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對于戶部尚書的話,明鈺很有禮貌的笑了笑,“我當然是做過實驗才敢將此物推出來啊?!?/br> “實驗?什么實驗,難不成王爺還能在短短時間內讓各地的都種上這玉米?不然又如何的知它的地域生長習性?”戶部侍郎鄒常皺眉道。 這怎么可能?且不說帶回來的種子生長周期問題,商隊能帶回多少種子?又能種出多少來? 他們戶部可是掌管這戶籍田畝的,天下百姓的糧食問題可是關乎民生的大事。端王你要走商貿易,沒人攔著你,不過在農戶的莊稼上指手畫腳,這就有點離譜了。 明鈺撇撇嘴,不耐的說道:“這有何難?本王能讓花草樹木冬天開花結果,也能讓桃樹上結出梨子來,你信不信?” 鄒常以為明鈺是在胡攪蠻纏諷刺他,氣憤不已的丟下一句,“豈有此理信口雌黃!” 農戶種莊稼俱是依照四時農時而定,天底下誰不知道秋收冬藏,春花秋實?說什么冬日開花結果?呵呵!真是無知小兒,他以為自己胡言亂語就能讓人相信?將在坐各位都當成跟他一樣的傻瓜吧? 在場眾人無不笑話起他來,端王懂得什么?四時不清,五谷不分,還能指望他說出什么正經話而來么? 明鈺很是無語。你們沒見過,不相信,不代表不存在???就算跟他們解釋了他們也不會懂,夏蟲不可語冰。無語,明鈺是真的無語了。正所謂你永遠叫不醒一群裝睡的人,明鈺能有什么辦法?只有以后用事實狠狠打臉了。 “孤相信他!”太子明燁出聲支持明鈺。 接著另外一個清冷的聲音也響起來,“臣也相信王爺?!?/br> 明鈺站在眾人的焦點中心,絲毫沒有被嘲笑的惱怒,聽到兩個熟悉的聲音,他不禁笑了。 一個是太子,他從明鈺口中得知了玉米的特性之后,就已經意識到了。將來此種作物推廣至全國各地,將會使大燕國有一個歷史性的改變。 他原本還想著親自種種看的,最后卻打消了念頭,不過,他后院也開辟了一小塊空地。是準備下種玉米的,他也想看看此物是不是真像明鈺所說的一樣。 后來為了此事,明燁還親自請教了明鈺方法,明鈺當然是事無巨細的完完本本的說了一遍。他說的很詳細,甚至每個周期還有記錄,能更加直觀的明白其生長態勢。 如果明鈺對它不了解,怎么可能如此熟悉透徹。從明鈺的解說中,不難看出明鈺所下的功夫,也是因此,他相信明鈺。 而另外一個聲音卻是來自于謝宜修的口中,誰都知道謝宜修冷然淡漠,有種生人勿近的冷漠氣息。沒想到今日卻為了端王出聲。 謝宜修當然是選擇無條件相信明鈺的,更別說他在邊地時,時時見到明鈺在那個所謂的溫室棚中翻土澆水,手把手指導農人如何侍弄,常常將自己弄得灰頭土臉,就為了將這個東西種出來。 明鈺的努力他看在眼里,他不想這個少年被所有人誤會,嘲笑。明鈺站在那里,那么耀眼,他的努力成果都應該被肯定才是。 明鈺一手搭建的溫室棚子,哪怕是在寒冬凜冽的數九寒天,里面依舊如春。植物在里面生機勃勃,開花結果,這是事實。如果不是那個溫室棚子,這西瓜個玉米此時都不應當出現在這里。 眾人似乎沒想到會有人出聲支持明鈺,等看清出聲之人時,他們也就偃旗息鼓了。當朝太子殿下,又是這樣場合,沒必要跟太子對上。 三皇子微微一笑,“雖然也沒見過十四弟所說的這般奇景。不過十四弟既然說能,想必也是能的吧?大家又何必較真呢?” 這話算是給了大家一個臺階下,眾人還沒來得及應和。明鈺卻搖搖頭說道:“嘖嘖!沒見過不代表沒有啊,少見多怪?!?/br> 三皇子一陣皺眉,卻見戶部尚書笑道:“端王為國為民之心,人盡皆知,只是此事實乃大事,不可兒戲。官府不了解此物一味推廣的話,弊端不小。一來此物不知如何種,對此生長習性全然不知,百姓瞎耕盲種也不合適。二來,官府做事各地參差不齊,若是遇上官府強令,難道讓百姓將以前種熟悉了的麥黍稻全部改種成玉米不成?這樣一來只會造成民聲載道。到那個時候,則悔之晚矣?!?/br> “不錯!林大人說的是?!编u常點頭附和。 這些都是他們戶部理事,端王上下嘴皮子一碰,說得輕巧??烧嬲龑嵤┢饋?,誰又知道其中的難處,不僅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還得考慮將來的后果。 若是有利,那倒不必多說??梢怯泻o益,那倒霉的還是他們這些人。 戶部尚書林大人能在這個位置上自然是有其過人之處的。這一番話說得直擊要點,經他這一番分析,絲絲入理。他也并非是針對端王,只是考慮周全,就事論事罷了。 所有人都很認可這一番話,國計民生不是兒戲。端王好好去涼州封地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其他的事也不是您可以cao心的。 皇帝默不作聲,只笑瞇瞇的看著明鈺,且看他如何處置。 明鈺一派輕松自在,甚至還撫掌附和,“林大人說得沒錯,本王也只不過提些建議罷了。我說這玉米是個好東西,別人沒見過,自然是不知的?!?/br> 明鈺這話似乎是服軟了,鄒常松了一口氣,他就怕端王胡攪蠻纏,又請皇帝一定將這玉米推廣全國。眼看著今年好不容易有點起色,就盼著風調雨順,南方百姓糧食能正常收獲,他們戶部稅收財政這一塊也能松上一松,讓人壓力不再那么大??梢怯傻妹麾暫鷣?,那有什么后果都說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