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記:最美勞動者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集中推出“最美勞動者集體影像”,向廣大一線勞動者致敬。首期推送,我們走進文書和新聞報道員崗位,了解這群勞動者的事跡。 張瑞坤,1995年5月20日出生于云南昆明,中共黨員,三級消防士,現任昆明森林消防支隊新聞報道員。做為一名森林消防隊伍的新聞報道員,他在這個崗位已經任職6年之久,從一開始攝影技術幾乎為零到現在構圖完整、光影細膩,從一開始的繁冗拖沓到現在的筆下生花,為此他付出了無數努力。 戰友評價:“張瑞坤是一個創作型人才,他的文字總能給人一種新奇而不浮夸、大氣而不造作、委婉而不扭捏的感覺,每次與他一同提筆寫稿,他的思想總能如泉涌一般,許多常人看著平平無奇的事件,總是能在他筆下生花,每一個新聞線索,他總是能挖到最根源、最致命的要害去填充文字。對新聞的態度取決于他對生活、對美好的向往和知性。在每次火情發生時,他都跑在一線與戰斗員并肩作戰,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大作在他的鏡頭中栩栩如生。每次打火歸來,他總是能推出大篇幅的報告文學,例如《穿越崇山峻嶺的贊歌》《莽莽林海一路艱辛一路歌》等?!?/br> 趙洋,來自云南曲靖,是一名性格外向的白族小伙子,工作中細心嚴謹、踏實肯干,有較強的責任心和進取心,能夠積極配合上級工作并完成好交付的任務?,F任昆明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文書兼新聞報道員。在新訓期間擔任三次大型晚會主持人,期間拍攝抖音宣傳視頻10個,寫作刊發稿件50余篇,在一次打火行動任務中,拍攝照片被選中參加地方攝影展,曾拍攝一條抖音在支隊官方抖音號有300萬+的點擊量。 戰友評價:“他非常喜歡唱歌、跳舞、樂器,唱歌曾拿取過多次獎項,在三個酒吧當過駐唱歌手,參加過中國好聲音第三季、中國新歌聲第二季(雖然最終被淘汰了),但在當地海選賽區也得了好名次;會小提琴、吉他、bbox、街舞breaking,可以說是文藝范兒最全的新聞報道員?!?/br> 賀星捷,于2019年5月加入森林消防隊伍,現為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隊直屬大隊二中隊新聞報道員。在中隊干部和班長骨干的細心培養下,他開始著手拍攝新聞照片、撰寫新聞稿以及參與策劃中隊相關宣傳活動。在不斷地實戰訓練中,對新聞報道員的相關工作已漸入佳境,各項技能穩步提升,工作能力得到中隊指戰員的一致認可。 戰友評價:“他是個有心的人,在工作生活訓練中會處處留心,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生活小事、他從身邊人、身邊事尋找一條條新聞線索,他從每一次火場、每一次大型活動中找到創作的突破口,他善于與人交流,善于觀察、善于傾聽每一個愿意說故事的人,他總能從多種角度去衡量、評判一件新聞事實的辯證關系?!?/br> 鄧凱,2016年09月參加工作,現擔任特勤大隊一中隊文書一職。2018年11月剛接觸文書工作時,他對這個文書工作是陌生的,連基礎的辦公軟件都不會使用,但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干勁,白天訓練,晚上利用熄燈時間加班摸索,以能者為師,積極請教老同志,通過自己刻苦鉆研,在較短的時間掌握了文書基本工作職責。 戰友評價:“2019年是轉制第一年,也是中隊全力爭創總隊先進中隊的一年,中隊的軟件簿冊都是加分項,為了讓軟件簿冊更加正規和標準,他琢磨研究,提高了各類登記簿冊的標準,得到了上級工作組的認可和肯定。去年‘標兵大隊’考核,大隊推薦中隊參加考核,而剛好正值鄧凱休假,他主動推遲了假期。那段時間,白天訓練,晚上加班已是常態?!?/br> 馬柯,男,漢族,1996年10月出生,2016年9月入職,共青團員,2018年入職新聞宣傳工作,現為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二中隊新聞報道員。對于馬珂來說,白天訓練,晚上加班是常事。在保證自身隨中隊訓練的前提下,用相機鏡頭記錄訓練場上每名指戰員奮勇拼搏、視苦為甘的精彩瞬間,晚上加班寫稿并將個人照片整理留給指戰員作為紀念。截至目前在中央及媒體刊稿20余篇,應急管理報刊稿3篇,在大力宣揚中隊的同時也不斷的在提高自身素質。 戰友評價:“他在生活中是一個實在人,但在工作中確是一個愛鉆牛角尖的人,每一句話的邏輯順序,層次架構和故事的真實性、可讀性他都要細致研究,確保不出任何差錯。盡管一路艱辛,困難重重,盡管這個崗位經常帶來誤解和嘲諷,但他終歸是走了下來?!?/br> 申澤紅,云南羅平人,共青團員,大學本科學歷,2019年5月入職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隊石林中隊,實習消防員。參加新聞報道工作以來,他能夠不斷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思想覺悟,堅守自己的崗位,認真工作,及時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作為新聞報道“新人”,除了完成好日常訓練和本職專業技能課目外,他能夠結合上級的統一培訓、業余補習、交流座談等方式,多方汲取寫作知識,不斷總結報道經驗,利用個人支配時間學習輔助教材,對攝影、圖片處理等知識進行學習。截至目前,刊稿76篇累計刊發照片150余張,其中18篇被總隊轉載、11篇被森林消防局轉載。 戰友評價:“澤紅為人開朗樂觀,積極好學,接觸新聞工作以后,他就下定決心要干出一番成績。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有為了拍營區日出的景象,他頭天晚上惡補了延時攝影的知識,凌晨兩點才休息,第二天早上四點就已經起床,在營區選好了位置,打開了相機靜靜地等待著日出?!?/br> 吉王羅立,四川馬邊人,大專在讀,1996年3月份出生,2015年09年入職,現任昆明支隊祿勸中隊新聞報道員。他常說:“每天眼前一臺電腦,手邊一杯濃茶,頭頂一輪明月就是我對待工作的態度?!睘榱耸怪嘘牻ㄔO得更好,宣傳更到位,他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每天至少寫稿三篇”的目標,寫了發、發了寫,一直寫、一直發。有時中隊任務多、訓練科目多,就一天寫稿五、六篇,就連周末也不曾休息。幸好的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正是因為勤奮,讓他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經驗,拍攝技巧、圖片剪輯和文化功底打得比較扎實。入職5年來,先后在各類地方媒體網站和中國森林消防局、云南森林消防總隊、昆明森林消防支隊綜合信息網等媒體刊稿1400余篇。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年被支隊評為優秀消防員,嘉獎三次。 戰友評價:“吉王是一個特別好學的人,剛接觸新聞工作的時候,他就向中隊建議購買一些和新聞報道有關的書籍,每天完成中隊賦予的各項任務后,自己加班加點對文字書籍學習,學習視頻剪輯和拍攝的技巧,每次不知不覺總是加班到了深夜,直到哨兵來叫崗他才停下?!?/br> 李林,男,湖北宜昌人,2015年09月參加工作,2017年3月入黨,三級消防士,現任昆明大隊五華區中隊新聞報道員。自擔任新聞報道員以來,他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新聞報道能力,強化個人素質,積極工作,刻苦學習,苦練本領?;饒錾峡偰芤姷剿@來鉆去的身影,面對熊熊烈火,滾滾黑煙,無所畏懼,只為把每一名指戰員英勇無畏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知道。能夠發揚連續奮戰、英勇頑強的精神,不懼苦累,肩背相機、手持攝像機,只為記錄奮戰在一線的指戰員每一瞬間,在新聞工作崗位上為中隊積極宣傳滅火英勇事跡。擔任新聞報道員以來,為支隊、總隊提供各類視頻、照片等素材400余次,同時被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刊發。 戰友評價:“李林班長不僅是新聞報道方面優秀,綜合素質在中隊也是名列前茅。他這個人善于學習,勤奮務實,刻苦鉆研,具備廣泛的興趣和很豐富的知識,適應能力強,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融入一個新的領域,適應他并且做好它?!?/br> 機關炊事員:殷朝府 “食堂就是同志們的抗擊疫情的加油站!”支隊機關食堂炊事班長殷朝府常說。殷朝府是一名貴州籍消防員,從事炊事員崗位8年多了,是機關食堂的“大拿”,不茍言笑,工作認真,大家都說他人如其名。一年365天,他帶著另外2名炊事員,每天保障機關和勤務中隊50余人的一日三餐。 “今天的蘿卜燉排骨要多做點,這個不油膩,一會給隔離人員也多打點?!苯衲甏汗?,休假歸隊、與武漢來保人員或有武漢旅居史人員有接觸的指戰員都要進行隔離。支隊機關先后有20余名指戰員被隔離。為減少人員扎堆、交叉感染,食堂就餐也就變成了送“外賣”,如何調劑好食譜,保障大家吃出身心健康,成為了他的首要任務。 他帶領2名消防員嚴格落實“戴口罩、不扎堆、勤洗手、嚴消毒、防疫情”來加強自身防護,認真研究食譜,確保了搭配合理、營養保證,常換口味、干凈衛生。要求每一個進入食堂都要洗手,分餐人員和送餐人員都要做好衛生防護,帶好口罩手套,配送要及時,保證每一位隔離人員都能吃到衛生、熱乎的飯菜。 疫情就是命令,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絲毫馬虎。為了保障指戰員用餐安全,殷朝府說我是黨員,保障大家吃好吃的安全是我的責任。他一有空暇時間,就盯在食堂消毒搞衛生,犄角旮旯都不能放過。 騰沖中隊炊事員:段建磊 騰沖市森林消防中隊保障班班長段建磊,山東人,因為其身高,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大個兒”,工作一絲不茍,認真細致。 特別是疫情發生后,檢查食材多了一道必須的、重要的程序,就是消毒。食材配送到單位營區門口,他佩戴好防護裝備后,先對所有的食材先消毒,再仔細檢查食材的新鮮程度、品質等,為大家把好質量關,不好的食材堅決退掉。 除了保證菜品質量過關外,讓菜品更加豐富多樣是段建磊的奮斗目標?!耙粋€菜再怎么好吃,都容易吃厭,所以我想盡可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換換菜品、增加口味”,段建磊笑著說。防疫期間,段建磊就網上偷藝,最終落地到食堂,各種“網紅”菜、特色菜也上了指戰員餐桌。他還留意氣溫變化,制作一些小咸菜增加口感。這些細心的變化,也經常給指戰員們帶來驚喜,每一道菜的推出,每一口味的變化,他都會謙虛的聽聽大家的意見。食堂也成為了中隊指戰員點贊最高場所。 昌寧中隊炊事員:張鑫 張鑫是昌寧縣森林消防中隊的炊事員,從事炊事員崗位16年,他深知常年投身在消防一線的艱辛,更理解“溫暖指戰員的胃,就能溫暖指戰員的心”的正確性。 考慮到指戰員們訓練量大、各類任務多的實際,天熱了,就熬制綠豆湯。天冷了,就準備好姜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戰友們的餐盤子上,用心關愛著指戰員的飲食健康。碰上有戰友生病,他二話不說,親自做上一碗熱騰騰的病號飯。張鑫把這個“秘密”都傳給了他帶的兵。 早上比大家早起1小時,只為了給戰友熬上一鍋粥,中午收拾好衛生后,他反復對各個區域進行消毒,確保這個中隊全員都覺得溫暖的地方安全。張鑫的努力和熱情的工作態度大家都看在眼里,紛紛豎起大拇指,食堂有張鑫,心細人最忙。一日三餐全想到,暖心暖胃屬他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