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秋收前的準備
六月初的一個清晨,金修帶著面紗,身后跟著金知蟬和金雀兒,那雙漸漸恢復了生氣的明眸,看這鎮外仍然還在涌入鎮中的人,流露出了憂慮之色。 她沒有回身,用兩個女兒能夠聽到的聲音,問道:“蟬兒,你看這鎮上來得人越來越多,可是,他們大多都是以老弱居多?;噬弦幌伦淤n下了那么的多田地,你又把那些佃戶全都趕走了,明年該怎么辦???” 金修還是知道田產的事情了,這么大的事情,陛下的圣旨一下,金知蟬、鐵平和東方朔自然要告訴她這個主母。 得知這是皇上弟弟的意思之后,金修也就沒有說什么。 劉徹的圣旨下達后,郎官軍的官員們都此事非常上心,郎中令王臧便專門負責此事,只用了三天,就將長安城中郎官軍退役士兵的情況徹底摸清了。不過,因為這些人老弱居多,這些老人又舍不得丟掉那些盆盆罐罐,所以,遷居的工作進行的非常緩慢。 現如今,太皇太后竇姬和竇家的威勢仍在,可長安城中不單是郎官軍,就連其他禁衛部隊,上至軍官下至士兵,全都從內心中開始漸漸向新皇靠攏。 這是因為,劉徹下達的圣旨中,并不是只照顧了郎官軍的退伍士兵,而是兼顧了那些所有在邊關受傷的兵將。 借著這個勢頭,像金知蟬所在的這個鄉鎮,劉徹又讓人在長安城周邊的幾個縣建立了好幾個。 御史大夫趙琯這段時間,就是忙著徹查內史轄區內的貪官污吏,將查抄的財產全部用于榮養傷殘退役士兵以及軍屬,而這幾個鄉鎮的負責人則是王臧和趙琯推薦的,劉徹從中選取一些策論中善于政事的儒生。 這種事,劉徹當然不會將壓力全部都壓在jiejie一家身上。 三仙女鎮,原鎮民走了一部分,留下來的都是原先的佃戶,還有不愿意搬離這里的釘子戶。 而從長安城里先后搬到這里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千人大關。 在這里并不能用慣常的戶數來統計,因為,這一千人中,老弱病殘幼居多。家中或是沒有頂梁柱,或是頂梁柱變成了殘疾。凡此種種,在鐵平和寧成看來,明年這些人都會成為大問題。 金知蟬一邊用右手的食指繞著頭后的小辮子玩,一邊解釋道:“娘,你不必cao心,女兒自由辦法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不過,那些佃戶必須得走,您忘了,他們可是那個土霸王的佃戶,誰知道這些年,他們有沒有跟著他做過壞事呢?再說了,女兒讓他們離開,又不是把他們往絕路上趕,他們不但可以收完這一季的糧食再走,每戶還可以得到十畝耕地和一出房子。女兒這么做,已經是仁至義盡了?!?/br> 她說道‘土霸王’三個字的時候,故意放慢了說話的速度,著重說了出來。 果然,一提到那個胖子,金修就不再可憐那些將要被趕走的佃戶了,立刻轉移了話題,問道:“蟬兒,你讓寧管家找那么多工匠干什么?咱們家可是每個月都要付給他們工錢的?!?。 “工匠,當然是讓他們制作商品啦!像房子,農具,娘這些東西沒有工匠打造的話,從其他地方買,那就要花更多的錢了?!苯鹬s狡辯道。 “唉!”金修輕撫自己的額頭,無奈地嘆了口氣,她知道,現在的她不論問什么,說什么,這個女兒總有理由,就連東方先生那么大的學問,經常都說不過自己這個女兒。 “雀兒,跟娘進去學習女紅!”說完這句話,金修又回頭看了一眼金知蟬,無聲地搖了搖頭,領著大女兒緩步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現如今,三仙女鎮的學堂并未建立起來,東方朔如今也只是再教三個熊孩子讀書認字。這三個熊孩子分別是金豚兒、木小八,朱寶兒。 木小八就是木恕的老兒子,而朱寶兒卻是朱都的獨子。金修原打算認木小八為干兒子,沒想到,她一見到生得圓咕隆咚的朱寶兒,不知怎么的,就非常地投緣,金豚兒也十分喜歡這個小胖子,因此,她一下子就收了兩個干兒子。 可即便如此,鑒于金修尊貴的身份,木恕和朱都也只敢讓兩個孩子做了金豚兒的書童,兼跟班。 朱都的女兒挺多,可那幾個年紀都比較大了,金修便謝絕了收他的女兒進入金家做工。她是打算等鎮里的人徹底安頓下來,再看看哪家的姑娘比較合適。因此,目前為止,金家并沒有收丫環和使女。 金知蟬身邊也只有鐵梨花一個跟班而已。 之前,依照金知蟬的指示,木恕和童忠他們修建糞池,糞車的時候,已經五月份了。 再想給地里面的莊稼施肥,已經有些晚了。因此,金知蟬此舉有兩個目的。 第一,是為了做試驗。 她打算拿出十畝地做試驗,等糞池內糞便漚制發酵好,這種農家肥按照一定比例摻入清水,在將其均勻地潑灑到那十畝試驗田中。 剩余的那些農家肥就埋在糞坑里,等秋收的時候,特意囑咐農夫們不要將秸稈收割,將其留在田中,再將這一個月積攢起來的農家肥全都撒入這些留著秸稈的農田中。 這么做當然是為了肥田,為了明年的耕地能夠得到更好的收成。 因此,每日里收集糞便的事情并未停止。 不過,不能讓這些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工作占著童忠和木家人。因此,金知蟬就讓他寧成出面,花錢雇傭那些傷殘的、又不嫌臟的退役士兵們來干這個工作。一份車三個人,裝滿一車糞便,倒入挖好的糞坑,每人能夠得到一文錢。而且,金家還管一天三頓飯。 沒想到,應募這個工作的人很多。 這項工作是一件長期而且很臟的工作,真正見效,也許要等到明年秋收。 因為,那十畝試驗田施肥的時間太晚,恐怕不能起到什么立竿見影的效果。 衣食住行,其實,在古代,尋常百姓為了糧食拼命干活之外,衣服也是非常緊俏的貨物。這一點,金知蟬剛剛穿越過來這個時空的時候,就已經親身感受過沒有衣服的苦楚。 一家五口人,別說新衣了。就連金豚兒身上的衣服都是用那個人的舊衣改制而成的。金知蟬和金雀兒呆在屋中幾乎是衣不蔽體。 這可是大漢的文景之治,天下承平了近五十年。 在大漢朝,尋常百姓們穿得都是麻制衣服,至于棉花,那是想都不要想。就連最基本的草棉原產地也不在華夏。也許以后,金知蟬見到張騫的時候,可以拜托他出使西域的時候,尋訪一下棉花。 種麻就必須擠占種植糧食的耕地,這也是金知蟬大量儲備農家肥的一個根本原因。只有大幅度增加了小麥的畝產量,保證整個三仙女鎮,甚至是整個東平里的糧食儲備,她才能更好的利用那些空閑出來的土地種植其他經濟作物。 漢武帝劉徹真正親政前的這段時間,內史地區的糧價還是漲不上去,因此,想要學其他穿越眾那樣靠著種田發家致富,恐怕要等上好幾年。 至于肥皂、玻璃等商品,金知蟬還真不具備這樣的科技樹,高度數的蒸餾酒,她倒是會弄出來,可是,她在沒有給東平里儲備下三年糧儲之前,甚至是太皇太后沒有死之前,她是不準備把這個成為大富翁的利器現在就拿出來的。 鐵平畢竟是一個有文化的武官,和三個鄉官打好了關系,又從其他里長那里獲得了不少的經驗。于是,整個東平里的工作都在他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如今,鎮上的很多人就等著秋收,而秋收之后,遷居工作也會徹底收尾。 方小六早就將張鐵炎一家請到了鎮中。 鐵匠鋪也開火了。目前,張鐵炎正帶著他那兩個兒子和幾個新收的學徒,全力打制鐮刀。新打制的鐮刀,卻是按照金知蟬畫的草圖打制而成的,樣式就是后世的山東大鐮刀。 古代華夏的鐮刀變化并不太大,而山東大鐮刀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刀柄和刀體都有所加長。 而木家人,如今正跟著金知蟬和東方朔呆在一起,建造一座非常特殊的建筑和一套比較復雜的木質工具——水利磨坊和水車。 在大漢朝,百姓們之所以還在吃麥飯,主要的原因,就在人工或者畜力的效率實在是太差,脫殼、磨面的時候,還會耗費糧食。 反正,金知蟬是吃夠了粗糙拉嗓子的麥飯,如果真得能趕在秋收之前,將水利磨坊建造起來的話,在今年,她就能夠吃上面食了。 當然,在這個時代,除了水利之外,還有一種更為穩定清潔的能源可以利用,它就是風力。 不過,很可惜,關中八百里秦川,全都是平原地帶,可利用的風力資源非常稀缺。 古代老式風車磨坊必須要在至少四五級風才能轉動,而關中地區一年當中,如果建造這種風車磨坊的話,其能夠工作的時間,加起來能湊夠二個月就不錯了。何況,秋收就那么一段時間。古代糧食的保存也是個大問題。磨面的事情,不可能一直等著風車能夠運轉才工作吧! 因此,想要建造風車的話,必須找到一年中風比較多,而且風力比較大地方。關中地區就不合適。 而水利磨坊在北方,當然在冬天停止工作,而且,相對于風車磨坊,水力磨坊耐用度就要差了很多。 木質的水車,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需要更換,而一座風車磨坊建造起來的話,就能夠用很長的時間。算是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