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這個傾述要聽
中午下班的時候,在廠區中央大道上,遠峰被三個工人攔住。 這樣說,不太準確。應該是三個工人在前面走路,其中一個回頭,看見后面的遠峰。這個回頭看的工人對工友說了句什么,三個工人就站住了,等著遠峰近前來。 “遠董。有件事,你得管一管?!?/br> “說吧?!?/br> 三個工人同時說起來。遠峰不知道是聽哪一個的好了。 “聽你們說的,是同一個事情。你們都說,我聽不明白?!?/br> 有兩個工人就收了話頭,讓一個人說了。 工人反映的是現在的生產,量大,大家手頭上的活計多,加班頻繁,收入卻沒有增加多少。明顯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的任務,卻給了一小半的加班費。 這賬,明顯算得不對了。 “你們三個,是一公司的吧?!?/br> “遠董。你知道我們啊?!?/br> “我在車間巡視時,在一公司看見你們干活。這就記住了?!?/br> “遠董。就你說,這樣的加班,是不是望我們工人呆?” 遠峰說:“這個事,我記下了。我來核實一下。如果情況像你們反映的一樣,這要糾正。按勞取酬,這是勞動法規定的?!?/br> “遠董。還是你最好講話。我們向方元廠長反映了,他說其它公司都這樣做。這樣的核算,不是獨家?!?/br> 方元是一公司的經理兼生產廠長。這個分廠,以前叫總裝分廠。 又一個工人說:“遠董。我們反映的這個事,會不會給你增加麻煩?!?/br> “麻煩?”遠峰笑著說:“如果大家都能這樣反映情況,不算麻煩。這是相信我。說明我遠峰,能夠幫職工們說話?!?/br> “就是,就是。我們就是這樣想的?!?/br> 遠峰很重視三個工人反映的這個情況。下午上班后,叫來生企部負責人研究。他說了工人們反映的問題,沒有廢話,直接給出指導意見。 “遠程集團已經恢復到正軌上來,加班要有度?!?/br> 生企部在上次機關大調整人員大分流時重新組建起來,由當時的勞動人事部,生產部,動力能源部,企管部合并而成。人員也由當時四個部門的近五十人調整到只有九個人。 現在的部長是司馬勇強,副部長束凱和陳勁。 司馬勇強在合并前是動力能源部的部長。束凱是生產部的部長。陳勁是企管部的部長。勞動人事部的部長筱平調到紀委當紀檢員。 副部長陳勁每每坐在遠峰面前時,就會有異樣的感覺。曾經,他跟鄭曉海比較緊。鄭曉海當了一兩個月的董事長,期間,把陳勁由企管部的副部長提為部長,把當時難講話的肖部長調離。 遠峰當董事長后,組建生企部,卻把陳勁留下了。這讓陳勁意外。 后來,陳勁和部長司馬勇強提及這事。司馬勇強告訴,遠峰看中的是人的能力。有能力,就用。沒能力,不用。 知道是這么回事,陳勁才從誠惶誠恐中緩過勁來。他就又有了發現。在遠峰面前,你有觀點,必須說,說錯了,沒關系。如果,當和事佬,人云亦云,遠峰反而不高興,甚至要你挪位。 現在,聽遠峰拋出這個課題,陳勁有話要說。 陳勁說:“加班說明市場不錯,產品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加班應該。至于度的問題,不好把握?!?/br> “這是實情嗎?”遠峰問了。他問了后,跟出來一些說法。 即便是實情,會不會掩蓋了什么。 如果真的是市場形勢大好,那不是加班就可以解決的,而是應該增加生產線,或者多開一班,由兩班倒,變成三班倒。 為什么要加班? 加班,通常只是一個臨時的應急手段,而不是常態化。 我們說,要守法。 隨意把八小時工作變成十二小時工作,是守法嗎? 勞動法規定的是八小時工作制。 長期加班,讓工人們身心疲憊,對于企業的凝聚力,是有大影響的。 束凱說:“遠程一直提倡的,多做奉獻?!?/br> 遠峰問:“讓職工們多工作,少給報酬,就叫奉獻嗎?曲解了?!?/br> “......”在座的三個負責人相互看了,不再說話。很顯然,遠峰站在工人們的角度上,在幫工人們說話。 遠峰說:“我突然想啊,把所有的管理者工資下調,每個人奉獻出百分之三十的工資,應該不影響生活吧。這百分之三十,當成給遠程公司做奉獻?!?/br> “......”所有的人有話要問,卻不敢問,不免要腹誹,董事長這話,是認真的嗎? 遠峰笑了,說:“我知道,這樣做了,我會被人罵的。同理啊。工人們為什么背后罵我們管理者不仁。 無私奉獻,是一種倡導的精神。但這個,不能成為我們管理上無能的借口。遠程之前有這個提法。也提了多年。結果呢,職工們奉獻的真不少,企業卻差點破產了。 給職工提高工資,不要與無私奉獻扯一塊說。再說,職工們的工資,總體來不高。這個,你們部門,也要研究。怎么樣把職工們的收入再提高一步?!?/br> 束凱說:“遠程職工的工資,在這座城市里,已經算是很高的了?!?/br> 遠峰說:“我們一定要讓遠程職工的工資,成為這座城市中的第一。但這個高工資,絕對不可以只是加班加出來?!?/br> 司馬勇強一直沒有說話。他懂遠峰。兩個人也是能夠交心的朋友。遠峰處人,是個始終想著別人,盡量給別人好處的人。 一個人如何為人處事,是會把這個帶到工作中,帶到管理思路上。 但加班和報酬之間,又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給加班者的工資高了,企業成本會增加。不給加班者相匹配的報酬,影響到工人干活的積極性。 司馬勇強只有咧嘴了,用眼角的余光瞅了瞅遠峰。 遠峰見三個人不說話了,只好定下調子,“收入必須提高。這個賬,怎么算,我想你們會有辦法??偟膩碚f,遠程集團到了該給職工們分發紅利的時候?!?/br> 司馬勇強把遠峰說的話,往本子上記錄。 遠峰又說:“今后加班,必須有個前提,就是突發性的。比如,抗旱,排澇,急需增加產量時。沒有這個前提,不可以加班。加班成為長態化,是管理者的無能。 八小時工作,是勞動法給予勞動者的權利。機關干部加班,也是有節制的。為什么工人們的加班,視為理所當然? 頻繁加班,甚至常態化,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管理者的無能。八小時工作,安排是不是合理。八小時能不能做出十二個小時的活。這個要做調研。生企部要做調研,拿出方案?!?/br> 這時候,就是遠峰的一言堂。 沒辦法,這種事,他不說,別人不敢說。只有他把自己的觀點全部說出來,下面的人,才好辦事。 至于實施細則,要等生企部的三個領導消化了他的觀點后,才可以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