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當初帝承恩以帝氏小姐的身份回京,她自然想當然的認為這座北闕閣歸她所有,從泰山上帶回來的東西便全運了進來,后來宮廷動dàng朝堂變幻,她的身份大白于天下,便將這些物品遺忘在了北闕閣。 今日她入東宮本只想取些太子的筆墨遺物,被宮娥領著行走時無意間瞧見了北闕閣,想起當年居于泰山時韓燁每三月所贈的禮物和生辰禮,不由心生惦念,想一并拿回。 辰非神qíng一滯,有些難辦。作為東宮舊人,他自然知道當年太子最喜搜尋奇珍異寶上品孤本這些玩意每隔三月送上泰山,為被囚禁的帝小姐解悶。 雖太子所贈是真正的帝家小姐,可那些年收禮物的確是帝承恩。 這承恩居士,當初您從泰山上帶回來的東西,皆是太子殿下所贈 那又如何,你也知道是殿下贈予我所有,那自然便是我的東西。 不遠處,帝燼言搖搖晃晃終于趕上了帝梓元的腳步,聽得北闕閣外的爭論,雙手抱于胸前,嘖嘖道:姐,你剛才還說這東宮都是你的呢,瞧瞧,話還沒說完,就有人上門要東西來了 我不入這北闕閣便是,我只拿回自己的東西,太子已經不在了,這東宮我日后也不會再踏進半步。 見辰非不語,帝承恩聲音更重,她朝身后的侍婢擺擺手,你們跟著辰非公公入殿,替我把東西搬出來。 帝承恩身后的侍婢輕喏一聲,擱下手中木盒朝辰非走來,看這架勢大有qiáng入北闕閣的意思。 辰非面色難看,卻又不好阻攔,正是踟躕之際。 你的東西?侍婢闖殿之際,一聲清冷的問詢在北闕閣外響起。 眾人回首看去,帝梓元一身魚白勁服,正緩步而來。 帝承恩神qíng一滯,怎么都沒想到帝梓元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東宮北闕閣。 帝承恩拾階而上,停在北闕閣外。 辰非和守閣的將士朝帝梓元行禮,副管事蘇海從內院匆匆趕來正巧撞見了這一幕,駭得差點暈厥過去。 帝梓元的目光落在帝承恩身上,又問了一遍。 你剛才說,這北闕閣里的是你的東西? 帝承恩臉色通紅,這話別人來問她自然不屑,可偏生是帝梓元問出。 攝政王殿下,這是我當年從泰山帶回 那又如何?不是你的便不是你的。帝梓元淡淡開口,人從來就不是你的,念想也不是你的。 帝梓元!帝承恩被戳中了深埋心底的痛腳,一時口不擇而言,別忘了,是我代你在泰山受十年囚禁之苦,是我保住了你的命,如果不是我 所以帝梓元重重打斷她的話,目光變得冷沉,聲帶凌冽:本王還留你一命。否則,你以為你當初種種,如今之惡,本王還能忍你至今? 帝梓元眼底的殺意迎面而來,帝承恩心底猛地驚顫,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剛才你既已說不再踏進東宮,日后就不要再來了。來人,送承恩居士出宮。 帝梓元轉過身,不再看帝承恩。 北闕閣前守著的侍衛行到帝承恩身邊,就要挾她離去。 帝承恩到底還要臉面,恨恨轉身就要走,卻被帝梓元喚住。 慢著。帝梓元的聲音自石階上傳來。本王欠你的十年囚禁之苦,這些年的容忍已全部還清,下次你若再敢攪亂朝局,介入后宮,本王必不容你,帝承恩,你好自為之。 帝梓元負手而立,未再出聲。帝承恩臉色慘白,láng狽離去。 侍衛挾著帝承恩的腳步聲遠去,北闕閣外又恢復了往常的寧靜。 帝梓元朝緊閉的閣門看了一眼,眼底一黯,轉身就yù離開。 殿下!低喚聲響起,辰非急急兩步側攔在帝梓元身旁。 帝梓元有些意外,卻也欣賞剛才此人護閣之舉,耐下xing子問了一句:你是何人? 殿下,奴才辰非,十四年前奉先太子之命,看守北闕閣。辰非跪倒在地,朝帝梓元行下一禮。 十四年前正是韓燁修建北闕閣之時。 殿下故去后,奴才依著殿下每年的吩咐栽種長思花,幸好三年前花開,沒有rǔ沒太子殿下臨走時的jiāo代。辰非聲音哽咽。 難為你了,起來吧。你忠誠有加,北闕閣jiāo給你守著,本王倒也心安。 帝梓元眼神微動,不免感慨。 殿下,剛才承恩居士想要的是太子殿下早些年送到泰山上的東西,奴才知道您三年前入閣時只在閣內看了長思花海,這第二層閣樓,您還從來沒有進去過。 帝梓元沉默,半晌才道:你到底想說什么? 辰非小心翼翼看了帝梓元一眼,深深行下一禮:殿下,十四年冬寒秋暑,奴才在這里守了十幾年,只是想著,如果您有一日能進這北闕閣看看,這十幾年也守的值了。殿下,如今太子殿下已經不在了,您既然來了,不妨進去看看真正的北闕閣吧。 第八十三章 當年北闕閣建成之日,曾有人感慨。 帝都之尊在乾坤,帝都之貴在北闕。 可見當年韓帝兩家的聯姻于整個大靖而言是何等佳話,竟能讓太子妃宮宇和帝王之殿相比擬。 許多年后,帝氏成為大靖和帝王的禁忌,帝家被掩埋忘卻,這座殿宇也湮沒在皚皚長河中,只為太子韓燁一人所惦念。 長思花海只是這座殿宇的點綴。真正的北闕閣二樓,帝梓元從未踏足。 真正的北闕閣?如今看與不看又有何用?帝梓元立在這座空置了十四年的殿宇下,喃喃自語。 縱太子已逝,然這些年太子如何待殿下,奴才守在北闕閣看得清清楚楚,總是希望不留遺憾才是。 辰非說完,推開北闕閣大門,朝帝梓元躬身行下一禮,朗聲而呼。 北闕閣總管太監辰非,守閣十四載,恭迎殿下入閣。 他身后,守閣的將士執戟行禮,仿佛等待許久。 緊閉數年的北闕閣被重新開啟,逆光下更添莊重古舊。 帝梓元眼底隱有濕潤,沉默許久,終是抬步朝閣內走去。 帝燼言在她身后,凝視著北闕閣大門緩緩關上,輕輕嘆了口氣。 十四年恩恩怨怨,兩族糾葛,這些不該讓jiejie一個人擔下來。 洛府,洛銘西獨坐高樓,一壺濁酒,一座古箏,箏聲繚繞,隱有清冷孤寂之感。 心雨走進,低聲回稟:公子,殿下已入北闕閣。 撫琴的手停,未有言答,只抬手倒滿一杯酒,一飲而盡。 北闕閣內,帝梓元撫過南海紅木上的鳳凰浮雕,踏著西域進貢的琳瑯厚毯,走過旋轉木階上的琉璃燈,拾階而上,站在了北闕閣第二層的入閣處。 可這里,是和第一層截然不同的世界。 北闕閣第二層,是極致的簡單。 樓閣中心置著一方木桌,桌后一排書架,書架上除了野史古書,便是些小孩子的玩具。一方窗前置著茶具,晉南雨前龍井的清香飄來。一方窗前擺著棋盤,白玉的棋子散落在棋盤上。 屏風后一張不大的g,鋪著淺白的g單,g單上繡著咧著嘴大笑的娃娃,竟有幾分斑駁老舊,像是小孩兒舊時用過一般。 這里和帝梓元幼時居于靖安侯府時的閨房一般無二,就連房間里擺設物具也是當年之物。 當年帝家被冤謀逆,靖安侯府被下旨抄家,早被毀損得面目全非??身n燁竟將她幼時的記憶和居所完全保留了下來,默默藏于這北闕閣中。 無比漫長的十年,縱韓帝兩家決裂至此,他亦從未想過這北闕閣有易主之日。 殿下,這房間里所有東西都是太子殿下親手布置的。太子曾經吩咐過,閣內的茶水不能冷,茶葉要常年備著,窗子要日日通風,不能讓您小時候藏著的古書發霉受損。當初承恩居士從泰山而回時帶來的東西也是殿下親自遣人送進來放在這書架下的。那里頭是殿下十年來給您搜羅的奇珍古玩,每三月送往泰山一次,十年來從未間斷。跟著帝梓元進來的辰非在一旁小聲開口,他朝書架右側指了指,那里有一口楠木箱子,是殿下三年前命人從軍中送回來。 帝梓元眉眼微動,終于開口:三年前?軍中?他什么時候遣人送回的? 云景城大戰前。辰非聲音頓了頓,才回:太子殿下的親衛親自把這口箱子送到奴才手上,說是殿下吩咐箱子里的東西從此塵封于北闕閣,不必再啟。 帝梓元眼中瞳色幾變,終于抬步走進房間。 辰非在她身后默默行了一禮,悄然退去。 木桌后,書架左側前,安靜地放著十來個年代久遠的箱子,里頭是韓燁當年送到泰山之物。 木箱雖是陳舊,卻很gān凈,顯然平時讓人打理得很好。 帝梓元沉默許久,抬手一個個打開了箱子。 箱子里整整齊齊的放置著很多東西。 古玩、孤本、棋譜、匕首、紙燈籠 什么都有,卻沒有一樣重復。里頭的很多東西像是被人把玩過的,如果帝梓元猜得沒差,這些應該是韓燁貼身所用或是平日里游歷時尋到的小玩意或孤品。 帝梓元的手在這些物品上一一撫過,那十年獨自努力的韓燁仿若歷歷在目。 這些年她居于晉南,從來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存在。 她只知帝承恩代替她在泰山上被囚禁十年,卻從來不知道那十年的韓燁是在如何待她的。 他知道她xing子飛揚跳脫,他只是想讓泰山上被囚禁的她活得快活些,好好的活到他接她下山的那一日。 帝梓元的手停在最后一個打開的箱子上,最上頭靜靜合著一張泛huáng的紙,顯然是送往泰山的最后一份禮物。 帝梓元心底微動,翻開宣紙,神色一怔。 紙上的字雖然筆鋒銳氣,卻透著幾分幼稚。 歸元閣。 竟是她七歲那年在他面前親手寫下的歸元閣。 帝梓元拿起宣紙,眼底泛起十幾年前的回憶。 帝家丫頭,你府里真寒酸,書房連個名字都沒有。 那一年她初入京城,被韓燁打趣,她xing子執拗,當即為書房取了名字就要貼上,卻從凳子上摔下來,腳腕磨了一大塊皮。韓燁抱著她手足無措,一個勁地道歉喊大夫。那還是她第一次看見韓燁慌亂,這么多年了過去了,她成了大靖的攝政王,當年那個抱著她的少年太子又何嘗不是被消磨得早已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