著木柱說了幾句,木柱離開后,她自己也非常識趣地站在門外,沒有再進來。 其實,鐵梨花完全沒有必要這么做,金知蟬從小和她一起玩到大,名為主仆,卻情同姐妹,除了自己是個穿越者身份這個秘密之外,她從來沒有任何事瞞著鐵梨花。 只是兩姐妹成婚之后,只要姑爺卜至忠在,鐵梨花就會不由自主地顯得有些生分。 身份不同,考慮的東西也就不同,這一點,金知蟬明知道這一點,卻也不再強求。 “郎君,你無須擔心。陛下在圣旨中提到,讓我擔任兵學博士一職之事,的確是早有此議。你也知道,陛下決定的事情,向來沒有人能夠拒絕。因此,我早有準備,郎君你無須擔心。所謂智者治人,愚者制于人。那些煩心的事情,我自然會安排給適合的人去管。 郎君你放心看著吧,即便我不出家門,也能進讓兵學比太學更早完工?!钡饶局鶎⑾氯藗兌稼s走,金知蟬這才胸有成竹地說道。 卜至忠還是不放心地問道:“夫人,其他事情還好說,為夫也知道你也有這個能力??墒?,教材一事,你可有辦法嗎?” 也難怪他會這么擔心,從古至今,即便是紙張發明之后,有關于兵法的書籍一直都是被私人或者皇家所珍藏,金修不管是其夫家還是父家,都是根基淺薄的商人,哪里會有什么兵書呢? 金家如此,卜家說實話連金家都不如,商人身份雖低,可行商之人走南闖北,見識相對比較廣博,而卜家世代在家務農,要不是卜式靠著養羊發了家,并且,用獻上一半家產助軍一事,成功吸引了漢武帝的眼球,那么,他們一家人現在還窩在原籍當個普通的農戶呢? 劉徹這次下達圣旨,卻沒有把宮中珍藏的任何一本兵書賜給或者借給金知蟬,那么,這教材該從何而來的。 “呵呵呵,傻郎君。你可知道,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后,關外的那些儒生們卻依然能夠將那些儒家經典的經書流傳至今的,他們用的是什么方法呢?”金知蟬聽完,笑著問道。 “嗯……!夫人,難道是口口相傳嗎?”這事,卜至忠還真知道,他想了想試探著問道。 “不錯,就是口口相傳。既然皇帝大舅不給我東西,那我就隨便亂說。就說我當初,用一個牛rou夾饃,從一個路過東平里的白胡子老爺爺那里換來的一本老舊的兵書,可惜,那本書因為保存不善,被老鼠和蛀蟲侵蝕殆盡,如今連殘渣都找不到了。 呵呵呵,反正,誰也也找不到原版書和那個我杜撰出來的白胡子老爺爺,到時,自然也就沒有任何人可以籍此來刁難于我了?!苯鹬s解釋道。 “哦!這倒是個方法,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可當事人如今之后夫人你一個,物證人證都沒有辦法再向其他任何人求證此事。妙計,的確是妙計?!?/br> 于是,夫妻之前的這段談話,在卜至忠的贊揚聲中結束了。 接下來,陽春三月里,兩個重要的建筑物同時開工。之前,就兵學建立一事,金知蟬向劉徹上過一道奏折,她提出,要為兵學求兩塊地。 一塊就在長安城中,無須太大,武將們也需要學習一定的文化知識,因此,長安城中建造的兵學只是用來向學生們傳授文化知識的。 而另外一塊地,則在渭河以北那塊上林苑附近,或者就在上林苑中,劃出一塊地作為休武的場所。 馬術、箭術,等等,每個武將需要掌握的技巧,無一例外都需要極為廣闊的場所。不是如今的長安城能夠容納的下的。 在奏折里,金知蟬自始至終,唯獨提都沒提教材一事。她就是打算到時候讓劉徹好好地看一看,她金知蟬在沒有任何書籍的情況下,如何叫這些武夫們兵法的。 劉徹為了難為金知蟬,他暗中命令匠作大監在分配工匠的時候,故意給兵學那里少分了一半的人手,而且,被分配到兵學這里的工匠,還都是以老弱為主。 這當然難不倒金知蟬,沒有人足夠的人手,那就用工具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