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如今到六月,卻已經不是扯皮的事。 而是河水不足以支持灌溉的問題,如今安溪河的水位已經非常的低。 先不說能不能提水的問題,就是把河水運送的各個生產大隊,經過漫長的水渠,期間的損耗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提水灌溉的事沒有結果,況葉和隊員們聽到消息后,心情更是沉重幾分。 隨著進入六月中旬,水田中的泥土也漸漸干燥,水稻秧苗暫時還能保持活力。 但所有人都知道,要是再沒有水,水稻最終也會干枯。 而旱地里的作物,已經陸續出現枯萎的情況。除了比較耐旱的紅薯、高粱、玉米還有些綠色,其他的作物大多一片萎靡。 看著這樣的情況,況葉和隊員們心中極不好受,但也沒有任何辦法。 沒有降水,小河渠斷流,堰塘和水田如今也沒有了蓄水,而家中的水井也都是堪堪能用。 面對這樣的情況的,大家只能無奈的放棄這些田地中的作物,祈求來一場及時雨。 就連每戶人家的自留地,大家也只能盡量的保住一小塊地,其余的也沒有多余的水拿去灌溉。 況葉和簡修文他們的自留地不大,加起來也就兩百平米左右,其中五分之四都種著紅薯,剩下的五份之一是蔬菜瓜果。 紅薯相對比較耐旱,目前勉強能夠保住。 而蔬菜瓜果,如今已經有一小部分出現焦枯的情況,這還是況葉他們盡力供水的結果。 其實況葉他們每天的用水比起隊里的大部分人都要富足些,一是他們屋后的那口水井還算禁用,目前沒有出現干涸的情況。 二就是因為況葉了。 空間中的泉水,他每天都會在夜間的時候,避開簡修文他們引出來一部分到水井中。 不過他并不敢弄太多,以免井水水位過于異常。 晚上引入水井中的泉水,經過一夜的時間,有一部分會浸潤到水井周圍的土壤中,第二天的水位就會看著和往常沒多大區別。 如此一來,他們屋后的這口水井長期保持著一個固定的水位。 這樣的情況,還讓劉康民幾人感慨了一番。 連連夸贊,屋后的水井真是一口好井! 引出來的這些泉水,讓水井的水位一直保持,況葉他們才能夠保住他們的自留地。 泉水雖然有微弱的靈氣,但在大環境下,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也就是讓況葉他們自留地里的作物,能夠多堅持一些時間而已。 整個六月九大隊的干旱仍然沒有得到緩解,大家期盼的及時雨一直沒有下下來。 而就在這時候,況葉看到一則報道,心情更加的沉重。 第105章 七月二號這天, 況葉和往常一樣前往豐水場鎮。 今年春夏連旱,對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但他制藥售藥的事,卻一直在繼續。 不過因為旱情, 他的藥品產量也受到了些影響, 原因是原材料的一部分缺失。 哪怕是有徐家藥鋪這邊作為補充, 一些藥材也沒法滿足他的需求。 為此, 他如今的一些藥品大部分只能保障供給個衛生院, 以及九大隊的醫療站。 私人購藥的需求,況葉這邊已經減少了一部分數額。 每個月固定二號給衛生院這邊送貨, 同時況葉還要去一趟公社的辦公地點,特別是這個月。 今年已經過了一半,上一個季度已經結束,關于稅款繳納的標準,夏辦事員這邊要再次核準。 抵達豐水場鎮后, 況葉先前往公社的辦公地點,找到夏辦事員,把上一個季度的賬本和票據等交給他審核。 兩人已經打交道兩年,程序已經相當的熟練,聊了兩句況葉準備先去衛生院把貨品交接了再過來。 不過就在他準備提出告辭的時候, 看到了辦公桌一旁的報紙,一下就被上面的標題吸引住了。 這份報紙是安瓊縣城發行的報刊,吸引況葉的標題主要是“文化/革命”這幾個字。 標題的內容是, 六月份的時候,縣委成立了相關的辦公室, 并且開展相關的運動。 “夏辦事員,這報紙我能看看嗎?”況葉想要仔細的看看這份報紙, 但得問一聲才行。 “可以?!毕霓k事員聽到這話有些意外,不過他和況葉已經非常的熟悉,并不介意他翻看桌上的報紙。 得到允許之后,況葉拿著這份報紙看了起來。 這份報紙不僅報道了縣委成立相關辦公室,還轉載了日報的一篇社論。 社論的內容夸贊了“大字報”這一事件,其中還有一則關于揪斗的消息。 在上個月中旬后期的時候,首都的京大發生了一起“揪斗”的亂打亂斗事件。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況葉的眉頭不由的皺起。 對于十年動蕩時期的歷史,他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當時是非常的混亂。 現在看到這份報紙,才知道事情竟然已經開始發生。 如今整個觀市經歷了春夏連旱,本來就處在一個比較糟糕的境況。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十年的動蕩也已經逐漸展現端倪,兩件事加起來,將會造成怎樣的局面,他心中也沒有底。 報紙看完后,況葉盡量的維持住情緒,離開公社辦公地點,走到外邊的街道上。 七月已經是盛夏,站在烈日下,身處熱浪之中,卻感覺到一股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