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去年十二月說的推薦招工,如今終于有了動靜。 豐水公社這次就有兩個名額。 名額事很快就在知青中傳開,一時間知青們走動頻繁,都想爭取到一個名額。 但豐水公社的知青可不少,有資格爭取名額的知青,況葉稍稍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有八十多人。 這其中除了他和陳繁儀這樣的老知青,還有剛剛滿兩年的周光旭他們這一批知青,光是他們就有足足八十人。 況葉先不說,畢竟他是不打算去爭這個推薦名額的。 八十多個知青,爭取兩個名額,這其中競爭有多激烈可想而知,而且他們要過的首道關卡是所在的生產大隊愿不愿推薦。 第176章 因為招工名額而人心浮動的知青們, 在忙碌的“雙搶”期間,也四處走動,動用能用的一切關系。 但豐水公社這次的名額只有兩個,一時間競爭非常激烈。 九大隊的許誠、姜雨、朱靜三人, 他們目前也達到了招工標準, 自然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況葉不用打聽, 就能從隊員們的口中得到三人最近的一些動向。 三人都找過大隊長這邊, 公社也去了, 甚至還聽說給家里發了電報。 不過名額就兩個,還是整個公社, 大隊長這邊也做不了主。 最后公社看知青們實在鬧的厲害,干脆組織了一場會議,所有符合招工要求的知青,都到場鎮上去一趟,會議決定這兩個名額的歸屬。 八十多名知青齊聚一堂, 況葉也在其中。 雖然他沒有爭取名額的打算,但作為符合要求的一員,會議的表決需要八十多名知青全員到場。 除了他們這些知青,還有各個生產的大隊長也到場了。 他們對各個生產大隊的知青的評價,也至關重要。 會議內容也簡單, 想要這兩個名額的人,由在場的人投票決定,不過在投票之前, 每個參與競爭的知青可以發言進行拉票。 八十多名知青,除了不想競爭的況葉和陳繁儀等一些在此安家的老知青, 其余的基本上都上臺進行了拉票。 這期間,底下的知青也會對一些知青所說的進行反駁。 畢竟下鄉兩年, 不是每個知青都積極參與勞動,甚至還有些行為很不妥當。 對于這些反駁,臺上的知青可以辯駁,不過一旁的大隊長會不會幫忙說話就看情況了。 八十多名知青,其中八十人都是六九年三月初同一批來到豐水公社的。 雖然被分散到各個生產大隊,但這兩年來都有聯系,相互之間還是知道一些實際情況的。 況葉雖然和這些知青不太熟悉,但這兩年也從隊員們口中聽到不少和他們相關八卦。 哪怕之前他不認識,等以往八卦中的主角站上臺自我介紹之后,也就把人和相關的八卦聯系起來。 這樣一來,也就能對其的發言有了些具體的判斷,更何況底下還有一堆競爭者,這個時候揭老底的可不少。 但除了這兩年表現不好的知青,也還有不少的確是勤勤懇懇的知青,他們想要獲得大家的投票,就得靠其他的了。 這個特殊的時候,政治身份也是能拿來做籌碼的。出生紅,就是其一。 畢竟這個時候招工,政治審查要是過不了,一切也是白搭。 想要競選的知青們在臺上各顯神通,等他們發言結束后,給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投票。 每人一票,不能給自己,最后獲得票數最多的兩人得到名額。 投票的這半個小時,不少知青們湊成一堆,想要在最后時刻在活動活動。 不過時間不等人,半個小時后,隨著唱票結束,有四人獲得了最多的票數,但卻是相同的票數。 但名額只有兩個,之后還進行了一輪投票,在這四人中最終確認了兩人。 被推選出的兩個知青,雖然其他競選者很是不甘,但也都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一個是和張友歲他們一批下鄉老知青,當初時局動蕩沒有跟著回城,一直在所在生產大隊表現良好,他獲得這個名額,在場的知青也都沒有意見。 另一個是六九年下鄉,但不是九大隊的三個知青之一,而是十七大隊的一名女知青。她能夠脫穎而出,除了這兩年表現良好,還因為其去年識破了兩名人販子的拐賣行動,救助了被拐的三個小孩。 這件事,在豐水公社流傳的很廣,況葉和在場的其他人自然是知道的。 兩個推薦名額有了最終的歸屬,會議也就很快散場了。 落選的許誠三人心情自然是不怎么好,回九大隊的路上,況葉看著三人失落的模樣,卻沒有多說什么。 這次豐水公社確定兩個名額的方法,是他都沒有想到的,但卻不能否認這個方法已經相當的公正。 三人落選,的確是在八十多人中不算最好。 后面這樣的事,他們可能還要經歷不少,能選上自然是皆大歡喜,選不上只能自己想開才行。 不過他不多言,許誠他們卻還是想找他傾訴傾訴。 “況葉哥,后面還會有機會是吧?”過了豐禾碑之后,三人終于收拾好了心情,許誠就開口道。 “會有的?!睕r葉點頭。 這次的兩個名額,只是推薦招工開始。既然相關的政策公布了,不可能只有這么一次,只不過是招工名額多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