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對了,您瞧!”王伯拿出自己手上的瓷瓶,斷面呈灰黑色,上面有些起泡,“這是那日老夫去了沈掌柜府上,恰巧看見這個瓷胚。原想著形狀甚是不錯,又得知竟出自您手,便想著拿回來燒制出來,不曾想竟燒成了這樣?!?/br> 原來眼前的這個“杰作”是與沈傲比試而拉出的瓷胚,她伸手接了過來,雖是起了泡,形狀變得奇怪了些,但對她來說總有著特殊的意義。 “那這個我便先帶回去了?!?/br> “沈小姐請便?!?/br> “咱們邊走邊說吧!” 王伯領著沈菱歌參觀著瓷窯每一處,為她講解著各道工序。 沈菱歌蹙著秀眉,一語不發,似在思索些什么。 直到來到這熱氣騰騰的窯爐,兩個師傅光著膀子在里面忙碌著,一見沈菱歌,有些不好意思,“小姐,失禮了?!?/br> 從前來這瓷窯的都是男子,工人們都習慣如此。 這事對于沈菱歌來講也不是什么大事,在現代,夏季之時,男子如此不是隨處可見。 “無妨,我今天就是來看看。你們忙著不用管我?!?/br> “好嘞!” 古代瓷窯內的溫度全靠工人師傅自行把握,稍有差池,瓷窯燒制必然會失敗。因此這燒制期間,斷然是離不開人的。 “王伯,我父親手札中提到過火焰的顏色與窯內的溫度息息相關,我觀這窯內火焰顏色不均,或許是燒制不成的重要原因?!?/br> “小姐所言極是,想要找到控溫這樣精準的師傅確實很難,當今也找不出幾人?!蓖醪畵u了搖頭,只留的一聲嘆息。 “像我拉出的這個瓷胚,出現起泡,斷面灰黑,那應該是氧化泡,源于胚泡。而這氣泡多出現在窯內低溫的地方,使得瓷胚和釉層融合為充分氧化故而有了氣泡。那說到底還是窯內溫度的問題?!鄙蛄飧瓒嗽斨种械拇善?,結合這《燒瓷手札》的記錄,分析著失敗的原因。 王伯見她說得頭頭是道,心下稍定。 說實話,得知沈家瓷器行交到了個女子手中,他還是很不放心的。 一直以來,他都是在這瓷窯中工作,若是眼睜睜看著這個瓷器行所托非人,也是于心不忍。 “好,王伯你先去忙吧。我再轉轉?!?/br> 人才短缺也著實是現在迫在眉睫的地方,不過郁家那瓷器行人員流失率那么低,青瓷成功率也不高,也著實證明了,現在配比和控溫確實個問題。 “系統,我現在應該怎么做?” 王伯走后,沈菱歌喚出系統。 【請宿主先到后院中將瓷土、石英、長石和高嶺土按照以下比例配制出來?!?/br> 接著沈菱歌眼前出現電子屏,上書:瓷土55%、石英17%、長石18%、高嶺土10%。 系統又指導她淘泥、摞泥、拉胚、印胚、修胚、捺水、畫胚、上釉逐一完成。 有系統相助,別人需要學習數月的功夫,沈菱歌當日便逐步來了一遍。當然她也知道,這幾道工序,她不過就是會了而已。 若是單憑自己,熟練度還是遠遠不夠的,仍需勤加練習才是。 【宿主今日先到這里,明日我們將開始正式燒瓷?!?/br> “收到!” 望著自己上了釉的瓷胚,內心的成就感已然澎湃而起。 【宿主燒瓷技能點為30.】 “哇,小姐可真厲害。我們幾天才能做完的活計,竟幾個時辰就做好了!”瓷窯中的小伙計湊過來不住地贊嘆。 不遠處,包括王伯在內的幾個工人也是一驚,瞧了這半成品,無不稱奇。 此刻皆是系統輔助之功,沈菱歌只好笑而不答,再向外望去,天色已暗。 忽然想起,好像余時安昨日約她酉時槐楊樓見來著。 她在瓷窯了忙活了一日,完全忘了此事,“王伯,現在什么時辰了?” “回小姐,現在已是酉時一刻。是啊,您還是先回去吧,不然鎖了城門便進不了城了?!?/br> 酉時已過,罷了,余時安那人倒也不必放在心上。 “王伯,麻煩在這瓷窯里給我收拾個房間出來。往后,瓷器行要研制新品,我怕是要常住在這里了?!彼焐习才胖?,手上拎起斗篷便向外走。 工人們一聽沈菱歌之言,一時不知如何描述心中之感。 從前沈菱歌父親在世時主要在外面打通銷路偏多,對于瓷窯的進展,也只是不定期過來視察。 新上任的老板,雖是女子,卻能有這份心思,如何能讓工人們不感動。 “老板,這個點了,您還是坐馬車回去吧!”王伯趕忙安排著,招呼著喚來馬夫,駕著馬車停在了瓷窯門口。 老板? 這一稱呼令沈菱歌一愣,繼而莞爾。 不僅是她,周圍的工人也都望向了王伯。 “如此,我也就不推脫了。明日再見?!鄙蛄飧枵f罷,穿上斗篷進了馬車。 第7章 叢林脫險 冬日的天暗得特別快,回到富云縣城內。除了偶有幾戶人家、鋪子點著燈,其余的地方已是伸手不見五指。 這一大早上的,天還未亮便起了身,加之勞碌一日。 沈菱歌已是精疲力盡。 馬車內隔絕了外界的寒風,有節奏的馬蹄聲,加上車子晃晃悠悠地令她逐漸有了睡意。 也不知道晃了多久,她緩緩清醒了過來,打開車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