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早飯吃什么早在之前就決定好, 他準備按照自己家鄉的習俗,準備一碗湯圓。 糯米粉之前就已經磨好, 甚至況葉還給自己準備一些湯圓餡。 湯圓餡其實也是他根據記憶試著調配的,畢竟以前吃湯圓,餡料都是現成的。 白沙糖、磨碎的糟花生,再加入一些食用油混合。他用的是空間中的菜籽油,但其實用豬油更好。 之后就是包湯圓, 這個他倒是很順手。 水開下入湯圓,湯圓浮在水面上再煮一分鐘,這湯圓就算煮好了。 一斤左右的糯米粉況葉用了大半,早上的這份湯圓讓他吃了個肚圓。 吃完早飯后,收拾完廚房, 況葉拿出之前買的年貨,在衣兜中裝了些瓜子、花生、糖果、餅干等,然后再在身上放了些現金就準備出門。 他作為知青, 在九大這邊沒有親人,但并不意味這大年初一就一個人過。 之前和隊員打聽過, 過年的時候,觀市這邊有什么娛樂活動。 得到的答案, 比況葉想象中的要豐富。如今還是□□年,有些慶?;顒舆€沒有被禁止,過年的時候慶?;顒舆€是非常的多的。 其中一個就是廟會,觀市這邊的寺廟挺多的,基本上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廟上都會有社戲演出。 這個時候很多的老鄉會到廟會上游玩。 期間不僅可以免費的看戲,還算是一場大型的社交活動,同時也可以上廟祈福。 況葉對廟會相當的好奇,自然要去體驗體驗。 九大隊今天去廟會的人不少,況葉根本不用特意和人相約結伴,他走到主路上的時候,就遇到不少去廟會的人。 這其中有不少小孩。 自然也有不少況葉熟悉的隊員。 這些人見到他,也都紛紛道了聲過年好,況葉也都笑著一一給這些隊員拜個年。 期間有幾個他比較熟悉的小孩,大著膽子給他拜年,況葉笑著會應的同時,也掏出早就準備好的瓜子、花生等,給每個小孩手上塞一點。 得到吃的,小孩們自然非常高興。 帶著他們的家長,見此對況葉也更加的和善。過年的時候,大多小孩都能從別人家得到些零嘴,但大多是關系親近的人家。 況葉這個舉動,其實也代表他對九大隊這邊的親近姿態。 如此況葉更加的融入前往寺廟的隊伍,一行人一路上都熱熱鬧鬧的,氣氛相當的和諧。 走了近半個多小時,況葉他們終于抵達了寺廟所在的山腳下。 舉辦廟會的這個寺廟,在豐水公社也有一定的名氣,離九大隊這邊也不遠。 它附近的地標,況葉其實相當的熟悉。 就是九大隊水渠起點的那個山頭旁邊的豐禾碑。 今天舉行廟會的寺廟就在豐禾碑旁邊的另外一個山頭上,從豐禾碑上去,腳程快的話十來分鐘就能抵達寺廟。 當地人稱呼這個寺廟為鳳山寺,直接以這座山的名字命名。 鳳山寺周圍有不少生產大隊,很多老鄉都會在過年期間來這里游玩。 豐水場鎮從另外一個方向,到鳳山寺也差不多只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有些臨近場鎮的老鄉甚至也會過來。 所以今天鳳山寺人非常的多。 況葉出門的時間不算早,和同行的人抵達鳳山寺正大門的時候,看見的就是人頭攢動的人群。 大門入口處,有不少攤販,帶著各種手工制品、竹編的玩具、甚至還有麥芽糖這類的零嘴。 不少小孩聚集在這些攤位邊上,央求著長輩幫他們賣看上的東西;也有手頭有壓歲錢的小孩,在猶豫要不要為這些花掉兜里難得錢財。 對于這攤位況葉走馬觀花般的穿過其中,之后跟著同行的一些隊員進入鳳山寺的正大門。 正大門是一個二層的小樓樣式的建筑,第一層正中開了一個方正的門洞。二樓這是一個戲臺,只不過開間朝著寺廟內部。 走過門廊之后,跟著腳下的石梯一步步往上爬,進入了鳳山寺的第一個平臺。 此時這里已經聚集起不少人,他們的目光大都集中在況葉身后的戲臺上。 此時廟會上的表演已經開場。 況葉離開中間的主道,跟著同行的隊員,在兩邊尋找能夠站立的位置,準備觀看戲臺上的演出。 但他們來的太晚,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觀看的位置。 無奈一行人只能繼續向高出走,終于通往寺廟的第二個平臺的石梯上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此時他們離戲臺已經有好長一段距離,想要看清楚戲臺上的表演到是不難,畢竟如今的人視力都非常不錯。 但想要聽清楚戲臺上唱的是什么,則需要特別的專注才行。 值得慶幸的是,因為平時的娛樂非常少,只有在這種逢年過節的時候,老鄉們才能看到這些演出,所以每個觀看的人都非常的專注。 戲臺前方聚集起了不少人,卻并不嘈雜。 加上臺上的表演者,唱腔嘹亮,配著不時響起的器樂聲,離戲臺較遠的況葉等人,勉強還是能夠聽到前面唱的是什么。 戲臺上表演的是兩人,一男一女,穿著這個時代最常見的衣服樣式,手上拿著三快竹板。 右手拿一塊,左手拿兩塊,以況葉如今優秀的視力,還能看見其中一塊上面鑲嵌著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