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倒是以后青婉和青婷的婚事要受些影響了,不過憑著是林伯爺的侄女兒,也不應該難找。 而且青夕的父兄官職都高,嫁妝也豐厚,不愁沒有人相中。那是孫家的姑娘的事兒,不和林家有關系的。 問題是這實在太惡心人了!孫吉兒怎么能這樣做呢? 孫氏和胡夫人都看了一眼,雖然都有些瞧不起對方,畢竟都覺得對方的子女太不知道簡單了,胡夫人覺得你一個大姑娘家,光天化日之下能和男子坐在一匹馬上,是多么的傷風敗俗,而且還是和陌生人,這要是沒有別的心思,她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而孫氏覺得對方的兒子能做出如此荒唐的事兒,也不是什么好鳥。 不過面上都笑盈盈的,畢竟這事兒是女方比較吃虧,孫氏開口道:“我那侄女兒太年輕,不懂事,不過既然這事兒出來了,我們怨誰也沒有用,要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好好解決了,您覺得如何?” 胡夫人要不是看在李思雨的面子上,絕對不會過來一趟的,因為這事兒除了,是女方要著急,可是誰讓這個姑娘和林家這邊有著拐彎抹角的關系呢? 她回去聽了兒子身邊的人說了這事兒,當時恨不得把兒子給踹幾腳,你說你招惹誰不好,偏偏招惹這么一個人!還不能用錢打發了! 你都已經定親了,你這樣算什么?很是把兒子給罵了一頓,她丈夫回來知道了這個誰讓,要把自己的二兒子給打斷了腿,覺得實在是不像話!然后胡夫人只能過來道歉了,還不去孫氏那邊,直接到了李思雨這邊,按胡夫人的意思,她也就跟著變道歉了??墒乾F在孫氏過來了,還是林夫人的長輩。 胡夫人說道:“是啊,出了這個事兒,不解決都不行了??墒?,你也知道,我那二小子已經定親了,妾室我娘家的侄女兒,我總不能把我侄女兒的婚事給退了吧??墒且渤隽诉@個事兒,我們胡家也不是不負責任的人,要不等我那二兒媳婦嫁過來,把孫姑娘給納進來,你看如何?” “胡夫人,我那侄女兒也是正正經經清白人家的女兒,這給人當小,怎么可能?”為了自己兒女的前程,她只能硬著頭皮說道。 胡夫人說道:“那總不能讓我的侄女兒當小吧。這我可辦不到?!?/br> 孫氏說道:“不然當平妻?” “不可能,我說林七太太,雖然我的兒子是有些不妥當,可是男人家不拘小節,你那侄女兒光天化日之下,能一點兒也不顧及的,讓男人給抱回來,這樣的兒媳婦我可消受不了!其實,按照我的意思,既然大家都不肯委屈自己,那就把孫姑娘給嫁的遠遠的,這照樣不影響大家的生活,她還是可以當正頭妻子,何必非要到我們家,給人做???我也覺得委屈了孫姑娘呢?!?/br> 因為這姓孫的和林夫人沒有什么關系,所以胡夫人才敢這么說,完全是那姓孫的不要臉嘛,她過來都賠禮了,怎么可能讓自己的兒子退親? 李思雨說道:“七堂嬸,我看胡夫人說的這法子不錯,可以嫁到別處去,到了別處,也沒有人知道這個事兒,總比當妾室要好的多了,到時候,我添一份妝?!?/br> “是啊,我也會添妝的,這女人啊,有了足夠的嫁妝,那可是什么都不愁了,何必非要給人當小呢,說實話,我都不好意思讓孫姑娘進我家的門?!?/br> 孫氏想了想,也覺得這法子可行,畢竟只是共乘一騎,不是還發生了更嚴重的事兒,真的為子女這項,誰也不想自己的兒女是給別人當小。 當然,還有一個法子,就是讓孫吉兒自動身亡,可是孫舅母那邊是不會同意的。 孫氏道:“那我回去問問我大嫂他們,畢竟我也只是個傳話的?!?/br> “好,有什么決定,都過來告訴一聲,咱們也好決定下一步的事兒。 等孫氏回來告訴孫舅母這個決定的時候,孫舅母動心了,是啊,可以把人嫁的遠遠的,到了別處就沒有人知道這個事兒了,自己的女兒還是清白之身呢,誰也不會提這個事兒。 她也不想女兒給人人當小呢。以后博兒考上了功名了,有個給人當小的meimei,那絕對是個污點! 只是那孫吉兒卻聽了這個事兒,她哭著不樂意,要嫁到別處,只能是越加越窮,她不想吃苦受累,與其這樣,還不如給那胡二公子當小呢。 她相信以她的本事,以后肯定是能當正房的,那什么表妹,絕對斗不過自己! “你還不樂意!”孫氏氣得說道:“你自己做出了這個事兒,我們上上下下的都在為你忙碌,你有什么不樂意的?難道你真的想給人家當???” “姑姑不就是怨我壞了兩位表妹的婚事嗎?何必說的那么冠冕堂皇?真的是為了我嗎?我是死是活,如果不影響你們,你會管?” 孫氏氣得,這就是白眼狼了,供她吃供她喝,竟然說出這種話來,看來平時對她好餓了,她覺得寄人籬下,別人對她的都是施舍,還覺得這施舍的不夠好,沒有達到她的要求。 “她姑姑,別和她一般見識!”孫舅母罵道:“你在呢么跟你姑姑說話的?再這樣說,我就不認你這個女兒了!” 孫吉兒哭道:“反正,我是認定了胡公子了,如果不讓我跟著胡公子,那我也不活了!好女不嫁二夫,我已經和胡公子那樣了,還能嫁給誰?娘,你就成全了我吧,不然我只有死路一條!” 孫氏氣得,不知道說什么好了。直接甩手走了,這都是什么事兒,她忍著惡心,給她擦 ,反而落不著好了! 孫氏也決定了,如果這孫吉兒一定要當這胡公子的妾室,那么她就不認這個侄女兒了! 孫舅母對孫吉兒說道:“你怎么那么糊涂啊,你姑母都是為了你好,你怎么能這樣?” 孫吉兒說道:“我姓孫,我們自己家的事兒,她管不著,她走就是別人家的媳婦了,娘,雖然我們是住在這里,可是孫家的事兒,我們自己就能做主!胡公子還不是為了救我,才會那樣的,我怎么能不管不顧呢?娘,你就答應了我吧,不然我就不活了!” “那你就去死吧?!闭f話的是孫博,他也知道了這件事了,對于讀書人的他,真的是接受無能,怎么能這樣呢?自己的meimei才多大了,竟然做出了這種事兒,讓他情何以堪? 孫吉兒哭道:“你還是不是我哥?你以為我做這些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你?你以為就憑你讀幾本書,就呢個升官發財了?我嫁到胡家,你就有了真正的靠山了,可是哥,你竟然這樣說我!” “為了我?我看是為了你自己!你自己想過好日子!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看我這邊說不進去,你就想把自己給嫁的好一些,以前是想著我能娶一門好親事,然后你就可以借東風,過著好日子了,現在看著不行了,你這幾天,都穿紅戴綠的,是為了什么?小小年紀,就豁得出去,是不是想要讓我都說出來?”孫博說道。 孫吉兒沒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哥哥都看在眼里,就像突然被人剝光了衣服,在大家面前露著一樣,孫吉兒也破罐子破摔,“就是那樣又如何? 我就是想過好日子!難道你不想過好日子?你不想,你讀書干什么?我只不過是想快點過上好日子,你要是能娶個有權有勢的大嫂,我能這樣?說起來都是你的不是,是你逼著我做到這一步的?!彼粗鴱牧智嘞δ沁叢恍辛?,就覺得只有靠自己了。 雖然她才十三歲,可是那種嫁人的心思是早就有了。 最開始她當然瞄準的是林俊彥,這個最大的官,關鍵是他還很年輕,長得也好看,雖然他有了妻子,可是以他們現在的身份,她也樂意過去當個妾,尤其是知道這林俊彥身邊連一個妾也沒有的時候。 她覺得這一切都是等著自己過來呢,孫吉兒自覺長得很好,比那李思雨要好看多了,且比李思雨年輕,就說她爹還在世的時候,不是也喜歡年輕的姑娘,所以她覺得這男人都一樣。 林大人之所以沒有納妾,是因為還沒有碰到自己喜歡的女的,只要碰到了,他想納妾,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就是那林夫人也不能阻止。 其實去看林青夕的同時,她也不止一次希望能夠邂逅這林大人,只是一次也沒有遇到過。也就是最開始他們一家三口去那邊拜訪的時候,見過一面。 從那以后這孫吉兒就上心了,只要自己成了林大人的妾,那么這以后的榮華富貴都跑不了了。 她還有信心,能把這李思雨給擠掉,到時候成為林夫人呢,因為她也打聽到了,這林夫人以前還是個軍戶呢,人家一個軍戶之女,也能成為指揮使夫人,這說明什么,說明她也能夠! 不過后來看幾次都見不著面,就知道那府里是下不去手了,然后又聽說這林夫人有個親弟弟,也是一表人才,而且這個更容易見,但是卻被告知,這個李家的公子也是要成親了,對方還是指揮同知的女兒。 她真是不甘心那,為什么自己看重的男子都是是有主的? 后來她和孫舅母發生了矛盾,這郁悶的時候,就帶著自己的丫頭出門去了,這一出門,就有了意外的驚喜,原來她發現,每到上午午時的時候,那林大人就會在自己逛街的路口騎馬而過。 所以觀察了好幾次,那一次,她忍著疼痛,直接真的把腳給扭了,就是為了偶遇這林大人,然后讓林大人給自己去看病去,不看在別的份上,只要自己說出是孫氏的侄女兒,看在孫氏的份上,這林大人也不會袖手旁觀,到時候可不就認識了這位林大人? 而自己被扶起來的時候,‘不小心’倒在了林大人的懷里,相信林大人肯定會憐香惜玉的,這以后就順理成章了。 那一天,她也這么做了,而且更驚喜的是,那一次不僅是有林大人,還有李家的那個公子,她也是見過的,孫吉兒喜歡看好看的男子,李公子也長得好,且年輕,所以她記得很清楚。 除了李公子,還有另外一個長相俊美的男子,和李公子差不多大。 穿戴也不平常,她以為只要自己這樣,那么不管是林大人或者李公子都會管著自己的。 誰知道最后竟然是那位胡公子!原來孫吉兒對這位胡公子是沒有意思的,可是被人冷落了,再被一個俊美的公子給安慰了,還好心的要送自己去看病,又送自己回家,她的芳心就動搖了。 而且和胡公子坐的近了,那胡公子更是好看的很,尤其是胡公子很體貼。再加上知道了這位是指揮僉事的兒子,比李公子家的家世更好呢,所以孫吉兒瞬間就有了決定。 現在哥哥口口聲聲的說著那些話,她也不服氣的很。 “從小到到,娘有什么好的,都是給了你,有了剩余的,才給我,我都是撿破爛的,我為什么不為自己以后做打算?難道真的要等著你考上秀才,我才能找個好人家?就是你考上了秀才,也沒有人看得上,一個秀才算什么?人間愛隨便捐一個官都是五六品,你這一輩子能當上個七品官都不知道呢。我為什么要等著你考上功名了?你要是一輩子都考不上功名,我是不是就得隨便找個人嫁了?反正我是不重要的,說不定被你們為了幾個錢給嫁了出去呢。我為什么要這樣舍了自己,為別人?反正我就是為自己打算了!你們不同意我跟著胡公子,那我就自己去找胡公子去!” 孫舅母直接給氣暈了,而孫博是一臉的怒氣,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妹子竟然心里是這樣想的,他總覺得只要自己考上了,那么以后meimei就可以嫁的好一些,可是這些在她的眼里,都不算什么啊。就是對娘,他也一肚子的怨氣。 “你給我滾!”孫博看著暈過去的娘,怒罵道。 “這里不是你的地方,你沒有資格讓我滾!”孫吉兒也怒道。 反正以后她就要去胡家了,這里她也不怕了! 就是那姑姑孫氏,她以后也可以踩在她的頭上了,要知道胡家可是個指揮僉事家,胡公子肯定會對自己好的。 不過現在還是要討好討好孫氏,免得她不去說和了,她保證,以后到了胡家,絕對會讓這些瞧不起自己的人好好看看,自己過的有多好! 孫氏聽說孫舅母暈過去了,又忙去叫大夫,孫舅母醒了之后,就拉著孫氏的手說道:“妹子,我對不起你們!這地方我實在是沒有臉住下去了,我們要走了!” “大嫂,您別這樣,這事兒也不是你的錯,你要是不樂意住在這里,我不是說了嘛,外面已經給你收拾了屋子,以后你和博兒兩個住在那里,也是好的,啊,大嫂,您別難受了,這兒女的事兒,誰能知道啊?!?/br> “養不教父之過,是我沒有把吉兒教好,讓她成了現在這樣,都是我的錯!”她是沒臉再住下去了,以后這女兒折騰什么,都不要牽連到這邊才行,人家好心把自己一家子養著,結果就是這樣報答人家的? 她真的沒臉住下去了! 孫氏勸了半天,最后孫博也跟孫氏說了,要出去住,好說歹說,是同意先去住那邊準備的房子,這樣孫氏也放心一些。 孫舅母是不想再拖累這邊的小姑子了,女兒是沒有救了!她想著以后就把女兒給拘起來,不讓她出門了,以后這事兒就慢慢的讓人淡忘了,然后過一段時間給她找個地方遠的婆家,給嫁出去就好了。 結果這孫吉兒自己一個人跑去找這胡家的公子了。把孫舅母氣得要吐血,直接說,自己沒有這個女兒了,隨便她怎么辦。 孫舅母是傷透了心,哪怕搬出來,她也想讓女兒以后有個好歸宿,可是女兒卻又做出這種事兒來。 就是孫博,也在公開場合說,自己不認孫吉兒這個meimei了!哪怕現在孫吉兒跟了胡二公子。 倒是有人說孫博是個有骨氣的,畢竟胡家也是個權貴之家,雖然孫吉兒不能當妻,但是也能得到好處不是?可是人家就是不認了,你想當妾,那就不是孫博的妹子,文人的骨氣得到充分的展現。 再說李思雨,從這場鬧劇,也知道了這事兒竟然還有自己丈夫和弟弟的一點兒事,最后成了胡公子英雄救美了! 李思雨暗道,難道這胡公子英雄救美,就不看眼色?自己的丈夫和弟弟都不接的活兒,他竟然做的是津津有味?這胡二公子也太那個呆了吧,不怕得罪人? 作者有話要說:高富帥,向來是虛榮的女人追求的對象啊,哪怕對方已經名草有主了! ☆、鐘泊遠 就是胡夫人也不許自己的兒子把這么不要臉的姑娘給弄進家里去。 不過胡大人說道:“你不讓他弄進家里去,到時候安置在外邊,就好了?不過是一個小妾,在家里就家里吧?!?/br> 胡夫人說道:“那萬一林府那邊不依不饒的怎么辦?這不是得罪人嗎?” “一個姓孫,一個姓林,說是親戚,不過是沾不上邊的,你看這么長時間了,林府的人上門來說什么了嗎?” “老爺是說,林大人那邊根本就不管這事兒?” “老爺我可沒有這么說,不過多大的事兒,你要是把事情鬧大了,那才是真的得罪人了。這事兒你作為內宅夫人比我更清楚?!焙笕苏f了這些也不多說了,反正不過是個女人的事兒,那姓孫的,要是不老實,到時候隨便處置了就行了,何必因為這件事兒,而弄得母子關系不好? 等過段時間,不新鮮了,那時候再出氣不挺好的? 而胡夫人聽了胡大人這么說,倒是想起了,當初自己的兒子說是也遇到了林大人還有他小舅子,最后只有自己這個傻兒子看見人家小姑娘長得漂亮,所以才要送人的。 真是太笨了,這個傻兒子!說不定那姓孫的本來看重的是林大人,這林大人不喜歡,結果自己那傻兒子竟然還上趕著去了! 胡夫人越發的不喜歡這個孫吉兒,不過聽了自己丈夫的話,現在不發作她,等以后再說! 孫氏都覺得自己沒有臉出門了,自己的侄女兒弄成這樣,還不顧廉恥的跑到胡家去了,雖然大嫂說是和孫吉兒斷絕了關系,可是這關系是能說斷了就斷了的? 自己的女兒以后婚事肯定受影響。不過好在孫吉兒姓孫,大家都是知道的,和林家沒有關系。 林府那邊,沒有人敢說什么,畢竟林家的官職夠高,人家不會說林家的姑娘怎么樣怎么樣。 好歹能減少影響,但是孫氏卻覺得這出門做客,就有人會暗地里譏笑,誰讓自己的侄女兒自己不爭氣呢,出了這么個事兒。 對胡家也是成了不來往的人家。至于李思雨,是根本就沒有把孫吉兒當成是親戚,尤其是聽西風他們說了,這孫吉兒最開始的目標是自己的丈夫或者弟弟。 簡直是恨不得她能下場再凄慘一些,自己的七堂嬸也夠倒霉的,是好心幫著自己的娘家嫂子,結果這娘家的侄女兒還非要有一顆富貴命,弄得現在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林俊彥安慰她說道:“這事兒和我們不相干,別人也不會說什么的,至于青夕,也絕對不會因為這事兒婚事手影響的,孫家是孫家,林家是林家,這邊的人都明白,和我們一點兒關系也沒有?!?/br> 是啊,七堂嬸那邊和他們這一房關系都有些遠了,何況是七堂嬸的娘家侄女兒,還不是同姓的。青夕的婚事絕對沒有人拿這個事兒說她的教養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