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而立宴
六月十五正是藺遠三十生辰。 皇帝賜了恩旨要幫這個愛臣cao辦這次的“而立宴”,以此向天下展示自己對這個愛臣一如既往的倚重。 過去兩年,政通人和。藺遠在朝堂上可謂是炙手可熱。 戶部尚書張居儼年邁,已于三月前告老還鄉。 皇帝本暗中已有屬意的繼任人選,正是現今的明州布政使鄭然。 而又由于某些不可說的原因,他遲遲沒有將人從明州調回云京,反而是著藺遠暫代戶部之職,處理戶部的一應事宜。 藺遠接任戶部事務以來,提出了改|ge當朝的稅法和土地法,贏得了無數改|ge派官員支持的同時,也招了無數保守派官員的反對。 皇帝看在眼中,平日里朝堂上也并未表現出反對藺遠進行革新,反而是今天拍一棒子支持革新的人,明天又安撫一下那些反對的人。 他的意圖,藺遠再清楚不過。 不過就是想借這次代任的事情削弱藺遠在朝堂上的一部分影響力。 皇帝想改,但又不想大改。 他最想要的是把朝廷的財政大全抓在手里,要知道現在的戶部官員可有不少是先帝提拔起來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當今這里,當然也應該換一批自己用得順手的人。也免得自己只是想要修繕一下行宮,還要被這些人束手束腳的。 而這次藺遠的“而立宴”的目的就是給藺遠做臉的同時,挑起保守派|管|員對他的反感。 只要他們在朝堂上爭吵不出來個什么結果,自然會有人獻上折中之策,他也就能把真正懂他心思的鄭然提上來,全權負責此事。 不管朝堂如何波濤洶涌,藺府六月十五這一天則是門庭若市,熱鬧無比。 老夫人嘴角的笑從晨起后就沒停下來過。 藺遠的父親一輩子都渴望重振藺家家族聲望,但到死了也沒能做到。 可她陳氏的兒子年紀輕輕就做到了他老子做不到的事。這如何能不讓她驕傲? 后院的花廊下,一群人前后簇擁著老夫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奉承逗趣。 “老夫人,您瞧瞧。我怎么多時未得見您,怎么感覺您比前時還年輕了不少呢?這通身的氣度,竟好似那廟宇里供奉著的,適才在后院我險些都沒敢叫人呢?!?/br> 說話的婦人是藺遠遠房表哥藺遙的妻子羅氏。 老夫人一時被她哄得開懷大笑,用手點了點羅氏,沖著眾人道:“我就跟她們說你是個嘴巧機靈的,她們還都不信。瞧瞧這不就是活脫脫的舌燦蓮花嗎?” 羅氏忙接道:“我好說是舌燦蓮花呢,有您鎮著這個家,咱們心可能定呢?!?/br> 話語間竟然將老夫人比做那神佛廟宇中供奉的觀音菩薩了。 廊下再度歡聲笑語起來。 這時,一個小姑娘從垂落的花枝下鉆了出來,頭上沾滿了花瓣,一雙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老夫人:“祖母是有蓮花糕嗎?我聽見您再說蓮花哩?!?/br> 老夫人失笑,沖她招手:“皮猴子,怎地從那里鉆出來了?快來祖母這里?!?/br> 藺遠蘿從花架下鉆出來,胡亂拍了拍身上的羅裙就跑到了老夫人的身邊。見她看著自己失意,又停下乖乖地給坐了一圈的婦人們請安。 “要不說還是老夫人您會調理人呢?瞧瞧言丫頭這兩年真是大變樣了,和剛來的時候真是判若兩人?!?/br> 羅氏說完招手讓藺云蘿到自己身邊來,拉住她的手問道:“好孩子,你可還記得我?我是你藺遙伯伯家的羅嫂嫂,之前你回家來的時候咱們還見過呢?!?/br> 藺云蘿不記得了,可她記得爹爹跟她說要有禮貌,要跟長輩問禮。于是屈身道:“嫂嫂安好?!?/br> “好孩子,你剛剛可是說想吃蓮花糕了?可巧就要找你祖母要呢,你祖母別的沒有,蓮花可有呢?!彼执蛉さ?。 老夫人笑得不行,還真的使了身邊的房嬤嬤去給藺云蘿找蓮花糕去了。 “跟著房嬤嬤去吧,記得頑一會就來祖母跟前,一會開席了。你爹爹今日有應酬,不能和你一道用膳?!?/br> 藺云蘿走了,倒是一眾婦人聽聞藺遠是親自教養這個唯一的丫頭不免更是驚訝。 “予安也要而立上了,到現在也就這么一點骨血,這偌大的府里他們也就這么一個小主子。不疼她疼誰?這孩子也乖巧。就說入夏那會有一日驚雷,她都睡下了,還悄悄爬起來我這里,說是怕我夜里怕雷?!?/br> 老夫人感慨萬千:“其實哪是我怕什么雷呢?不過是她爹爹外出公干,正逢著落雨,我怕她自己害怕就讓她來和我同睡,哄她的罷了。誰曾想她竟然就牢牢地記住了?!?/br> 婦人們也跟著紛紛感嘆道:“老夫人和藺大人有福,這孩子是個會疼人的?!?/br> 聊著聊著又說及了藺遠的婚事,老夫人憂心不已,又請托了各家若有認識適齡女子,請代為介紹。 這邊氣氛正好,男賓那邊也是聊得酣暢。 “藺大人,以后咱們就都聽你的了。其實現在的稅法多有積弊。只是之前的張老尚書一直求穩,不肯實行革新之策。如此一來,咱們想要做什么抱負都施展不開手腳呀?!?/br> 說話之人言畢,提起酒杯叉手對著藺遠一干而盡。 藺遠但笑不語,陪了一杯酒后方道:“話雖如此,張大人年邁,求穩也是人之常情。我雖然力主革新,不過也是看各位同僚意氣風發,也想沾一沾這生氣,和諸位一起闖一闖罷了?!?/br> “藺大人說笑了,您如今正是好時候,說什么沾生氣,該當是我們沾一沾藺大人的紅氣?!?/br> 一來二去,觥籌交錯,諸位老爺大人又是幾杯下肚。 “話又說話來,我原以為皇上會點明州布政使鄭然接任呢?怎么看如今像是又沒有這個心思了。藺大人,您簡在帝心,又執掌官員調任之事。這件事您怎么看?” 另一人接道:“這鄭然原是三朝舊臣鄭甫一脈的旁枝。想那鄭甫當年權勢多么顯赫,卻因為在先帝時期支持了安寧王,所以今上登基之后連帶著他家也受到了牽連?!?/br> “這你就想差了。只他鄭甫一人喧赫有什么用。他家前朝時就已事務繁盛,家中又極盡奢靡,多的是安享富貴之人,而少運籌謀劃者。加之那鄭甫之子又是個爛泥扶不上墻的,我看不過是空有架子,內多腐囊?!庇忠蝗笋g道。 藺遠像是沒聽見這人說的什么,只是淡淡地道:“天家之事咱們還是少議論為妙。至于圣山欲擇誰接任戶部職位,我也不過是聽作安排罷了?!?/br> 眼見從他這里打聽不出來什么,眾人也就紛紛住了嘴,開始飲酒觀看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