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這個時候,也免不了被嚴國勝他們請教一些問題。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總體的規劃,顯得有些混亂。為了讓復習更加的有效率,一行人商議一番后,干脆開設了小課堂。 課程則由擅長某個科目的人來講解,陳繁儀也被拉到了小課堂之中。 周光旭和陳繁儀,因為家中長輩的關系,本來就交情就不錯,這個消息自然也沒瞞著。 陳繁儀自己還有著渠道,她這些年一直在醫療站擔任著醫生的工作,但十年動蕩結束,機會有擺在了面前,自然也不會錯過。 至于醫療站那邊的工作,這幾年,陳祥富幾人跟著陳繁儀學習,也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果。 當初在公社培訓的幾名赤腳醫生,因為后續有人帶,醫術是當初培訓的那批赤腳醫生中頂尖的存在,如今在九大隊甚至附近都有著不小的名聲。 陳祥富、陳繁興、胡琴三人早就能獨當一面,陳繁儀這邊倒是能空出手來。 況葉等人沒有耽誤上工的事,復習這件事動靜卻也不算小,隊員們自然有所察覺。 因為沒有耽誤上工,隊員們的態度也還算好,只是有些好奇的打聽了一番。 恢復高考這件事如今明面沒有什么風聲,況葉等人自然也不能大張旗鼓的宣揚。 隊員的打聽,關系一般的況葉等人只是打哈哈的糊弄過去了。 而那些關系還不錯的,他們倒是解釋了一下,但沒說是從周光旭外祖那得來的消息,而是說起去年“幾人幫”倒臺,加上今天春多所中學恢復教學秩序,他們有些猜測,為此做著準備而已。 這也算提醒一下,至于信不信就看隊員自己的。 對于這番猜測,不信的人其實居多,甚至還有聽到這番言論的閑人,笑他們知青異想天開。 但也有相信的。 隊里幾個初高中畢業的青年,先是到知青宿舍打探一番,之后也拿出了塵封多年的課本,加入了他們的復習隊伍。 就這樣,每天下工之后,況葉簡單的解決了晚餐,就帶著書本去知青宿舍集合,直到夜深才回到家中。 七月匆匆而過,時間來到八月,隨著稻穗金黃,忙碌的秋收來臨。 況葉和周光旭等人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課本,加入秋收的隊伍中。 今年的秋收和往年不一樣,九大隊的所有人都帶著無比的期待,從雜交水稻被栽種下去的那一刻,隊里的水田邊上的道路都比往年要瓷實。 去年雜交水稻最高畝產一千兩百斤的震撼,還歷歷在目。 今年九大隊拿到不少糧種,經過近半年的照顧,終于到了收獲的時候,如何不叫隊員們激動。 “看著穗子,比以前的穗子可重不少,粒兒也多,這雜交水稻的產量穩了??!” 這天,況葉和同組的隊員們來到水田邊上,準備收割今年的第一批水稻。 一位隊員就忍不住拉著一穗金黃的稻穗欣喜道。 地里的農作物,隊員們非常的熟悉,哪怕是還沒真正的收割,他們也能大致的判斷出產量如何。 “別墨跡了!自從這稻子灌漿后,我就天天來看,越看這心底就越急,今天終于能收了,趕緊干活吧!”旁邊一個性子急的隊員可不管那么多,扎好褲腳就下了田,揚起手上的鐮刀就割起了水稻。 “哈哈哈,就是,趕緊下田!”同組的其它隊員見此,都哈哈一笑,緊接著麻利的下田割稻。 收水稻不是輕松的活,但面對這番豐收的景象,隊員們的干勁十足,都想早一點把田里的稻子收完。 況葉也拿著鐮刀,刷刷的割起了水稻。 在這期間,他能敏銳的感覺到今年的稻桿和往年的不同,沉甸甸的。 這番沉甸甸,卻讓他的心情飛揚了幾分,今年的水稻產量穩了! 第196章 況葉和同組的隊員收割水稻的熱情高漲, 每個人都干勁十足,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把眼前這一大片稻田割完,期間還有另外的隊員用腳踏的打谷機脫粒。 脫落的谷粒逐漸填滿秧斗,之后被裝到籮筐中, 準備運到曬壩中去晾曬。 不過第一收獲雜交水稻, 隊員們都想第一時間直到這產量到底如何。 所以籮筐中的稻谷, 在被挑走之前, 都在田邊簡單的稱量了一下毛重。 最后況葉他們今天上午負責的這塊稻田, 平均畝產算下來竟然有一千斤。 這樣產量雖然和去年三匯公社試驗點的最高畝產有差距,但隊員們得知今天收獲的平均畝產有一千斤, 就已經笑得合不攏嘴。 剛剛收獲的水稻,因為水分和一些雜質的原因,一千斤這個數其實有些虛。 但哪怕是經過晾曬,再篩除雜質,一千斤最后至少也能落個八百斤。 要知道之前種的水稻, 最高的畝產也才五百多斤。 兩相對比起來,八百斤的畝產翻了近一倍。 況葉他們今天收的這塊田,還不是最好的田地,也就是說后面絕對還有更高的畝產。 忙了一上午,中午回去吃了一頓飯, 為了盡快把地里的糧食收割了,九大隊的所有人都沒怎么歇息,頂著大太陽繼續干活。 又是一下午的忙碌, 況葉和同組隊員下工回家的途中,一路上大家拖著疲憊的身體, 但情緒卻有些亢奮。 一天的時間,已經有多塊水田的稻谷收完, 更多的畝產數據也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