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天下名醫齊聚京都,我的眼疾是太醫院調理的,已許久不曾復發,若真的要調養,得回京?!?/br> 可京都是一個是非地,方楚寧在京都世人心中早已過世,若是回京必然會掀起軒然大波,且會被流言蜚語攻擊。 死而復生,又該如何解釋? 他還會被言官彈劾。 “回京就回京,我總不能躲一輩子,你的眼疾更重要?!狈匠幏值们宄鞔?,謝玨的眼疾是他目前最要緊的事,旁的事都可以放一放。 “容我想一想!” 第947章 告狀 謝玨其實不太想帶方楚寧回京,當初京中的流言蜚語過于難聽,方夫人迫不得已離開京都,避開了旁人的嘲笑和探聽,在方玲君嫁給獨孤靖駐守桑南后更是沒有后顧之憂,方楚寧若是回京都定會被流言攻擊。 因謝珣護短,他平時積威甚重,謝氏又是皇族,明明是他和方楚寧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事,可承受流言和嘲諷的是方楚寧。就算有人要議論他,也只敢在背后偷偷說,方楚寧就不一樣,與方家交惡的人家是也敢當著他的面攻擊,他不想方楚寧遭受那些,況且他失憶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 方楚寧卻無所謂,“我好歹也是正二品的武將,不管是要與你周游天下也好,駐守中州也好,總要對朝廷有一個交代。不明不白假死脫身,非我所愿。我們的事等你的眼疾徹底治愈,我們再來談,不管選擇哪一條路,我都能做到坦蕩從容?!?/br> “你的meimei隨夫婿在桑南牡丹城,父母都是江南,京中你孤立無援?!?/br> “誰說的,你不是我的靠山嗎?北寧最大的靠山,怎么算孤立無援,讓我也享受一次狐假虎威的快樂吧?!?/br> 謝玨忍俊不禁。 崔蘭宋得知這事后,憂心忡忡,“方大,你可想好了,大帥在京中樹敵頗多,你一人回京,且不說言官會參你,氏族也不會放過你?!?/br> 謝珣登基后,氏族還盼著大帥出兵勤王,平了謝氏叛亂,沒想到大帥卻俯首稱臣,氏族對此頗有怨言,方楚寧和謝玨那事沒少讓大帥夫婦在京中遭受流言攻擊。 “隨他們去!”方楚寧挑眉,“我又不能躲著一輩子,當謝玨的男寵???” “你知道為什么他們只會構陷你么?” “為何?” “因為王爺有一兒一女啊,兒女雙全,還成過親,定是你帶壞了他,讓他色令智昏,大公主和小郡王怕也會對你有敵意?!?/br> 如意雖懵懂,明珠是懂事的年齡,怕也早就聽過傳聞,謝玨出這樣的事也會影響到公主的交友,姻親,連小郡王長大議親也會困難。這就是為什么氏族子弟從小循規蹈矩,不敢犯錯的緣故,一人犯錯,全族牽連,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誰也不敢輕易做出這種有違倫常的事。 方楚寧支著下巴,語出驚人,“那我豈不是也有人養老送終了?” 崔蘭宋,“……” 真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朝廷新任命的縣令到了,是新科進士,年二十二,面容端正身材挺拔,他輕裝赴任,也帶來了杜放的任命書。內閣同意杜放為縣丞,免除其科考,破例一次??h令到了,謝玨就可以放手了,這位縣令是江南人士,性子溫吞,處事卻公正廉明,林和禮在所有新進官員中親自考核選定的人選,特意放到平南縣來歷練,最難得的是對北蠻人沒有偏見,真正做到一視同仁。 其實北蠻人被北方百姓仇恨,是因為長達幾十年的戰亂,十二州差點荒廢,十室九空,仇恨極大??稍诮?,恨意卻不顯,因為離得太遠,江南只知寧州常年打仗,可戰亂沒有影響到江南的民生,讓百姓生活困苦的是懶政和貪污,非戰亂。因此江南人對北蠻人沒有那么大的仇恨。 縣令除了帶來杜放的任命書,還帶了一封明珠和如意一起寫的家書,字字句句皆是思念,如意反覆地問他何時歸家。 謝玨最后一點猶豫也沒有了,決定和方楚寧一起回京,他們生在京都,長在京都,總要面對來自于京都的風雨。 兩人回到京都時,夏日已過。 方楚寧進府時,府中的老管家嚇了一跳,“大公子?大公子,您還活著!您回來了?。?!您……” 老管家是看著方楚寧長大的,沒有隨方夫人去江南,留在府中看宅子,打理方家在京都的產業,他對方家忠心耿耿,看到方楚寧活著回來,喜極而泣,語無倫次,特別是方楚寧是謝玨親自送回家的,方家離王府不算遠,謝玨送他回了家,這才回王府。 “方伯,是我,數月未見,您老可好啊?!?/br> “好,好,好……大公子可安好,太好了,夫人若知道,定會歡喜,我這就寫信告知夫人。大公子自幼是福星,果真吉人天相,日后定會平安順遂!”老管家開心至極,哪怕主人不在,方家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條,與方楚寧離京時并無二致。 方楚寧說,“方伯,不忙,母親已知曉?!?/br> “好,好,好,那夫人定會回來與公子團聚?!?/br> 方楚寧心情復雜地看著熟悉的庭院,這是他的家,母親多年來和父親聚少離多,不管父親如何懇求,也不管外祖母怎么掛念也不肯去江南,是多難過才會躲到江南去?她還愿意回來嗎? 這是他的家,他舍不得離開。 即便京都會有腥風血雨,他也不愿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