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政治風暴
原本,太皇太后竇姬就喜好黃、老之言,而非常厭惡儒術。 這一次,趙琯貿然在麒麟殿中說出那句話,很快竇姬就知道了,當著親信的面,大怒說:“難道這個儒生想成為當初那個新垣平嗎?” 新垣平,在漢文帝時期非?;钴S的一個方士,弄虛作假欺騙漢文帝,以獲取高官厚祿。被當時的丞相張蒼和廷尉張釋之,私下里調查出此人弄虛作假的證據。 最后,在張釋之的審問下,招認了罪行。結果,此人最終被夷三族。 也就在東方朔進京出京的當天,竇姬派出自己的手下,暗中搜集到了趙綰、王臧不少違法納利之事,幾天后,竇姬親自拿著這些證據當著文武大臣的面,用這些東西責備陛下。 證據和事實聚在,趙琯和王臧自己行事不謹,被人抓出了馬腳,其他文武大臣也是噤若寒蟬。 劉徹不得不因此而廢掉了興建明堂一事,其繼位后準備推行的各種新舉措也全都一一廢除。 趙琯和王臧被捕入獄,皆自殺。 他二人此舉,雖然保住了自己家人的性命,卻也把劉徹推向了更加不利的境地。 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古人誠不我欺??! 更何況,二人深受劉徹的重用,其行事為人卻不知道撿點。 這還不算完,一直在朝中幫著劉徹推動新舉措的丞相竇嬰、太尉田玢也同時被免職,申陪公因為年老躲過了一劫,畢竟他已經八十多歲的人了,竇姬自己也是個年長之人,她也要考慮這方面的影響。因此,官方的是說法是,申陪公年老多病,因此被免官返鄉。 趙綰、王臧,甚至竇嬰和田玢都因為儒學而獲罪,竇姬認為儒者文多能力欠佳少,便硬逼著劉徹任命柏至侯許昌為丞相,武強侯莊青翟為御史大夫,萬石君石奮的長子石建為郎中令,而石慶為內史。石氏兄弟不見得就是竇姬的人,可許昌和莊青翟卻屬于其勢力。 至此,劉徹上任之后所有推行的新政全部被廢除。 不過,不知為何,近在新豐縣,剛剛商人的縣令夏寬,縣尉慶忌和縣丞徐偃卻躲過了這一劫。他們三人同為申陪公的弟子,卻沒有招致竇氏一黨任何刁難。甚至于,在這次政治風暴中,竇氏一黨連他們的名字都沒有提起過。 這讓剛剛返回東平里,慶幸自己躲過一劫的東方朔有些不解,他自然不是真得希望夏寬三人出事,而是擔心竇氏一黨這次放過夏寬他們,是不是相對金家不利。 其他人也許不清楚,可東方朔卻知道,金家最初剛見到劉徹和王太后的時候,是得罪過太皇太后竇姬的,而得罪竇姬的人正是二小姐本人。不過,東方朔并未將自己的猜測告知金氏母女,他是怕修成君和二小姐過份擔心。 不過,東方朔并不清楚,早有耳目將朝中此次發生的巨大變故如實告知了金知蟬,知道此次政治風暴的來龍去脈之后,她并沒有將此事放在心里。 大象會派老鼠和螞蟻嗎? 答案是否定的,而如今的竇氏一黨和夏寬三人之間的實力對比就是如此,更何況,她們母女呢?連劉徹都不得不低頭認錯,更何況所有權勢都要依附與劉徹的金家。 這場政治風暴刮得再大再兇,也與東平里無關,與金家母女無關。 此時,東平里所有人都在為豐收而喜悅,而懊悔,而忙碌。 三萬畝各種作物都獲得了豐收,東平里之中不管是新人還是定居于此已經兩年多的‘舊人’自然是喜悅的。 為何會懊惱的情緒,原因只能怪他們自己。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那一萬畝春小麥,其中一千畝是完全按照金知蟬的吩咐種植的,密植加上其生長的過程中不斷潑散農家肥,使得這一千畝春小麥的收成達到了每畝三石五。而另外九千畝實際畝產量兩石六七斗的。有得甚至相差了一石的收成。 造成這樣的原因自不待言。 正是因為一千畝和九千畝巨大的產量對比,讓東平里當時所有反對按照金知蟬方法種田的里民們全都后悔了。 春耕之后,金知蟬讓鐵平將所有里民做了詳細的分工。 那九千畝春小麥是東平里舊人中男人們負責打理的,而剩下一千畝春小麥和一萬畝大豆卻是巡視員小隊連同全里的老弱婦孺一起打理的 新招募來的青壯則負責打理那一萬畝漢麻,這些人即便千般不愿,也還是嚴格按照鐵平的吩咐,隔天就會給地里面上一次農家肥。 秋收之后,效果顯現,當初反對按照金知蟬的方法種植春小麥的人全都懊悔不已。 劉徹在收到東方朔呈上去的竹簡后,原本是想擺架親臨東平里的??扇缃癯隽诉@么大的事情,他只好暫時老老實實地呆在宮中,省得太皇太后再找他的茬。 秋收結束并不意味著新舊里民們就能夠就此而休息了。 如今的東平里還是像春耕秋收時一樣的忙碌。 糧食需要收割、整理、然后入庫。 漢麻也需要集中處理,漢麻需經過脫膠才能制成漢麻纖維。在古代,這項工作必須由人工來完成這一步驟,由人用手工將韌皮撕成一縷縷的麻條,接著進過浸泡后,反復揉搓麻條成線。這項工作基本上都是有女人完成,整個過程既費時,也非常傷手。 因此,金知蟬將東平里善于制麻的人聚在一起,想了很多方法,集合眾人的智慧,終于為最為麻煩的步驟搓麻制作出一種非常簡單的木制工具,并最終將其融合到了水利磨坊中,結果就是極大的減輕了婦女的工作量。 冬小麥必須盡快種植,第一步是選種。 金知蟬指示鐵平,讓他召集所有的里民聚在一起,將去年那些用七文的高價收購回來的麥子從倉庫里取了出來。 具體選種的方法,這一次還是得依靠全部里民的智慧。 選種的時候,一要看麥種顆粒是否飽滿,二要掂量一下麥種的重量,有些麥種看著大,其實內里面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