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當年吃過“放衛星”的虧,不親眼見到,他們始終心底沒底。 況葉對雜交水稻的產量有準備,卻也和隊員們一起組團在去了一次三匯公社。 倒不是去確認產量的真偽,而是想去見證一下歷史的性的時刻。 三匯公社雜交水稻畝產一千兩百斤的消息,不僅僅是九大隊這邊好奇的跑過去圍觀確認,相鄰的公社聽到消息的,都有人想要確認這一事的真偽。 對此,三匯公社這邊早有準備。 來圍觀的隊員,被有序的組織了起來,領著去參觀了一場場收獲的現場實錄。 看著沉甸甸的稻穗被割下來,脫粒再稱重,等到明確的重量報出來,再加上堆積在旁邊裝得滿滿的袋子。 雜交水稻的產量,隊員們真的親眼證實了! “哈哈哈!” “這是真的!哈哈哈~” “嗚...真的能產這么多...” “啊啊啊~~” 在歡呼聲中,有些隊員們甚至現場哭了了出來,有的還發泄般的嚎叫。 雜交水稻的產量確認,作為農民的隊員們,最清楚這到底意味著什么。 當年蜜薯產量那么高,種植出來后,大家都沒有現在這么失態和高興。 紅薯雖然是可以救命的糧食,但它的地位遠遠比不上水稻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從五百斤,到一千斤甚至一千兩百斤,這個跨度不可謂不夸張。 這如何不讓人激動。 帶著激動的心情,況葉和隊員們該回去的路上,對于之后的暢想就一直沒停下來過。 所有人都期盼著能早點種上雜交水稻,這樣一來,每餐的飯碗中也能多些米粒,少些燒心的紅薯。 但圍觀過雜家水稻的隊員們,也被科普了和其相關的一些知識,知道明年是種不上雜交水稻,得等到明年制種,后年才能拿到雜交水稻的種子。 這也難免有些失落,不過這份失落也沒影響到所有人的好心情。 回到九大隊后,沒去圍觀的隊員們也從回來的人口中得到消息,證實了一千兩百斤畝產的真實性。 一時間,整個九大地都處在一片歡騰之中。 就連之后連綿的秋雨,也沒影響到大家的好心情。 等到秋雨季漸歇,況葉這邊受到況家人的一封信件,倒是有了些煩惱。 信件的內容除了尋常的問候,還有況家父母的催婚。 況葉如今已經二十九歲,在這個時代屬于真正大大齡未婚男青年,前些年況家父母還不怎么著急,來信的時候也就偶爾提了提。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況家小弟和小妹也都結婚生子,還單著的況葉就成了況家父母重點關注的對象。 從去年開始,每次來信,內容都有相關的催婚內容。 對此,況葉早就有了決定,其實也影響不到他太多。 和況家人認知這么些年,以及這些年的通信,他其實也摸到一些況家父母的脈門。 結婚這件事,只要他態度堅決,況家父母出于之前讓原身下鄉的愧疚,也不會逼迫太多。 令他真正煩惱的是,況家父母讓他回家探親的事。 來這個時代十來年,他只在六六年春節的時候回去過一次,到現在也差不多快十年。 這些年況家父母雖然和自家老三一直有信件來往,但也差不多十年沒有見面了,作為父母的他們如何不想念。 其實從七三年開始,每到臨近年底的時候,況家父母都是試探性的問過況葉,過年的時候回不回潭城探親。 甚至為了讓他回潭城,和信件寄過來的還有一筆回城的經費。 但在這之前,況葉都拒絕了,而相關的費用,況葉干脆換成比其價值稍高的特產或者藥品寄了回去。 今年的情況又有些不同,況家父母見前幾年他不回去,這次想了另外的一個招。 要是況葉今年確認不會潭城探親的話,況家父母就直接來安瓊縣,所謂山不就我我就山。 這一招,也是令況葉沒轍。 看來今年他得考慮回潭城看望一下況家父母了。 至于讓況家父母來九大隊,這事還真不成。兩人的年紀不小了,都快是六十歲的人,這個時代的出行條件比不上后世。 這個年紀的人出門一趟,運氣不好命都得丟半條。 嘆了一口氣,況葉也下定了決心,同時也把給況家人的回信寫好,早點把信件寄出去,也讓況家父母那邊早點收到回信,不必采取另外的計劃。 在寫好信件之后,況葉走到小菜園邊上,看著地里還蔥蔥郁郁的作物和草藥,以及隱蔽些的靈植,心中盤算起他回去的那段時間,這些東西該托付給誰。 第192章 探親假有二十天, 這段時間無論是小院和菜園,都得有人看顧才行。 思考了一番,在幾個人選中,況葉先敲定了陳祥富。 他和陳祥富也認識了十來年, 之前本來就交情不錯, 后面還教授了其一段時間草藥等知識, 這份交情就更深了。 離開這段時間, 把家里的東西托付給他看顧, 也比較放心。 而且比起其他人,選擇陳祥富還考慮到他也是一小隊的隊員, 離的近也方便,還有學過草藥的知識,小菜園中的藥材也方便打理。 九大隊的其它隊員或者知青,交情也有不錯的,但一番比較下來, 還是陳祥富這邊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