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朝廷這幾年培養許多年輕武將,就是等著有一日和我們決一死戰?!绷质捓淠卣f,“這么好的機會,宇文景不會放過!” 兩人心驚膽戰,周黎玉嘆息說,“你哥要活著,說不定就是他領兵……” 他沒說完,被張伯興踢了一腳,周黎玉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帳篷內瞬間安靜下來,林蕭沉默地擦著自己的劍。 他叛出京都,被家族除名,是心之所向,不愿與他們同流合污??杉胰?,永遠是家人,何況他的大哥從小就疼他。知道林晟死于揚州時,林蕭極是難過,那一年的揚州,死了許多人,管你是王孫貴胄還是平頭百姓,疫病面前人人平等。 自離京后,他也沒有和家人聯系,如今也不知道大哥死后,父母和meimei怎么樣了,林蕭自林晟死后更是拚命,事事都做到最好,事事都要拔尖,這一次戰場他緊隨謝珣左右,上陣殺敵,就是想要迅速站穩腳跟,只有他立下戰功,日后才能庇佑家人。 哪怕被家族把他除名,天下大定后,他也想要保護他們。 北蠻人三日后,又發起一次猛烈的攻城,修建好的城墻,又被砸得稀巴爛,可他們依然只是沖到護城河外。被火和箭逼退,寧州鐵騎死守城門,幾十萬大軍明明有一戰之力,卻緊閉城門打防守戰,兩邊地勢高,容易埋伏,利用地形,謝玨又擅長排兵布陣,寧州的防守戰打得非常漂亮,北蠻是傷亡慘重,不管北蠻軍隊如何挑釁,寧州就是關閉城門,只打防守,不打進攻。 極端嚴寒下,風暴也很快襲來,城外狂風呼嘯,堆在城門口的尸體凍結成冰也無人收拾,若是夏季一把火就燒了,冬季嚴寒,無人收尸,必須要等大雪融化后才會收拾。每天都有幾小隊出城去收集弓箭,戰甲,北蠻尸體上的鎧甲會被直接扒下來,改造成適合寧州鐵騎的鎧甲。 攻守都陷入僵局,這勢必會是一場持久戰。 京都。 北蠻起兵一事很快就傳到京都,宇文景心情大震,收到中州來的戰報后,宇文景在金鑾殿上問諸位卿家的看法。 林和禮也是剛知道北蠻起兵,以前戰報會傳到內閣,由內閣篩選后送到御案前,如今戰報直接傳給宇文景,內閣在燕陽各地本來就有眼線,所以也有自己單獨的情報來源。 他還不清楚北蠻起兵的原因,這事太過突然,只是早朝前和張伯居,顧家明談了幾句,宇文景問起時,文臣們都看向林和禮,年輕的武將們卻是戰意沸騰。 一名年輕的武將李驍出列,跪求出站,“皇上,北蠻起兵,反賊謝珣,謝玨應接不暇,這是天賜良機,朝廷應該出兵攻打寧州,奪回十二州,臣愿為皇上分憂,領兵出征?!?/br> 李驍跪地請戰后,有幾名武將跪地,求宇文景出兵寧州。 文臣們眼觀鼻,鼻觀心,一個比一個沉默,文武大臣分列左右,涇渭分明。世家這幾年就算是利益不同,各有博弈,在這種大事上絕對是統一戰線。全是百年望族,根深蒂固,沒有人愿意沾上這事,惹來罵名。 林和禮不吭聲,文臣就變成鵪鶉。 宇文景慵懶地靠著龍椅,慢條斯理地問,“林卿以為如何?” 第463章 后妃 林和禮不答反問,“龔尚書,皇上要出兵寧州,中州和京都兵馬有三十萬人,戶部能給多少輜重,又能維持多久?” 龔尚書為寧州鐵騎督辦輜重多年,心中自有賬本,哭窮是他的慣用伎倆,“回皇上,戶部大概能籌備三十萬兵馬兩個月的糧草?!?/br> 林和禮淡淡說,“兩個月,大軍往返一月在路上。你們只有一月的作戰時間,鹽城守軍六萬人,易守難攻,如今寧州也在打防守戰,就是提防朝廷出兵夾攻。若朝廷真的出兵,鹽城守軍就會增加到十萬人?;噬夏苷{動的是中州和京畿附近的駐軍,他們并不熟悉北方戰場,一月……諸位將軍好大的口氣,一月就能打下寧州?” “不試一試,怎么知道打不下?”跪在地上請戰的李驍年輕氣盛,并不覺得自己贏不了寧州鐵騎。 林和禮冷笑,“拿幾十萬將士的人命去試?在你眼里,將士命如草芥,要試一試?” 李驍心口一跳,被林和禮鎮住,不敢言語,只能跪求宇文景。 這群年輕武將是宇文景這幾年提拔起來的,李驍是武狀元,一路被宇文景提拔成三品將軍,想當初謝璋驍勇善戰,在寧州戰場打了將近十年,戰功赫赫,也就是二品將軍。背負皇恩,就要為君分憂。 這群武將早就得到宇文景的命令,要在早朝時請求出兵,這是皇命,二來是他們也想證明自己,若是能配合北蠻打下寧州,那是曠世奇功。寧州若腹背受敵,謝玨和謝珣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很難打的贏。 林尚書緩緩說,“北蠻襲擊寧州,他們又失去交戰地,退到城中,只能打防守,的確是千載難逢的時機,謝珣叛亂,終有一天要打到京城,不如趁著北蠻襲擊,他羽翼未豐時鏟除,以絕后患?!?/br> 林和禮深呼吸,冷靜地問,“如果寧州鐵騎在北蠻和朝廷夾擊中全軍覆沒,那么,尚書大人,北蠻人一馬平川進西北,一路直奔京都,誰能抵擋?” “朝廷和北蠻簽了和平協議,怎么會進軍京都,他們打的是寧州,又不是朝廷!”林尚書振振有詞。 “笑話!”林和禮厲聲說,“北蠻和燕陽仇深似海,一張薄薄的協議,他能簽,就能撕。沒有寧州鐵騎,朝廷軍隊就像一只病貓,你還指望一頭猛獸放過食物,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