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閑散人生 第1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強制標記(男A女O)、出軌后我和所有人都HE了(NP)
喬珍珍還沒答應,門外就傳來一陣聲音:“那可是你們mama特意給我留的,我看你們到底是誰要吃?”宋瑾邁著大長腿,走了進來,假裝生氣地看著兄弟倆。 “就是,爸爸每天工作這么辛苦,就是為了賺錢養家,你們這些吃的用的,都是爸爸賺來的,你們要懂得孝順,知道嗎?”喬珍珍趁機教育孩子。 宋小寶趕緊認錯,還把自己碗里的rou給喬珍珍和宋瑾一人夾了一塊,宋大寶也有樣學樣,把自己的rou分給爸爸mama吃。 夫妻兩個人吃得非常心安理得,一點都沒覺得需要委婉禮讓一下,就連給宋瑾單獨留的那一份也都進了夫妻倆的肚子,宋大寶和宋小寶沒多吃一塊。 要是以前,宋瑾還是會格外照顧一下孩子,但自從喬珍珍私底下跟他說了什么所謂的“科學養兒十大準則”之后,宋瑾就都隨喬珍珍安排了。 科學養兒十大準則里面就有一條,要注重培養小孩子孝順父母的行為。 不能認為孩子小,就一味地嬌慣,這樣他們會認為父母對他們的好都是理所當然,久而久之,可能會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宋瑾沒想到,從小就嬌生慣養,囂張跋扈的喬珍珍居然還有這樣一套育兒理念,他很想反問喬珍珍她小時候是怎么刁蠻任性,無法無天的,但終究還是沒問出口,怕晚上被趕下床。 因為,喬珍珍有時候是那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小性子。 不過,宋瑾不覺不妥,反而還覺得喬珍珍使小性子的時候挺可愛的,就是發脾氣不準他進被窩這一點很不好。 作者有話說: 宋小寶:自從發現自己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之后,心態已經放平穩很多了。 宋大寶:好吃,好吃! 第22章 22、綠油油 1980年7月,鯤鵬基地發生了一件足以轟動整個家屬院的大事,事件的主人公還是咱鼎鼎大名的喬大王,喬珍珍。 因為她買了全家屬院第一臺冰箱! 從京城郵寄過來的,光郵費就老貴了,不過,喬珍珍說是朋友送的,沒花錢,但是沒人信,這么貴的東西誰能送,喬珍珍他們家也不是什么當大官的,肯定是喬珍珍怕被人說閑話,故意這么說的。 喬珍珍:......確實是怕被說閑話,但是,好像并沒有什么卵用,仍舊是處于八卦的中心地位,唉!話題度太高,也是很煩惱的。 冰箱自然不是別人送的,是喬珍珍花了大價錢買的。 這是有一次跟黃三打電話,聽他說起手里有一批冰箱,隨口問了一句喬珍珍要不要。 不差錢的喬珍珍當然要,雖然基地這邊晚上限電,但是只要限電后不要再打開冰箱門,還是能支撐到明天早上恢復通電的時候的。 而且有了冰箱,她就可以做很多冰鎮飲料和冰鎮甜品什么的,在滿足口腹之欲這一點上,喬珍珍是很積極,一點不怕麻煩。 然后,宋瑾、宋大寶,還有宋小寶就時不時吃上了冰涼粉,冰西瓜,冰的綠豆粥紅豆粥八寶粥,冰的雙皮奶酸梅湯,冰的橘子汁蘋果汁之類的,在炎熱的夏天喝上這么一碗冰鎮甜品,真的是再愜意不過了。 當然,還有顧老那一份,自然不能少。 宋瑾是不太喜歡黃三這個人的,雖然知道黃三對喬珍珍沒有非分之想,喬珍珍對黃三更加是沒有什么想法,但就是不太喜歡,不過也沒刻意阻止喬珍珍跟黃三來往,只是一直想著,什么時候自己也能為喬珍珍做點什么。 在這個家里,似乎一直都是喬珍珍在付出,他的付出,除了那么點津貼和補助以外,似乎沒別的了。 但喬珍珍有錢,他的那點津貼和補助,對喬珍珍來說,對這個家庭來說,似乎一點作用都沒有,甚至他每天工作很忙,連陪伴都做得不夠。 關于這一點,宋瑾有點沮喪,也覺得對喬珍珍有些愧疚。 不過,喬珍珍一點沒覺得他倆的付出有什么問題,他們是一個整體,不用計較誰付出得多誰付出的少,只要兩個人心在一起,只要都在為了這個家而努力,那就夠了。 而且,宋瑾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把祖國這個大家建設好了,小家還會不好嗎。 所以,喬珍珍經常教育宋瑾,要提高覺悟,尤其是他現在還是一名預備黨員,更加要學會全面看待問題,要多學習先進思想,比如多像她喬珍珍學習。 看著喬珍珍一本正經,像個老學究一樣指點江山,搖頭晃腦地得瑟,宋瑾原本有點沮喪的小情緒一下子就散了。 他將喬珍珍揉進懷里,纏綿低語:“卿卿,你怎么這么可愛,真想把你拴在褲腰帶上,一刻也不要分開?!?/br> 然后,就是這釀那釀了......夫妻深入交流時間。 最近,基地這邊修了一條大馬路,去前進公社那邊只需要半個多小時的車程,而且還有采購科的大卡車,非常方便。 喬珍珍就經常跑去公社那邊閑逛,有時候買東西,有時候就是閑逛,然后就認識了公社組織宣傳部的韓梅梅。 韓梅梅今年剛二十,談了個對象,但還沒結婚,長得活潑可愛,性格也爽朗大方,跟喬珍珍是在集市上認識的,兩個人年齡相仿,興趣相投,都是吃貨,很快就成為了朋友。 喬珍珍時不時從家里帶點好吃過來給她,順便的事,但韓梅梅仿佛就把喬珍珍當成了親jiejie,兩人關系越來越好,因為她發現喬珍珍做的東西真的格外好吃,外面買不到,自己也做不來。 這天,喬珍珍又來公社這邊買東西,韓梅梅就拉著她一塊閑聊。 “你知道不,你們那基地聯合咱市政府,發布了一個什么植樹造林綠化沙地的任務,鼓勵下面的公社承包荒地。其實,就說得好聽,寫的是鼓勵,其實就是強制要求。 我們這邊也分到了任務,這兩天我都寫了好幾篇宣傳稿子了,不過,下面的生產大隊都沒啥響應,愁??!” 韓梅梅一邊嗑瓜子,一邊吐槽,喬珍珍可一點沒看出她哪里愁,吃東西倒吃得很歡快。 “這是好事,你愁啥?” “好事是好事,但也得開展得下去啊,咱這荒地哪里種得活什么東西。前幾年,公社組織開墾過一片荒地,種什么死什么,花了好多錢,最后還是不了了之了。 現在,又下了個這樣的任務,我們公社書記愁得都快禿了,本來他就沒剩多少頭發了?!?/br> 韓梅梅吃完瓜子,又開始剝花生,是喬珍珍自己炒的五香咸花生,加了不少好料,吃起來賊香。 對于綠化環境這事兒,喬珍珍肯定是大力支持的,這畢竟是造福人類,保護生態的大好事,只是想到擺在面前的實際困難,確實挺愁的。 晚上吃飯的時候,喬珍珍就把這事跟宋瑾說了,宋瑾是知道的,他們基地開例會的時候說過。 這事還是他們基地主導的,然后讓市政府那邊幫忙配合,這也是基地建設計劃的一部分。 鯤鵬基地成立快一年了,但建設目標還遠遠沒有達成,基地周圍的環境綠化也是一項重要任務。 軍部對鯤鵬基地的定位是全國第一的科研基地,各方面的配套設施,自然也要跟上。 至于為什么選了一個這樣貧瘠的地方,除了一些綜合因素之外,也是因為這邊地方夠大,而且人煙稀少,不涉及居民遷移的問題,基地想干點什么都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做,辦公樓,科研樓,實驗室,只要有條件,想建多少都行。 綠化任務的達成時間是分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就是三到五年內將基地周圍的六千畝荒地全部改造成綠林。 時間還是很緊張的,因為綠化作物生長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這邊環境惡劣,不能保證第一次種植就能成活,要做最全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 為此,鯤鵬基地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綠化項目工作組,組長由行政部的副部長謝全擔任,他的工作重心基本上就全放在了這邊,行政部那邊很少管事了。 這也就意味著,你要是做的好,升職加薪什么的都不在話下,但要是做得不好,估計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謝全今年才37歲,屬于青壯年隊伍,他當然還是想著能往上走一步的,所以對于這個綠化任務很重視,聽說,第一批采購的樹苗已經在路上了。 喬珍珍沒想到鯤鵬基地的定位這么高,國家支持的力度這么大,于是想著自己要不要也做點什么。 然后,她找到韓梅梅,讓她幫忙問問,能不能以個人名義在公社這邊承包一點荒地。 這時候,前進公社為了相應國家號召,已經在各個生產大隊實施家庭聯產承包制了,喬珍珍要承包荒地,也相當于家庭承包一樣,這自然是可以的。 盡管她不是前進公社的社員,屬于基地直接管轄的范圍,但這也不影響什么,反正這事還是鯤鵬基地牽頭主導的。 但公社張書記在聽到喬珍珍說只承包五畝荒地的時候,還是有點傻眼:“啥?你說多少?五畝,你是在逗我玩嗎?” “那......要不,十畝?”喬珍珍戰戰兢兢地問道,她本來只打算承包一畝試一試的,雖然她不在乎買種子的那點錢,但種地累人啊。 最后,雙方簽訂了一個100畝荒地的承包協議,大概就相當于十個足球場那么大,看著這碩大而貧瘠的土地,喬珍珍心里有點慌,這么大,光翻地都要翻到猴年馬月去了,我真的不行的,沖動了,唉! 盡管最終是簽了承包合同,但其實張書記心里是不大愿意的,他覺得喬珍珍就是鬧著玩,閑著沒事干,提出這個一百畝的時候,也是隨口說的。 想著她原本只打算搞一畝地,突然看到這一百畝,應該會知難而退,但沒想到對方還是認了,那就干脆給她劃個邊邊角角,讓她鬧騰去,反正這荒地也推銷不出去,他正犯愁呢。 簽了合同后,喬珍珍就給江二哥打了個電話,她記得他們那個店里的小歐同志家里似乎就是種子公司的。 想讓她幫幫去問問,能不能弄點適合這邊種植的作物,隨便什么都行,先列個單子出來,她再去空間商城里看看有哪些對的上號,然后只買那些空間商城里也有的品種。 這個季節,這個環境,能種什么,對于喬珍珍來說,她完全就是門外漢,所以還是咨詢專業人士比較靠譜。 喬珍珍覺得,這地方土壤貧瘠,無論種什么肯定都不容易成活,要不然,也不會成為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所以她沒打算全部使用現實世界里采購的種子,而是打算用空間商城里的種子替換一部分。 根據老家屋后菜園子的種植經驗判斷,空間商城里的種子質量還是很不錯的,她幾乎都沒怎么管,自己就能長得很好。 但陜北這里跟紅旗大隊的環境還是很不一樣的,所以結果如何,也不能完全確定,只能先試試。 江二哥那邊在行動,喬珍珍這邊也有事要忙活,那就是雇人種地,要不然,這么大片面積,她能怎么辦。 至于要不要考慮自己下地干活,那是不可能的,打死都不可能!她在紅旗大隊都沒下過地,難道還特地跑來這里下地干活。 雇人的事情就交給韓梅梅,她是搞組織宣傳工作的,還是認識很多下面生產大隊的村民,只要出得起價錢,總會有人愿意過來。 喬珍珍將這事告訴了宋瑾,宋瑾只擔心她太辛苦,其他倒沒什么意見。 不過,在心里面,他也認為喬珍珍是在鬧著玩,看她積極性那么高,宋瑾也不好潑冷水,試過一次后她就自然知道收手了。 韓梅梅這邊很快就找到了八位農民同志愿意過來幫忙,喬珍珍答應每個月給他們十塊錢,前期耕地播種比較累,還會額外再加兩塊錢。 看在錢的份上,大家做事還是很積極的,等地都翻好,京城那邊的種苗也過來了,喬珍珍在公社這邊租了一個倉庫,臨時存貨,然后神不知鬼不覺地換了一半的種苗,就讓大家趕緊種下去。 這次京城發過來的是甘草和榆樹苗,這些都是耐旱耐寒作物,應該可能也許能成功,所以喬珍珍就從種子公司提供的名單中選了這兩種先試試。 甘草沒花太多錢,就是這榆樹苗是真的貴,喬珍珍不禁感嘆,這植樹造林的成本可真高,不是一般人能承擔得起的。 喬珍珍安排人如火如荼,有條不紊地忙活著,然后,她在前進公社承包荒地的事情就不知道被誰捅到了基地那邊。 基地內部,街道辦,還要家屬院那邊全都知道了,幾乎全都在說喬珍珍這次太不像話了,胡鬧也得有個限度,這次的行為就太過了。 就連基地負責綠化項目的謝組長都聽說了,“這簡直就是胡鬧,她以為荒地就是那么好承包的,真是異想天開,宋工也不曉得勸一勸,真是的?!?/br> 半個月后,喬珍珍的地里長出一片綠油油的嫩芽,在這一片灰蒙蒙的黃土地上,顯得格外打眼。 清新的一抹綠,給這片荒蕪的土地增添了一線蓬勃的生機,引來了好多人的圍觀,就連公社的張書記,還是基地的謝組長,都跑來看過很多次。 雖然差不多也有一小半沒活過來,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大家激動的心情。 而且,因為喬珍珍這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讓很多觀望的人,也開始有所行動了,加之上面有意無意的施壓,公社附近的荒地總算是全部承包出去了。 喬珍珍看著大概還有一畝多的空地,于是又采購了一批刺柏,屬于常綠小喬木,也是耐寒耐旱的物種,木材可用做家具材料,根可入藥。同樣用空間商城的種苗替換了一半,全部種下。 之后的事情,就全部交給雇來的那群農民同志管理,找了其中一個叫趙有才的主事,喬珍珍就當起了甩手掌柜。反正種地施肥什么的,喬珍珍是一竅不通。 不過,趙有才也不懂怎么種甘草,喬珍珍說這是一種中藥材,他哪知道種什么中藥啊,問喬珍珍,喬珍珍就叫京城種子公司那邊給了一個種植注意事項,然后就叫趙有才自己去琢磨了。 作者有話說: 我國國內第一臺冰箱是在1956年由北京雪花冰箱廠研制成功,當時是用于醫療公共事業,改革開放后才開始民用的。 第23章 23、偷菜 這天,喬珍珍提著籃子,準備去家屬區對面的空地上拔顆白菜,晚上打算做個白菜粉絲。