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下世之約、漫威重鑄洪荒、蟲族之穿成大眾情蟲、倦尋芳:不做你的愛妃、只想修仙不想宅斗[末世]
第三百二十一章 針對 于是,人群中有人激動地喊道,九皇子殿下真是我們江陵城難民的救星啊。 九皇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有人跪下高呼,一個人跪下了,成片成片的人群也一起跪了下去,高呼千歲。 姬彥看著這些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百姓,心中難掩激動,今日已經有邸報上來,江陵城已經被柔然的鐵蹄攻破,而這些百姓肯定還不知道他們的家園已經被柔然的鐵騎所占領,看著一張張因為饑餓而面huáng饑瘦的臉龐,姬彥心中難掩酸澀,這些都是他的臣民啊,他們的家園失守了,他要幫他們奪回他們的家園,一腔熱血涌上了他的心頭。 大家快起來。姬彥對著皇城拱了拱手,道,陛下仁愛萬民,這幾日會在朝中商議江陵城一事,不日會派兵江陵,皇恩浩dàng,相信大家再過幾天就能趕走柔然鐵蹄,奪回我們的家園。 趕走柔然鐵蹄,奪回我們的家園。 趕走柔然鐵蹄,奪回我們的家園。 一聲高過一聲的呼喊聲響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陸續趕到了吳氏米行。 血láng、小花兒還有鐵蛋幾個還是第一個見到這樣的場面,一時間熱血沸騰,也跟著人群高喊了起來。 吳氏米行所在的街道,燈火通明,人頭攢動。 這件事很快就上達天聽,早朝的時候,姬彥得到了大臣們的一致褒獎,還有大臣站出來為姬彥邀功,被姬彥嚴詞拒絕了。 江陵失守,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奪回城池,哪里是討論個人功過的時候。 姬彥鏗鏘有力的話,又贏得大殿中的大臣們連連的贊嘆聲。 不過朝中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 姬彥在此事上搶了先機,在陛下和朝中大臣中博得了好感,卻刺痛了某些人的眼球。 太子姬禮此時臉上就不是很好看了,他使了一個眼色,工部尚書魏良站了出來。 我怎么聽說九皇子殿下鼓chuī民心,為自己贏得了一個仁愛的名聲,聽說江陵城的百姓還連呼千歲,怕是連陛下在這些難民心中的形象都沒有九皇子的聲望高吧。 魏良后面一句話直指姬彥,明顯是有的放矢,惡意針對姬彥。 無論哪一朝哪一代,皇帝陛下最怕是什么?最怕就是手中的皇權受到威脅,最怕就是有人的聲望高過自己,魏良此話不可謂不惡毒,簡直字字誅心。 魏良此人是?;逝上?,可以說是姬禮在朝中的代言人,他的意思則表明了太子的意思,看太子殿下洋洋得意地表qíng,朝中官員心知肚明。 朝堂之上沒有笨人,很多立場中立的聰明人都選擇禁了口,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出來說話幫助姬彥,從而得罪了太子殿下。 相當一部分人則是抱著看戲的態度,他們要看姬禮是如何應對的,更重要的是陛下怎么說。 陛下偏向哪個,他們就向著哪個。沒事和和稀泥,這才是為官之道。 此時,禮部沐大人揚了揚眉,冷笑道,魏大人是在現場嗎? 魏良噎了一噎,不在。 不在?呵呵。沐大人對著魏良嗤笑,道不在,你怎么就知道九皇子殿下是鼓chuī民心,我看你用心險惡,隨意污蔑皇子。 沐大人又笑了笑,不過有一句你沒說錯,九皇子殿下心系百姓,仁心愛民確實沒有錯。 污蔑皇子沐大人這一把帽子著實扣得厲害,殿中不少官員在心中對沐大人豎起了大拇指。 沐大人不愧為禮部尚書,不但jīng通宗室禮儀,這耍起嘴皮子來也不逞多讓。 九皇子殿下得此良才,為他加分不少,朝中有不少官員就是看著沐大人投靠了姬彥,才轉而投之。 今日之事看來魏良必將敗于沐大人手下。 魏良氣紅了臉,駁道姓沐的,我只是就事論事,你別逞口舌之qiáng。 沐大人也不某示弱,輕視地看了魏良一眼,道,我gān嘛對你逞口舌之qiáng,我也是實事求事。 他對著龍椅上的德泰帝作了一揖,揚聲道,我可是聽說九皇子殿下在派米現場,高呼皇威浩dàng,說陛下仁愛萬民,定會救江陵百姓出水火之中,我這話可是很多人聽到,經得起求證。 言下之意,魏良的話完全是道聽途說,經不起推敲和查證了。 魏良聽的面紅耳赤,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姬彥面上一寒,不用看也知道太子殿下這是不高興了。 泰德帝高高地坐在龍椅之上,偶爾咳嗽一聲,并沒有發表意見,冷眼旁觀著?;逝珊图h系你來我往,爭得面紅耳赤。 只有長久伴在泰德帝身邊的小安子,才知道陛下此時的心qíng。 不用說陛下此時的心qíng還是不錯的,雖然金陵城失守了,可九皇子陛下不但贏得了人心,還受到了朝臣的力挺,從最近陛下處理事qíng的蛛絲馬跡當中,小安子隱隱得出了一個結論,陛下恐是有心向著九皇下。 小安子上前為德泰帝上了茶后,看了德泰帝一眼,又恭恭敬敬地退到了一旁。 德泰帝喝了口茶,緩緩開了金口,金陵失守,百姓流離失所,柔然鐵蹄揮軍南下, 說著說著,德泰帝拔高了音量,這是要破峽谷關,直bī金陵城了。 德泰帝怒指著底下的朝臣,可你們呢?到現在了,還只知道在朝堂之上吵吵鬧鬧,你們說我要你們這樣的臣子有何用處? 德泰帝說完,劇烈地咳嗽了起來,小安子忙上前把口杯遞上,德泰帝吐了口痰,小安子又把帕子遞上,德泰帝擦一擦嘴,小安子接過帕子又退開身去。 陛下息怒,臣等惶恐。大殿中一下子跪倒了一大片,眾大臣低著頭,惶恐不安。 德泰帝拍案而起,你們惶恐有什么用?朕要的是對策,對策懂不懂。柔然一個區區小國都欺負到我們頭上來了,你們說這事怎么辦? 工部大臣黎落站了出來,道,陛下,柔然國如此囂張,依為臣看不如派鎮北王前去,王爺驍勇善戰,又恰巧在帝都,王爺威名遠播,這仗不打也能讓敵人聞之喪膽。 第三百二十二章 殿前初jiāo手 兵部侍郎左言哼哼道,不打仗也能讓敵人聞之喪膽,那怎么柔然鐵騎還攻了進來,你當柔然的忽烈將軍是紙糊的,鎮北王雖然厲害,不過王爺一直在北地鎮守邊關,對江凌城能有我們朝中的將領熟悉。 兵部侍郎對德泰帝揖了一下,道,陛下,我看還是派朝中熟悉江陵城城防的將領去比較妥貼。 左言是德泰帝的親信,對揣摩帝心深有一套,這個時候,陛下怎么可能把攻打柔然的大任jiāo到鎮北王手上。 鎮北王手上已經有十萬的jīng兵,如果這一仗又打勝了,這不是讓鎮北王如虎添翼嗎? 殿中的大臣都是人jīng,看看黎落又看看左言,再看了看德泰帝的神色,有大臣就站了出來聲援左言。 德泰帝瞇了瞇眼,看著一直靜立在大殿的鎮北王,問道鎮北王,你覺得呢? 鎮北王被當眾點名,不疾不徐,雙手報拳道,臣也覺得,臣不太適宜此次出征,請陛下另派猛將出征。 總終德泰帝是不會放心讓他出征的,而他也沒有這樣的想法。 鎮北王的回答,德泰帝很滿意。 他點了點頭,掃了殿中的眾大臣一眼,道,眾愛卿,你們都來說說,你們覺得派朝中哪位將領出征比較適合呢? 德泰帝此言一出,殿中嗡嗡地議論了起來。 陛下,兒臣愿意領兵出征,請陛下發令。姬彥主動請纓。 姬彥此話一出,殿中立時安靜了下來,眾大臣的目光都齊齊向姬彥望去,這些目光或疑惑,或贊賞,或懷疑,他們沒有想到九皇子殿下回金陵城沒幾個月,便會主動請纓去江陵征戰。 柔然的忽烈將軍可是赫赫有名的,不但在柔然國內的武比中無人能敵,號稱柔然第一勇士,而且此人有勇有謀,善布兵列陣,手下更有一支號稱鐵軍的猛láng戰隊,而這一次忽烈將軍就是帶著這只猛láng戰隊出征的,這樣一個人物,是眼前這個看起來手無縛jī之力的九殿下能對抗的嗎? 不少大臣連連搖頭,九皇子殿下知道對方的實力嗎?還是只是一腔沖動。 行軍打仗可不是頭腦一熱就行的。 九弟,你別開玩笑,你懂領兵打仗嗎?姬禮嗤笑道,你以為這是你捐點糧食衣物就行的,這可是隨便會掉腦袋的事。九弟啊,我看你還是留在金陵城里,派派米糧好了。 他真是小看他這個九弟了,才回來金陵城沒幾個月居然這么會搞事。 本來他們德勝米行比他家的米行先派的米,還沒等他收攏民心呢,誰曾想半路出來一個程咬金,搶了他的功勞不說,這一會居然又想和他搶著去江陵城征戰。 他已經滿肚子的火了,現在姬彥此舉不異于火上澆油。 姬禮望著姬彥心中炸開了花,來大殿前蕭銳已經給他提了醒,此次務必要說服陛下把驅趕柔然忽烈將軍的事jiāo給他處理,沒成想姬彥又橫出一杠,壞他的好事。 米行的事他可以當做是湊巧,他無心壞了他的好事。 現在他是明著想在父皇和眾大臣面前博好感,這個九弟心機可真是深沉。 他一個沒有實力也沒有背景更沒有后臺的妾生子難道還想著和他搶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不成,姬禮恨得咬牙牙。 真是不知死活。 父皇,兒臣決定親自征戰江陵,把柔然鐵蹄趕出江陵,請父親下旨讓兒臣親自領兵出征。 這一次他要讓父皇好好看看他的本事,有蕭銳在背后給他拿主意,姬禮覺得收復江陵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殿中的大臣目光在太子姬禮和九皇子姬彥之前來回穿梭。 這是要對上了? 自從大皇子被太子殿下打壓以后,這朝堂之上還沒有哪一個皇子敢和太子殿下對上,這九皇子又哪里來的底氣。 小九不懂領兵打仗,你就懂得領兵打仗了。德泰帝眉一挑,冷冷地看了過來。 姬禮面上一熱,道,父皇兒臣是不懂,不過兒臣的太子府上的一品大將可不是假的,父皇把這事jiāo給兒臣去辦,兒臣定取了忽烈的狗頭給父皇送上。 豈料德泰帝卻是柔聲對著姬彥問道,小九,你是如何打算的?你說說看。 姬禮的臉色難看得不要再難看,望著姬彥的目光能噴出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