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所有都覺得燕陽完了,獨孤宗烈重整旗鼓后一定會卷土重來,寧州危在旦夕。百姓往南逃離,十室九空。 可藩王府不能撤離,藩王無詔不得離開封地,年少的建明帝覺得他一定會死在寧州,王府一脈也會斷子絕孫。 可謝淵來了! 鎮北侯謝淵上有八個驍勇善戰的哥哥,他從小養在京都錦繡窩里,是出了名的紈绔公子,卻在父兄相繼過世后,挑起重擔,重整軍隊,領著只有十萬人的鎮北鐵騎和獨孤宗烈決一死戰。 那一戰十分慘烈,十萬大軍折損過半,也重傷北蠻王,解了寧州之危。從此拉開了他和獨孤宗烈不死不休的戰局。 十萬鐵騎也漸漸發展成了四十萬,陳兵寧州邊境,強硬地阻攔獨孤宗烈的腳步,也令其含恨而終。 謝淵和獨孤宗烈,既生瑜,何生亮,若無謝淵,獨孤宗烈早就踏破寧州,燕陽半數國土盡在他掌控之中。 可最終,他只能含恨而終,死不瞑目。 獨孤宗烈一死,北蠻士氣大跌,別看北蠻軍隊強悍,內部派系爭斗嚴重,北蠻王十一個兒子非一母同胞,有文有武。二公子謝玨曾深入敵營兩年,離間諸位王子,北蠻王一死,內部必有混戰。內外夾擊,北蠻投降是時間問題。 鳳姝在寧州時聽謝璋說,開春前,他們能打贏,鳳姝還憂心忡忡,以為謝璋在安撫她,沒想到真的贏了。 北蠻王是多少寧州人心中的噩夢。 鳳姝一高興,府里大賞,月銀翻倍,且輪休兩日。鳳妤趴在窗臺前,看府中奴仆來領賞,個個面露喜色。鳳姝笑不攏嘴,有一些嘴甜的,夸謝璋英勇善戰的,鳳姝會多給二兩銀子。 奴仆們有樣學樣,發放的月銀比預計得多出一倍來。 鳳妤敲著窗臺,陰陽怪氣,“jiejie,你好高興哦?!?/br> 鳳姝在她鼻子上輕輕一勾,“小醋壇子?!?/br> “姐夫好厲害,姐夫好英勇,我也夸了?!兵P妤伸手,“你也要獎賞我!” 鳳姝拎著一塊碎銀放在她掌心,“jiejie給你買糖吃?!?/br> 寧州大捷,燕陽王朝從上到下都是喜氣洋洋的,鎮北侯府的人出門采買都被商戶減免銀錢,有人還送了各類吃食到侯府門口。 鎮北侯府大捷,謝珣在朝中越發低調,龔尚書最近都不敢拖欠銀錢,寧愿拖欠禁軍也不拖欠京都衛的。 謝璋名聲大噪,人人贊譽,有些朝臣會故意夸贊謝璋,又對謝珣露出憐憫的神色,哥哥在戰場上大放異彩,他卻被丟棄到京都衛,天壤之別。謝珣對這種拙劣的挑撥離間嗤之以鼻。 安遠侯和鎮北侯府嫡系一脈夸謝璋,那是真心實意的,太子看著那一群人圍著謝珣道喜,眉目含笑。 他容貌俊逸,端正,身量雖不高,高居太子位十年,積威深重,旁人不敢直視,倒也不顯得什么。有一雙含笑的眼睛,眼窩極深,眼線偏長,笑起來有一種書生的文雅氣。 他朝謝珣走來,聽到安遠侯夸謝璋少年英雄,英勇無雙,堪比謝珣當年單騎救主,謝珣連連擺手稱自己和兩位兄長相比,宛若塵埃,不值一提等等。 幾人見太子過來,紛紛行禮,安遠侯知道他們有話要說,行禮后告辭,太子說,“侯爺戰報上說,開春前能大勝還朝,孤就知道,能降服北蠻的,定是鎮北侯府的好兒郎。大公子年少英雄,孤打心眼里敬佩?!?/br> 謝珣笑說,“大哥射殺北蠻王,非一人之功,是四十萬大軍齊心協力,太子言重了?!?/br> “孤仰慕大公子已久,可惜不曾深交,等大公子還朝,孤定好好和他喝一杯?!?/br> 太子和謝家兄弟的確沒太多深交,他和謝璋同齡,在寧州長大,謝璋在京城出生,長大。建明帝登基后,太子來到京都,謝璋正好去寧州殺敵,即便是回京,鎮北侯府三兄弟和京中權貴子弟來往都比較少,喜歡三人結伴去莊子賽馬。 第110章 敲詐 若是北蠻和寧州停戰有數月時長,謝璋會偷偷跑去陪鳳姝走南闖北,有調令直接去寧州。 兩人的確無深交,僅是宮中宴席的數面之緣。 謝珣看著太子遠去的背影,微微蹙眉,太子敬上憐下,除了斂財和軍糧案上督辦不力,并無劣跡。軍糧案上太子能做的也很有限。戶部撥不出款,又有天災,東宮沒有魄力向七大世家要糧,軍糧案上必落把柄。 太子妃產后,謝珣隨侯夫人去看過,她臉色紅潤健康,和太子相敬如賓,過得不錯,太子因軍糧案有愧,也有意向鎮北侯府示好。謝珣也希望東宮和侯府能和平共處,畢竟是下一任儲君,嫡長子又是林家血脈,太子并無磨刀向侯府的理由。 至少……這幾年不會的。 東宮。 太子回到府邸,換了常服后,往太子妃殿中走去。太子今年二十三,僅有三位妃嬪,除了太子妃林玉漱外,兩位良娣身份不高,且無子嗣。 “太子妃真有福氣,誕下殿下唯一子嗣,又得殿下偏愛,真真是三世修來的福氣?!?/br> “殿下每日回宮,都要先來看太子妃和皇太孫,簡直把他們捧在掌心?!?/br> …… 太子俊美溫柔,太子妃嫻靜柔順,在宮女心里,他們琴瑟和鳴,恩愛不疑。林玉漱生下皇太孫后,寵愛更盛,羨煞旁人。 林玉漱要坐滿六十天的月子,尚在月中,太子來殿中陪太子妃用膳,又抱了皇太孫,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林玉漱笑著看他們父子玩耍,只覺得殿中暖和如春。日子慢慢的又有了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