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只要你有能力
福利房終于揭開面紗,走出第一步。 生活區和原來的生產區里,制造工業園里的生產區大門口,這幾處都出了通告。 這次的福利房,原則上按人均二十平米計算,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的,可以參加這次的福利分房。 同時,向有特殊貢獻者傾斜。對引進的人才,公司已獲得稱號的勞模,技術革新能手,累計有五次先進工作(生產)者稱號的,可以另外增加二十平米。 對于青工,只要報考自學,或者成人夜大的,前提是技術類,拿到畢業證書,也可以另外增加二十平米。 也就是說,只要拿到結婚證,雙方四十平米,再另外加二十平米。如果雙方都拿到證書,就是另外加四十平米。前提是簽訂退休前不離開遠程公司的合同。 這個通告出來后,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了。 這個事,緊鑼密鼓開始。 對照標準,申請登記,逐級審查上報到集團公司。 這幾天,遠程集團舊辦公樓特別熱鬧。 各個部門,要整理文件,準備往制造工業園新辦公樓搬遷。同時,與福利房相關的部門,要查實一些資料,要做職工的申請登記,接受咨詢。 在福利房這一塊,有一個前置條件,需要重新簽訂用工合同。愿意終身在遠程服役到退休的人員,只要符合條件的,享受到建筑價的福利房一套。 為了遠程公司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先暖人心。遠峰早先在職工代表大會上有承諾,給所有的職工配房,原則上,每人不少于二十平米,一家三口,必須保證到六十平米以上。 在這之前,一家三口人的住房,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家,只有二十三和二十七平方米。 現在的福利房決定公布,職工們為這個歡欣鼓舞,相互賀喜。 高級技師夏祥生家,老伴翻出一些紅本本。 這些紅本本,就放在吃飯的餐桌上。似乎,這些紅本本可以當成下酒菜,當成佐餐的菜肴。 夏祥生是省級勞模。 “以前吧,只認為,發的這一張紙,不如發的獎金實惠?,F在才發現,這一張紙,比當時那個獎金實惠多了。獎金就那幾百塊,早用掉了。這張紙,還在?,F在,這幾張紙,最值錢。銀行里存錢吃利息,也沒有這個利息高?!?/br> 說這話的人,是夏祥生老婆。這讓一些人聽去,似乎她的這個境界上有點問題。 但這真實。 凡人,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境界,真實而不虛假。 夏祥生這時,還在喝酒。 只要家中有喜事,老伴都會為夏祥生備上酒杯。 當然,夏祥生加班很累時,老伴也會這樣做。 今天,老伴不但在家中做了菜,還為丈夫到鹵菜攤子上買了鹽水鴨和油炸花生米。 夏祥生這時慢慢地喝著,津津有味地吃著。不時,他會掃一眼桌面上的這些證書。這些證書會讓他想起那些過往的歲月。其中,有苦,但也有樂。 說實話,勞動真的很辛苦。而且要長年累月這樣的堅持。沒有一種精神上的信仰,可能堅持不下來。 這也就是以前經常說到的,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不難,難就難在一輩子做好事。 夏祥生自豪地評判了自己,他堅持這樣做了。而且,還在繼續這樣做下去。 現在,福利房向他這樣勤勞的人傾斜,回到家中,又是這樣的待遇。 享受啊。 就房子這個事,據說因為他是省級勞模,可以增加三十平米。 即便是像楊廣悅這樣的老工人,因為房子上可以增加二十平米的面積,在家中,也受到了特別的待遇。 楊廣悅是熱加工分廠的老工人,平時,只要自己力所能及,把一些扔掉的用具,置物架,小推車,修理好再投入使用。 就他這種小事情中的大作為,長年累月下來,可是為遠程創造了不小的價值。 因為這個,他成為遠程公司的勞動模范。 這一次,按照規定,他可以另外增加二十平米。 對于這樣一個平常的家庭,這二十平米合算了可以省下來的,不是小錢。 因為這個,老婆對他也是好生伺候。 今天,家中的場景,像是給楊廣悅過生日。 他下班回來后,老婆讓他脫下工作服,換上才由城里買回的一套西服。 楊廣悅卻說:“買這樣的衣服。我又不出差?!?/br> “老土。不出差,就不能穿嗎?” “不是。我這樣穿出去,別扭。我不習慣穿西服,弄得像個干部?!?/br> “爸,你老土?!焙⒆佣家f他了。 老婆問:“誰說西服就一定是干部穿的?” 楊廣悅這就嘻嘻了。 顯然,他喜歡這套衣服。 要是說起來,楊廣悅還真的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他一年到頭,幾乎就是一身工作服。只有過年那幾天,穿老舊了的中山裝。那還是年輕時置辦的。 楊廣悅已經把西服穿上身。 老婆把他推到鏡子前,說:“看看。這身衣服,你穿,正合適。老話說得有道理。人要衣服,馬要鞍?!?/br> 孩子上前來,竟然親了老爸。 “這孩子......”不要說楊廣悅不習慣,就是做母親的,也覺得不習慣。 畢竟,這孩子已經十五六歲。 這個家庭,傳統,保守。 至于那些平時工作中只是得過且過,不怎么求上進的男職工,這時在家中的地位,可是有那么些不如意了。臉上灰灰。老婆抱怨,就是孩子,也不拿正眼看他。 為什么別人家,都可以多出二十平米。為什么我們家就沒有。 男人啊。你是這個家中的男人啊。 建筑成本價,對于職工們來說,這個誘惑太大了。 即便是家中再困難,一時拿不出錢,即使找親朋好友借錢,也要把分給的房子買到手。 再不會算賬的人,也能算明白這個賬。 建筑成本價,幾乎就是市場價的一半多點。 這不是職工們胡亂猜測到的。這是報紙上一個消息上說的。因為一起事故,帶出一個關于房子建筑成本的話題。 一個建筑包工頭,弄了一個轉包工程,一幢商住樓。工程完工,以每平米九百六十結算。結果呢,開發商標價三千六百六十元向外賣出。 職工們要算計了??船F在房地產這個勢頭,有行業人士已經做出預測,未來的房價會瘋漲。 大家開始發揮想象,開始預算十年后,二十年后,現在買的房子,將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價。 哈哈。 到時,就發財啦。 大家在想象中,把就要到手的房子,想象成一座金山一座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