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書迷正在閱讀:蟲星第一司法審判官、特殊世界檔案、領主大人今天召喚玩家了嗎[星際]、流落異空(異能、機甲、穿越的神祗)、鎮國醫神、我死后,他后悔了[重生]、葉總你老婆跑了、名門眷寵:嬌妻養成、在異位面刷裝備的那些日子、都市超級女婿
“咱倆可不一樣,”王蘇敏說,“你那叫不學,不叫自學?!?/br> 寧和塵笑了,李冬青訕訕,無言以對,他沒來月氏之前,確實是沒有學過,在村子里的時候偶爾比劃兩下子,是為了演戲的時候耍得更好看,后來來了月氏,也不怎么用心,只是為了能應付考試,他一直不是多么用心的學生。 “我所知道的,”王蘇敏對李冬青道,“中原武林其實高手不少?!?/br> 寧和塵問:“你知道哪些?” “你算一個,”王蘇敏道,“除了你之外,他還沒見過其他高手?!?/br> 寧和塵:“還需要見誰?” “茅山的楚斷是一個?!蓖跆K敏挨個來數。 寧和塵有些意外他居然真的知道一些隱士,點了點頭,說道:“算一個?!?/br> “女游俠,劉遠芳是一個?!?/br> 寧和塵轉頭望他,微微皺眉道:“她有十年不出門了,成親生子了?!?/br> “但她厲害,”王蘇敏道,“認不認?” “認,”寧和塵說道,“你說的這倆人,近幾年已經沒人知道了,你怎么聽說的?” 王蘇敏說:“我還知道其他的,”他看了眼李冬青,問道,“你既然有武學天賦,想沒想過是像你爹還是像你娘?” 李冬青說:“你直說吧,反正你們說的我都不知道?!?/br> “我聽聞劉徹也是武學奇才,能文能武,”王蘇敏說,“他還沒有御駕親征過吧?!?/br> 聽此,寧和塵霎時面色冷了,卻問王蘇敏:“你到底是什么人?” “鮮卑人,”王蘇敏說,“指天發誓?!?/br> 但誰也知道寧和塵問的不是這個。王蘇敏又道:“反正現在是你們的朋友,沒錯吧?” “當然,”李冬青傻呵呵,說道,“這就夠了?!?/br> 反正李冬青眼里只有朋友,寧和塵已經習慣了。人自己不想說的話,怎么問也問不出,他也不再多費口舌。寧和塵問李冬青:“聽出是什么意思了嗎?” 李冬青真的沒聽出來,問道:“嗯?什么什么意思?” “他是想告訴你,”寧和塵說,“這天底下比你有天賦,比你強得還有很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br> 李冬青看了眼王蘇敏,王蘇敏并不反駁,反正有些話他說著不方便,由寧和塵來說是最好的。李冬青道:“知道了?!?/br> 他不反駁,王蘇敏有點意外,看了他一眼。 “不過也沒必要太在意,”寧和塵卻又說道,“你現在還不到十七歲,以后這是你的天下?!?/br> 年紀當真是最無往不利的盾牌,太多人看見李冬青的時候眼里流出羨慕,感嘆他正當少年,李冬青就算短暫地落在人后,也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追上,又因為年輕,還可以犯錯誤,未來還有很多種可能,無論是光明還是黑暗都令人羨慕。 可李冬青卻不喜歡這種話,說道:“你也正當年輕?!?/br> 寧和塵當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沒說話,駕馬往前走,半晌后提醒他們:“天黑之前再不回去,火尋酈就真的要追出來了?!?/br> 在這句話的威脅下,或者說是在火尋酈的勢力的威脅下,他們在日落前就趕回了東甌,幾個人沒有過城門的守衛,而是直接從城墻上翻下去,溜回家,寧和塵上了樓,回去睡了,而李冬青一進自己的房門,看見里頭坐得端端正正地火尋酈,徹底蔫兒了。 火尋酈放下茶杯,長長地手指甲撫著自己的額頭,似乎也有些倦了,半晌沒說話。 李冬青把門關上,說道:“你放我出去,謝謝?!?/br> 他不至于相信,大歌女就那些人手,讓一個火尋昶溟就能輕松處理,到底還是火尋酈放了他一馬,讓他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火尋酈也很頭痛,說道:“聽說吞北海已經輸了,戰事結束,你要是今晚還不回來,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br> 李冬青真的想過不回來,若是火尋酈拼死阻攔,他真的有可能不再回來,可火尋酈放水,他就沒辦法了,人心都是rou長的。 火尋酈嘆了口氣,站起來道:“你睡吧?!?/br> 這還是李冬青認識她這么久,第一次看見她示弱,他本來以為回來之后一頓毒打是免不了了,誰知道這樣比挨打還難受,李冬青道:“我回來的時候已經告訴昶溟會留在月氏,出去一遭,我也明白了,無論是江湖還是朝廷,都不是我的容身之所?!?/br> 火尋酈一抬眼,看他,那眼神是絕對的欣喜,李冬青也高興了起來。 火尋酈沒想到,他這一年來都不放李冬青出去,沒能把這個人的心留在月氏,可出去了一遭,卻主動想回來了,倆人從未這樣交過心,火尋酈一時也不知道怎么和他相處,說道:“那,你早點睡吧?!?/br> 李冬青笑道:“不要責罰昶溟,他只是想幫我?!?/br> 火尋酈嘆道:“責罰如果有用,天底下還會有離巢的鳥兒嗎?你們大了,已經不能再打了?!?/br> 說著便站起身來,看了他一身狼狽,說道:“寧和塵帶著你,永遠都像個泥猴一樣回來,這身衣服扔了,洗洗睡吧?!?/br> 李冬青應了,沖她笑了。大歌女也笑了,轉身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次注釋有點長,不放在正文了 注釋 ①:《戰城南》 《戰城南》系樂府舊題,屬漢代《鐃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這首民歌是為在戰場上的陣亡將士而作。詩中描寫了戰爭的殘酷,道出人民只是戰爭犧牲品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人民反對并詛咒戰爭的意愿。此詩以死者告語烏鴉、駑馬哀鳴的奇思妙想抒發作者的悲愴之情,極富浪漫主義精神。城南城北都有戰事,有許多人戰死在野外,尸體不埋葬烏鴉來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